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焊立縫焊接工藝怎麼焊接
電焊立縫焊接工藝採取之字型或三角型焊接方法。立焊時,熔池金屬和熔滴因受重力作用具有下墜趨勢,和焊件分開,所以容易產生焊瘤。但由於熔池部分脫離熔渣的保護,所以如果操作或運條角度不當時,容易產生氣孔。
厚板立焊時,在接頭兩側使用成形器具(固定式和移動式冷卻塊),保持熔池形狀,強制焊縫成形的一種電弧焊。
預熱能降低焊後冷卻速度,有利於降低中碳鋼熱影響區的最高硬度,防止產生冷裂紋,這是焊接中碳鋼的主要工藝措施。預熱還能改善接頭塑性,減小焊後殘余應力。
通常,35和45鋼的預熱溫度為150~250℃。含碳量再高或者因厚度和剛度很大,裂紋傾向大時,可將預熱溫度提高至250~400℃。
(1)焊接拼接縫怎麼焊擴展閱讀
立焊的操作規程是,使用的電流不要過大,略低於角焊電流,選擇焊條的大小要根據焊件的厚度而定。焊接時電弧不要太大,要短弧焊接。
首先要確定焊接方法,如手弧焊、埋弧焊、鎢極氬弧焊、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等等,焊接方法的種類非常多,只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確定焊接方法後,再制定焊接工藝參數,焊接工藝參數的種類各不相同,如手弧焊主要包括:焊條型號(或牌號)、直徑、電流、電壓、焊接電源種類、極性接法、焊接層數、道數、檢驗方法等。
『貳』 焊接2.35的對接焊縫,手工弧焊如何進行
焊接程序:
1、焊接板縫 ,有縱橫交叉的焊縫,應先焊端接縫後焊邊接縫。
2、焊縫長度超過1米以上,應採用分中對稱焊法或逐步碼焊法。
3、結構上對接焊縫與角接焊縫同時存在時,應先焊板的對接焊縫,後焊物架對接焊縫。最後焊物架與板的角焊縫。
4、凡對稱物件應從中央向前尾方向開始焊接,並左、右方向對稱進行。
5、構物件上平、立角焊同時存在時,應先焊立角焊後焊平角焊,先焊短焊縫 ,後焊長焊縫。
6、一切吊運「馬」部(起吊部位),應用低氫焊條,焊後必須及時打渣,認真檢查焊腳尺寸要求,焊接焊縫包角。
7、部件焊縫質量不好應在部件上進行返修處理合格後,才能再進行下一焊接工序。不得留在整體安裝焊接時進行。
焊縫接縫要求:
1、重要結構對接焊縫按設計規定技術要求進行一定數量x光片或超聲波對焊縫內部檢定,並按設計要求規定給予級別評定。
2、外表焊縫檢查,所有結構焊應全進行檢查,其焊縫外表質量要求:
1)焊縫直線度,任何部位≤100毫米內直線度應≤2毫米。
2)焊縫過渡要光順,過渡角要<90度,不能有突變。
3)焊縫高低差,在長度2.5毫米,其高低差應≤1.5毫米。
4)焊縫不允許低於工件表面及有裂縫不熔合等缺陷存在。
5)多道焊縫表面堆疊相交處,下凹深度應≤1毫米。
6)全部焊縫焊合缺陷允許修補,修補後應打磨光順。
7)部件結構材質為鑄鋼件時,焊後必須經550℃退火處理,以消除應力。
3、焊接構件允許火工校正。
『叄』 這個是怎麼焊接
焊接,,也稱作熔接、鎔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如塑料的製造工藝及技術。 焊接通過下列三種途徑達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熱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它是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壓力。
2、壓焊——焊接過程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屬於各種金屬材料和部分金屬材料的加工。
3、釺焊——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連接焊件。適合於各種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適合於不同金屬或異類材料的焊接加工。
現代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激光、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除了在工廠中使用外,焊接還可以在多種環境下進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無論在何處,焊接都可能給操作者帶來危險,所以在進行焊接時必須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焊接給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包括燒傷、觸電、視力損害、吸入有毒氣體、紫外線照射過度等。
焊接過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區域,熔池冷卻凝固後便形成材料之間的連接。這一過程中,通常還需要施加壓力。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激光、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19世紀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藝是鐵匠沿用了數百年的金屬鍛焊。最早的現代焊接技術出現在19世紀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氣焊,稍後出現了電阻焊。20世紀早期,隨著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對軍用器材廉價可靠的連接方法需求極大,故促進了焊接技術的發展。今天,隨著焊接機器人在工業應用中的廣泛應用,研究人員仍在深入研究焊接的本質,繼續開發新的焊接方法,以進一步提高焊接質量。
焊接物理本質
焊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同種或異種材料通過原子或分子之間的結合和擴散連接成一體的工藝過程.
促使原子和分子之間產生結合和擴散的方法是加熱或加壓,或同時加熱又加壓.
焊接焊接的分類
金屬的焊接,按其工藝過程的特點分有熔焊,壓焊和釺焊三大類.
在熔焊的過程中,如果大氣與高溫的熔池直接接觸的話,大氣中的氧就會氧化金屬和各種合金元素。大氣中的氮、水蒸汽等進入熔池,還會在隨後冷卻過程中在焊縫中形成氣孔、夾渣、裂紋等缺陷,惡化焊縫的質量和性能。
為了提高焊接質量,人們研究出了各種保護方法。例如,氣體保護電弧焊就是用氬、二氧化碳等氣體隔絕大氣,以保護焊接時的電弧和熔池率;又如鋼材焊接時,在焊條葯皮中加入對氧親和力大的鈦鐵粉進行脫氧,就可以保護焊條中有益元素錳、硅等免於氧化而進入熔池,冷卻後獲得優質焊縫。
焊瘤
焊接,可以產生豐富的藝術創作的表現語言。焊接通常是在高溫下進行的,而金屬在高溫下,會產生許多美妙豐富的變化。金屬母材會發生顏色變化和熱變形(即焊接熱影響區) ;焊絲熔化後會形成一些漂亮的肌理;而焊接缺陷在焊接藝術中更是經常被應用。焊接缺陷是指焊接過程中,在焊接接頭產生的不符合設計或工藝要求的缺陷。其表現形式主要有焊接裂紋、氣孔、咬邊、未焊透、未熔合、夾渣、焊瘤、塌陷、凹坑、燒穿、夾雜等這是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在今天的金屬藝術創作中,焊接的藝術性通常體現在一些工業焊接的失敗操作之中,或者說蘊藏於一些工業焊接極力避免的焊接缺陷之中。其次,焊接藝術語言是獨特的。
一件焊接雕塑,粗的焊縫裸露在雕塑表面,各種不規則的切割痕跡也變成了藝術家優美的藝術語言在很多情況下,由於焊接雕塑所追求的粗糙質朴的風格,金屬的銹蝕、瑕疵也大多根據作品的需要特意保留,因此,在焊接雕塑中常常可以感覺到一種非雕琢的、原始的美。
雕塑下部的鋼板拼接處的焊縫很粗大,從焊接工藝的牢固性來看,這顯然不僅僅是出於對雕塑結實程度的考慮,在這件雕塑中,下部幾條扭曲的焊縫已經作為雕塑整體審美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成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雕塑整體來看,不論是上半部分的文字造型,還是下半部分的肌理處理,到處有扭曲的焊接痕跡的出現,整個作品達到了整體視覺語言的統一。手工等離子切割的方法,利用切割時電流產生的熱量,使切割的邊緣產生熱影響區,這樣的話就給亮白色的不銹鋼「染」上了一圈略帶漸變的色彩了。同時,通過對焊接的規范的調節,割槍噴出的強烈氣流,會在切割鋼板熔化的瞬間,在切割邊緣「吹」起一圈隨機形成的肌理。這種隨機效果的形成過程,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又是在一定的焊接規范下,必然產生的現象。從尺寸的角度考慮,尺寸較大的焊接藝術壁飾,可採用半自動CO2氣體保護焊,較小的可採用手工鎢極氬弧焊。
如果把一幅壁飾作品,看成一幅畫的話,畫面中的點、線、面、黑、白、灰甚至顏色的處理,都可以通過焊接的方法來實現。各種型號、各種材質的金屬絲,應用不同的焊接工藝,會在畫面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不同金屬的顏色不同,不銹鋼的亮銀色、鋁材的亞銀色、碳鋼的烏亮色,鈦鋼、青銅、紫銅、黃銅而且就鋼材來說,不同的鋼材,在高溫受熱時,會出現不同的顏色變化,即焊接熱影響區的不同。另外,切割也是焊接藝術壁飾創作的方法之一,既可以與焊接結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這完全取決於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對工藝與效果的掌握程度。以上所述的這些方法綜合起來,變化的豐富可想而知。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肆』 焊接H型鋼腹板拼接
焊接H型鋼的腹板寬度或長度如果超過市場鋼板的尺寸是可以拼接的。拼接按照等強的要求。十字形拼縫即上下長度和寬度方向都進行拼接,焊接焊縫不錯開呈十字形;T字形拼接即長度拼接和寬度拼接的焊縫錯開呈T字型。一般採用T字型拼接,盡量避免十字型拼接焊縫。
『伍』 電焊平縫怎麼焊
這個焊接方法很難。最好是自己不斷嘗試焊接速度 和焊接參數的搭配。焊條角度45度到60度之間。向上拉弧,向下走。走月牙型焊道。自己也焊過但是不熟練沒什麼成果。可以試試也許有幫助。還有,可以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從上往下焊立縫,很好上手,電流不要太大,擺動焊接,參數看自己感覺,很多人用的焊接參數都不同。送絲速度,電壓,電流一定要調整好,聽聲音和手感就能調正好焊接參數。
『陸』 激光焊接的疊焊,拼焊,縫焊什麼意思
簡單的解釋一下吧
疊焊
如圖,不同形狀的武器焊接在一起,這個時候就屬於縫焊咯,也是通過激光把連接處融化粘結在一起。
像加熱管焊接,封口焊接等都是用的這種方式
其實,實際應用當中,某些工件的加工再拼焊和縫焊也有很接近的地方
『柒』 什麼叫拼接焊縫
拼接焊縫是在焊件的坡口面間或一焊件的坡口與另一焊件表面間焊接的焊縫。
『捌』 不銹鋼管接縫怎麼焊接
不銹鋼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手工焊(MMA),其次是金屬極氣體保護焊(MIG/MAG)和鎢極惰性氣體保護焊(TIG)。
焊前准備:4mm一下的厚度不用開破口,直接焊接,單面一次焊透。4到6 mm厚度對接焊縫可採用不開破口接頭雙面焊。6 mm以上,一般開V或U,X形坡口。
其次:對焊件,填充焊絲進行除油和去氧化皮。以保證焊接質量。
焊接參數:包括焊接電流,鎢極直徑,弧長,電弧電壓,焊接速度,保護氣流,噴嘴直徑等。
(1)焊接電流是決定焊縫成形的關鍵因素。通常根據焊件材料,厚度,及坡口形狀來決定的。
(2)焊極直徑根據焊接電流大小決定,電流越大,直徑也越大。
(3)焊弧和電弧電影,弧長范圍約0.5到3mm,對應的電弧電壓為8~10V。
(4)焊速:選擇時要考慮到電流大小,焊件材料敏感度,焊接位置及操作方式等因素決定。
1 手工焊(MMA):
手工焊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易於使用的焊接方法。電弧的長度靠人的手進行調節,它決定於電焊條和工件之間縫隙的大小。同時,當作為電弧載體時,電焊條也是焊縫填充材料。
這種焊接方法很簡單,可以用來焊接幾乎所有材料。對於室外使用,它有很好的適應性,即使在水下使用也沒問題。在電極焊中,電弧長度決定於人的手:當你改變電極與工件的縫隙時,你也改變了電弧的長度.在大多數情況下,焊接採用直流電,電極既作為電弧載體,同時也作為焊縫填充材料。電極由合金或非合金金屬芯絲和焊條葯皮組成,這層葯皮保護焊縫不受空氣的侵害,同時穩定電弧,它還引起渣層的形成,保護焊縫使它成型。電焊條既可以是鈦型焊條,也可以是鹼性的,這決定於葯皮的厚度和成分。鈦型焊條易於焊接,焊縫扁平美觀,且焊渣易於去除。如果焊條貯存時間長,必須重新烘烤,因為來自空氣的潮氣會很快在焊條中積聚。
不銹鋼葯芯焊絲焊接要點及注意事項:
(1)採用平特性焊接電源,直流焊接時採用反極性。使用一般的CO2焊機就可以施焊,但送絲輪的壓力請稍調松。
(2)保護氣體一般為二氧化碳氣體,氣體流量以20~25L/min較適宜。
(3)焊嘴與工件間的距離以15~25mm為宜。
(4)干伸長度:一般的焊接電流為250A以下時約15mm,250A以上時約20~25mm較為合適。
2 MIG/MAG焊接:
這是一種自動氣體保護電弧焊接方法。在這種方法中,電弧在保護氣體屏蔽下在電流載體金屬絲和工件之間穩定發熱,機器送入的金屬絲作為焊條,在自身電弧下融化。由於MIG/MAG焊接法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優點,至今她仍然是世界上最為廣泛的焊接方法,適用於鋼、非合金鋼、低合金鋼和高合金為基的材料。這使得它成為理想的生產和修復的焊接方法。當焊接鋼時,MAG可以滿足只有0.6mm厚的薄規格鋼板的要求。這里使用的保護氣體是活性氣體,如二氧化碳或混合氣體。
不銹鋼MIG焊要點及注意事項:
(1)採用平特性焊接電源,直流時採用反極性(焊絲接正極)。
(2)一般採用純氬氣(純度為99.99%)或Ar+2%O2,流量以20~25L/min為宜。
(3)電弧長度:不銹鋼的MIG焊接,一般都在噴射過渡的條件下來施焊,電壓要調整到弧長在4~6mm的程度。
(4)防風:MIG焊接容易受到風的影響,有時微風而產生氣孔,所以風速在0.5m/sec以上的地方,都應當採取防風措施。
(5)防潮:室外焊接時,必須保護工件不受潮,以保持氣體的保護效果。
3 TIG焊接:
電弧在難熔的鎢電焊絲和工件之間產生,一般使用的保護氣體是純氬氣,送入的焊絲不帶電,既可以手送,也可以機械送,還有一些特定用途則不需要送入焊絲。被焊接的材料決定了是採用直流電還是交流電:採用直流電時,鎢電焊絲設定為負極,因為它有很深的焊透能力,對於不同種類的鋼是很合適的,但對焊縫熔池沒有任何「清潔作用」。
TIG焊接法的主要優點是可以焊接大材料范圍廣,包括厚度在0.6mm及其以上的工件,材質包括合金鋼、鋁、鎂、銅及其合金、灰口鑄鐵、普通干、各種青銅、鎳、銀、鈦和鉛。主要的應用領域是焊接薄的和中等厚度的工件,在較厚的截面上作為焊根焊道使用。
不銹鋼TIG焊要點及注意事項:
(1)採用垂直外特性的電源,直流時採用正極性(焊絲接負極)。
(2)一般適合於6mm以下薄板的焊接,具有焊縫成型美觀,焊接變形量小的特點。
(3)保護氣體為氬氣,純度為99.99%。當焊接電流為50~150A時,氬氣流量為8~10L/min,當電流為150~250A時,氬氣流量為12~15L/min。
(4)鎢極從氣體噴嘴突出的長度,以4~5mm為佳,在角焊等遮蔽性差的地方是2~3mm,在開槽深的地方是5~6mm,噴嘴至工作的距離一般不超過15mm。
(5)為防止焊接氣孔之出現,焊接部位如有鐵銹、油污等務必清理干凈。
(6)焊接電弧長度,焊接普通鋼時,以2~4mm為佳,而焊接不銹鋼時,以1~3mm為佳,過長則保護效果不好。
(7)對接打底時,為防止底層焊道的背面被氧化,背面也需要實施氣體保護。
(8)為使氬氣很好地保護焊接熔池,和便於施焊操作,鎢極中心線與焊接處工件一般應保持80~85°角,填充焊絲與工件表面夾角應盡可能地小,一般為10°左右。
(9)防風與換氣。有風的地方,務請採取擋網的措施,而在室內則應採取適當的換氣措施。
『玖』 怎麼把縫隙焊接的更好
1、縫隙下面加設襯板,以防止焊劑流失。
2、採用與母材材質相匹配的焊條。
3、縫隙較大時採用多次施焊的方法
4、焊接面清理干凈。
『拾』 縫焊的縫焊工藝
縫焊接頭的形成本質上與點焊相同,因而影響焊接質量的諸晌素也是類似的。主要有焊接電流、電極壓力、焊接時間、休止時扣、焊接速度和滾盤直徑等。
(一)焊接電流
縫焊形成熔核所需的熱量來源與點焊相同,都是利用電流通參過焊接區電阻產生的熱量。在其他條件給定的情況下,焊接電流的,大小決定了熔核的焊透率和重疊量。在焊接低碳鋼時,熔核平均焊透率為鋼板厚度的300o-70%,以45%-50%為最佳。為了獲得氣密焊縫熔核重疊量應不小於15%一20%b
當焊接電流超過某一定值時,繼續增大電流只能增大熔核的焊透率和重疊量而不會提高接頭強度,這是不經濟的。如果電流過大,還會產生壓痕過深和焊縫燒穿等缺陷。
縫焊時由於熔核互相重疊而引起較大分流,因此,焊接電流通常比點焊時增大15 0o ^r40%。
(二)電極壓力
縫焊時電極壓力對熔核尺寸的影響與點焊一致。電極壓力過高會使壓痕過深,同時會加速滾盤的變形和損耗。壓力不足則易產生縮孔,並會因接觸電阻過大易使滾盤燒損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三)焊接時間和休止時間
縫焊時,主要通過焊接時間控制熔核尺寸,通過冷卻時間控制重疊量。在較低的焊接速度時,焊接與休止時間之比為1. 25:1 ^}2:1,可獲得滿意結果。當焊接速度增加時,焊點間距增加,此時要獲得重疊量相同的焊縫,就必須增大此比例。為此,在較高焊接速度時,焊接與休止時間之比應為3:1或更高。
(四)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與被焊金屬、板件厚度以及對焊縫強度和質量的要求等有關。通常在焊接不銹鋼、高溫合金和有色金屬時,為了避免飛濺和獲得緻密性高的焊縫,必須採用較低的焊接速度。有時還採用步進縫焊,使熔核形成的全過程均在滾盤停止的情況下進行。這種縫焊的焊接速度要比常用的斷續縫焊低得多。
焊接速度決定了滾盤與板件的接觸面積,以及滾盤與加熱部位的接觸時間,因而影響了接頭的加熱和散熱。當焊接速度增大時,為了獲得足夠的熱量,必須增大焊接電流。過大的焊接速度會引起板件表面燒損和電極粘附,因此即使採用外部水冷卻,焊接速度也要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