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測試電路板的時候電路板短路怎樣找點修理
短路有很多種:
1,銅皮短路 。 也就是線路板製造的時候,銅線路沒有蝕刻干凈,造成兩條相鄰的導線連通了,從而導致短路。 需要用小刀小心的割開,這個活需要一點點耐心的。
2,焊接短路。 在裝焊元器件的時候,焊錫太多,導致相鄰焊腳間導通了。 用熱烙鐵加松香一般都可以處理。
3,元器件老化短路。如電容本來是不導通,只傳輸交流信號。當電容高負荷運行時,質量差的電容會發生擊穿,從而導致引腳短路。 處理方法需要更換元器件了。
2. 如何快速找到電路板短路部件
快速找電路板短路部件:首先,貼片電容是故障率非常培森高的器件,可以肉眼觀察,是否有開裂,損傷的貼片電容。如果沒有發現,可以分級斷開和判斷。禪局還有一種簡單粗暴快捷的方法,直接上電,加低壓大電流,短路器件會明顯發熱,和變糊,肉配襲畝眼和手可以直接判斷。
3. 電路板短路怎麼維修
用萬能表檢查或查看短路處,用電路薄銅帶補焊短路缺陷。如電子零部件短路損壞,需卸下更換即可。
4. 如何檢查PCB線路板是否短路
1、 在計算機上打開PCB圖,點亮短路的網路,看什麼地方離的最近,最容易被連到一塊。特別要注意IC內部短路。
2、使用短路定位分析儀設備進行檢查。或者是通過加大電流來查,採用低壓大電流,5V以下,3-5A大電流,哪裡發熱就說明那裡有可能發生短路了。
3、如果是PCB線路板廠家人工焊接,就需要做到細心。首先,焊接前要目視檢查一遍PCB板,並用萬用表檢查關鍵電路(特別是電源與地)是否短路。在焊接過程中不要亂甩烙鐵,如果把焊錫甩到晶元的焊腳上(特別是表貼元件),就不容易查到。另外,每次焊接完一個晶元應用萬用表測一下電源和地是否短路。
4、 小尺寸的表貼電容焊接時一定要小心,特別是電源濾波電容(103或104),數量多,很容易造成電源與地短路。還有一種情況是電容本身是短路的,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焊接前先將電容檢測一遍。
5、如果有BGA晶元,由於所有焊點被晶元覆蓋看不見,而且又是多層板(4層以上),因此最好在設計時將每個晶元的電源分割開,用磁珠或0歐電阻連接,這樣出現電源與地短路時,斷開磁珠檢測,很容易定位到某一晶元。由於BGA的焊接難度大,如果不是機器自動焊接,稍不注意就會把相鄰的電源與地兩個焊球短路。
6. 如果發現有短路現象。可以拿一塊板來割線(特別適合單/雙層板),割線後將每部分功能塊分別通電,一個個進行排除。
5. 電路板焊好了怎麼檢查電路是否短路
焊好後,首先用萬用表測電源輸入端的直流電阻,你當然知道電路板的輸入電壓,然後根據電流=電壓/電阻的公式,算一下大約電流,一般的板子電流不會超過200mA,如果計算正常,再通電;如果板子輸入的是交流電,則要從整流電路後測量。
6. 電路板是否短路在哪測量
電路板橡答衫短路是PCBA加工比較常見的故障,遇到電路板短路情況時,需要專業的電子工程師進行分析處理,以免發生不可挽回的損失。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電路板短路檢查方法。
電路板短路檢查方法
1. 如果是人工焊接舉塌,要養成好的習慣,首先,焊接前要目視檢查一遍電路板,並用萬用表檢查關鍵電路(特別是電源與地)是否短路;其次,每次焊接完一個晶元就用萬用表測一下電源和地是否短路;此外,焊接時不要亂甩烙鐵,如果把焊錫甩到晶元的焊腳上(特別是表貼元件),就不容易查到。
2. 在計算機上打開PCB圖,點亮短路的網路,看什麼地方離的最近,最容易被連到一塊。特別要注意IC內部短路。
3. 發現有短路現象。拿一塊板來割線(特別適合單/雙層板),割線後將每部分功能塊分別通電,一部分一部分排除。
4. 使用短路定位分析儀進行檢查。
5. 如果有BGA晶元,由於所有焊點被晶元覆蓋看不見,而且又是多層板(4層以上),因此最好在設計時將每個晶元的電源分割開,用磁珠或0歐電阻連接,這樣出現電源與地短路時,斷開磁珠檢測,很容易定位到某一晶元。由於BGA的焊接難梁腔度大,如果不是機器自動焊接,稍不注意就會把相鄰的電源與地兩個焊球短路。
6. 小尺寸的表貼電容焊接時一定要小心,特別是電源濾波電容(103或104),數量多,很容易造成電源與地短路。當然,有時運氣不好,會遇到電容本身是短路的,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焊接前先將電容檢測一遍。
7. 電路板短路怎麼檢查
測試集成電路是否燒纖橡壞或短路需要專業的知識,一般沒有這方面知識和技能的人,可以通過仔細觀察IC的外觀,做出一些簡單的判斷:IC表面是否有燒過的痕跡,象鼓包,裂紋,變色等。IC引腳是否有斷裂,脫焊。IC是否有燒過的糊味。IC周邊的原件是否異常。下面是用萬用表作為檢測工具的集成電路的檢測方法:
一、不在路檢測
這種方法是在IC未焊入電路時進行的,一般情況下可用萬用表測量各引腳對應於接地引腳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並和完好的IC進行比較。
二、在路檢測
這是一種通過萬用表檢測IC各引腳在路(IC在電路中)直流電阻、對地交直流電壓以及總工作電流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克服了代換試驗法需要有可代換IC的局限性和拆卸IC的麻煩,是檢測IC最常用和實用的方法。
1.在路直流電阻檢測法
這是一種用萬用表歐姆擋,直接在線路板上測量IC各引腳和外圍元件的正反向直流電阻值,並與正常數據相比較,來發現和確定故障的方法。測量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測量前要先斷開電源,以免測試時損壞電表和元件。
(2)萬用表電阻擋的內部電壓不得大於6V,量程最好用R×100或R×1k擋。
(3)測量IC引腳參數時,要注意測量條件,如被測機型、與IC相關的電位器的滑動臂位置等,還要考慮外圍電路元件的好壞。
2.直流工作電壓測量法
這是一種在通電情況下,用萬用表直流電壓擋對直流供電電壓、外圍元件的工作電壓進行測量;檢蔽改測IC各引腳對地直流電壓值,並與正常值相比較,進而壓縮故障范圍,找出損壞的元件。測量時要注意以下八點:
(1)萬用表要有足夠大的內阻,至少要大於被測電路電阻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較大的測量誤差。
(2)通常把各電位器旋到中間位置,如果是電視機,信號源要採用標准彩條信號發生器。
(3)表筆或探頭要採取防滑措施。因任何瞬間短路都容易損壞IC。可採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筆滑動:取一段自行車用氣門芯套在表筆尖上,並長出表筆尖約0.5mm左右,這既能使表筆尖良好地與被測試點接觸,又能有效防止打滑,即使碰上鄰近點也不會短路。
(4)當測得某一引腳電壓與正常值不符時,應根據該引腳電壓對IC正常工作有無重要影響以及其他引腳電壓的相應變化進行分析,才能判斷IC的好壞。
(5)IC引腳電壓會受外圍元器件影響。當外圍元器件發生漏電、短路、開路或變值時,或外圍電路連接的是一個阻值可變的電位器,則電位器滑動臂所處的位置不同,都會使引腳電壓發生變化。
(6)若IC各引腳電壓正常,則一般認為IC正常;若IC部分引腳電壓異常,則應從偏離正常值最大處入手,檢查外圍元件有無故障,若無故障,則IC很可能損壞。
(7)對於動態接收裝置,如電視機,在有無信號時,IC各引腳電壓是不同的。如發現引腳電壓不該變化的反而變化大,該隨信號大小和可調元件不同位置而變化的反而不變化,就可確定IC損壞。
(8)對於多種工作方式的裝置,如錄像機,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腳電壓也是不同的。
3.交流工作電壓測量法
為了掌握IC交流信號的變化情況,可以用帶有dB插孔的萬用表對IC的交流工作電壓進行近似測量。檢測時萬用表置於交流電壓擋,正表筆插入dB插孔;對於無dB插孔的萬用表,需要在正表筆串接一隻0.1~0.5μF隔直電容。該法適用於工作頻率比較低的IC,如電視機的視頻放大級、場掃描電路等。由於這些電路的固有頻率不同,波形不同,所以所測的數據是近似值,只能供參考。
4.總電流測量法
該法是通過檢測IC電源進線的總電流,來判斷IC好壞的一種方法。由於IC內部絕大多數為直接耦合,IC損壞時(如某一個PN結擊穿或開路)會引起後級飽和與截止,使總電流發生變化。所以通過測量總電流的方法可以判斷IC的好壞。也可用測量電源宏豎判通路中電阻的電壓降,用歐姆定律計算出總電流值。
以上檢測方法,各有利弊,在實際應用中最好將各種方法結合起來,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