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沖壓模具的最佳裝配步驟
沖壓模具的最佳裝配步驟
沖壓模具的裝配是個細致活,如果沒有清晰的裝配思路,導致沖壓模具裝配後多次拆卸重新裝配、這樣大大的降低了生產效率和沖壓模具的質量,為了節省大家時間,中華標准件為大家總結以下五點沖壓模具裝配步驟。
(1)選擇裝配基準件。 裝配時,先要選擇基準件。選擇基準件的原則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時的依賴關系來確定。可以作為裝配基準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導向板及固定板等。
(2)組件裝配。 組件裝配是指模具在總裝前,將兩個以上的零件按照規定的技術要求連接成一個組件的裝配工作。如模架的組裝,凸模和凹模與固定板的組裝,卸料與推件機構各零件的組裝等。這些組件,應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進行組裝,這將會對整副東莞沖壓模具的裝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證作用。
(3)總體裝配。 總裝是將零件和組件結合成一副完整的東莞沖壓模具過程。在總裝前,應選好裝配的'基準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裝配順序。
(4)調整凸、凹模間隙。 在裝配模具時,必須嚴格控制及調整凸、凹模間隙的均勻性。間隙調整後,才能緊固螺釘及銷釘。
調整凸、凹模間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測量法、墊片法、塗層法、鍍銅法等。
(5)檢驗、調試。 沖壓模具裝配完畢後。必須保證裝配精度,滿足規定的各項技術要求,並要按照模具驗收技術條件,檢驗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實際生產條件下進行試模,並按試模生產製件情況調整、修正模具,當試模合格後,模具加工、裝配才算基本完成。
;2. 模具裝配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1.裝配時能引起較大問題的另一領域是一種把包含部件的板被安裝在一起移動來節約時間的常見方法。例如,防松套筒板用螺栓連接到一個帶32個套筒的背板。假定套筒將可靠地定位到各自的孔內,整個部件然後通過導向銷和導向套滑入墊板。如果板和任何硬化的內部部件之間在每個孔上有一個相對的30度(相對於典型的45度)的導向,這種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可靠的。但是當試圖一次把太多的部件插入其各自的孔內時,多數模具(尤其是較舊的那些)由於很少有導向,其部件和板上鋒利的端部會損壞。
2. 如果僅僅是部件中的一件受牽制或沒有完全起動,精確地確定是哪一個板引起粘結就很困難,並將促使著急的技師又一次大發牢騷。
3. 更可靠的辦法是在裝配時卸下背板並讓防松套筒板上的32個套筒往後稍退以避免出錯。當你在對准導向銷和導向套時,這將防止套筒接觸到孔的邊緣。
首先在墊板內對准導向銷和導向套,然後滑入防松套筒板。
4. 這將使套筒更精確和可靠地同時滑入各自的孔內。如果感覺到阻力,你確切地知道是哪個套筒滯留,並能停止和調查。
5. 模具維護時看起來似乎簡單的另一個任務是安裝數百個支撐板和部件的SHCS。完成這個任務的多數問題歸因於個人對於「緊」的概念。用手或氣動工具擰緊螺栓的目的僅僅是確保它們不會因振動而松開。為了反擊這種做法,一些工廠使用要求所有的SHCS用某一設定的通常由螺栓的螺紋/直徑和鋼材類型決定的扭矩值進行擰緊的S.O.P.規則。這是有效的,但實際上會降低裝配的速度。更有效的方法是通過使用有刻度的扭矩扳手進行試驗來感覺合適的扭矩值。如果你使用氣槍的話,你應使用扭矩扳手來校驗氣槍上不同的離合器設定值。監控螺栓的擰緊問題將確定你的技師是否需要有關扭矩扳手的進修課程。
SHCS和內六角扳手的質量也對安裝有幫助。如果公司不能確信工具質量的價值,技工通常將自行購買或使用廉價的免費贈
6.裝配的方法通常根據模具的特點和工廠的經驗而確定。只要你有一組有經驗的技師做用相似的設備進行工作,總會牽涉某種程度的競爭和個性,將導致不同的風格。這對工廠來說是一種健康的形勢,而且只要個性不是難以控制和妨礙溝通,就能獲得節約時間的方法。所以如果對照的裝配風格僅僅有數小時的區別,而採用不同的風格不存在模具的性能問題,那麼這是可接受的。
挑戰在於讓一個有競爭力、競爭技巧的商人採納由某人開發的標准流程。作為一個維修小組,當所有技師以預定一致的風格完成關鍵工作時,實現很大的時間節約並提高模具的性能和可靠性。
7.當制定要求遵守的標准裝配流程而且這些決定基於比較技師的平均維修時間、模具維修可靠性和性能問題時,經理和主管一定要小心。目標是要維護鼓勵新思路的環境,但需要足夠的控制以防止不一致的結果。
3. 沖壓機床安裝模具的步驟(求詳細)
1、安裝前首先應確認模具刃口鋒利,凹模刃口上沒有崩口,凸模沒有缺角。如果有崩口或缺角,請首先刃磨刀口。
2、合模前應在上、下模之間墊入一張硅鋼片,防止由於搬運過程碰傷刀口。
3、在模具裝上沖床前,要用油石把底面和上面的毛刺磨掉,用布條將垃圾清理干凈。如果模具上下平面上有毛刺或垃圾,將引起沖片毛刺超差。
4、調整滑塊行程至合適位置壓緊上模,必須保證模柄或模架上平面於滑塊的底面緊密貼合,下模壓板螺釘輕輕壓緊。然後,向上調整滑塊,取出中間的硅鋼片。松開下模壓板螺釘,向下調整滑塊,直至凸模進入凹模3~4mm,壓緊下模壓板螺釘。新模具沖片時凸模必須進入凹模3~4mm,否則,要出現凸模崩口或凹模漲裂。
5、升起滑塊至上死點位置,調整沖床打桿止退螺釘,至松緊適宜,然後空轉幾次,觀察模具及沖床各機構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沒有異常情況,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沖床模具結構說明:
沖床上模是整副沖模的上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滑塊上的沖模部分。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狀零件,工件時緊貼壓力機滑塊,並通過模柄或直接與壓力機滑塊固定。下模是整副沖模的下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工作檯面上的沖模部分。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狀零件,工作時直接固定在壓力機工作檯面或墊板上。刃壁是沖裁凹模孔刃口的側壁。刃口斜度是沖裁凹模孔刃壁的每側斜度。氣墊是以壓縮空氣為原動力的彈頂器。參閱「彈頂器」。反側壓塊是從工作面的另一側支持單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沖床導套是為上、下模座相對運動提供精密導向的管狀零件,多數固定在上模座內,與固定在下模座的導柱配合使用。導板是帶有與凸模精密滑配內孔的板狀零件,用於保證凸模與凹模的相互對准,並起卸料(件)作用。導柱是為上、下模座相對運動提供精密導向的圓柱形零件,多數固定在下模座,與固定在上模座的導套配合使用。導正銷是伸入材料孔中導正其在凹模內位置的銷形零件。導板模是以導板作導向的沖模,模具使用時凸模不脫離導板。導料板是引導條(帶、卷)料進入凹模的板狀導向零件。導柱模架是導柱、導套相互滑動的模架。
4. 沖壓模具怎樣安裝
沖床模具的安裝x0dx0a1)確認模具落料孔和墊塊的落料孔是否一致。x0dx0ax0dx0a2)上下模組裝後,將其放在下檯面上,沖床的基準面和模具的基準面要確保平行。x0dx0ax0dx0a3)下模要徹底固定,上模也要預先輕輕地固定。x0dx0ax0dx0a4)沖床上的滑塊試沖20-30 回,確認上下模為完全吻合狀態後,將上模擰緊。x0dx0ax0dx0a5)沖床凸凹模的咬住分量,與模具的下模止動塊相結合,來調節沖床上滑塊的高度。x0dx0ax0dx0a6)利用合口紙的試沖來確認其切割狀況。 如果不均一的時候,再確認一回模具的安裝狀態。 如還是不能達到一致時,有必要確認沖床滑塊和沖床下檯面的平行度。x0dx0ax0dx0a7)調整材料進給長度和進給時間。 (如果附設有廢料切刀,用切斷廢料的長度可以對材料的進給的長度進行確認)x0dx0ax0dx0a8)綜合運轉3-5 分鍾,此時段內導柱和襯套之間要注滿油,並確認熱量是否有異常發生。x0dx0ax0dx0a9)用選定的被加工材試穿,確認插入有無障礙。x0dx0ax0dx0a10)以上的工作結束後,方可進行加工。 首先,按下在下模側面設置的第一個材料定位桿,送材料觸到定位桿為止。插入後,首先用手進給式進行試沖直到最後工序結束。x0dx0ax0dx0a11)確認用手進給式無異常後,將沖床送料裝置開關閉合。 這時,進給工作需要完全在完成的位置上進行。x0dx0ax0dx0a12)沖床模具利用單沖運動,確認進給量的是否適當。
5. 什麼是模具裝配
模具裝配一般有四個階段,分別是裝配前的一些准備工作,組件裝配、總裝配、檢驗調試這四個階段,那模具裝配的特點是什麼?工序集中,工藝靈活性大,手工操作所佔的比重較大這就是模具裝配的特點,除了這些在對技術工人也是有很高的要求。工人必須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多方面的工藝知識而且所使用的設備和裝配工具都是以通用設備和工具為主要的。
第一,裝配前的一些准備工作
1、熟悉裝配工藝規程
原因:在裝配前工人必須認真閱讀裝配工藝規程,了解並掌握所要裝配模具的全過程。
目的:注塑模的裝配工藝規程是模具裝配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藝文件,也是指導模具裝配工作的技術文件,是進行裝配生產計劃及技術准備的依據。
2、徹底了解總裝圖
目的:可以深入了解模具的結構特點和工作性能;了解模具中各零件的作用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配合要求及連接方式,從而確定合理的裝配基準,再結合工藝規程制定裝配方法和裝配順序。
3、檢查核對零件
根據總裝圖上的零件明細表,清點零件數量是否夠數,隨後將各個零件仔細清洗干凈,再仔細檢查主要零件,如型腔的形狀和尺寸公差,查明各部位配合面的間隙,加工餘量,有無變形和裂紋缺陷等。
4、掌握模具驗收技術
掌握模具驗收技術條件模具的驗收技術條件是模具質量標准及驗收依據,也是裝配時的工藝依據。
5、開拓裝配場地
原因:裝配模具時,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裝配場地,該場地必須干凈整潔,不能有任何雜物存在,同時要將裝配所用的必要的工、夾、量具及其他所需的裝配設備准備好,並擦拭乾凈,開辟一個文明生產的場地。
6、准備好標准件及相關材料
每一套模具都有很多標准件,如螺釘、銷釘、螺母、彈簧等,它們數量雖不很多,但規格很多,為了裝配時的順利,在裝配之初必須將這些標准件一一找好,以備裝配時便於尋找。
第二、組件裝配階段
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進行部件組裝。
第三、總裝配階段
1、選擇好裝配基準件,安排好上、下模的裝配順序。
2、將零件及組裝後的部件,按照裝配順序組裝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副完整的模具。
3、模具裝配完成後,必須保證裝配精度,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
第四、檢驗調試階段
1、按照模具驗收技術條件,檢驗模具各部分功能。
2、在實際生產條件下進行試模、調整、修正模具,直到模具產品合格為止。
6. 沖壓模具怎樣安裝
沖床模具的安裝
1)確認模具落料孔和墊塊的落料孔是否一致。
2)上下模組裝後,將其放在下檯面上,沖床的基準面和模具的基準面要確保平行。
3)下模要徹底固定,上模也要預先輕輕地固定。
4)沖床上的滑塊試沖20-30 回,確認上下模為完全吻合狀態後,將上模擰緊。
5)沖床凸凹模的咬住分量,與模具的下模止動塊相結合,來調節沖床上滑塊的高度。
6)利用合口紙的試沖來確認其切割狀況。 如果不均一的時候,再確認一回模具的安裝狀態。 如還是不能達到一致時,有必要確認沖床滑塊和沖床下檯面的平行度。
7)調整材料進給長度和進給時間。 (如果附設有廢料切刀,用切斷廢料的長度可以對材料的進給的長度進行確認)
8)綜合運轉3-5 分鍾,此時段內導柱和襯套之間要注滿油,並確認熱量是否有異常發生。
9)用選定的被加工材試穿,確認插入有無障礙。
10)以上的工作結束後,方可進行加工。 首先,按下在下模側面設置的第一個材料定位桿,送材料觸到定位桿為止。插入後,首先用手進給式進行試沖直到最後工序結束。
11)確認用手進給式無異常後,將沖床送料裝置開關閉合。 這時,進給工作需要完全在完成的位置上進行。
12)沖床模具利用單沖運動,確認進給量的是否適當。
7. 模具拆裝步驟
熟悉典型沖模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以及各零件的功用和裝配關系。
2.掌握各組件的裝配和檢測方法。
3.掌握凸、凹模間隙調整方法和模具總裝順序。
4.分析試模時常見缺陷的原因及調整辦法。
二、實訓設備、模具和工具
1.台鑽、J23-250型曲柄壓力機各一台。
2.沖裁模、彎曲模、拉深模若干套。
3.游標卡尺、角尺、塞尺、活動扳手、內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鐵、台虎鉗、錘子、銅棒等常用鉗工工具,每實訓組一套。
三、實訓內容及步驟
1.拆裝前准備 仔細觀察已准備好的三種沖模,熟悉其各零部件的名稱、功用及相互裝配關系。
2.拆卸步驟 擬定模具拆卸順序及方法,按拆模順序將沖模拆為幾個部件,再將其分解為單個零件,並進行清洗。然後深入了解:凸、凹模的結構形狀,加工要求與固定方法;定位與導料零件的結構形式及定位特點;卸料、壓料零件的結構形式、動作原理及安裝方式;導向零件的結構形式與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結構及其作用;緊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稱、數量和作用。在拆卸過程中,要記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關系。
3.確定模具裝配步驟和方法
(1)組件裝配 將模架、模柄與上模座、凸模與固定板、凹模與固定板等,按照確定方法裝配好。(組件裝配內容視具體模具而確定)並注意裝配精度的檢驗。
(2)確定裝配基準 在模具總裝前,根據模具零件的相互依賴關系,易於保證裝配精度,來確定裝配基準。單工序模選擇在裝配過程中受限制較大的凸模(或凹模)部分為基準;復合模以及凸凹模作為裝配基準;連續模以凹模為裝配基準。
(3)制定裝配順序 根據裝配基準,按順序將各部件組裝、調整,恢復模具原樣。
註:裝配過程中,合理選擇裝配方法,保證裝配精度,並注意工作零件的保護。
4.試模 在壓力機上試模,驗證裝配精度以及沖壓件是否合格。若沖壓件不合格,需分析原因,對模具適當調整,直至工件合格為止。
四、實訓報告
1.畫出所拆裝模具裝配圖,並列出零件的明細表。
2.簡述主要組件的裝配方法,以及間隙的控制措施。
3.說明典型模具的總裝步驟及注意事項。
4.若沖件出現常見缺陷,分析其原因,說明解決的方法。
塑料模拆裝實訓
一、實訓目的
1.熟悉塑料模結構、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裝配關系。
2.掌握成型零件、結構零件的裝配和檢測方法,及模具總裝順序。
3.了解塑料模的試模有關知識。
二、實訓設備、模具及工具
1.注塑機一台。
2.壓縮模、注射模各一副。(注射模上具有側澆口、點澆口、側面分型與抽芯機構各一副)。
3.扳手、內六角扳手、錘子每實訓組一套。
4.鉗工工作台若乾颱。
三、實訓內容及步驟
1.拆裝前准備 對已准備好的模具仔細觀察分析,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裝配關系。
2.拆卸步驟 擬定拆卸順序和方法,再按順序將模具分解成單個零件,並進行清洗。拆卸過程中,要記住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連接方法,並把各零件按一定位置放置,以免丟失。
3.確定裝配步驟及方法
(1)確定裝配基準
(2)裝配各組件,如導向系統、型芯、澆口套、加熱和冷卻系統、頂出系統等。
(3)擬定裝配順序,按順序將動模和定模裝配起來。
4.試模 由實訓教師示範,將注射模安裝到注射機上,並進行模具的調整。(如:開模距離與製件高度調整、頂件出距離調整、鎖緊力調整等。)
8. 模具裝配工藝過程包含的3個階段細解
模具裝配工藝過程是根據裝配圖樣和技術要求,將模具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工藝順序進行配合與定位、連接與固定成為模具的過程。模具的裝配工藝過程通常按模具裝配的工作順序劃分為相應的工序和工步。一個裝配工序可以包括一個或幾個裝配工步。模具零件的組件組裝和總裝都是由若干個裝配工序組成的。—— 北京裝配翻轉架
模具的裝配工藝過程包括以下3個階段。
(1)裝配前的准備階段
⑴熟悉模具裝配圖、工藝文件和各項技術要求,了解產品的結構、零件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間的連接關系;
⑵確定裝配的方法、順序和所需要的工藝裝備;
⑶對裝配的零件進行清洗,去掉零件上的毛刺、鐵銹及油污,必要時進行鉗工修整。
(2)裝配階段
⑴組裝階段。將許多零件裝配在一起構成的組件並成為模具的某一組成部分,稱為模具的部件,其中那些直接組成部件的零件,稱為模具的組件。把零件裝配成組件、部件的過程分別稱為模具的組件裝配和部件裝配。
⑵總裝階段。把零件、組件、部件裝配成最終產品的過程稱為總裝。
(3)檢驗和試模階段
模具的檢驗主要是檢驗模具的外觀質量、裝配精度、配合精度和運動精度。
模具裝配後的試模、修正和調整統稱為調試。其目的是試驗模具各零、部件之間的配合、連接情況和工作狀態,並及時進行修配和調整。
模具裝配工藝過程如圖所示:
9. 五金模具組裝的基本常識
五金模具屬於冷沖壓模具,組裝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基本知識為;
1、審圖,真正的看懂圖紙了解設計師的設計方按是最重要的,否則就是盲人摸象。
2、檢查工件配件等形狀尺寸是不是和圖紙一致
組裝開始;
1、間隙,工件與模板間間隙是否合理沖孔落料等模具沖裁間隙是否合理。
2、避位 ,定位零件 產品前工序加工後零件等是否有避位,是否夠位 。
3、彈簧力,工件頂出裝置彈簧力摸板卸料力等是否夠力,彈簧的壓縮和預壓夠不夠,合不合理.。
基本上組立時候就應該注意這些,其他的都是靠經驗的!
(9)如何組裝一副模具擴展閱讀;
產業現狀
五金模具行業內無序競爭的情況開始出現,出現五金的低成本、產品結構檔次和技術含量不高等弊端也日益顯露。
20世紀60年代五金模具業開始在南海興起,80年代後期達到高峰。當時五金模具業門檻很低,也不需要什麼技術,3萬元買些舊設備就可以開一個家庭作坊式的五金模具加工廠。
經過40多年發展,各類五金、模具加工企業已過萬家,絕大多數是勞動密集型的小企業。
要求超精加工,五金加工模具產業將日趨大型化。這是由於模具成型的零件日漸大型化和高生產效率要求而發展的一模多腔所造成的。模具行業多功能復合模具將進一步發展
發展趨勢
在模具方面,全球經濟仍將處於金融危機後的調整期,總體狀況可能略好於2012年,但形勢仍將復雜多變,風險和不肯定要素增加,持續低迷和低速增長開展仍是主基調。
模具專家羅百輝表示,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階段轉變和尋求新均衡的關鍵期。模具市場需求開始回暖,發展向好態勢日漸明朗。
估計2013年中國消費和出口增長將與2012年大致持平,但投資增長面臨下行壓力,固然全年GDP增速堅持8%左右的預期可能性很大,但製造業受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利潤偏低等影響,開展增長預期只能是慎重悲觀,全年前高後低可能性很大。
根據這個發展趨勢,我國的模具行業應做好相關的准備,做好一年的產銷安排。
10. 模具裝配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互換裝配法、修配裝配法、調整裝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