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金沖壓模具設計經驗談(5)
復合模由於其工序組合的不同,脫料裝置也不盡相同,有空了我分享一些常見復合模結構給大家吧。
下料或向上折彎復合模的結構:其凸模(也稱為公模或沖頭)設計在下模,其它幾塊模板依次是下夾板(固定凸模沖頭)、下止擋板和下脫料板(外脫),上模依次是母模(或刀口)、內脫板和上墊板構成,內脫使用等高套筒掛在上墊板上面,然後用打桿或彈簧頂著。
用來下料的復合模,其內脫一般脫出來母模0.50mm即可,不可以低於母模,要不然母模刀口容易崩掉或者不脫料。內脫的力量要足夠大,才能把產品從母模裡面頂出來,一般如果材料比較厚的話,我們上面裝的是氮氣彈簧。
復合模屬於一種模具結構,可以把它歸類為工程模,因為在工程模上用的比較多,一般一整個工程模都是採用復合模結構。
連續模的向上成型、向上折彎、向上打凸包、向上打凸點、向上打翹角,一般也採用的是復合模結構。
★復合模具沖凸包時沖頭要高出脫板嗎?
今天收到一位同學的提問,說:復合模具沖凸包時沖頭要高出脫板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高出脫料板那怎麼沖凸包?
建議這位同學再好好復習下什麼是復合模?沖頭長度怎麼計算?把這些搞清楚了自然就明白這個問題該怎麼解答了。
復合模具結構沖凸包時,沖頭長度等於:夾板厚度+止擋板厚度+脫料板厚度+凸包高度。
也就是在沖的時候,模具在沖床上打死的時候,沖頭是必須要高出脫料板來的,高出多少?當然是凸包要求多高,這里就要多高,必須在允許的凸包高度要求精度范圍內。
在模具開模、模具打開的時候,模具不承受任何力量的情況下,凸包沖頭必須比脫料板矮、縮回脫料板裡面才可以,否則就要增加脫料行程。
復合模具沖凸包時,模具打下來時,脫料板必須要先壓料,而且壓料力要足夠,然後再沖凸包,不然產品可能會變形、凸包尺寸不穩定等。
★沖壓模具模板的材料和功能
一般的沖壓模具都是由:
上下托板、上下墊腳、上下模座:一般用A3、Q235等“軟料”做成,起支撐整個模具、方便架模、落料等作用。
上、下模板:上、下模板起固定刀口、入塊、入子、頂料銷等作用,外定位、內定位、浮升引導銷、兩用銷、導料板、浮塊這些也是固定在下模板上的,下模板硬度要求必須在HRC58~62左右,硬度太低會影響沖裁質量。厚度一般為25~40mm。有的刀口直接割在模板上的,即在模板上直接挖刀口,這樣做的話如果刀口缺了、打崩了、磨損了、有毛邊就不好修模;還有一種做法是挖入塊,即把刀口挖在一個入塊上(該入塊習慣稱為“下模刀口”),然後再把下模刀口裝入下模板裡面。高度要保證和下模板一樣高,誤差要在正負1~2條之內,最好正負0.005mm以內,一般磨床師傅或鉗工師傅都可以達到。太多會把產品打出印子(模印)。
上、下墊板,墊板一般用Cr12製成。根據需要,每套模具的上下墊板厚度都不一樣,看沖裁力,如果沖的孔少的話,上下墊板可以適當做薄一點8~10mm即可,如果沖孔比較多的話,就要適當做厚一點,一般17~20mm左右。下墊板上主要是落料孔、彈簧過孔、螺絲過孔、導柱透氣孔等。
上、下夾板,上下夾板主要起固定凸模、沖頭、導柱之用,一般17~20mm即可。沖壓模具夾板的材料硬度一般不需要特別高,一般用軟料即可,但是太軟了也不行,有可能會把沖頭的掛台直接拉到夾板裡面去,把夾板拉壞。所以設計沖壓模具,要從所要總裁的工件的沖裁工藝來考慮其模具的結構、模具材料的選材,所選沖床的噸位,沖裁間隙的大小等等,才能使加工完的工件毛刺更小,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止擋板、脫料板等,止擋板用Cr12即可,但脫料板必須使用硬料如Cr12Mov。止擋板和脫料板是通過M6或M8螺絲打合銷然後鎖在一起的,止擋板上面主要是一些過孔,沖頭過孔、導柱過孔等。脫料板主要起脫料、壓料、導正沖頭等作用。一般我們使用脫料板來導正凸模、導柱、沖頭。生產鋁料的話因為鋁屑容易跳進脫料板裡面,把沖頭拉毛、或卡住沖頭、把沖頭拉斷、拉出脫料板等,所以必須使用止擋板來導正沖頭,而脫料板單邊適當放大10~20條;或脫料板做兩節的,上面一節用來導正、下面一節同樣是單邊放大10~20條。止擋板一般厚度8~17毫米,也是根據沖孔的多少、所要受到的力的大小來看的;脫料板一般厚度20~25mm。
凹模、凸模,也稱沖頭 或 刀口,是用來把多餘的材料沖掉、切掉,或切開、刺破、拉伸。如:拉伸沖頭、折彎沖頭、滑塊的插刀、打沙拉沖頭、打凸包沖頭、抽芽沖、鉚合模的鉚合沖頭等等。。凹模凸模的材料需要的硬度較高,常用的凹模凸模材料有:Cr12Mo1v1、Cr12Mov、Skd-51、Skd-11、W6Mo5Cr4V2(鎢鋼)等。。
專業術語解釋:
挖:做模具人習慣稱呼,是指線切割框口的意思。比如:挖刀口、挖入塊等。
軟料:在沖壓模具中,是指硬度在HRC35左右、硬度比較低的模具鋼,如45#鋼、A3、Q235等。你用個硬度稍微高一點的東西在上面敲一下,就能敲出個坑出來,這種材料很軟、所以習慣稱為“軟料”,因為它的抗震性能比較好,一般用來製作沖壓模具的上下托板、上下墊腳、上下模座。
硬料:在沖壓模具中,是指硬度(熱處理後)在HRC58~62左右或以上的模具鋼料,如:Cr12、Cr12Mo1v1、Cr12Mov、Skd-51、Skd-11、W6Mo5Cr4V2(鎢鋼),這些鋼料硬度很高(但是也比較脆,稍微不注意有可能就被你搞崩掉一塊,55),一般用來做沖壓模具的刀口、沖頭或其它要求硬度較高的零件。
★沖壓模具三視圖
沖壓模具三視圖,你懂嗎?不管是做沖壓模具鉗工,還是做沖壓模具設計,或者是數控操作、數控編程、以及磨床、銑床等等,只要是和機械加工有關的,都必須有看圖、讀懂圖的本領,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連圖都看不懂,還怎麼加工零件?
視圖:從各個不同的方向去觀察一個物體得到的幾何圖案。
例如:當一個物體擺在你的面前:
② 沖壓模具設計 導料板與條料間的間隙怎麼確定
你好!
通常只放0.05MM的間隙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③ 沖壓模具結構圖解
盡管各類沖壓模的結構形式和復雜程度不同,組成模具的零件又多種多樣,但總是分為上模和下模。上模一般通過模柄固定在壓力機的滑塊上,並隨滑塊一起沿壓力機導軌上下運動,下模固定在壓力機的工作台上。沖壓模的組成零件分類及作用如下:
1、工作零件
直接與沖壓材料接觸,對其施加壓力以完成沖壓工序的零件。沖模的工作零件包括凸模、凹模及凸凹模,又稱為成型零件,它是沖模中最重要的零件。
2、定位零件
確定材料或工序件在沖模中的正確位置,使沖壓件獲得合格質量要求的零件。屬於送進導向的定位零件有導料銷、導料板、側壓板等;屬於送料定距的定位零件有始用擋料銷、擋料銷、導正銷、側刃等;屬於塊料或工序件的定位零件有定位銷、定位板等。
3、壓料、卸料零件
這類零件起壓料作用,並保證把卡在凸模上和凹模孑L內的廢料或沖壓件卸掉或推(頂)出,以保證沖壓工作能繼續進行。
4.導向零件
保證凸模和凹模之間相互位置的准確性,保證模具各部分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態,由導柱、導套、導板等組成。
5、支撐零件
它將上述各類零件連接和固定於一定的部位上,或將沖模與壓力機連接,它是沖模的基礎零件。主要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固定板、墊板、模柄等。
6、緊固零件
主要用來緊固、連接各沖模零件,如各種螺栓、螺釘、圓銷等。上述導向零件和支撐零件組裝後稱為模架。
(3)五金模具導料板外形能大多少擴展閱讀
沖壓生產中最常用的材料是金屬材料(包括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但有時也用非金屬材料。其中黑色金屬主要有普通碳素結構鋼、優質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碳素工具鋼、不銹鋼、電工硅鋼等;有色金屬主要有純銅、黃銅、青銅、鋁等;非金屬材料有紙板、層壓板、橡膠板、塑料板、纖維板和雲母等。
沖壓用金屬材料的供應狀態一般是各種規格的板料和帶料。板料可用於工程模的生產,帶料(卷料)用於連續模的生產,也可以用於工程模的生產。
板料的尺寸較大,可用於大型零件的沖壓,也可以將板料按排樣尺寸剪裁成條料後用於中小型零件的沖壓;帶料(又稱卷料)有各種規格的寬度,展開長度可達幾十米,成卷狀供應,適應於連續模大批量生產的自動送料。
④ 五金模具製作特點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粗加工模具粗加工的主要目標是追求單位時間內的材料去除率,並為半精加工准備工件的幾何輪廓。在切削過程中因切削層金屬面積發生變化,導致刀具承受的載荷發生變化,使切削過程不穩定,刀具磨損速度不均勻,加工表面質量下降。開發的許多CAM軟體可通過以下措施保持切削條件恆定,從而獲得良好的加工質量。恆定的切削載荷。通過計算獲得恆定的切削層面積和材料去除率,使切削載荷與刀具磨損速率保持均衡,以提高刀具壽命和加工質量。避免突然改變刀具進給方向。避免將刀具埋入工件。如加工模具型腔時,應避免刀具垂直插入工件,而應採用傾斜下刀方式(常用傾斜角為2°~3°),最好採用螺旋式下刀以降低刀具載荷;加工模具型芯時,應盡量先從工件外部下刀然後水平切入工件。刀具切入、切出工件時應盡可能採用傾斜式(或圓弧式)切入、切出,避免垂直切入、切出。採用攀爬式切削)可降低切削熱,減小刀具受力和加工硬化程度,提高加工質量。半精加工模具半精加工的主要目標是使工件輪廓形狀平整,表面精加工餘量均勻,這對於工具鋼模具尤為重要,因為它將影響精加工時刀具切削層面積的變化及刀具載荷的變化,從而影響切削過程的穩定性及精加工表面質量。粗加工是基於體積模型,精加工則是基於面模型。而以前開發的CAD/CAM系統對零件的幾何描述是不連續的,由於沒有描述粗加工後、精加工前加工模型的中間信息,故粗加工表面的剩餘加工餘量分布及最大剩餘加工餘量均是未知的。因此應對半精加工策略進行優化以保證半精加工後工件表面具有均勻的剩餘加工餘量。
⑤ 沖壓模具中導料板的厚度25mm可以嗎
根據實際情況,25毫米的導料板是完全可以的,只不過是脫料板的避位不能用銑床了,而是直接線割割通。因為不知道你具體是什麼樣的沖壓模具?多厚的料,模板厚度,折彎高度,浮升高度等等。如果覺得浮升25很高的話或者說避位後板子強度不夠,完全可以採用浮升式導料板。
⑥ 塑膠模具模仁尺寸如何確定,如何確定偏出產品外形多少
模仁尺寸的確定,理論上可以由公式獲得,但實際上沒幾個去用公式計算的,一般都是經驗值。凹摸高度一般根據實際產品的高度來確定:一般機殼摸凹摸高度要大於型腔深度的2倍,長寬偏出產品外形5-40MM都可以,具體應根據產品的大小,摸具的結構(比如說運水,螺絲孔等等)的需要來確定。型腔間的距離不宜太長(太長注塑時會消耗很多壓力,而且浪費材料),太短的話可能導致型腔局部溫度的相互影響,模具溫度不均勻,使產品出現翹屈、變形等不良現象。一般在保證模具結構的情況下取15-30M左右(也需根據具體產品大小等因素來確定)
⑦ 五金模具的沖裁間隙是多少
五金模具各種材料的間隙不一樣。
1、不銹鋼的單邊普通沖裁間隙為8%。
2、SGCC.SECC.SPCC.馬口鐵的材料,普通單邊沖裁間隙為5%。
3、鋁材和銅材的普通沖裁間隙為3%-4%。
4、精沖間隙很小,在0.5-3個絲不等。
看材料厚度、材料越軟,間隙越小。
(7)五金模具導料板外形能大多少擴展閱讀
沖壓影響
1、對斷面質量的影響
2、間隙對尺寸精度的影響。由於彈性變形的存在,沖裁結束後出現彈性恢復,使尺寸與凸凹模刃口尺寸產生尺寸偏差,而彈性變形大小與沖裁間隙有直接的關系。
3、間隙對沖裁力的影響沖裁間隙對沖裁力的影晌規律是間隙越小,變形區內壓應力成分越大,拉應力成分越小,材料變形抗力增加,沖裁力就越大。
反之,間隙越大,變形區內拉應力成分就越大,變形抗力降低,沖裁力就校間隙達材料厚的5%-20%時,沖裁力下降不明顯。當雙邊間隙Z增大到材料厚度的15%-20%時,卸料力為0。
4、間隙對模具壽命的影響由於工件與凸、凹模側壁之間有磨擦的存在,間隙小,磨擦大,模具壽命短。沖裁過程中,凸模與被沖孔之間凹模與落料件之間均有摩擦,而且間隙越小,摩擦越嚴重。
所以過小的間隙對模具壽命極為不利,而較大的間隙可使凸模與凹模的側面與材料間的摩擦減小,井能減緩間隙不均勻的影響,從而提高模具的壽命。
⑧ 五金沖壓連續模常用導料結構設計要點說明(2)
四. 各種導料機構適用設計范圍:
種類適用范圍 適用范圍
導料板
沖壓材料厚度 T<0.5mm
頂出高度H<5.0mm
沖壓材料寬度 W<50mm
小型沖壓製品
沖壓速度較高
浮升兩用銷
沖壓材料厚度 T>0.3mm
頂出高度H:不拘
沖壓材料寬度W:不拘
沖壓製品形狀:不拘
沖壓速度較低
浮升導料塊
沖壓材料厚度 T>0.2mm
頂出高度H:不拘
沖壓材料寬度W:不拘
沖壓製品形狀:不拘
沖壓速度:均可
五. 導料機構相關設定
1. 導料機構與材料間隙設定:
無切邊狀況下:設定為單邊+0.05mm
有切邊狀況下:設定為單邊+0.02mm
2. 導料板規格設定:
a. 導料板寬度(L) ≧ 15mm。
b. 導料板長度(W) ≦ 150mm。
c. 導料板高度(H) ≦ 8.0mm。
d. 導料板壓板安全強度(S) ≧ 1.0m m。
e. 導料板固定銷規格:∮4.0mm。
f. 導料板鎖附螺絲:M4。
g. 導料板與浮升銷之間送料空間(A) ≧ 2.0T~2.5T。導料板與浮升銷之間的空間為送料空間,因此頂出銷的頂出高度需與導料板形狀做配合,且頂出銷需平衡配置。
3. 浮升兩用銷規格設定:
a. 浮升兩用銷相關規格:參考沖壓五金標准零件規格。
b. 浮升兩用銷∮徑:依據沖壓製品材料厚度與特徵形狀制定。一般設定材料厚度≦1.0mm時,使用∮10以下浮升兩用銷。
c. 頂出高度:依據沖壓製品特徵制定。
d. 導料空間(A):材料厚度1.2mm以下,A ≧ 2.0T~2.5T。材料厚度1.2mm以上,A ≧ 1.5T~2.0T。
e. 設置數量:依據送料pitch,每pitch設置1pcs。
f. 設置位置:盡可能靠近引導銷位置。
4. 方形導料塊規格設定:
a. 方形導料塊寬度(W):8.0mm~10.0mm。
b. 方形導料塊長度(L):依據需求設定之。一般可設計單pitch或多pitch形式。
c. 頂出高度:依據沖壓製品特徵制定。
d. 導料空間(A):材料厚度1.2mm以下,A≧2.0T。材料厚度1.2mm以上,A≧1.5T。
e. 導料壓板厚度(B):材料厚度0.6mm以下,B≧2.0mm。材料厚度1.2mm以下,B≧3.0mm 。材料厚度1.2mm以上,B≧4.0mm。
f. 設置數量:依據送料pitch,每pitch設置1pcs。
六. 常用導料結構設計:
1. 導料板:
2. 導料板+側推滑塊設計:
3. 浮升兩用銷:
4. 方形導料銷:
5. 其他:
依據沖壓製品特徵與需求,亦可設計導料板+浮升兩用銷、導料板+方形導料銷等…組合設計。
七. 進入模具內沖剪前之導料距離:
材料裁剪會有誤差值,一般設定導料機構與材料之間隙是設定在材料寬度公差值之上限,所以材料在進入導料機構時,並不是平行進入,因此,需有一定的長度導料設計,讓材料可以導正,另外配合切邊功能,增加材料寬度的准確性,確保材料在導料機構內可以平順進行沖壓。此設計是確保材料進入模具內之平行度。
1. 導料板之沖剪前導料距離 ≧ 50mm。
2. 浮升兩用銷與導料浮升銷之沖剪前導料距離:
浮升兩用銷與導料浮升銷設定方式與導料板不同,浮升兩用銷與導料銷一般設定方式是在沖剪前設置2pcs,且2pcs間隔需≧ 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