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彩鋼鋼管 > 超高層鋼構怎麼測量定位

超高層鋼構怎麼測量定位

發布時間:2022-11-29 19:32:04

❶ 鋼結構智能測量技術適用於什麼項目

鋼結構智能測量技術是指在鋼結構施工的不同階段,採用基於全站儀、電子水準儀、GPS全球定位系統、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三維激光掃描儀、數字攝影測量、物聯網、無線數據傳輸、多源信息融合等多種智能測量技術,解決特大型、異形、大跨徑和超高層等鋼結構工程中傳統測量方法難以解決的測量速度、精度、變形等技術難題,實現對鋼結構安裝精度、質量與安全、工程進度的有效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高精度三維測量控制網布設技術
採用GPS空間定位技術或北斗空間定位技術,利用同時智能型全站儀(具有雙軸自動補償、伺服馬達、自動目標識別(ATR)功能和機載多測回測角程序)和高精度電子水準儀以及條碼因瓦水準尺,按照現行《工程測量規范》,建立多層級、高精度的三維測量控制網。
(2)鋼結構地面拼裝智能測量技術
使用智能型全站儀及配套測量設備,利用具有無線傳輸功能的自動測量系統,結合工業三坐標測量軟體,實現空間復雜鋼構件的實時、同步、快速地面拼裝定位。
(3)鋼結構精準空中智能化快速定位技術
採用帶無線傳輸功能的自動測量機器人對空中鋼結構安裝進行實時跟蹤定位,利用工業三坐標測量軟體計算出相應控制點的空間坐標,並同對應的設計坐標相比較,及時糾偏、校正,實現鋼結構快速精準安裝。
(4)基於三維激光掃描的高精度鋼結構質量檢測及變形監測技術
採用三維激光掃描儀,獲取安裝後的鋼結構空間點雲,通過比較特徵點、線、面的實測三維坐標與設計三維坐標的偏差值,從而實現鋼結構安裝質量的檢測。該技術的優點是通過掃描數據點雲可實現對構件的特徵線、特徵面進行分析比較,比傳統檢測技術更能全面反映構件的空間狀態和拼裝質量。
(5)基於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高精度鋼結構性能檢測及變形監測技術
利用數字近景攝影測量技術對鋼結構橋梁、大型鋼結構進行精確測量,建立鋼結構的真實三維模型,並同設計模型進行比較、驗證,確保鋼結構安裝的空間位置准確。
(6)基於物聯網和無線傳輸的變形監測技術。
通過基於智能全站儀的自動化監測系統及無線傳輸技術,融合現場鋼結構拼裝施工過程中不同部位的溫度、濕度、應力應變、GPS數據等感測器信息,採用多源信息融合技術,及時匯總、分析、計算,全方位反映鋼結構的施工狀態和空間位置等信息,確保鋼結構施工的精準性和安全性。

❷ 鋼結構廠房施工測量的步驟

確定主軸線和定位樁,根據圖紙放線定位,一定要注意是中心軸線還是偏軸,測量放線完畢後一定要復核,杜絕有誤差和錯誤存在

❸ 高層建築鋼結構施工措施分析

高層建築鋼結構施工措施分析

超高層建築的發展體現了發達國家的建築科技水平、材料工業水平和綜合技術水平,也是建設部門財力雄厚的象徵。那麼,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帶來的高層建築鋼結構施工措施分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概況

高層鋼結構建築在國外已有110多年的歷史,1883年最早一幢鋼結構高層建築在美國芝加哥拔地而起,到了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地價的上漲和人口的迅速增長,以及對高層及超高層建築的結構體系的研究日趨完善、計算技術的發展和施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使高層和超高層建築迅猛發展。鋼筋混凝土結構在超高層建築中由於自重大,柱子所佔的建築面積比率越來越大,在超高層建築中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受到質疑;同時高強度鋼材應運而生,在超高層建築中採用部分鋼結構或全鋼結構的理論研究與設計建造可說是同步前進。

超高層建築的發展體現了發達國家的建築科技水平、材料工業水平和綜合技術水平,也是建設部門財力雄厚的象徵。

我國的高層與超高層鋼結構建築自改革開放以來已有20年的歷史,並在設計和施工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已有我國自行編制的《高層民用建築鋼結構技術規程》JGJ 99-98。

東南網架集團的“東南科技研發中心”的初步設計已於2003年9月20日在蕭山賓館通過專家的論證和區政府領導的審查。這是一幢地下二層,地上二十六層,層高3.6m,集研發、設計、培訓、檢測為一體的多功能智能大樓。建築物為總高度100m、建築總面積4.0萬平方米的全鋼結構超高層建築,建築造型新穎、美觀、大方,充分展示了鋼結構的特性和現代建築風格。

全鋼結構超高層建築,國內為數不多,在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屬於首創,這體現了東南網架集團對建設部授予“鋼結構產業化基地”的榮譽和責任。

東南網架集團已設計、製作、安裝了4000多項難度大、造型復雜鋼結構工程,如廣州新體育館主場館、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廣州國際會展中心、黃龍體育中心、河南省體育場、杭州大劇院、寧波新橋化工辦公樓、廈門氣象局綜合樓等工程,在鋼結構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設計、製作、安裝經驗。為了進一步提高廣大員工在超高層鋼結構上的技術水平,從結構體系、材料選用、製作與安裝等方面加以闡述。

二、高層及超高層結構體系

對於高層及超高層建築的劃分,建築設計規范、建築抗震設計規范、建築防火設計規范沒有一個統一規定,一般認為建築總高度超過24m為高層建築,建築總高度超過60m為超高層建築。

對於結構設計來講,按照建築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築高度的不同以及擬建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以經濟、合理、安全、可靠的設計原則,選擇相應的結構體系,一般分為六大類:框架結構體系、剪力牆結構體系、框架—剪力牆結構體系、框—筒結構體系、筒中筒結構體系、束筒結構體系。

高層和超高層建築在結構設計中除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代號RC)外,還採用型鋼混凝土結構(代號SRC),鋼管混凝土結構(代號CFS)和全鋼結構(代號S或SS)。

東南科技研發中心,建築高度100m,柱網為8.4m,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採用框架—剪力牆或框—筒結構體系較為經濟合理,這種結構體系的剪力牆或筒體是很好的抗側力構件,常常承擔了大部分的風載和地震荷載產生的水平側力,總體剛度大,側移小,且滿足玻璃幕牆的外裝飾要求。

三、材料的選用

鋼結構有很多優點,但其缺點是導熱系數大,耐火性差。隨著冶金技術的`提高,耐火鋼的研究成功並投入生產,為鋼結構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目前寶鋼投入生產的有B400RNQ和B490RNQ兩種型號的耐火鋼,其物理力學指標、化學性能及抗沖擊韌性和可焊性,都能達到結構鋼的要求。普通鋼材當達到600℃的高溫時已完全喪失承載能力,寶鋼生產的這兩個品種鋼材當達到600℃時其屈服強度還有150~220Mpa。

一般高層和超高層建築當採用框—剪、框—筒結構體系時的經濟性統計為:鋼結構造價=鋼材費用(約佔40%)+製作安裝費用(約佔30%)+防火塗料費用(約佔30%),防火塗料所佔總造價的比重較大。如果使用高強度耐火鋼雖價格略有上升,但防火塗料價格有較大幅度下降,可望部分抵消由此帶來的成本上升,而且可靠度及安全性有了一定的保障。

高強度耐火鋼的應用在高層及超高層建築中,也展示了東南集團在採用新材料、新技術上的重大創舉。

四、製作與安裝

(一)統一測量儀器和鋼尺量具

建造一幢超高層大樓,涉及到土建、鋼結構、玻璃幕牆和各類設備的安裝,使用的測量儀器和使用的鋼尺必須由國家法定的同一計量部門由同一標准鑒定。

高層、超高層建築施工周期較長,尚需定期對測量儀器和鋼尺量具進行定期校驗以保證建築物各項指標符合規定的指標。

一般以土建部門的測量儀器和鋼尺量具為准。

(二)定位軸線、標高和地腳螺栓

鋼柱的定位軸線可根據場地的寬窄,在建築物外部或內部設置控制軸線。本工程高度在100m,設置二個控制樁,以供架設經緯儀或激光儀控制樁的位置,要求以能滿足通視、可視為原則。

鋼柱的長度以滿足起重量的大小和運輸的可能性,一般為2~3層為一節,對每一節柱子安裝不得使用下一節柱子的定位軸線,應從地面控制軸線引到高空,以保證每節柱子安裝正確無誤,避免產生累積誤差。

柱腳與鋼筋混凝土基礎的連接,一般採用埋入式剛性柱腳,地腳螺栓是在安裝就位第一節鋼柱時,控制平面尺寸和標高的臨時固定措施。

(三)鋼柱的製作與安裝

鋼柱是高層、超高層建築決定層高和建築總高度的主要豎向構件,在加工製造中必須滿足現行規范的驗收標准。

100m高的超高層鋼柱一般分為8~12節構件,鋼柱在翻樣下料製作過程中應考慮焊縫的收縮變形和豎向荷載作用下引起的壓縮變形,所以鋼柱的翻樣下料長度不等於設計長度,即使只有幾毫米也不能忽略不計。而且上下兩節鋼柱截面完全相等時也不允許互換,要求對每節鋼柱應編號予以區別,正確安裝就位。

矩形或方形鋼柱內的加勁板的焊接應按現行規范要求採用熔嘴電渣焊,不允許採用其他如在箱板上開孔、槽塞焊等形式。

鋼柱標高的控制一般有二種方式:

1. 按相對標高製作安裝。鋼柱的長度誤差不得超過3mm,不考慮焊縫收縮變形和豎向荷載引起的壓縮變形,建築物的總高度只要達到各節柱子製作允許偏差總和及鋼柱壓縮變形總和就算合格,這種製作安裝一般在12層以下,層高控制不十分嚴格的建築物。

2. 按設計標高製作安裝。一般在12層以上,精度要求較高的層高,應按土建的標高安裝第一節鋼柱底面標高,每節鋼柱的累加尺寸總和應符合設計要求的總尺寸。每一節柱子的接頭產生的收縮變形和豎向荷載作用下引起的壓縮變形應加到每節鋼柱加工長度中去。

無論採用何種安裝方式,都應在翻樣下料製作過程中充分表達出來,並應符合設計要求的總高度。

(四)框架梁的製作與安裝

高層、超高層框架梁一般採用H型鋼,框架梁與鋼柱宜採用剛性連接,鋼柱為貫通型,在框架梁的上下翼緣處在鋼柱內設置橫向加勁肋。

框架梁應按設計編號正確就位。

為保證框架梁與鋼柱連接處的節點域有較好的延性以及連接可靠性和樓層層高的精確性,在工廠製造時,在框架梁所在位置設置懸臂梁(短牛腿),懸臂樑上下翼緣與鋼柱的連接採用剖口熔透焊縫,腹板採用貼角焊縫。框架梁與鋼柱的懸臂梁(短牛腿)連接,上下翼緣的連接採用襯板(兼引弧板)全熔透焊縫,腹板採用高強螺栓連接。

由於鋼筋混凝土施工允許偏差遠遠大於鋼結構的精度要求,當框架梁與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或鋼筋混凝土筒壁連接時,腹板的連接板可開橢圓孔,橢圓孔的長向尺寸不得大於2d0(d0為螺栓孔徑),並應保證孔邊距的要求。

框架梁的翻樣下料長度同樣不等於設計長度,需考慮焊接收縮變形。焊接收縮變形可用經驗公式計算再按實際加工之後校核,確定其翻樣下料的精確長度。

框架樑上下翼緣的連接可採用高強螺栓連接或焊接連接,目前大部分採用帶襯板的全熔透焊接連接。施工時先焊下翼緣再焊上翼緣,先一端點焊定位,再焊另一端。

腹板則採用高強度螺栓連接,要充分理解設計時採用摩擦型還是承壓型高強螺栓。採用摩擦型高強螺栓的摩擦系數應選用合理。

採用高強螺栓群連接時,孔位的精度十分重要。目前制孔一般採用模板制孔和多軸數控鑽孔,前者精度低,後者精度高,應優先考慮採用後者。當採用模板制孔時,應保證模板的精度,以確保高強螺栓的組裝孔和工地安裝孔的精度要求。如果孔位局部偏差,只允許使用鉸刀擴孔。嚴禁使用氣割擴孔,若用氣割擴孔,則應按重大質量事故處理。

高強螺栓群應同一方向插入螺栓孔內,高強螺栓群的擰緊順序應由中心按幅射方向逐層向外擴展,初擰和終擰都得按預先設定的鮮明色彩在螺帽頭上加以表示。

五、樓蓋的設計

高層、超高層建築的樓板和屋蓋具有很大的平面剛度,是豎向鋼柱與剪力牆或筒體的平面抗側力構件,同時使鋼柱與各豎向構件(剪力牆或筒體)起到變形協調作用。

一般鋼結構建築物的樓板和屋蓋,都採用軋制的壓型鋼板加現澆鋼筋混凝土(簡稱鋼承混凝土)樓板和屋蓋,厚度一般不小於150mm。目前在設計鋼承混凝土樓板和屋蓋時沒有考慮鋼承混凝土樓板和屋蓋與鋼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對於板底呈波形的計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認為計算繁瑣,就按平板計算,這樣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鋼梁的用鋼量。

如果採用鋼梁與鋼承混凝土樓板共同作用,簡稱MST組合梁,只要計算正確,配筋合理,栓釘可靠,則可以節約樓層和屋蓋鋼梁的用鋼量20%左右,而且不需對鋼梁進行穩定驗算。

;

❹ 鋼結構整體垂直度和整體平面彎曲具體怎麼檢測啊

1、採用經緯儀,全站儀等測量。鋼結構整體垂直度的允許偏差:H/1000,且不應大於25.0mm;鋼結構專整體平面彎曲的屬允許偏差:L/1500,且不應大於25.0mm。
2、經緯儀,測量水平角和豎直角的儀器;是根據測角原理設計的。目前最常用的是光學經緯儀。
3、全站儀,即全站型電子測距儀(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於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與光學經緯儀比較電子經緯儀將光學度盤換為光電掃描度盤,將人工光學測微讀數代之以自動記錄和顯示讀數,使測角操作簡單化,且可避免讀數誤差的產生。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廣泛用於地上大型建築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

❺ 對鋼結構建築進行檢查的方法有哪些

鋼結構工程施工規范基本規定有:鋼結構工程施工單位應具備相應的鋼結構工程施工資質,並應有安全、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鋼結構工程實施前,應有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與其配套的專項施工方案等技術文件,並按有關規定報送監理工程師或業主代表;重要鋼結構工程的施工技術方案和安全應急預案,應組織專家評審。鋼結構工程施工的技術文件和承包合同技術文件,對施工質量的要求不得低於本規范和現行國家標准《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 的有關規定。鋼結構工程製作和安裝應滿足設計施工圖的要求。施工單位應對設計文件進行工藝性審查;當需要修改設計時,應取得原設計單位同意,並應辦理相關設計變更文件。鋼結構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時,應使用有效計量器具。各專業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應統一計量標准。鋼結構施工用的專用機具和工具,應滿足施工要求,且應在合格檢定有效期內。

鋼結構施工應按下列規定進行質量過程式控制制:原材料及成品進行進場驗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按相關規定進行復驗,見證取樣、送樣;各工序按施工工藝要求進行質量控制,實行工序檢驗;相關各專業工種之間進行交接檢驗;隱蔽工程在封閉前進行質量驗收。本規范未涉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結構。

❻ 鋼結構廠房預埋件現在都用什麼放線,怎麼測量距離,我沒有那些高科技工具,簡單的方便的用什麼,謝謝!

一般用經緯儀,配合長捲尺,細線。最少要配置經緯儀,不然不能保證預埋件的精準度。要求為最大偏差2MM,光用捲尺的話誤差太大了,尤其是基礎,一點也不能糊弄。要不到上面沒法幹了 。

❼ 鋼結構怎樣定位放線

  1. 首先是對建築物的四個角點進行定位測量,建議採用全站儀進行測量放樣;

  2. 其次就是對基礎的控制軸線、基礎結構尺寸定位線進行測量定位,建議採用全站儀和經緯儀共同測量放樣;

  3. 然後就是在澆築基礎砼結構前,對在基礎上的鋼結構預埋鐵件、預留螺栓或螺栓孔進行測量定位,這個要求精度高,准確無誤,特別是預埋螺栓或螺栓孔的准確度不能超出設計和規范要求,建議採用經緯儀和鋼尺測量放樣;

  4. 最後就是安裝鋼結構柱時,必須對鋼結構柱的位置、垂直度進行有效地測量控制,不能超出設計和規范要求,建議採用經緯儀、水準儀和鉛垂儀(或者吊垂直線)進行測量校核放樣;
    鋼結構柱安裝完成後,就是鋼梁安裝前就要復核柱間尺寸和標高,確保每一條鋼梁都能安裝好。

❽ 超高層建築塔樓測量的難度有哪些

(1)自然影響:在高空作業時,易受日照、風力、搖擺等不利氣候影響。
(2)建築物變形影響:設置在建築物上的測量點由於受到沉降、收縮等影響,其點位亦會發生變化,一般網點邊長會縮短,影響測量精度。
(3)施工條件的影響:塔樓分四踏步施工(核心筒、巨型鋼柱、復合巨型柱混凝土、樓面混凝土),周期長、節奏快、施工快慢不一。核心筒施工快,樓層面慢,如有一次核心筒施工已達A41層+169m時,樓層面只到+89m,兩者高度相差達80m,使核心筒十字軸線與樓層四邊形網點在相應高度的層面上無法聯網,其次筒內樓面後施工,搭設中心測量平台很困難。
(4)結構復雜的影響:由於鋼結構設計的特殊性,塔樓共有45節鋼柱的垂直度測量,立好每節鋼柱後,測量時通常水平梁都未安裝,無法設站,故每次設法在核心筒壁上搭設測站。三道外伸桁架的測量,因為施工程序的決定,核心筒的8根立柱,必須先澆進核心筒剪力牆內,下面只露出16隻巨型柱節點,待後安裝復合巨型柱上來後,再安裝相關的水平梁及支撐,因此對這先安裝好的8根立柱的位置與標高一定要控制好,否則產生扭轉,使以後的φ100、φ150的鎖軸無法鎖進。
(5)使用絕對建築標高的影響:設計規定標高引測必須使用絕對標高,即從場地水準基點BM1引測上去,勢必增加許多工作量。其次是先前設置在各樓層上的標高線(點)變化亦不盡相同,勢必增加許多檢查和修正工作。

❾ 鋼結構超高層的有關問題

超高層鋼結構施工技術與管理

(中建三局深圳建升和鋼結構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深圳 518029)
由我局承建的亞洲第一高樓——深圳地王商業大廈在社會各界和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已於95年六月提前封頂。這不僅是中建三局的驕傲,也是海峽兩岸建築同仁的共同驕傲,它標志著我國在高度尤其是超高層鋼結構建築施工領域的重大突破。

一、「光輝的歷程」——我局超高層鋼結構施工歷史回顧

同發達國家相比,超高層鋼結構建築在我國起步較晚,成熟及可借鑒的經驗不多。改革開放以來,許多「高、大、新、尖」的現代化建築如雨後春筍般聳立,成為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標志。而鋼結構因其自重輕、施工周期短、抗震能力強等優勢和特點被人們廣泛應用於高層尤其是超高層建築中。中建三局以其「敢為天下先,爭創第一流」的企業精神和勇於承接「高、大、新、尖」工程的膽魄和實力,瞄準了這塊尚待開墾的沃土,發揮大型企業的技術和設備優勢,於1986年率先承建了當時全同第一座超高層鋼結構的建築——高165.3m的深圳發展中心大廈,僅10個月便完成了主體11000噸鋼結構施工任務,垂直最大偏差25mm,提高了美國AISC規范程度的標准,並首先運用CO2氣體保護半自動焊用於超厚鋼板焊接的新工藝,刻苦鑽研、反復攻關,終於成功地解決了130mm超厚鋼板的焊接技術。填補廠國內超厚鋼板焊接的空白,整個工程的焊接質量10O%超聲波探傷,100%合格,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該工程成套施工技術的成功應用,使在我國起步較晚的超高層鋼結構安裝施工技術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深圳發展中心大廈鋼結構成套安裝技術因此分別獲1988年、1989年度中建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由於在深圳發展中心大廈超高層鋼結構安裝中取得的重大成功,1987年又中標承建了我國第一座全鋼結構超高層建築,高146.5米的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僅用7.5個月的工期便「安全、優質、高速」地完成了主體10470噸鋼結構的施工任務。鋼結構主體垂直度偏差僅為17mm。提高了日本JASS規范標准,焊接100%探傷,100%合格,受到業主及各界的高度贊譽,該工程榮獲上海建築質量最高獎——「白玉蘭」獎和國家建築業最高獎——魯班金像獎。此後我們又承建了上海太平樣大飯店、新金橋大廈及①界廣場等國內具有較高聲望的鋼結構工程,特別是1995年6月9日封頂的高383.95m的深圳地王大廈,我局僅用1年零12天(比合同工期提前兩個多月)便安全、優質、高速地完成了24500噸主樓鋼結構的施工任務,主體垂直度總偏差向外17mm,向內25mm,提高了精度,僅是美國AISC規范允許誤差的1/3(向外51mm,向內76mm);焊縫延長米60萬(其中立焊、斜立焊縫佔1/7)100%探傷,100%合格,優良率達94%,並創造了施工全過程中構件無一墜落,人員無一傷亡的奇跡和兩天半一層樓的九十年度「深圳新速度」。罕見的工期、一流的質量和安全
得到業主、總包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
去年8月,深圳地王大廈主樓超高層鋼結構安裝施工技術通過了國家級鑒定。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地王大廈是我國近十年才起步的超高層鋼結構工程的代表作,表明我國高層鋼結構施工技術在以往成功基礎上又取得了重大的進步,地王大廈超高層鋼結構安裝施工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及國際水平。
從深圳發展中心到上侮國貿、從上海國貿到深圳地王大廈是我國在超高層鋼結構安裝發展史上從無到有、施工技術由弱到強的里程碑,代表著三局在近十年超高層鋼結構發展史上的光輝歷程。

二、超高層鋼結構自裝施工技術

因有幸參與了在我國鋼結構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三個主要超高層鋼結構工程:深創發展中心大廈、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和深圳地王商業大廈的施工組織與管理,結合高層鋼結構的工藝流程與特點:(構件驗收→吊裝→量控制→高強螺栓→焊接及其檢測→壓型鋼板與熔焊栓釘)。超高層鋼結構安裝施工技術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1、構件進場,驗收與堆放
2、塔吊的選擇、布置及裝拆
3、吊裝
4、測量控制
5、焊接
6、工期及質量控制
7、安全施工
下面我結合深圳地王大廈主樓超高層鋼結構的施工情況就這些問題同各位專家和同仁交流一下超高層鋼結構施工經驗和體會。
1、構件的進場、驗收與堆放
場地狹小、施工條件差是當前施工工程普遍存在的困難,對越高層鋼結構工程而言,相對緊張的工期內構件堆場要求更高更嚴,這個問題不處理好必將對吊裝及整個工程施工造成嚴重影響。地王大廈施工初期,由於構件堆場較多,鋼結構進場量大,需堆疊2-3層,如沒有周密的進場計劃,勢必造成現場構件進場順序的混亂,其結果是:需要的構件壓在下面,不用的構件放在上面,不僅驗收工作無法進行,而且存在著大量的翻料、找料等重復工作。後來在強化現場管理及構件進場計劃的基礎上,著重抓了堆場布置、構件的堆放順序等工作,除根據吊裝需要周密的進場構件外,還根據吊裝順序和堆場規劃特點將進場構件進行有序排列,既保證了驗收工作的正常進行,也為吊裝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把好構件的驗收關是我們在以往施工的超高層鋼結構工程中的經驗體會。深圳地王大廈主樓共有鋼構件14860件,製造及運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如不在地面加以消除,吊裝到上面勢必增加安裝的進度,對整個工種質量控制也將產生嚴重影響。
2、塔吊的選擇、布置與裝拆
塔吊是超高層鋼結構工程施工的核心設備,其選擇與布置要根據建築物的布置、現場條件及鋼結構的重量等因素綜合考慮,並保證裝拆的安全、方便、可靠。
我們根據地王大廈的地理位置、結構形狀及大量的特殊構件(如重47.5t的大型「A」字斜柱和37t/節的箱形柱等)選擇二台澳大利亞產 M440D大型內爬式塔吊並將其布置在核心牆#1和#5井道內,不僅滿足了所有構件的垂直運輸,而且為大量超重、超高及偏心構件的雙機抬吊創造了條件。
M440型內爬式塔吊在國內尚屬首次使用,成熟可借鑒的經驗不多。施工中我們一改傳統的塔吊互吊的爬升方案,採用了一套「卷揚機+扁擔」輔助系統較好地解決了二部塔吊的爬升難題,大大提高了塔吊的使用效率,加快了提升速度,為工期提前起了決定性作用;而大型內爬塔吊的拆除是一項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的工作,我們採用了「以大化小、化整為零」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在國內視為難題的大型內爬塔吊的拆除難題,為國內同類工程運用內爬式塔吊提供了範例。
3、吊裝
吊裝是鋼結構施工的龍頭工序,吊裝的速度與質量對整個工程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深圳的地王大廈主體超高層鋼結構施工中,通過採取「區域吊裝」及「一機多吊」技術解決了工期緊與工程量大的矛盾。
通過採用「雙機抬吊」及門型架不僅解決了高53.79m、長63.20m跨度為32.1m、重達232t的大型「A」斜吊的吊裝難題,而同解決了主樓兩根長85.61m、重85.51t並處於超重、偏心、超高狀態下大型桅桿的吊裝難題。
4、測量控制
在超高層鋼結構施工中,垂直度、軸線和標高的偏差是衡量工程質量的重要指標,測量作為工程質量的控制階段,必須為施工檢查提供依據。
從鋼結構施工流程可以看出,各工序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選擇何種測量控制方法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進度與測量。在深圳地王大廈鋼結構施工初期,總包單位的測量監理工程師提出採用「整體校正」的方法,即在柱子安裝後再跟蹤糾偏,梁裝不上去時臨時掛或搭在上面,待整節柱、梁、斜撐全部安裝後再整體校正。由於構件的製作及核心的施工都存在著一定的誤差,採用這種校正方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僅造成大量的二次安裝,而且柱樑安裝後結構本身已具有一定的剛度,大大增加了校正的難度。後來我們及時將「整體校正」改為「跟蹤校正」,即在柱樑框架形成前將柱子初步校正並及時糾偏,大大減輕了校正難度,每節校正時間由原來10d左右縮短為2-3d,即可交給下道工序作業,並實現了區域施工各工序間良性循環的目標。
為了使地王大廈主樓鋼結構施工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項目還制訂了比美同AISC規范標准更嚴格的質量控制指標:內向 25mm、外向 20mm,並摸索出一整套採用激光鉛直議進行「雙系統復核控制」的新方法,為保證項目質量控制目標實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焊接
高層鋼結構具有工期緊、結構復雜、工程量大、質量要求高的特點,而焊接作為鋼結構施工的重要工序,其工序的選擇與施焊水平對工程的「安全、優質、高速」的完成影響重大。
深圳地王大廈因其罕見的高寬比達1:9,所以設計中採用了大量的斜撐及大型「A」字斜柱。在總計60萬m延長縫中,立焊、斜立焊約有8.6萬延長米,共848組接頭,占整個焊接工程量的1/7。此類結構不僅處於結構的重要部位,而且大都處於外向、斜向及懸空部位,安全操作與施工防護都比較困難。尤其是相對緊迫的工期與浩大的焊接工程量之間的矛盾,使我們一開始就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盡管在深圳發展中心大廈,上海國貿中心大廈等鋼結構工程施工中,我們採用CO2氣體保護半自動焊應用於立焊、斜立焊和俯角焊的
新工藝,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焊接施工的需要。
工藝選定後,編制出一整套切實可行的適用本工程特點的CO2氣體保護半自動焊接工藝及方法便成了當務之急。焊接QC小組在項目組的帶動下進行了艱難的嘗試,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我們確定了攻關目標,運用關聯圖找出影響質量的原因,並應用01分析法進行系列分析,針對這些問題找出相應的對策措施;並建立了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制定了完善的工藝指導書,經過反復實驗,確定了運用於立焊、斜立焊的工藝參數;通過對焊絲的伸出長度、焊縫層間清理,焊槍施焊角度反復摸索,形成了一整套「挑壓拖帶轉」的操作要領;為使焊接環境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加強了施工防護措施和輔助措施。經過項目組和焊接QC小組全體人員的不懈努力,經過半月之久的失敗、總結,小有成效研究;大有成效、鞏固,到比較成熟、反復焊驗,終於成功地解決了CO2氣體保護焊應用在超厚件立向、斜立向焊接頭上的施焊工藝課題(已獲得國家專利)。通過技術攻關、工藝的改進,焊接質量得到了逐步提高,工期大大提前,受到總包及業主的好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聲譽。
6、質量與工期控制
超高層鋼結構不同於一般混凝土建築的顯著特點是:質量高、工期緊。質量與工期的保證依賴於科學的管理、嚴格的施工組織和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大膽應用。
深圳地王大廈主體鋼結構14860件,重24500t,壓型鋼板14萬平米,熔焊栓釘50萬套,焊縫總計60萬延長米。而業主規定的工期僅14.5個月,並且工程按美國規范標准進行驗收,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難度高國內外罕見。
建立科學管理的組織體系,嚴格按項目管理法施工是保證工程「安全、優質、高速」進行的關鍵。為此,我們組建了地王項目經理部,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和全員合同管理。在組織形式上,實行定編定員、定崗位、定職責,提倡一專多能、一人多職、工段長與工人一道上前線。既起到了表率作用,又便於現場管理。從項目經理到勞資、安全、技術等職能部門到現場辦公,及時了解、掌握工程的進度情況,解決有關的技術、質量、安全等問題,在整個項目管理形成了以項目經理為核心,集施工組織網路的安全質量保證體系及新技術攻關應用和QC小組為一體的短小精悍的施工隊伍。同時各工段均實行了項日承包,明確了責、權、利並實行風險抵押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了一線工人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為工程的大幹快乾奠定了基礎。為把為中國人自己施工的第一座世界級摩天大廈建設成跨世紀的經典之作,項目不僅製作了比美國規范標准更嚴格的質量控制目標,而且積極配合吊裝、測量、焊接QC小組進行了攻關,「四新」技術在地王大廈主樓超高層鋼結構安裝施工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在項目的領導下,吊裝QC小組改進了傳統的「一機多吊」和「雙機抬吊」技術,大大加快了吊裝的進度;測量QC小組將傳統的「整體測量」技術進行了改進,創新了「跟蹤測量」和「雙系統復核控制」技術,成功地將主樓垂直度總偏差控制為向外17mm,向內25mm,僅是美國規范標准1/3;焊接QC小組經過艱苦的嘗試,終於成功地突破了CO2氣體保護半自動焊應用於立焊、斜立悍的禁區,不僅提高了工效、保證了工期,而且所有焊縫經權威的第三方100%探傷,100%合格,優良率達94%。
在鋼結構工程中區型鋼板鋪設是一道工作量大及危險性大的工序其鋪設的快慢不僅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並經過吊裝艦慢校正、高強螺栓及焊接等一系列工序的施工安全帶來嚴重影響。為此我們從日本進D了兩台國際先進水平的Co。點焊機,不僅操作簡單加間短而己焊點光潔平滑、質量好工效是手工焊的五倍。地工大廈主樓超高層鋼結構L程中所引進的澳大利亞M44OD大型內爬吊、日本產CO。氣體保護半自動焊機及熔焊杜釘機等先進設將都在本工程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7、安全施工
安全施工是鋼結構施工中的重要環節,超高層鋼結構施工的特點是高空、懸空作業點多。地王大廈施工過程中,僅高強螺栓就有50萬顆,這些東西雖小,但如果從幾百米高的地方掉下去,後果可想而知。為了杜絕安全事故,項目成立了安全監督小組,設立了專職安全員,嚴格管理,制定了周密完善的安全生產條例,對職工進行定期的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嚴格管理的基礎上,項目不惜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嚴密的防護。採取搭設雙層安全網及壓型鋼板提前鋪設等新工藝,創造了地王大廈主體超高層鋼結構施工379天,人員無一傷亡,構件無一墜落的奇跡。在中建總公司組織的深圳地工商業大廈超高層鋼結構施工技術鑒定會上,專家們從為地王商業大廈超高層鋼結構裝施工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項成果已被評為我局科技成果特等獎。中建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❿ 高層建築施工測量方案流程

高層建築施工測量方案流程

對於高層及超高層建築的劃分,建築設計規范、建築抗震設計規范、建築防火設計規范沒有一個統一規定,一般認為建築總高度超過24m為高層建築,建築總高度超過60m為超高層建築。那麼,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提供高層建築施工測量方案流程,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編制依據

(一) 《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

(二) 《建築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 01-21-95);

(三) 《建築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 01-51-2003);

(四) 《建設工程監理規程》(DBJ 01-41-2002);

(五)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 GB 12897—91;

(六) 設計圖紙。

根據以上規范、規程關於混凝土結構的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對施工精度的有關要求,本著“技術先進,確保質量”的原則,制定本施工測量方案,確保圓滿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測量任務。

測量准備

施工測量准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包括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據准備,施工場地測量等;

1.檢查各專業圖的平面位置標高是否有矛盾,預留洞口是否有沖突,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以便及時糾正。

2.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及人員進行初步調配;

3.復印預定人員的上崗證書,由總工程師組織進行技術交底。

4.根據圖紙條件及工程內部結構特徵確定軸線控制網形式。

場區平面控制網的測設

(一)場區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及要求

1. 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後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

2. 軸線控制網的布設根據總平面圖、基礎結構平面圖等進行布設。

3. 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點。

4. 控制樁位必須用混凝土保護,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塗上紅油漆作好警示標識;

(二)平面控制網的布設

測量人員接到業主提供的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的場區控制點測量成果後,使用2″級拓普康電子全站儀對控制點進行校測,復測結果證明基準控制點符合相關規范要求後方可使用。然後根據控制點7、8、K1、K2測設二級建築物平面控制網的各控制樁位(數字軸1、3、6、8、11、14;字母軸A、D、G、K、N、R、T)。控制網示意圖如下:

平面控制網的精度技術指標規定如下:

等 級 測角中誤差(mβ) 邊長相對中誤差(k)

二 級 ±12″ 1/15000

高程式控制制網的建立

(一)高程式控制制網的布設

1. 為保證建築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應至少布設三個水準控制點,建立高程式控制制網。在本工程的'四周擬布設三個高程式控制制點;

2.水準點應布設在通視良好的位置,距離基坑邊線不小於15米;

3. 高程式控制制網的精度,不低於三等水準網的精度;

4. 高程式控制制網的建立是根據甲方提供的場區水準基點BM1、BM2、BM3,測設一條三等附合水準路線,聯測出場區所布設施工水準控制點高程,經平差計算後的結果作為本工程的高程式控制制網。高程式控制制網位置示意如圖:

(二)高程式控制制網的等級及觀測技術要求

1. 高程式控制制網的等級為三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

等級 高差全中誤差(mm/km) 儀器型號 水準尺 與已知點聯測次數 附合或閉合環線次數 平地閉合差(mm)

三等 ±6 DS1DS3 銦瓦雙面 往返各一 次 往返各一次 12

註:L為往返測段附合水準路線長度(km)

2. 水準觀測主要技術指標見下表:

等級 視線長度(m) 前後視距差(m) 前後視距累積差(m) 視線高度(m) 基、輔分劃讀數較差(mm) 基輔分劃測高差之差(mm)

三等 ≤75 ≤2 ≤5 ≥0.3 2.0 3.0

±0.000以下施工測量

(一)軸線控制樁的校測

1. 在建築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

2. 校測儀器採用測量精度2”級、測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儀。

(二)平面放樣測量

1、開挖線放樣。首先根據軸線控制樁投測出控制軸線,然後根據開挖線與控制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開挖線,並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當基槽開挖到接近槽底設計標高時,用經緯儀根據軸線控制樁投測出基槽邊線和集水坑開挖邊線,並撒出白灰線指導開挖。

2、軸線投測。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築並凝固後,根據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將J2經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後、後視同軸對面方向樁,將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面上。然後以控制軸線為基準,以設計圖紙為依據,放樣出其他軸線和柱邊線、洞口邊線等細部線。細部放樣示例:

3、當每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後,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後及時填寫樓層放線記錄表並報監理驗線,以便能及時進行下道工序。

4、驗線時,允許偏差如下:

主軸線間距 允許偏差(mm)

L ≤30 m ±5

30m

60m

L >90m ±20

5、支立模板時的測量控制

1) 中心線及標高的測設

根據軸線控制點將中心線測設在靠近牆體底部的樓層平面上,並在露出的鋼筋上抄測出樓層+500mm或+1000mm標高線,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

2) 模板垂直度檢測

模板支立好後,吊線墜校核模板的垂直度,檢查線墜與軸線間距離,來校核模板的位置。

(三)±0.00以下結構施工中的標高控制

1、 高程式控制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式控制制網點。經聯測確認無誤後,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

2、 基坑標高基準點的引測方法:懸吊鋼尺法。以現場高程式控制制點為依據,採用S3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往基坑測設附合水準路線,將高程引測到基坑施工面上。標高基準點用紅油漆標注在基坑側面上,並標明數據。

3、土方開挖標高控制。在土方開挖即將挖到設計底標高時,測量人員要對開挖深度進行實時測量,即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用S3水準儀抄測出挖土標高,並撒出白灰點指導清土人員按標高清土。

4、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是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採用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進行。施工標高點測設在柱立筋上,並用紅油漆作好標記。

5、標高抄測的精度應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如下表所示:

高度H 允許偏差(mm)

每層 ±3 mm

H <30 m ±5 mm

30m

60m

90m

±0.00以上施工測量

(一)平面控制測量

本工程各建築物±0.00以上的軸線控制採用激光鉛直儀豎向投測法進行傳遞。

1、平面控制網的布設

1)內控點布設

平面內控點的布設,要根據施工流水段的劃分進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設3個點,作為該流水段的測量控制點。內控點布置示意圖(以D座公寓為例)如下:

2)埋件的埋設

內控點所在平面層樓板相應位置上需預先埋設鐵件並與樓板鋼筋焊接牢固。以後在各層施工澆築混凝土頂板時,在垂直對應控制點位置上預留出f150mm孔洞,以便軸線向上投測。

3)預埋件作法

預埋鐵件由100×100×8mm厚鋼板製作而成,在鋼板下面焊接F12鋼筋,且與底板焊接澆築。

預埋件示意圖

4)控制點的測設

待預埋件埋設完畢後,將內控點所在縱橫軸線分別投測到預埋鐵件上,並用TOPCON 601全站儀進行測角、測邊校核,精度合格後作為平面控制依據。內控網的精度不低於軸線控制網的精度。內控點如下圖:

5)激光接收靶

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機玻璃製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徑的同心圓及正交坐標線組成。

接收靶示意圖

2、內控點豎向投測

1)儀器簡介

在進行內控點的豎向傳遞時,採用儀器為瑞士徠卡儀器公司的LeicaZL型激光鉛直儀。該儀器精度高,向上投測精度1/200000。在我公司承建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工程鋼結構的施工測量工作中採用該儀器進行內控點的豎向投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LeicaZL型激光鉛直儀

2) 內控點豎向投測

在內控點上架設好激光鉛直儀,打開電源發射激光,在鉛直儀度盤0°、 90°、180°、270°四個位置向上投測,作業層測量人員用激光接收靶接收並取四點中點作為軸線控制點。如下圖所示:

軸線豎向投測示意圖

3、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

項 目 允許誤差(mm)

每 層 3

高度(H) H£30m 5

30m

60m

90m

4、作業層軸線、細部線放樣

1) 軸線控制點投測到施工層後,將經緯儀分別置於各點上,檢查相鄰點間夾角是否為90°,然後用檢定過的50M鋼尺校測每相鄰兩點間水平距離,檢查控制點是否投測正確。控制點投測正確後依據控制點與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軸線。軸線測放完畢並自檢合格後,以軸線為依據,依圖紙設計尺寸放樣出柱邊線、洞口邊線等細部線;

圓弧柱測量:圓弧柱中心線的控制採用CAD圖解法測量放樣,在電腦上使用CAD標注功能將圓弧控制線與橫、縱軸關系尺寸數據標出,測量人員根據數據放樣圓弧及圓柱控制線。

(二)高程的傳遞

1、首先從高程式控制制點將高程引測到首層便於向上豎直量尺處(如主舞台周圍牆立面),校核合格後作為起始標高線,並彈出墨線,用紅油漆標明高程數據。

2、標高的豎向傳遞,用鋼尺從首層起始標高線豎直量取。鋼尺需加拉力、尺長、溫度三差改正。

3、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較差小於3mm時,取其平均高程引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

4、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如下表:

項 目 允許誤差(mm)

每 層 ±3

高度(H) H£30m ±5

30m

60m

90m

;
閱讀全文

與超高層鋼構怎麼測量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鋼筋混凝土多少錢 瀏覽:883
鋼管鐵件怎麼計算 瀏覽:954
合金筷的壽命是多少 瀏覽:647
取鋼板多久能脫拐走路 瀏覽:509
什麼是管對接焊縫 瀏覽:449
pp線盒模具定製多少錢 瀏覽:695
鈦合金粉末粒徑分布如何測試 瀏覽:843
16厘12米鋼板多少錢噸 瀏覽:909
什麼樣的鋼材需要發黑 瀏覽:503
不銹鋼鏡面怎麼打理 瀏覽:667
天然氣管道地面焊接用什麼滑輪 瀏覽:269
鑄鐵管與焊管差異 瀏覽:586
不銹鋼管怎麼手動彎弧機 瀏覽:41
怎麼增加不銹鋼管的強度 瀏覽:775
20mm的銅環如何焊接 瀏覽:693
無縫鋼管57一噸多少米 瀏覽:19
二氧化碳鋼瓶哪個快遞公司可以寄 瀏覽:520
不銹鋼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什麼區別 瀏覽:233
八節蝦米腰彎頭怎麼下 瀏覽:581
廣聯達鋼筋彎折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