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棚養雞有潮氣怎麼辦
雞舍潮濕的解決方法
1、合理選擇雞舍的地址與方位
要防止飲水器具漏水,發現飲水器具漏水,應根據具體情況做密封處理或予以更換;及時清除、擦乾雞舍地面的漏水,以消除形成水汽的不利因素。
也可以在過道上撒施一些生石灰,這樣對於除濕也是非常不錯的。
⑵ 農村大棚養雞污染環境怎麼辦
大棚養雞的污染主要來自雞棚內的操作,如帶墊料的雞糞,消毒排水,死雞等,我認為首先要做好環境衛生要作,所有的污物集中定點,堆積發酵無害化處理,發酵後的雞糞死雞等可以投放到較遠的農田或山林里做有機肥來使用,比較好。至於氣味:確有些難聞,最好養雞場辦在人所居住的下風頭,而且遠離村莊五百米以上的距離。排水也要在人的飲水下游,至少相距一千米以上。用過的廢舊塑料紙等應集中交給環衛站處理,養雞者應潔身自愛,不要因為事業而影響他人的生活或健康。那樣再賺大錢也沒有意義。
⑶ 我有幾畝旱地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被村上人建成大棚養雞,不知道找那個部門解決
你好題主
首先,對於那幾畝旱地,你有證據證明是你的嗎?
如果那幾畝旱地確實屬於你所有,那麼,你村上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建了雞棚,是明顯的侵權行為。
你首先要去村上據理討還公道,如果村上不退還你的旱地、不包賠你的損失,你可以去當地法院起訴村上。
相信法院會依法作出正確的判決。
如果題主覺得我說的對,就請點個「採納」吧。
⑷ 大棚養雞應注意哪些問題
塑料大棚養雞由於成本低,很受廣大農村農民朋友歡迎。但大棚在建築材料、棚架結構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在養雞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防火:建大棚除去水泥立柱外,幾乎都是易燃材料,如塑料薄膜、木材、竹竿、麥秸等。為採暖保溫還要生火,所以防火問題是大棚養雞最重要問題之一。棚內布置的電線要符合電工操作規程,最好用銅導線不用鋁導線。因冬季大棚內濕度高易結露,鋁導線接頭有水後極易氧化,一旦氧化便接觸不良而產熱,到一定溫度後會點燃周圍易燃物。另外不要超負荷用電,超負荷會產熱,也能引起火災。對棚內的火爐與煙道,過熱時可用水泥石棉瓦適當遮蓋,以免過熱的輻射熱引燃起火。也可把火爐設在棚外半地下處,這樣比較安全。
(2)防風:風掀大棚有二種形式,一種是風僅把塑料薄膜掀走,留下棚架;另一種是連棚架一起掀倒。對於第一種情況關鍵是塑料大棚要封閉嚴,不能讓風吹進來,一旦吹進風,就會從里向外掀,把塑料薄膜掀走。對第二種情況,要埋好立柱,最少入土50厘米,並夯實;立柱與橫梁及拱形棚架都要連接牢固,必要時用8號鐵絲擰緊加固。
(3)防水:大棚上塑料薄膜邊沿要壓緊,處在密封狀態,以防雨水落入大棚。下雨時要根據風向及時關閉兩側塑料膜與進風窗。在夏季下雨時,要留有排風口排風,必要時開風機強制排風,以防棚內溫度高、濕度大,有害氣體濃度高。
⑸ 新式養雞大棚圖
場地宜選在高朗、乾爽、排水良好的地方;場地內要有遮陰設備,以防暴曬中暑或淋雨感冒;場地要有水源和電源,並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帶進病菌。避風向陽,地勢較平坦、不積水的草;其中最好有樹木,以便雞到樹蔭下乘涼。
用塑料薄膜將棚內地面或網架橫向隔出一小片區域作育雛用,根據雞苗大小,逐漸縱向擴增育雛面積。進雛前24小時調節好棚內溫濕度,使育雛區溫度達35℃,濕度達65%—70%。初養大棚要提前48小時升溫,並排除棚內地面蒸氣。
棚內濕度不要過大,0-21日齡以65%-70%為好,以後改為60%-65%。
(5)下大雨鋼構養雞棚兩邊進水怎麼辦擴展閱讀
各生長時期雞只對溫度的需求不同,但同其它環境養雞一樣,基本為1-3日齡35℃,1周齡35℃-32℃,1-2周齡32℃-29℃,2-3周齡29℃-27℃,3-4周齡27℃-24℃,4周齡以後為21℃-18℃。值得注意的是,溫度的降低是個緩慢的過程,其調整是以雞群生長有舒適感為標准。
每天棚內溫度要基本穩定,早春和冬季晝夜溫差大,要做好棚頂走檐的草簾和棚腳草簾的掀蓋工作。給溫方式一般用地爐,這要在進雛前做好准備工作,也可用煤爐給溫,但要防止煤氣中毒。
棚內杜絕外人參觀。及時消除糞便,保持養雞用具的清潔及飼養員自身的清潔衛生,以處於減少雞消毒次數,從而達到減少應激。可以將棚內一角隔離開,供病雞隔離飼養,死雞用塑料袋密封帶出大棚,定點解剖診斷並遠離大棚銷毀。
⑹ 建設養雞棚用地面積800平,當地政府說基本農田怎麼辦
基本農田上嚴禁改變土地用途,只能用來耕種,不能養殖種植,養雞棚應該自行拆除,否則強制拆除
⑺ 搭建新雞棚,雞棚建設注意什麼
農家樂營地專門養雞,我們扶持了很多新農民養雞創業。想養雞卻不知道怎麼建雞舍,這是很多新養雞人首先遇到的問題。一些新手養雞人為了節約成本,選擇搭建簡易的雞舍來養雞,會給養殖過程帶來很多管理上的不便,同時也帶來一些嚴重的安全隱患,為你的養殖事業埋下一顆「不合時宜的炸彈」。如果你想養雞成功,你需要新農民了解行業、技術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穩定盈利。建議開始前系統學習耕作技術,以免磨刀不誤砍柴!
盡量選擇地勢高、背風向陽、地下水位2米以下地面平坦或稍有坡度、沙土、通風良好、水電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設養雞場;不要建在低矮、潮濕、通風不良的地方。遠離學校、村莊、集鎮等人口密集場所;不要在禁止的景點、水源、場所建養雞場。很多人在開始建養殖場的時候,就考慮建飼料廠、育雛場等輔助設施,認為用自己的飼料和育雛雞是安全的。其實剛建農場的時候,一般人都沒有足夠的資金。如果建造這些農場,將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營運資金,這將減少和擠出建造養雞場的資金。目前一些大型飼料廠生產的配合飼料營養豐富,質量安全可靠,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比自己建的小型飼料廠好,而且不需要飼料原料的資金,按需定購飼料;其他大型養雞場和專業養雞合作社都建有專業育雛場。因為蛋雞通常一年只更換一次,所以一年只建一個自己的育雛場不劃算。
⑻ 養雞大棚里有好多粉塵。該怎樣處理
冬季,利用大棚養雞,棚內有害氣體不易處理,經過農戶和專家的摸索,總結出解決方法如下:一是充分利用棚頂及兩側山牆的排氣孔,白天有陽光待溫度升高時,打開排氣孔。二是經常用干沙替換污染的墊料,有利於棚內溫度的保持和防止有害氣體的產生。鋪設的墊料要有一定的厚度。三是盡量減少灑水,防止水槽漏水,弄濕雞舍;如果雞舍內濕度過大,則應及時清除舍內糞便及潮濕的墊料。四是可使用吸氨除臭劑來降低雞舍的氨氣濃度。
⑼ 鄰居建養雞大棚,擋了我農田的陽光怎麼辦
只有協調解決問題了,離你家農田遠點就不會擋陽光,或你家讓點土地給鄰居收田稅,總的來說不要鬧矛盾把事情鬧疆就好。
⑽ 大棚養雞可行嗎應該注意什麼有什麼要求
你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一、大棚養雞的優點
大棚養雞成本低。養雞的塑料大棚主要是在毛竹外蒙上一層塑料薄膜,棚頂上的塑料薄膜內加了一層稻草,以調節棚內溫度,然後再用鐵絲拉一下,棚內設施也很簡單。一般一個塑料大棚只要2000多元,最多隻可用3年。然而建規范化雞舍,一般一批要養4000~5000隻雞,雞舍投入一般在4萬元左右。二者相比,大棚養雞要比規范化雞舍便宜得多。這也是大棚養雞之所以受到當地農民歡迎的主要原因。
二、大棚養雞的弊端
1.密度高,雞生長緩慢
大棚養雞的存欄數,肉雞一般要控制在2000~3000隻左右。如果在5000隻以上,密度就高了。大棚飼養區要合理分布大棚的間距、大小、通風等,大棚之間的間距應為跨度的3~5倍。但實際上多數大棚都是一個棚挨著一個棚,有的都連起來了。
2.衛生防疫差,發病率高
大棚養雞放在地面養,吃喝拉撒全在棚內,容易孳生病菌,雞一生病就得用葯,這樣不僅成本上去了,而且雞的葯物殘留大,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特別是有的養雞戶沒有衛生防疫觀念,農戶之間相互串門,相互看雞,不消毒,不換衣,一家雞發病,引起幾家雞同時發病。
3.大棚養雞環境差
氨氣濃度高,雞易感染疾病;大棚養殖用煤爐整棚加溫,安全性差,易導致煤氣中毒。大棚養殖如果排水設施差,若碰上雨天,雨水會流進棚內,易造成雞相互擠壓而死,而且由於大棚內濕度大,衛生條件差,易導致肉雞品質差,難賣。
三、大棚養雞的注意事項
建造大棚時不能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養雞戶要注意合理規劃、科學養殖:
1.布局要合理
一個大棚養雞數量要控制在3000~4000隻之間,棚間距要達到跨度的3倍以上,長度不要超過60米。
2.改進飼養模式
盡可能的進行網上飼養;盡量作到全進全出,一個大棚內絕對不允許飼喂日齡不同的雞。
3.科學防病
養雞戶要有防疫觀念,應做好日常消毒,要有一定的隔離措施。雞舍周圍環境及空地要撒石灰、大棚內外要噴霧消毒。雞上市的前兩周,要停止飼喂抗生素,把葯殘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4.大棚設施要改進
大棚地面應做成水泥地面,每批雞出欄後要清洗雞舍。用磚頭砌個支柱,頂棚材料要用石棉瓦、草簾,雞舍環境好一些,雞的成活率也會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