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優點缺點有哪些
目前市場上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品種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廠家使用灰口鑄鐵、地槽鋼來製作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其機械性能難以滿足要求不按照國家標准生產。一些單位貪圖便宜,使低價劣質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進入施工現場。另外,一些單位疏於管理,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螺絲銹蝕、滑絲仍然使用,致使擰緊力矩達不到規定要求。
Ⅱ 門式腳手架和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優缺點
門式腳手架的優點在裝拆簡單方便,但承載力沒有鋼管好,另外搭設高度也受限制鋼管腳手架耗資源,但承載力好,搭設的高度比門式的好得多了
Ⅲ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由哪些部件組成安全要求有哪些
3.1 鋼管
3.1.1 腳手架鋼管應採用現行國家標准《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 或《低壓流
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1 中規定的Q235 普通鋼管;鋼管的鋼材質量應符
合現行國家標准《碳素結構鋼》GB/T700 中Q235 級鋼的規定。
3.1.2 腳手架鋼管宜採用Φ48.3×3.6 鋼管。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於
25.8kg。
3.2 扣件
3.2.1 扣件應採用可鍛鑄鐵或鑄鋼製作,其質量和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
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 的規定。採用其它材料製作的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
質量符合該標準的規定後方可使用。
3.2.2 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到65N·m 時,不得發生破壞。
3.3 腳手板
3.3.1 腳手板可採用鋼、木、竹材料製作,單塊腳手板的質量不宜大於30kg。
3.3.2 沖壓鋼腳手板的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碳素結構鋼》GB/T700 中Q235
級鋼的規定。
3.3.3 木腳手板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 中IIa 級
材質的規定。腳手板厚度不應小於50mm,兩端宜各設置直徑不小於4mm 的鍍
鋅鋼絲箍兩道。
3.3.4 竹腳手板宜採用由毛竹或楠竹製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竹串片腳手板應
符合現行行業標准《建築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4 的相關規定。
3.4 可調托撐
3.4.1 可調托撐螺桿外徑不得小於36mm,直徑與螺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梯
型螺紋》GB/T 5796.2、GB/T 5796.3 的規定。
3.4.2 可調托撐的螺桿與支托板焊接應牢固,焊縫高度不得小於6 ㎜;可調托撐
螺桿與螺母旋合長度不得少於5 扣,螺母厚度不得小於30 ㎜ 。
3.4.3 可調托撐抗壓承載力設計值不應小於40 kN,支托板厚不應小於5㎜。
8
3.5 懸挑腳手架用型鋼
3.5.1 懸挑腳手架用型鋼的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碳素結構鋼》GB/T700
或《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 的規定。
3.5.2 用於固定型鋼懸挑梁的U 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
《鋼筋混凝土用鋼第 1 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 中HPB235 級鋼筋的規
定。
Ⅳ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鋼管按每米一天多少錢計,扣件及底座按每個一天多少錢計。人工費一般都是按平方算的
Ⅳ 腳手架連牆件在哪裡買
關於扣件式鋼管外腳手架連牆件設置的探討近年來,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因具有構造簡單、裝拆方便、傳力合理、使用耐 久、牢固穩定、造價適宜、多次周轉等特點,在高層、多層建築施工中的使用越 來越廣泛,對它安全可靠度的探索就顯得尤為重要。分析今年國內外發生的幾起 鋼管腳手架倒塌事故案例,幾乎都是由於連牆件設置不當或連牆件被拆除而未及 時補救引起的。本文結合《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130-2001(以下簡稱《規范》)針對比較常見的落地式雙排鋼管架的連牆 件設置的共性問題加於探討,供同行們參考。 一、連牆件的作用分析 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可以看成是由縱、橫向水平桿與立桿組成的特殊的多 層、多跨框架鋼結構,連牆件的作用不容忽視。 1.腳手架連接桿件的扣件節點,在荷載的作用下具有相當的抗轉動能力(即 剛性),但由於扣件本身質量和擰緊程度均影響節點的剛性,因此此框架為半剛 性節點框架,腳手架的橫向寬度比其縱向長度、豎向高度要小得多,因此對一面 牆的腳手架又可視為一塊「格構式」平板,由於它在垂直於建築物表面方向的剛度 較差,遠小於其縱向,因而腳手架必須依靠與建築物的可靠連接(即設置連牆件) 才具有承受其自重、施工荷載和風荷載的能力。 2.連牆件為腳手架與結構主體之間的撐拉桿和限制腳手架縱向自由變形長 度的約束連桿,並作為承受水平力作用的支座。 (1)將腳手架與建築結構工程聯結起來,確保腳手架整體穩定和使用安全。 (2)約束腳手架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減少立桿計算長度,增強腳手 架橫向剛度,提高其向內或向外的抗傾覆能力和承載穩定性。 (3)抵抗風荷載及其他水平荷載作用並傳給工程結構。 (4)抵抗因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內力,使內力重新分布,以降低架體內 部的集中應力,避免架體出現局部破壞。 (5)加強腳手架整體、或局部、或薄弱方向的剛度。
Ⅵ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常用知識
步距,縱距:按照常規施工縱距為1800mm,撗距:1200到1500MM
Ⅶ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特點有哪些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腳手架品種。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由內鋼管和扣件組成,並具容有以下特徵:
(1)承載力大。當腳手架搭設的幾何尺寸和構造符合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時,一般情況下,腳手架的單根立管承載力可達15-35kN。
(2)加工、裝拆簡便。鋼管和扣件均有國家標准,加工簡單,通用性好,且扣件連接簡單,易於操作,裝拆靈活,搬運方便。
(3)搭設靈活,適用范圍廣。鋼管長度易於調整,扣件連接不受高度、角度、方向的限制,因此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適用於各種類型建築物結構的施工。
(4)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用材料。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用材量較大,搭拆耗費人工較多,材料和人工費用也消耗大,施工工效不高,安全保證性一般。
Ⅷ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使用注意的哪些
●鋼管扣件腳手架搭設中應注意地基平整堅實,設置底座和墊板,並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積水浸泡地基。
●根據連牆桿設置情況及荷載大小,常用敞開式雙排腳手架立桿。橫距一般1.05~1.55m,砌築腳手架步距一般為1.20~1.35m,裝飾或砌築、裝飾兩用的腳手架一般為1.80m,立桿縱距1.2~2.0m,其允許搭設高度為34~50m。當為單排設置時,立桿橫距1.2~1.4m,立桿縱距1.5~2.0m,允許搭設高度為24m。
●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的內側,其長度不宜小於3跨,縱向水平桿可採用對接扣件,也可採用搭接。如採用對接扣件方法,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如採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並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
●腳手架主節點(即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三桿緊靠的扣接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於150mm。在雙排腳手架中,橫向水平桿靠牆一端的外伸長度不應大於立桿橫距的0.4倍,且不應大於500mm;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於縱距的1/2。
●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牆面120~150mm;狹長型腳手板,如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等,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於2m時,可採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寬型的竹笆腳手板應按其主竹筋垂直於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且採用對接平鋪,四個角應用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於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l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
●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於2m。立桿必須用連牆件與建築物可靠連接。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餘各層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如採用對接方式,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當採用搭接方式,則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應採用不少於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l00mm。
●連牆件的布置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這種腳手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不應大於4m(2步)。對高度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必須採用剛性連牆件與建築物可靠連接。
●雙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與橫向斜撐,單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當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45°時不應超過7根;當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50°時不應超過6根;當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60°時不應超過5根。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於4跨,且不應小於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並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於15m;高度在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斜撐的固定應符合有關規定;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中間宜每隔6跨設置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