❶ 電解拋光的常見問題
1.電拋光後,表面為什麼會發現似未拋光的斑點或小塊?原因分析:拋光前除油不徹底,表面尚附有油跡。
2.拋光過後表面局部為什麼有灰黑色斑塊存在?原因分析:可能氧化皮未徹底除干凈。局部尚存在氧化皮。解決方法:加大清除氧化皮力度,可選用「 不銹鋼氧化皮清除液」,「不銹鋼氧化皮清除膏」等產品。因除銹除氧化皮產品較多,具體適用產品可咨詢威海雲清化工開發院。
3.拋光後工件稜角處及尖端過腐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稜角、尖端的部位電流過大,或電解液溫度過高,拋光時間過長,導致過度溶解。解決方法:調整電流密度或溶液溫度,或縮短時間。檢查電極位置,在稜角處設置屏蔽等。
4.為什麼工件拋光後不光亮並呈灰暗色?分析原因:可能電化學拋光溶液已不起作用,或作用不明顯。解決方法:檢查電解拋光液是否使用時間過長,質量下降,或溶液成分比例失調。
5.工件拋光後表面有白色的條紋是怎麼回事?原因分析:溶液相對密度太大,液體太稠,相對密度大於1.82。解決方法:增大溶液的攪拌程度,如果溶液相對密度太大,用水稀釋至1.72。在90~100℃條件下並加熱一小時。
6.為什麼拋光後表面有陰陽面,及局部無光澤的現象?原因分析:工件放置的位置沒有與陰極對正,或工件互相有屏蔽。解決方法:將工件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工件與陰極的位置適當,使電力分布合理。
7.拋光後工件表面平整光潔,但有些點或塊不夠光亮,或出現垂直狀不亮條紋,一般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可能是拋光後期工件表面上產生的氣泡未能及時脫離並附在表面或表面有氣流線路。解決方法:提高電流密度,使析氣量加大以便氣泡脫附,或提高溶液的攪拌速度,增加溶液的流動。
8.零件和掛具接觸點無光澤並有褐色斑點,表面其餘部分都光亮是什麼原因?原因分析:可能是零件與掛具的接觸不良,造成電流分布不均,或零件與掛具接觸點少。解決方法:擦亮掛具接觸點,使導電良好,或增大零件與掛具的接觸點面積。
9.同一槽拋光的零件有的光亮,有的不亮,或者局部不亮。原因分析:同槽拋光工件太多,致使電流分布不均勻,或者是工件之間互相重疊,屏蔽。解決方法:減少同槽拋光工件的數量,或者注意工件的擺放位置。
10.為什麼拋光零件凹入部位和零件與掛具接觸點接觸附近有銀白色斑點?原因分析:可能是零件的凹入部位被零件本身或掛具屏蔽了。解決方法:適當改變零件位置,使凹入部位能得到電力線或縮小電極之間距離或提高電流密度。
11.已嚴格按照工藝規范操作,為什麼拋光後零件表面有或多或少的過腐蝕現象?原因分析:是否溶液溫度過高或電流密度太大,如果溶液配製沒有問題,又嚴格操作,則可能是拋光前的處理問題。解決方法:嚴格執行電化學拋光前處理的操作,在酸洗過程中避免過腐蝕。不要把清洗水留在零件表面,帶進拋光槽。
12.「不銹鋼通用電解液」為什麼使用一段時間會出現泡沫?原因分析:工件表面未除油,一些油污浮在電解液表面,對操作帶來了困難。解決方法:已經出現此情況的,建議將表面的油污撈出,未出現的建議在拋光前進行除油。
13.電化學拋光液內硫酸與磷酸之間有什麼關系?原因分析:硫酸較多,拋光速度過快,對金屬基體可加快腐蝕,磷酸較多,可在工件表面吸附一種黏膜,亮度下降,拋光速度變慢。當然也不排除其他因素。解決方法:調整硫酸磷酸合適比例。也可以選擇「各種無鉻電解添加劑」配方。
14.工件拋光後表面無光澤,在淺黃色底子上有白色斑點,一般什麼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可能是電解拋光溶液中鉻酐含量過高,甚至超過1.5%。解決方法:鉻離子屬於重金屬離子,對人體有致癌作用,污染環境,可選用無鉻拋光液。推薦使用「不銹鋼通用電解液」。
15.電解液成本核算主要是哪些?主要是電費、電解液、整流器、電解槽、極板、銅棒、加熱管等。
16.不銹鋼各種材質在電解拋光時電流密度是多少?與電解成本有什麼關聯?
原因分析:在市場常規情況下不銹鋼各種材質在電解液的密度為:200系列不銹鋼材質電流密度在25—50安培之間,300系列不銹鋼材質電流密度在15—30安培之間,400系列不銹鋼材質電流密度在30—55安培之間。200系列不銹鋼材質電流密度在15—25安培之間,300系列不銹鋼材質在10—15安培之間,400系列不銹鋼材質在25—30之間。電流密度越大,耗電量越大。而在電解成本核算中,電費所佔的比例很大。
17.拋光後經擦拭乾凈扔無光澤,有淺蘭色陰影什麼原因?
原因分析:可能是電化學拋光液配製後,未進行加熱及通電處理,或溶液操作溫度偏低。解決方案:120℃下加熱電拋光液一小時或將電解液加熱到規定溫度。
18.拋光後無光並且有黃色斑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可能電化學溶液的相對密度偏小,已小於1.70。解決方案:調整電拋光的相對密度或在80—100℃條件下加熱濃縮以增大起相對密度。或是更換新液。
19.工件拋光後,為什麼從槽中取出就出現褐色斑點?原因分析:可能是電拋光不夠,或是時間較短。解決方法:首先適當延長拋光時間,如果無作用,則可能是溫度或者電流密度不夠的問題。
20.電解時為什麼容易出現打火現象?
原因分析:導致這一現象有三點因素:一是掛具與工件接觸點不牢固,二是電解液密度太低,三是電流密度過高。解決方法:多換幾種掛具與工件連接方法,盡量多增加掛具與工件的接觸點。如是電解液密度太低,可更換電解液,建議選用「不銹鋼通用電解液」。
21.不銹鋼電解液操作溫度對電解拋光有什麼影響?最佳溫度是多少?原因分析:一般電解液使用溫度為50—90℃之間,溫度較低,拋光速度較慢,光亮度下降。溫度過高,液體對工件腐蝕加快,容易引起工件過腐蝕,電解液有效成分容易分解。解決方法:溫度較低應加熱到規定溫度,加熱可使用各種加熱管(如石英,鈦材質加熱管),長時間工作溫度會上升,當溫度超過90℃時應停止工作,散熱可選用攪拌或冷卻循環方式。最佳使用溫度是50—90℃,「不銹鋼通用電解液」的最佳使用溫度為50—80℃。
22.不銹鋼工件表面凹凸不平,麻點呈凸狀,什麼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表面銹蝕較多,電解液只是微觀腐蝕整平,較多的銹蝕電解液不能完全清除,如延長拋光時間,大量鐵離子沉入電解液底部,降低電解液使用壽命。解決方法:將工件表面的銹蝕清除干凈。推薦使用「不銹鋼活化液」,「除銹水」,「氧化皮清除液」等產品進行清洗除銹。
23.影響電化學拋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溫度,時間,工件材質,電解質,電壓,電流,工件擺放位置。
24.在做不銹鋼電解拋光時,表面吸附一層淺紅色物質,再次放入電解液會有短時間的反應,什麼原因?原因分析:用銅掛具,銅離子進入電解液吸附到陽極表面,影響拋光質量,再次放入會有短時間反應是因為電解液將工件表面的銅離子溶解了。解決方法:選用鈦掛具,在夾具裸露處用聚氯乙烯樹脂烘烤成膜,在接觸點颳去絕緣膜,漏出金屬以利於導電。
25.陰陽極的最佳面積比是多少?陽極比陰極為1:2—3.5之間。26.兩極最佳極距是多少?陰極距陽極最佳距離為10—30厘米。27.不銹鋼通用電解拋光液在老化後怎樣維護?不銹鋼通用電解液老化後可以添加硫酸(密度為1.84),添加量為槽液重量的6%,或是參考386A·H/L.28.初次進行電解拋光,不僅沒有拋出亮度,而且工件表面全部變成黑色或灰色,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原因分析:發生這種現象一般是兩極接反了,接反後鉛板成正極溶解,工件成陰極吸附,工件溶解在溶液中的鐵鎳鉻離子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了一層結合力不好的膜層。解決方法:將正負極重新連接,陽極接正極,陰極接負極。
❷ 關於電解拋光後工件上留有黑色及燒焦的掛點原因分析
掛點形成的原因:
首先可以肯定掛點並不是因為電解液的原因所造成的。而是因為所需電解的工件所需消耗的電流較大,而掛具絲所能通過的電流有限,已超過掛具絲所能承受的最大電流,所以導致掛具絲因通過的電流過大,而掛具絲在溫度越高電阻越大的情況下發生過熱或燒紅的現象,從而產生掛點。
解決方案:
1、
選擇導電性能較好的材料做掛具:一般來講,銅的導電率是鈦絲的20倍以上,所以銅掛具的導電能力比鈦掛具的導電能力要強,更不容易產生掛點。一般可以採用有彈性及硬度較好的磷銅絲做掛具。當然還要考慮掛個的使用壽命問題,鈦掛具在耐腐蝕方面明顯要優於銅絲。不同的電解液對銅的溶解能力不一,根據我的所見,有的廠家電解液可能三五天內銅絲可能就完全溶解完了。也有的一個月左右。但在凱盟牌電解液中銅絲基本壽命可以達到3個月或更長時間再更換。所以換銅絲做掛具還是可行的。相對成本與生產效率及品質相比,還是物有所值。
案例:江蘇渭西集團電解拋光不銹鋼拉籃,每個拉籃所需消耗的電流約為220A,首先採用鈦絲做為掛絲,每個拉籃上掛三個點,電壓需調節到8V才能達到所需的電流。在電解過程中,用手接觸掛鉤,明顯感覺到掛鉤發燙,電解後取出工件,在掛絲接觸的地方有明顯的燒黑掛點。而且發現鈦的掛絲出現因溫度過高,鈦絲發藍的現象。而改用相同規格的磷銅絲做為掛絲後,電壓6.5V便可以達到所需電流,在電解過程中電壓調節到10V掛鉤沒有發熱現象,電解後的工件沒有掛點。
2、
適當的增加掛點:當然首先要確定在現在掛點情況下所電解後工件的掛點情況。如果在現在條件下只出現輕微的掛點,通過增加掛點的方式基本是可以解決問題的。這就好比修路,現有的將電流運輸到工件上的線路只有一條或幾條,所出現有結果就是有掛點,而出現掛點的原因是因為通過掛絲的電流超負荷。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多增加一個或幾個掛點,將電流分流流向同一個工件,減輕掛絲的電流負荷情況。對掛點大有改善。如果在現有條件下出現的掛點情況非常嚴重,則建議還是更換掛具材料,這種情況下增加幾個掛點幾乎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況且工人操作也很麻煩。
3、
適當調低電壓:首先電解拋光前要調試確定出所電工件的最低電流,意思就是必須在多少電流以上工件才能電亮。低於正常電流的操作,會導致工件一直處理溶解狀態,不出光。或是工件電解後表面會出現白霧狀的臟污,需要手工擦拭後才能除掉,這是不可選的。當然高於正常所需電流操作是可選的,電壓越高,出光速度會越快,可以減少電解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所以工廠生產時一般都會採用偏高於正常電流來操作,以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目的。但當所調節的電壓過高時,很可能就會超出掛絲的最大負荷,產生掛點。在這種情況下,掛點是可以通過適當放低輸入電壓來調節的。
4、
可以降低或控制電解液的溫度:電解液的導電性和掛絲的導電性在不同的溫度情況下,導電性能正好相反。溫度越高,掛絲的電阻越大,因為金屬掛具內的自由電子在溫度不斷升高的過程中振動越強,所通過的電流路線越彎曲,所能通過的電流越小。而電解液則會隨之溫度的升高,內部電離子越活躍,導電性能越強。所以當電解液溫度越高時,就會產生二種對掛點不利的因素,第一就是掛具的導電性會大大下降,而工件所需的電流會大大提升。從而從容易產生掛絲超負荷而產生掛點。這種情況下適當的降低電解液的溫度就可以解決。大部份電解液在50~100度之間都是可以工作的,所以當溫度達到80度以上或出現掛點情況時,可以適當停機幾小時,讓溫度降低。或者是在電解槽的外圍再建一個冷卻槽包圍電解槽,以流動水不斷循環來隔層控制電解池的溫度。
❸ 什麼是掛具絲,什麼是焊接絲,關於鈦如何有具體的不同還有如何增強鈦的機械強度謝謝
鈦掛具絲一般對鈦合金的成分,性能要求不高,所以價格低。
鈦焊絲對成分、尺寸、表面光潔度要求高,價格比較高。
鈦合金一般用添加合金元素和變形強化的辦法增加強度
❹ 鈦絲的種類
鈦絲分為純鈦絲和合金鈦絲。
鈦絲——純鈦鈦絲,等級一般為TA1、TA2、TA3、TA4,美國標准等級為Gr1、Gr2、Gr3、Gr4
鈦合金線——一般牌號為TA11, TA9, TA10, TC4,美國標准牌號為Gr7, Gr12, Gr5
純鈦眼鏡線-純鈦眼鏡線。
鈦直絲——與普通盤繞鋼絲的盤繞狀態相比,鈦直絲呈細棒狀,不彎曲。
鈦焊絲-用於焊接鈦材料的焊接材料。同等級材料焊接一般採用鈦焊絲。
鈦吊架鋼絲用於承載和懸掛重物。
鈦盤繞線——與鈦直線相比,鈦盤繞線是繞制的。
鈦亮線——鈦絲的表面是光亮的鈦絲,用於需要光亮表面而不需要氧化膜的場景。
醫用鈦絲——醫用鈦絲,符合醫用級標準的鈦絲,可植入體內,無毒素和排異反應,生物親和力高。
鈦鎳合金線——鈦和鎳的合金,有很多種類型,常用作記憶合金材料。
鈦絲密度低、比強度高、耐腐蝕性好,廣泛應用於軍事、醫療、運動用品、眼鏡、耳環、電鍍衣架、焊絲等行業。它也廣泛應用於民用領域。
寶雞超隆鈦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以鈦棒,鈦板,鈦管,鈦絲,鈦鍛件,鈦靶材,鈦標准件,鈦加工件等有色金屬加工,銷售於一體的鈦材供應商,銷售熱線:17719602970(同微信)詳細請訪問企業官方https://www.cltj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