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在家弄一個包裝小瓶礦泉水的機器,不知道需要那些設備和手續,大概多少錢。 謝謝
你好,就你這樣生產要求2-3萬就可以了,可這樣的生產說白了就是地下工廠,因為這種規模根本就辦不了手續。你要是要想辦證,那你就得預算20到30萬的費用,才能辦一家正規的水廠。 瓶\桶裝水飲水行業QS認證辦證程序 申請食品生產衛生許可證(條件:從業人員健康證、工廠平面圖、工廠衛生管理制度)取證時間30個工作日。 申辦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QS認證程序一、申請階段:15個工作日 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企業(含個體經營者),應按規定程序獲取生產許可證。新建和新轉產的食品企業,應當及時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省級、市(地)級質量技監部門在接到企業申請材料後,在15個工作日內組成審查組,完成對申請書和資料等文件的審查。企業材料符合要求後,發給《食品生產許可證受理通知書》。20個工作日企業申報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從接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通知起,在20個工作日內補正,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撤回申請。二、審查階段:40個工作日企業的書面材料合格後,按照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規則,在40個工作日內,企業要接受審查組對企業必備條件和出廠檢驗能力的現場審查。現場審查合格的企業,由審查組現場抽封樣品。10個工作日(1)審查組或申請取證企業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有特殊規定的除外),將樣品送達指定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10個工作日(2)經必備條件審查和發證檢驗合格而符合發證條件的,地方質量技監部門在10個工作日內對審查報告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後,將統一匯總材料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國家質檢總局。10個工作日(3)國家質檢總局收到省級質量技監部門上報的符合發證條件的企業材料後,在10個工作日內審核批准。三、發證階段:15個工作日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批准後,省級質量技監部門在15個工作日內,向符合發證條件的生產企業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及其副本。許可證相關時間證書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期一般不超過5年。不同食品其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期限在相應的規範文件中規定。換證在食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滿前6個月內,企業應向原受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換證申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按規定的申請程序進行審查換證。年審對食品生產許可證實行年審制度。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應當在證書有效期內,每滿1年前的1個月內向所在地的市(地)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年審申請。年審工作由受理年審申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實施。年審合格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在企業生產許可證的副本上簽署年審意見。變更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在食品原材料、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等生產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或者開發生產新種類食品的,應當在變化發生後的3個月內,向原受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食品生產許可證變更申請。受理變更申請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審查企業是否仍然符合食品生產企業必備條件的要求。企業名稱發生變化時,應當在變更名稱後3個月內向原受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食品生產許可證更名申請。QS認證的內容(一)是對食品生產企業實施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度。對於具備基本生產條件、能夠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的企業,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准予生產獲證范圍內的產品;凡不具備保證產品質量必備條件的企業不得從事食品生產加工。(二)是對企業生產的出廠產品實施強制檢驗。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食品不準出廠銷售。對於不具備自檢條件的生產企業強令實行委託檢驗。(三)是對實施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檢驗合格的食品加貼市場准入標志,即QS標志。QS認證對生產場所和設備的要求一、生產場所1、生產場所應離垃圾場、畜牧場、醫院、糞池50米以上,離開經常噴施農葯的農田100米以上,遠離排放"三廢"的工業企業。2、廠房面積應不少於設備佔地面積的8倍。地面應硬實、平整、光潔(至少應該為水泥地面),牆面無污垢。加工和包裝場地至少在每年茶季前清洗1次。3、應有足夠的原料、輔料、半成品和成品倉庫或場地。原料、輔料、半成品和成品應分開放置,不得混放。茶葉倉庫應清潔、乾燥、無異味,不得堆放其他物品。二、必備的生產設備1、綠茶生產必備殺青、揉捻、乾燥設備(手工、半手工視生產工藝而定)。2、紅茶生產必須具備揉切(紅碎茶)、揉捻(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揀梗和乾燥設備。3、烏龍茶生產必備做青(搖青)、殺青、揉捻(包揉)、乾燥設備。4、黃茶生產必備殺青和乾燥設備。5、白茶生產必備乾燥設備。6、黑茶生產必備殺青、揉捻和乾燥設備。7、花茶加工必須篩分和乾燥設備。8、袋泡茶加工必備自動包裝設備。9、緊壓茶加工必備篩分、鍋爐、壓制、乾燥設備。10、精製加工(毛茶加工至成品茶或花茶坯)必備篩分、風選、揀梗、乾燥設備。11、分裝企業必備稱量、乾燥、包裝設備。QS認證產品范圍 老5類實施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的食品1、小麥粉,包括所有以小麥為原料加工製作的通用小麥粉和專用小麥粉。通用小麥粉包括特製一等小麥粉、特製二等小麥粉、標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麥粉和低筋小麥粉。2、大米,包括所有以稻穀為原料加工製作的大米。3、食用植物油,包括以菜籽、大豆、葵花籽、棉籽、亞麻籽、油茶籽、玉米胚和紅花籽等植物油製取的毛油為原料,經過加工製作的半精煉食用植物油(一級油、二級油)和全精煉食用植物油(調和油、高級烹飪油、色拉油)。不包括芝麻油(香油)。4、醬油,包括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5、食醋,包括釀造食醋和配製食醋。不包括保健食醋。另外,自今年第三季度,國家質檢總局已在全國啟動了對肉製品、乳製品、飲料、調味品、方便麵、餅干、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等10類食品實行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的實施工作。新10類實施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的食品1、肉製品:腌臘肉製品、醬鹵肉製品、熏燒烤肉製品、熏煮香腸火腿製品2、乳製品:液體乳、乳粉、其他乳製品3、飲料:瓶裝飲用水、碳酸飲料、茶飲料、果(蔬)汁及其飲料、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固體飲料4、調味品:糖、味精5、方便麵6、餅干7、罐頭8、冷凍飲品9、速凍米麵食品10、膨化食品企業實施QS認證的意義1.獲得入市資格:通過認證,是產品進入市場的有效通行證。2.規范食品生產:依照產品良好生產操作規程規范產品的生產過程。3.提高產品質量:通過質量體系的建立和有效運行,對產品實現全過程實施控制,減少質量波動、減少不合格品,從而有效的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4.提高管理水平:規范化管理,對每一項生產活動實施控制。5.降低成本:通過管理體系文件的制定,規范每一位員工的行為,科學、合理的運用資源,減少返工,降低成本,進而提高企業的效益。
㈡ 礦泉水瓶的製造方法
准備材料:礦泉水瓶、彩紙、黑色水筆、剪刀、雙面膠。
製作步驟:
1、准備一個喝完的礦泉水瓶,把商標去掉。
㈢ 瓶胚注塑機是什麼
是的,並且模具需要加熱,料筒加熱後象水,原料為PET(要烘箱烘),
比如礦泉水瓶,做出瓶胚後還要吹瓶機二次拉伸再吹氣成型。
㈣ 塑料瓶是怎麼製作的
塑料瓶的製作技術過程
塑料瓶的成型加工是指由合成樹脂製造廠製造的聚合物製成最終塑料製品的過程。加工方法(通常稱為塑料的一次加工)包括壓塑(模壓成型)、擠塑(擠出成型)、注塑(注射成型)、吹塑(中空成型)、壓延等。
1壓塑
壓塑也稱模壓成型或壓製成型,壓塑主要用於酚醛樹脂、脲醛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熱固性塑料的成型。
2擠塑
擠塑又稱擠出成型,是使用擠塑機(擠出機)將加熱的樹脂連續通過模具,擠出所需形狀的製品的方法。擠塑有時也有於熱固性塑料的成型,並可用於泡沫塑料的成型。擠塑的優點是可擠出各種形狀的製品,生產效率高,可自動化、連續化生產;缺點是熱固性塑料不能廣泛採用此法加工,製品尺寸容易產生偏差。
3注塑
注塑又稱注射成型。注塑是使用注塑機(或稱注射機)將熱塑性塑料熔體在高壓下注入到模具內經冷卻、固化獲得產品的方法。注塑也能用於熱固性塑料及泡沫塑料的成型。注塑的優點是生產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自動化,能成型形狀復雜的零件,特別適合大量生產。缺點是設備及模具成本高,注塑機清理較困難等。
4吹塑
吹塑又稱中空吹塑或中空成型。吹塑是藉助壓縮空氣的壓力使閉合在模具中的熱的樹脂型坯吹脹為空心製品的一種方法,吹塑包括吹塑薄膜及吹塑中空製品兩種方法。用吹塑法可生產薄膜製品、各種瓶、桶、壺類容器及兒童玩具等。
5壓延
壓延是將樹脂合各種添加劑經預期處理(捏合、過濾等)後通過壓延機的兩個或多個轉向相反的壓延輥的間隙加工成薄膜或片材,隨後從壓延機輥筒上剝離下來, 再經冷卻定型的一種成型方法。壓延是主要用於聚氯乙烯樹脂的成型方法,能製造薄膜、片材、板材、人造革、地板磚等製品。
6發泡成型
發泡材料(PVC,PE和PS等)中加入適當的發泡劑,使塑料產生微孔結構的過程。幾乎所有的熱固性和熱塑性塑料都能製成泡沫塑料。按泡孔結構分為開孔泡沫塑料(覺大多數氣孔互相連通)和閉孔泡沫塑料(絕大多數氣孔是互相分隔的),這主要是由製造方法(分為化學發泡,物理發泡和機械發泡)決定的。
㈤ 瓶裝水吹瓶模具壓痕怎麼來的
吹瓶機是一種通過吹塑工藝將塑料顆粒製作成中空容器的設備,目前比較常見的機種包括,使用PP和PE的一次成型的中空擠吹機,使用PET,PC或者PP兩次成型的注拉吹吹瓶機,以及新發展起來的有多層中空擠吹和拉伸吹塑。目前大部分吹瓶機都還是二步法吹瓶機,即必須先將塑料原料做成瓶胚,然後再進行吹制。現今一般常用的是PET材質的環保塑料。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目前在吹瓶裝置的工作流程中,常常會用到成形模具,常見的吹瓶模具散熱性能差、工作質量低,不能滿足使用的需要。
在PET模具的製造過程中,需在PET模具的模腔下部安裝模腔底模與瓶腔進行配合,由於底模與模腔相配合的效果優劣會對PET容器(如可樂瓶子)的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廠家們還在不斷地對底模的結構進行改進,使其結構更加合理、冷卻效果更好、裝配更加穩固。
同時,業界通常對PET模具的模腔底模加工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模腔底模的加工精度,現有技術採用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結合「一棒多件」的形式進行加工。它糅合了多種工序為一體,減少了工序步驟和轉序等待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一次裝夾完成整個加工工藝,消除了多次裝夾帶來的位置誤差;卡盤裝夾的位置是下一個工件,一個棒材只有一段裝夾廢料產生,減少材料的浪費。
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長棒料的直徑受主軸內徑的限制,而PET模具模腔底模的直徑具有變化范圍較大但中等直徑居多的特點,採用中等直徑機床,則利用「一棒多件」的方法,無法對少數大直徑模腔底模進行加工,傳統方法的加工工序較多,精度保證較為困難;採用大直徑機床,則嚴重增加設備成本,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
為了降低設備成本,擺脫主軸內徑對棒材直徑的限制,本申請人對模腔底模及其加工工藝作了積極而有益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