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確定樑柱截面尺寸
1、梁寬250,其他次梁可小於250,跨度大於8m可用300;梁高(1/8-1/12)L。
2、梁寬還與抗震等級有關,7度區,採用300梁寬,3級框架梁,箍筋肢距限制,所以肢數增多不經濟,最好用250梁寬,6度區就可常用300寬。
3、梁截面可以做成其他截面形式,不要只是矩形截面的,T形,梯形(俗稱花籃)可以節約大概100-180的高度.這樣房間的凈空也增加了。
在滿足計算及構造要求的前提下盡量較小梁頂通長筋的直徑,比如支座計算配筋15,採用如下方案:
方案一:梁頂通長筋2Φ20,支座配5Φ20。
方案二:梁頂通長筋2Φ18,支座配6Φ18。
Ⅱ 鋼筋混凝土梁、柱截面尺寸選型
如果是民用建築,梁的截面高度通常為梁跨度的1/12~1/15,視梁的受荷面積而定;梁寬通常為200以上,專大概在梁屬高的1/2~1/4之間,視梁的上部鋼筋的密集程度而定。柱子的截面在6度區用軸壓比定,一般軸壓比控制在0.8左右,而且截面尺寸不得小於300X300;如果是7度或高烈度地區,要加大截面。
建立模型的時候就是這么判斷,建立模型以後,計算完畢,就可以判斷什麼構件太大,什麼構件太小了,到時候自行更改,再計算,直到滿意為止。
梁的尺寸基本控制在配筋率在0.6%~1.6%之間就好,此為經濟配筋率。
Ⅲ 鋼結構柱子形式如何選取,例如什麼情況用格構式柱.
門式鋼架一般用H型,框架多選用箱型、十字型。格構式一般用在重鋼廠房(有大噸位吊車)
Ⅳ 求教鋼結構樑柱截面尺寸怎麼確定
簡支梁按照L/12~L/18初估。
連續梁按照L/15~L/25初估。
截面高寬比取2~2.5比較經濟。
基本上是靠經驗來定的 然後驗算抗彎 、抗剪、及穩定性等。
Ⅳ 鋼結構如何合理選擇樑柱截面
先進行受力計算。再按撓度計算最小梁高,經濟梁高,再進一步能過經驗公式計算翼緣寬,厚,腹板厚,最後驗算梁應力,撓度,柱的穩定性。
Ⅵ 框架結構的樑柱截面尺寸的確定——上篇
柱截面一般是根據經驗先定個截面,然後在試算,也可先根據柱頂力估算截面。梁的截面主梁一般按1/10左右取,次梁可取到1/15。這些都是前期估算,也可依經驗定。最終要根據位移、撓度、裂縫等綜合調整。
一、主梁和次梁關系
在框架梁結構里,主梁是擱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擱置在主樑上。在相交處,小心計算主梁,這是個主要受力構件,馬虎不得。
計算要點和構造特點:
1.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傳來的集中荷載。為簡化計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載計算。
2.與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計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
3.主梁支座處,次梁與主梁支座負鋼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負筋位置下移,計算主梁負筋時,單排筋h0=h-(50~60)mm,雙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構件,通常按彈性理論計算,不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鋼筋的彎起和切斷原則上應按彎矩包絡圖確定。
6.在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頂部在負彎矩作用下發生裂縫,集中荷載只能通過次梁的受壓區傳至主梁的腹部。這種效應約在集中荷載作用點兩側各0.5~0.6倍梁高范圍內,可引起主拉破壞斜裂縫。為防止這種破壞,在次梁兩側設置附加橫向鋼筋,位於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圍內的集中荷載應全部由附加橫向鋼筋(吊筋、箍筋)承擔。附加橫向鋼筋應布置在長度為S=2h1+3b的范圍內。
二、板支座上部非貫通縱筋的長度怎麼確定
支座筋泛指支座處的所有筋,細分為支座元寶筋(起彎筋),支座下筋(縱向底部筋),支座箍筋(支座端加密箍筋)等。扁擔筋指板在支座處的負筋(板扁擔),以及貫通梁在支座處的上部筋(梁扁擔),形狀如扁擔而已。非通長筋,多指負筋或板的分布筋,區別於受力筋"通長設置"而已。三者除都是鋼筋外,沒有其它關系。我的理解:都是在支座部位,但構造、作用和形狀不同,所指的范圍也不同。參考03101的框架梁的縱向鋼筋構造,應該可以理解。
三、什麼是通長筋、底板筋、上部筋、下部筋
通長筋是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
通長鋼筋就是指在所標的區段內通長設置,直徑可以不相同,可以採用搭接連接形式,保證梁各個部位的這個部分鋼筋都能發揮其抗拉強度,而且兩端應按受拉錨固的鋼筋。底板筋通常就是獨立基礎的板底或基礎梁,基礎承台等處的鋼筋。上部鋼筋下部鋼筋就是建築構件上部或下部配置的鋼筋。架立筋主要是固定間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構造鋼筋。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元寶筋就是當梁承受集中力,抗剪不夠,為了防止梁開裂,在集中力處設置附加吊筋,樣子就象個元寶,所以就叫元寶筋。
梁板式筏型基礎的下下層筏板筋和基礎梁下部縱筋同向且位於基礎梁正下方時
梁板式筏型基礎在柱底下往往是雙向等高粱,特別是高層,當兩個方向的間距差不多的時候,很難區分主次;其二,地基梁的受力方向很難分清,那麼向哪個方向吊呢?加上這里鋼筋較多,再設吊筋的話(又是雙向),節點內全是鋼筋,施工時很難保證砼的密實度。所以,這個地方建議放置加密箍筋(雙梁都放哦),而且基礎梁的箍筋一般不小,8~12個加密箍應該夠了,加密箍間距@50,大了不起作用,小了砼難以施工。
架立筋一般的說,架立筋是梁中用來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現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兩邊的筋是通過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們說的挑筋),如果沒有架立筋的話,中部的那肢箍筋沒法綁了,所以出現了架立筋呀.
四、貫通筋
1、 梁往往並非一跨,而是多跨.貫通筋就是通長筋,一直穿過多跨.中間接頭需要綁扎或機械連接,質量確有保證時也可用焊接.
2、 梁的集中標注中必注貫通筋.貫通筋是縱筋,是梁最重要的受力筋.
3、 梁的的支座需要附加筋和負筋,此類鋼筋往往伸入相鄰跨三分之一處截斷,不是貫通筋.
4、 非貫通筋應原位標注.多數時候也是受力筋.
5、梁的箍筋為多肢,上下筋不能滿足肢數要求時,需要增加架立筋.架立筋計算時不考慮受力,僅為滿足箍筋肢數要求,保證梁的整體性,圖紙上不需要標注.
6、 梁的側面有時需要增加構造筋,抗扭鋼筋等等,集中標注必注.
獨立柱基礎底標高-6.00米,地梁頂標高-1.00米.地面在+-0.00處,上部為框架結構,只有一層,層高7.5米,什麼時候回填?什麼時候砌磚(包括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
一般情況下,基礎完成且柱已澆到地面左右72小時後就應回填了到基梁或接近室外地面的位置,然後澆注基梁及上部結構,砌磚一般在你框架部分完成後。
金屬幕牆板,彩鋼岩棉夾芯板,聚氨酯彩鋼板,聚氨酯夾芯板,聚氨酯牆面板,聚氨酯屋面板,聚氨酯岩棉夾芯板,聚氨酯玻璃絲棉板,聚氨酯封邊岩棉夾芯板,聚氨酯封邊玻璃絲棉板,聚氨酯板,聚氨酯PU板
本文選自河南千萬間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
Ⅶ pkpm鋼結構設計 截面如何確定
一般是憑借經驗進行鋼結構構件規格的估算,再根據計算的構件承載力和荷載的作用比值以及長細比、撓度等因素進行調整;再有就是軟體本身會生成構件尺寸,再用優化組合模塊進行桿件的優化設計!不過第二種方法優化結果不是很樂觀!需要精心調整優化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