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疆八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
為保證企業今後的發展,八鋼積極實施資源開發及控制戰略,目前正在加快「四大基地」的建設,即八鋼本部的鋼鐵生產加工基地;以烏魯木齊北站和頭屯河工業開發區為中心的金屬製品和金屬回收生產基地;以東疆哈密、鄯善和北疆富蘊為主的鐵原料生產基地;以及以艾礦、阜康為主的煤焦化生產基地,為八鋼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櫻運
八鋼多年來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和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十五」期間,八鋼在自治區企業工委所屬企業中率先進入自治區文明行業,並被評為全國冶金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悶型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和企業的競爭力,八鋼高度脊罩梁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現已形成了具有八鋼特色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一個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具有良好企業形象,對社會貢獻越來越大的大型企業集團正在形成。
2. 金屬礦選礦奧秘
(一)金屬礦選礦的定義和作用
1. 選礦的定義
選礦最早英文解釋為 Ore Dressing 或 concentration,意為礦砂富集。隨後延伸為礦物處理,英文為 Mining process。選礦是利用礦物的物理或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藉助不同的方法,將有用礦物同無用的礦物分離,把彼此共生的有用礦物盡可能地分離並富集成單獨的精礦,排除對冶煉和其他加工過程有害的雜質,提高選礦產品質量,以便充分、合理、經濟地利用礦產資源。
礦物是在地殼中由於自然的物理化學作用或生物作用,所產生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化合物,如金、銀、銅自然元素和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等自然化合物。這些元素和化合物都具有各自的物理性質,如粒度、形狀、顏色、光澤、密度、摩擦系數、磁性、電性、放射性、表面潤澤性等。這些不同的性質為不同的選礦方法提供了依據。
2. 選礦的作用和地位
自然界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除少數富礦外,一般含量都較低,例如,很多鐵礦石含鐵只有 20% ~ 30%;銅礦石含銅小於 0.5%;鉛鋅礦石中鉛鋅的含量不到 5%;鈹礦石氧化鈹含量 0.05% ~ 0.1%;這樣的礦石直接冶煉,極不經濟。一般冶金對礦石的含量有一定的要求。如鐵礦石中鐵的含量最低不得低於 45%;銅礦石中銅的含量最低不得低於 12%;鉛礦石含鉛不得小於 40%;鋅礦石含鋅不得小於 40%;氧化鈹含量不小於 8%。對於采出的礦石在冶煉之前,必須經過選礦工藝,將主要金屬礦物的含量富集幾倍、幾十倍乃至幾百倍才能滿足冶煉工藝的要求。
通過選礦手段為冶煉提供「精料」,減少冶煉的物料量,大大提高冶煉的技術經濟指標。在選礦過程中大量的廢石被排除,減少了爐渣量,一方面減低了能耗和運輸成本,同時也相應地減少了爐渣中的金屬損失,大大提高了冶煉的回收率。例如,某冶煉廠將銅精礦含量提高1%,每年可多生產粗銅 3135 噸。某鋼鐵公司將鐵精礦含量提高 1%,高爐產量提高 3%,節約石灰石 4% ~ 5%,減少爐渣量 1.8% ~ 2%。目前,我國要求入爐煉鐵磁鐵礦含量在 65% 以上,如果鐵精礦含量達到 68% 以上,可以採用直接煉鋼工藝,大大簡化冶煉流程。
通過選礦工藝可以減少冶煉原料中有害元素的危害,變害為利,綜合回收金屬資源。自然界中的礦石往往含有多種有用成分,例如,銅、鉛、鋅等有色金屬往往共生或伴生於同一礦床中;鐵既有單一的鐵礦石,也有鐵-銅、鐵-硫、釩鈦鐵等共生礦石。冶煉過程中對原料中某些共生或伴生元素,常視為有害雜質。例如,煉銅的原料中含鉛、鋅都是有害雜質。煉鐵原料中含硫、磷和其他有色金屬都是有害雜質。但將這些雜質提前通過選礦工藝使之分離分別富集後,分別冶煉,變害為利。
選礦也作為冶煉工藝中的一個中間過程,用以提高選礦、冶煉兩個過程的總的經濟效益。例如,我國金川有色金屬公司冶煉廠現有的生產流程是將銅-鎳混合精礦用電爐熔煉、轉爐吹煉,產出高冰鎳,經過緩冷後,再破碎磨礦,用浮選法獲得銅精礦和鎳精礦,用磁選法得到合金。此後分別進入各自的冶煉系統提取金屬銅、鎳和貴金屬。
選礦是冶金、化工、建材等工業部門必不可少的極其重要的一環。選礦技術的發展,大大地擴大了工業原料基地,從而使那些以前因為含量太低或成分復雜而不能在工業上應用的礦床變為有用礦床。
近 20 多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礦產資源開采量翻番,周期愈來愈短,易采易選的單一富礦愈來愈少,嵌布粒度細、含量低的難選復合礦的開采量愈來愈大,對礦產品加工過程中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這些都需要通過選礦方法來解決。
(二)選礦方法
目前常用的選礦方法主要是重選、浮選、磁選和化學選礦,除此而外還有電選、手選、摩擦選礦、光電選礦、放射性選礦等。
重力選礦法(簡稱重選法),是根據礦物密度的不同及其在介質(水、空氣、重介質等)中具有不同的沉降速度進行分選的方法,它是最古老的選礦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廣泛地用來選別煤炭和含有鉑、金、鎢、錫和其他重礦物的礦石。此外,鐵礦石、錳礦石、稀有金屬礦、非金屬礦石和部分有色金屬礦石也採用重選法進行選別。
磁選法,是根據礦物磁性的不同進行分選的方法。它主要用於選別鐵、錳等黑色金屬礦石和稀有金屬礦石。
浮游選礦法(簡稱浮選法),是根據礦物表面的潤澤性的不同選別礦物的方法。目前浮選法應用最廣,特別是細粒浸染的礦石用浮選處理效果顯著。對於復雜多金屬礦石的選別,浮選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絕大多數礦石可用以浮選處理。
化學選礦法,基於礦物和礦物組分的化學性質的差異,利用化學方法改變礦物組成,然後用相應方法使目的組分富集的礦物加工工藝。目前對氧化礦石的處理效果非常明顯,也是處理和綜合利用某些貧、細、雜等難選礦物原料的有效方法之一。
電選法是根據礦物電性的不同來進行選別的方法。
手選法是根據礦物顏色和光澤的不同來進行選別的方法。
摩擦選礦是利用礦物摩擦系數的不同對礦物進行分選的方法。
光電選礦是利用礦物反射光的強度不同對礦物進行選別的方法。
放射性選礦是利用礦物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對礦物進行選別的方法。
(三)選礦過程
選礦是一個連續的生產過程,由一系列連續的作業組成,表示礦石連續加工的工藝過程為選礦流程(圖 6-7-1)。
礦石的選礦處理過程是在選礦廠里完成的。不論選礦廠的規模大小(小型選礦廠日處理礦石幾十噸,大型選礦廠日處理礦石量高達數萬噸以上),但無論工藝和設備如何復雜,一般都包括以下三個最基本的過程。
選別前的准備作業:一般礦石從采礦場采出的礦石粒度都較大,必須經過破碎和篩分、磨礦和分級,使有用礦物與脈石礦物、有用礦物和無用礦物相互分開,達到單體分離,為分選作業做准備。
選別作業:這是選礦過程的關鍵作業(或稱主要作業)。它根據礦物的不同性質,採用不同的選礦方法,如浮選法、重選法、磁選法等。
產品處理作業:主要包括精礦脫水和尾礦處理。精礦脫水通常由濃縮、過濾、乾燥三個階段。尾礦處理通常包括尾礦的儲存和尾水的處理。
有的選礦廠根據礦石性質和分選的需要,在選別作業前設有洗礦,預先拋廢(即在較粗的粒度下預先排出部分廢石)以及物理、化學與處理等作業,如赤鐵礦的磁化焙燒等作業。
(四)選礦技術在新疆礦山的應用
新疆應用選礦技術可追溯到古代,新疆遠在 300 年前,就在阿勒泰地區的各個溝內利用金的比重大的特點,從砂金礦中淘洗黃金,這就是重選的原始雛形。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新疆沒有一處正規的選礦廠,全部都是採用人工方式手選和手淘,生產效率極其低下,只能處理比重差異大的砂金礦和根據顏色手選出黑鎢礦石。新中國成立後,新疆選礦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磁選技術應用於鐵礦山,建成年處理量 80 萬噸的磁選礦廠,為鋼鐵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高品質的鐵精粉。浮選應用於鉛鋅礦、銅礦、金礦山,先後建成康蘇鉛鋅浮選廠、喀拉通克銅鎳浮選廠、哈圖金浮選廠,促進了新疆有色工業的發展。重選、浮選、磁選聯合應用於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區的稀有金屬礦山,為我國的早期國防建設提供所需的鋰、鈹、鉭、鈮等稀有金屬資源。以下是目前新疆有代表性的選礦廠。
1. 康蘇鉛鋅礦浮選選礦
康蘇選礦廠是新疆第一座機械化浮選廠,1952 年開始建設,設計生產規模為 250 噸 / 天,1954 年投產。該廠是由前蘇聯專家參與指導設計,前期主要處理喀什地區沙里塔什的方鉛礦和閃鋅礦,1961 年開始處理烏拉根氧化鉛鋅礦。康蘇選廠最初投產時是採用蘇聯專家設計的流程和葯劑制度進行浮選,流程採用氰化物與硫酸鋅作閃鋅礦的抑制劑,以蘇打作 pH 值的調整劑,並添加了少量的硫化鈉,先將鉛礦優先選出後,再將鋅礦物選出。該流程沒有取得較好的經濟指標,大部分鋅礦被選入鉛礦中。後經過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和蘇聯專家的共同努力,通過幾次技術改造,在流程結構、技術參數和生產管理方面進行了革新和改進。將部分德國式的浮選機改成蘇式米哈諾貝爾 5A 型充氣量大的浮選機,使用水力旋流器代替螺旋分級機,加強了中礦再磨循環,增加了鋅浮選時間,降低了鋅浮選礦漿鹼度,合理控制破碎粒度和鋼球裝入量,嚴格貫徹技術操作規程和技術監督等。使各項指標得到穩步提升。鉛回收率由 71% 提高到 90%,鋅回收率由 13% 提高到 41%。其選礦過程見浮選工藝流程圖(圖 6-7-2)。
2. 新疆八一鋼鐵廠磁鐵礦浮磁選選礦
新疆八一鋼鐵選礦廠與 1989 年建成投產,設計處理能力 80 萬噸 / 年,主要處理高硫磁鐵礦。礦石由礦山采出後,運輸到選礦廠,經兩段破碎一段磨礦後,礦漿進入浮-磁車間。選出的硫精礦銷售給新疆境內的一些化工廠和化肥廠,鐵精礦供球團和燒結使用。尾礦濃縮後,用水隔泵輸送至尾礦庫,晾乾後,一部分尾礦成為八鋼西域水泥廠鐵質校正原料。新疆八一鋼鐵廠簡易浮磁選流程圖(圖 6-7-3)。
3. 喀拉通克銅鎳礦浮選選礦
喀拉通克銅鎳礦是新疆目前最大的銅鎳生產基地,礦山一期為采冶工程,采出的特富礦塊直接進入鼓風爐熔煉成低冰鎳,經過幾年的生產特富礦逐漸減少。為充分利用礦產資源,在二期改造中增加了優先選銅-銅鎳混合浮選流程,日處理原礦 900 噸。
原礦直接從采場經豎井提升到地面,通過窄軌輸送到原礦倉,原礦倉的礦石經群式給礦機由帶式輸送機送至中間礦倉。經重型板式給礦機、帶式輸送機,送至自磨機進行一段磨礦,自磨機排礦給入與格子型球磨機閉路的高堰式雙螺旋分級機,進行二段磨礦。分級機溢流經砂泵揚送至水力旋流器組,沉砂進入溢流型球磨機,進行三段磨礦。三段磨礦排礦與第一段分級機溢流合並,經砂泵揚送至水力旋流器組,旋流器溢流,自流至浮選廠房的攪拌槽內,加葯後進入浮選作業。浮選採用一次銅粗選、一次銅精選、一次銅鎳混合浮選、一次銅鎳掃選、三次銅鎳精選後,產出銅精礦、銅鎳混合精礦及尾礦,分別送至脫水廠房。銅精礦、銅鎳混合精礦經過脫水後分別送入銅精礦庫和冶煉廠原料庫。浮選尾礦經高效濃密機脫水後,用泵楊送至采礦場充填站,作為充填原料。喀拉通克銅鎳礦簡易選礦工藝流程圖(圖 6-7-4)。
4. 哈圖金礦黃金混汞-浮選選礦
哈圖礦區是新疆歷史上有名的岩金產地,早在乾隆年間便開始開采,主要採用的是土法重選法,將采出的礦石用石碾盤碾碎,通過淘洗的方式回收比重大的金粒。大量的細粒金無法回收,致使許多淘金者虧損嚴重。
1983 年通過實驗研究,採用「混汞—浮選—部分焙燒—氰化」原則流程,哈圖金礦建成了新疆第一座現代化的黃金生產礦山,日處理原礦 100 噸。1986 年通過改進破碎工藝,新增 100噸 / 天的浮選系列,使產能達到 200 噸 / 天。哈圖金礦混汞浮選工藝流程圖(圖 6-7-5)。
原礦由采廠通過汽車運到原礦倉,原礦經顎式破碎機進行一段破碎。然後經皮帶運輸機運到圓錐破碎機,進行二段破碎,破碎產物由圓振篩篩分後,篩下礦物由皮帶運輸機運送至粉礦倉,篩上礦物返回圓錐破碎機再破。粉礦倉經給礦機和皮帶運輸機送至格子型球磨機磨礦,磨礦排礦自流通過鍍銀銅板(俗稱汞板)進行混汞作業,通過汞板表面粘附的汞吸附單體解理的金形成汞齊,通過冶煉回收部分黃金。礦漿經過汞板後,用高堰式螺旋分級機,溢流進入浮選工序,返砂進進球磨機再磨。浮選工序採用一次粗選、二次精選、一次掃選流程選的浮選精礦。浮選精礦脫水經過焙燒和進行冶煉後得到金錠。
5. 可可托海稀有金屬礦重、磁、電、浮聯合選礦
可可托海以稀有金屬儲量大,品種多而聞名中外,鈹、鋰、鉭、鈮、銣、銫、鋯、鉿等稀有元素在許多礦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因而造成選礦上的復雜性和難度。經過眾多科技人員 10 年的反復實驗研究,從手工選礦到單一礦物選礦,發展到最後的重磁浮聯合選礦流程,分選出鋰精礦、鈹精礦、鉭鈮精礦,突破了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促進了選礦技術的發展。
1953 年,為回收綠柱石和鉭鈮礦在 3 號礦脈小露天采場東北角興建了一座簡易的 30 多米長的手選室,改善了手選的工作環境,提高了手選效率。另外,在 3 號礦脈尾礦堆附近興建了一座 20 噸 / 天的鉭鈮重選廠,採用對滾一段破碎、跳汰、搖床、溜槽進行重選,回收鉭鈮礦。1957 ~ 1958 年,將手選篩下的尾礦,用方螺旋溜槽進行富集,每年產出的氧化鋰精礦接近萬噸。
1963 年,經過科研院所近 8 年的選礦試驗研究,國家計委批准興建 750 噸 / 天的選礦廠(「87 - 66」機選廠),綜合回收氧化鋰精礦和鉭鈮精礦。選廠工藝流程簡圖(圖 6-7-6)。根據可可托海礦偉晶岩體分帶開採的特點,選廠採用三個系統分別對三種類型的礦石(鈹礦石、鋰礦石、鉭鈮礦石)進行選別。採用聯合選礦工藝綜合回收礦石中的鋰鈹鉭鈮礦物。先利用重力-磁法-電磁法選礦,從原礦含量只有 0.01% ~ 0.02%(Ta、Nb)203 的原礦中選50% 以上的(Ta、Nb)203 鉭鈮精礦,然後再用鹼法鋰鈹優先浮選,先優浮選鋰再選鈹。
可可托海選廠選礦工藝的不斷改進,使我國花崗偉晶岩類型礦石鉭鈮、鋰、鈹選礦工藝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6. 選礦技術的發展方向
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對選礦技術的發展非常重視,選礦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促進了這些國家礦產資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沿著可持續發展前進。在礦物破碎方面,美國開發了超細破碎機和高壓對滾機,降低球磨機入料粒度,節約了能耗。同時在不斷研究外加電場、激光、微波、超聲、高頻振盪、等離子處理礦石對粉碎和分選的影響。在礦物分選方面,已經或正在研究「多種力場」聯合作用的分選設備,並不斷將高技術引入選礦工程領域,諸如將超導技術引入磁選,將電化學及控制技術引入浮選等。在選礦工藝管理方面,將工藝控制過程自動化,並將「專家控制系統」與「最優適時控制」相結合,以達到根據礦石性質調整控制參數,使選礦生產工藝流程全過程保持最優狀態。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礦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選礦工程技術面臨著資源、能源、環保的嚴峻挑戰和發展機遇。以下領域的技術創新將是今後選礦的發展方向:
一是研究開發高效預選設備、高效節能新型破磨與分選設備,以及固液分離新技術與裝備,大幅降低礦石粉碎固液分離過程的能耗。
二是研究各種能場的預處理對礦物粉碎和分選行為的影響,開發利用各種能場的預處理新技術,以提高粉碎效率和分選精度。
三是開發高效分選設備、高效無毒的新葯劑,重點研究復合力場分選新設備、多種成分協同作用的新葯劑以及處理貧、細、雜難選礦石的綜合分選新技術。
四是在礦石綜合利用研究中,開發無廢清潔生產工藝,加強尾礦中礦物的分離、提純、超細、改性的研究,使其成為市場需要的產品,為礦物物料工業向礦物材料工業轉化提供新技術。
五是大力將高新技術引進礦物工程領域,重點開展礦物生物工程技術、電化學調控和電化學控制浮選技術、過程自動尋優技術,以及高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新技術研究。
六是加強基礎理論與選礦技術相結合的新型邊緣科學研究,促進新一代礦物分選理論體系的形成,並派生出新興的礦物分選和提純技術。
3. 新疆的鋼鐵廠有哪些
新疆的鋼鐵廠主要有13個大廠和其他一些小廠:
1.寶鋼八鋼(最大):(前身為「新疆八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八鋼」)始建於1951年9月,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震將軍率領駐疆解放軍指戰員和新疆各族群眾艱苦奮斗、節衣縮食創建起來的,原是自治區的國有骨幹企業和利稅大戶,為自治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駐烏魯木齊,在南疆阿克蘇拜城又建了一家分廠。
2.新興鑄管: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原生產部及所轄軍需企事業單位整編重組脫鉤而來。目前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是集資產管理、資本運營和生產經營於一體的大型國有獨資公司,世界500強企業 。集團總部坐落於北京CBD財富中心。駐巴州和靜,有金特鋼鐵和新興新疆兩家。
3.首鋼伊犁: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新疆伊犁河谷鞏乃斯草原腹地,位於中國三大「新天府」之一—新疆伊犁河谷。駐新源則克台。
4.山鋼喀什:駐喀什舒勒,援建項目。
5.昆侖鋼鐵:五家渠市,臨沂鋼鐵投資。
6.昆玉鋼鐵:奎屯市,石橫特鋼投資。
7.克州贛鑫鋼鐵:法定代表人熊小星,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鋼鐵製品、建築材料生產銷售;設備製造、一般貨物與技術的進出口等。克州阿圖什,新余鋼鐵援建,不知道是不是爛尾了,最近沒什麼動靜
8.359鋼鐵:阿拉爾市,貌似已流產。
9.大安特種鋼:哈密,哈密大安投資投資。
10.天瑞連鑄特種鋼:吐魯番,吐魯番源泰鑄造投資。
11.豐泰冶鑄:庫爾勒,河北援建。
12.金昊鐵業:阿勒泰富蘊,紫金礦業投資。
13.酒鋼哈密:好像只有球團。
14.其他小廠
4. 新疆本地的知名煤炭企業有哪些
新疆本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知名煤炭企業了,原來全疆還有三個稍大的煤炭企業——1、烏魯木齊礦務局。2、哈密礦務局。3、艾維爾溝煤礦。
1、原來的烏魯木齊礦務局早已經被中國神華收購了,現在叫神華新疆能源有限公司(現在情況也並不理想);
2、原來的哈密礦務局也被山西潞安集團收購了,檔蠢現在叫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團公司;
3、原來的艾維爾溝煤礦前些年被新疆八一鋼鐵收購,而後八一鋼鐵又被上橋答海寶鋼收購了;
所以說新疆現在沒有什麼知名煤炭企業,如果應要說有那也只能說是中央企行消陪業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僅此而已。
5. 八一鋼廠有幾個分廠
八一鋼廠有4個分廠。八一鋼鐵前身為新疆八一鋼鐵集團,創建於1951年9月,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震將軍率領駐疆解放軍指戰員和新疆各族槐改蠢群眾創建起來的。主殲薯要經營范圍鋼鐵生產。新疆八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下設煉鐵廠、煉鋼廠、軋鋼廠,能源中心等公司。煉鐵廠下設第一煉鐵分廠、第鉛陪二煉鐵分廠、焦化分廠、燒結分廠,原料分廠四個分廠。
6. 新疆都有什麼礦產資源
新疆礦產種類多,配套程度高,有部分特色礦產,遠景潛力很大,但礦產分布不平衡,地質勘查程度較低。目前新疆已發現礦產122種,佔全國已發現162種礦產的75.3%,礦產數在全國各省區中居前茅。在新疆122種陪宴礦產中,除伴生礦產等少數礦種外,孫搏大多數礦產都探明了一定儲量,其中有54種礦產500處產地列入了國家礦產儲量表。截止1987年底,探明儲量中有20種礦居全國前五位,居全國第六位到第十位有8種,有33種居西北區前兩位。居全國首位的礦產有鈹、雲母、長石、陶土、蛇紋岩、鈉銷石、膨潤土、蛭蘆凱銀石等。居全國和西北區前茅的礦產還有鉻、鎳、銫、鋰、石油、天然氣、煤、石棉、菱鎂礦、鑄石輝綠岩、自然硫等。
7. 新疆的金屬礦產
新疆金屬礦產有黑色、有色、稀有和貴重金屬4大類。
第一節 黑色金屬礦產
新疆黑色金屬礦產礦種齊全,以鐵、鉻為主,並有錳、釩、鈦礦。
一、鐵礦
(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1.資源現狀
新疆已發現鐵礦產地1180 處,經普查評價,探明具有一定控制資源儲量的小型以上鐵礦床為150 處。據《2005 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鐵礦區65 處,其中,大型礦床3處,中型礦床15 處。截至2005 年底,查明資源儲量8.47億噸。鐵礦主要分布在吐魯番、哈密和阿勒泰等地區。
2.開發利用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共有鐵礦生產礦山124個,其中,大型礦山1 個,中型礦山 5 個,小型礦山 118 個,從業人數 5517 人,礦石產量521.81 萬噸,實現礦業產值7.06 億元,銷售收入6.37 億元,形成利潤7714.64 萬元。其中,國有礦山23 個,其他經濟類型礦山101個。有24 個礦山建有選謹兄礦廠,主要為濕法磁選。近幾年來,鋼鐵工業發展很快,鐵礦石需求量大,鐵礦石價格上漲,並穩定於較高水平,礦山企業效益良好。
主要礦山生產情況:哈密雅滿蘇鐵礦66.36萬哪尺噸,哈密磁海鐵礦38.99 萬噸,富蘊蒙庫鐵礦76.79 萬噸,鄯善紅雲灘鐵礦20 萬噸,鄯善梧桐溝鐵礦10.0萬噸,鄯善百靈山鐵礦15.0萬噸,新源縣式可布台鐵礦12.7萬噸,和靜縣莫托薩拉鐵礦7.2萬噸。
露天開採回採率80%~99%,地下開採回採率60%~75%。選礦回收率85%~95%。
(二)資源優勢與潛力
(1)遠景大。預測自治區鐵礦資源總量77.8 億噸,已探明資源儲量8.47億噸,探明資源儲量位居全國第14位。
(2)分布廣。鐵礦產地1180處,遍布全疆各地。
(3)富礦多。已探明的鐵礦資源儲量中,富鐵礦佔30%以上,遠遠超過全國富鐵礦5%的比例。
(三)資源配置與供需平衡研究
1.「十一五」規劃目標
根據新疆八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十一五」發展規劃,到2010年產鋼500萬噸,生鐵410萬噸。
2.資源保證程度
(1)八一鋼鐵公司直屬礦山及聯辦礦山「十一五」末,保證礦石資源量310萬噸。詳見表5-2-1。
(2)其他類型礦山:到2010 年可生產鐵礦石400 萬噸。新疆金寶蒙庫鐵礦10~14號鐵礦體資源儲量1308萬噸,設計生產規模60萬噸/年;新疆金寶蒙庫鐵礦15~21 號礦體儲量1562 萬噸,設計生產規模30萬噸/年;新疆金寶蒙庫鐵礦22號礦體儲量1062萬噸,設計生產規模10 萬噸;阿勒泰市阿巴宮鐵礦儲量594 萬噸,設計生產規模5萬噸;和靜縣莫托薩拉鐵礦設計生產規模10萬噸/年;哈密地區有31個小型礦山,政府對這些礦山加強指導和扶持,2010年可生產鐵礦石400萬噸。
(3)新建礦山2010年可生產鐵礦石150 萬噸。和靜縣查崗諾爾鐵礦儲量5312 萬噸,全鐵品位40.75%;鄯善縣帕爾崗鐵礦儲量6829.4萬噸,全鐵品位33.07%;兩礦均屬磁鐵礦,選礦工藝簡單。阿克陶縣契列克其鐵礦儲量6558 萬噸,屬菱鐵礦,全鐵品位41.84%,品位較高,加工工藝較簡單,3 個礦均屬中型礦床,可建中型規模礦山。三礦山建成後,可生產鐵礦石150萬噸。
表5-2-1 新疆八一鋼鐵(集團)公司直屬礦山及聯辦礦山資源保證表
按新疆八一鋼鐵集團公司「十一五」規劃,到2010 年自治區生產鋼 500 萬噸,生鐵 410 萬噸,需鐵礦石 820 萬噸(含TFe50%)。到2010年,自治區鐵礦石產量可達到860 萬噸,滿足煉鐵需要。
(4)加強地質勘探工作。
① 鼓勵區內外地勘單位加大對鐵礦成礦條件好的阿勒泰、哈密、吐魯番、伊犁州、巴音郭楞州等地區開展地質勘查工作。
② 建議國家增加對鐵礦資源勘查的資金投入。
③ 吸引社會資金,加強對區內鐵礦資源的勘查,堅持勘查單位優先取得采礦權的優惠政策。
④ 支持區內地勘單位到國外開展鐵礦資源的地質普查工作,尋找新的鐵礦資源。
新疆鐵礦資源找礦潛力很大,只要重視鐵礦資源的地質勘查工作,一定能找到大礦、富礦,滿足自治區對鐵礦資源的需求祥緩襲。
二、鉻鐵礦
(一)資源現狀
新疆鉻礦資源豐富,僅次於西藏,是全國最大的耐火材料原料產地。鉻礦質優,含鋁高、含鉻低。經過大量地質工作,截至2005年末共查明鉻礦資源15 處,查明資源儲量159.1 萬噸,其中,中型礦床1處,小型14 處。主要分布在薩爾托海、鯨魚、鹼泉、唐巴勒等礦區。
(二)開發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共有礦山8個,共生產鉻礦3.07萬噸,產值1512.79萬元,從業人數248人。其中,新疆有色金鉻有限責任公司鉻礦1個,生產2.0 萬噸;其餘均為小礦。開採回採率90%以上。采礦方法採用膠結充填法和乾式充填法。礦石Cr2 O3品位達到30%,主要銷往內地有關企業。
(三)「十一五」規劃及資源配置
(1)「十一五」規劃目標:到2010年,生產礦石4.5萬噸。
(2)鉻鐵礦資源儲量集中在薩爾托海鉻鐵礦區,儲量159.13萬噸。多年來礦山以銷定產,產品銷往河南、山東等省,出口日本、韓國等。2005年生產3.07萬噸,近幾年以銷定產。2010年生產4.5萬噸,很容易實現需要。
三、錳礦
(一)資源現狀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錳礦床有10 處,其中,中型礦床2 處,查明資源儲量 955.2 萬噸,約佔全國錳礦總資源儲量 5.7 億噸的1.5%,在全國已探明錳礦資源的22個省(區、市)中,排名第9位。在西北地區僅次於陝西省。錳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昭蘇縣加曼台、和靜縣莫托薩拉、庫車縣卡朗溝、哈密市大水。昭蘇縣加曼台錳礦和莫托薩拉錳礦屬中型礦床。區內錳礦以貧礦多、富礦少,以菱錳礦為主,氧化錳少。庫車縣卡朗溝錳礦較富。
(二)開發利用現狀
據《2005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 年自治區共有錳礦企業15個,均屬小型礦山,從業人數328 人,生產礦石1.94萬噸,礦業總產值635.00萬元,利潤108.00萬元。
(三)「十一五」規劃及資源配置
1.「十一五」規劃目標
「十一五」規劃目標:到2010年,生產錳礦石3萬噸。
2.資源配置
錳礦資源分布南北疆,錳礦資源儲量較大。昭蘇縣加曼台錳礦資源儲量238.0萬噸,設計生產規模5萬噸;哈密大水錳礦資源儲量5.2萬噸,設計生產規模0.2萬噸;庫車縣建材礦化工業公司第一、二、三礦資源儲量40.2 萬噸,設計生產規模0.9 萬噸;拜城縣礦業開發公司卡爾果爾錳礦第一、二礦資源儲量25.9 萬噸,設計生產規模0.4萬噸。共計設計年生產規模6.5萬噸。預計到2010年,生產3萬噸錳礦石有資源保證。
第二節 有色金屬礦產
新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有色金屬礦產12 種,有銅、鎳、鉛、鋅、鋁、鎂、鈷、鎢、鉬、鉍、汞、銻,種類齊全。其中,主要礦產為銅、鎳、鉛、鋅。
一、銅礦
(一)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1.資源現狀
新疆銅礦產資源較豐富。據《截至2005 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 年底,銅礦產地37 處,其中,大型礦床1 處,查明資源儲量228.2 萬噸。據中國礦情資料,新疆銅礦資源屬中等水平,在西北地區僅次於甘肅。
哈巴河縣阿舍勒銅礦銅金屬資源儲量921932 噸,平均含銅品位2.43%,是全國最大的富銅礦,礦體集中,易於開發。喀拉通克銅鎳礦一、二、三號礦區保有資源儲量26.6 萬噸。哈密市土屋銅礦金屬資源量60餘萬噸,平均含銅品位0.65%。哈密市黃山東銅鎳礦,保有銅金屬資源儲量19.0 萬噸。哈密市黃山銅鎳礦金屬銅保有資源量20.8萬噸。富蘊縣索庫都克銅礦銅金屬保有資源量32.57萬噸。
新疆銅礦資源特點:① 成礦類型多,可分7 種類型,包括正岩漿晚期熔離型銅礦、岩漿熱液型銅礦、夕卡岩型銅礦、斑岩型銅礦、火山岩型銅礦、層控型銅礦和沉積型銅礦;② 分布廣,全疆有20多個縣(市)均有銅礦上儲量表;③ 共生和伴生多種有益組分,如喀拉通克銅鎳礦除含銅鎳外,伴生金、銀、鉑、鈀、鈷、硫等多種礦產。
總的來說,新疆銅資源富礦多,易於選礦,開發潛力很大。
2.開發利用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自治區共有生產礦山35 個,其中中型礦山1 個,小型礦山34個。從業人數1708人,開采礦石量78.45萬噸,工業產值58450.95 萬元。其中喀拉通克銅鎳礦設計采、選規模30 萬噸/年,2004年采礦32.2 萬噸,選礦28.1 萬噸。膠結充填法開采,采礦回採率98.51%。選礦回收率:銅90.06%,鎳80.48%。礦產品由阜康冶煉廠加工。
小型銅礦精礦一般銷售給內地有關企業,主要有喀什地區新鑫伽師銅礦、富蘊縣喬夏哈拉金銅礦、鄯善縣維權銅礦。采礦回採率65%~85%,銅選礦回收率85%~95%。
(二)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及資源配置和供需平衡
1.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
據自治區有色金屬工業公司「十一五」規劃,到2010 年,生產金屬銅5萬噸。
2.資源配置與供需研究
阿舍勒銅鋅礦銅金屬儲量921932 噸,礦山設計生產規模132萬噸/年,銅品位2.43%,年產銅精粉13 萬噸,金屬銅2.975 萬噸;喀拉通克銅鎳礦一、二號礦體特富礦、富礦礦石保有儲量1721萬噸,金屬銅 26.6 萬噸,鎳 15.6 萬噸,貧礦礦石儲量約3000萬噸。該礦三期工程於2005 年開建,設計生產規模178 萬噸/年,年生產金屬銅1.5萬噸;哈密土屋銅礦金屬儲量60萬噸,設計規模380萬噸,年產金屬銅1.5萬噸。
「十一五」末,上述三礦區年產金屬銅59750噸。
二、鎳礦
(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1.資源現狀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鎳礦產地有7 處,查明鎳金屬資源量96.2萬噸,其中,大中型礦床3處,小型礦床4處。新疆鎳資源儲量次於甘肅省,位居全國第2位。主要礦山有喀拉通克銅鎳礦、哈密市黃山東銅鎳礦、哈密市黃山銅鎳礦。
2001~2006年,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對喀拉通克銅鎳礦2號礦體勘探,探明特富礦、富礦礦石資源儲量1226 萬噸,金屬銅17.9萬噸,鎳9.9萬噸。一、二號礦體保有礦石資源儲量1721 萬噸,金屬銅26.6萬噸,鎳金屬15.6萬噸。貧礦約3000萬噸。
2.開發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有生產礦山14 個,其中中型礦山2 個,其餘均為小型礦山。開采礦石 85.82 萬噸,產值 54814.07 萬元,利潤20141.81萬元。其中,喀拉通克銅鎳礦已開采16年歷史,2005年采出礦石量32.2萬噸,選礦28.1 萬噸,回採率98.51%,選礦回收率80.48%。採用浮選法優選銅,混合浮選出銅鎳混合精礦。
哈密地區內的小礦山礦石主要銷往甘肅金川公司。
(二)自治區「十一五」規劃及資源配置
1.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
據新疆有色金屬工業公司「十一五」目標,到2010 年,實現生產1萬噸金屬鎳。
2.資源配置
2001~2006 年,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對喀拉通克銅鎳礦二號礦體進行勘查,共提交特富礦、富礦礦石量1226 萬噸,銅金屬17.9萬噸,鎳金屬9.9 萬噸,一、二號礦體目前特富礦、富礦保有礦石儲量1721 萬噸,銅金屬26.6 萬噸,鎳15.6 萬噸。貧礦礦石約3000 萬噸。礦山三期工程於2005 年開建,設計采礦規模178萬噸,達產後年產金屬鎳1.12 萬噸,可實現「十一五」規劃生產金屬鎳1萬噸的目標。
三、鉛鋅礦
(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1.資源現狀
新疆鉛鋅礦資源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地區和克孜勒蘇州。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鉛鋅礦產地34 處,其中,大型1 處,中型4處。鉛查明資源儲量65.9 萬噸,鋅查明資源儲量135.4 萬噸。新疆探明的鉛鋅資源儲量在全國屬偏少的省、自治區。
哈巴河縣阿舍勒銅鋅礦一號礦體探明鋅金屬資源儲量40.9 萬噸,鋅礦石品位2.78%;富蘊縣可可塔勒鉛鋅礦鉛金屬保有資源儲量27.9萬噸,鋅54.3萬噸;阿圖什市霍什布拉克鉛鋅礦鉛保有資源儲量7.1萬噸,鋅15.5 萬噸;阿克陶縣塔木鉛鋅礦,鉛保有資源儲量4.0萬噸,鋅13.2 萬噸;阿克陶縣卡蘭古—托克拉克鉛鋅礦,鉛保有資源儲量17.6萬噸,鋅0.5萬噸。
2.開發利用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自治區共有鉛鋅礦18個,從業人數1203 人,生產鉛礦石23.66萬噸,鋅礦石19.28萬噸,鉛礦產值6670.40 萬元,鋅礦產值2439.19萬元。其中,富蘊縣可可塔勒鉛鋅礦生產規模為年采礦石量15 萬噸,2005 年生產鉛精粉0.16 萬噸,鋅精粉0.30萬噸。
(二)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及資源配置
1.鉛礦
(1)「十一五」規劃目標,到2010年,生產鉛精粉2萬噸。
(2)資源配置。可可塔勒鉛鋅礦屬大型鉛鋅礦床,礦山正在技改,以擴大生產規模,2010年年產鉛精粉1 萬噸;霍什布拉克、卡蘭古—托克拉克、塔木鉛鋅礦等礦山擴大生產規模,達到年產鉛精粉1萬噸。「十一五」末,可實現生產鉛精粉2萬噸的目標。
2.鋅礦
(1)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到2010 年,生產鋅粉6.5萬噸。
(2)資源配置。哈巴河縣阿舍勒銅鋅礦探明鋅金屬資源儲量40.8 萬噸,品位2.78%,礦山生產規模132 萬噸/年,年產品位50%的鋅精粉5.58 萬噸;霍什布拉克鉛鋅礦等礦山年生產鋅精粉1 萬噸以上。「十一五」末,可實現生產6.5 萬噸鋅精粉的目標。
第三節 貴重金屬礦產
一、金礦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一)資源現狀
新疆黃金資源豐富,岩金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區、吐魯番地區、阿勒泰地區、伊犁州、塔城地區。砂金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市、福海縣、若羌縣阿爾金山。全疆85 個縣(市)中有63 個縣(市)發現黃金,已有36個縣(市)生產黃金。
據《截至2005 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 2005 年底,岩金礦產地 44 處,查明資源儲量92118.6 千克,其中,大型礦床1 處(阿希金礦),中型礦床2處,小型金礦床41 處。阿希金礦礦石保有資源儲量763.3 萬噸,金金屬量37.6 噸;哈圖金礦礦石資源儲量量320 萬噸,金金屬量16.58 噸;多納拉薩依、托庫孜巴依礦探明資源儲量23 噸。砂金上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地10 處,2005 年查明資源儲量18292 千克。
全疆伴生金礦1處(喀拉通克銅鎳礦),2005年查明資源儲量2949千克。
(二)開發利用現狀
1985~1995 年是新疆黃金工業大發展時期,黃金產量迅速增加。1999年,黃金產量達21萬兩,居全國第6 位。以後這些年當中,新礦產地發現少,礦山資源逐步枯竭,產量下降。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黃金生產礦山102個,其中,大型礦山1個,中型礦山1個,小型礦山100個,生產黃金礦石187.29萬噸,產值67181萬元,利潤5500萬元。2005年黃金產量18.33萬兩,居全國第13位。其中,阿希金礦生產黃金29184 兩,哈密金礦生產黃金10006兩,哈圖金礦生產黃金8000 兩,哈巴河縣多拉納薩依金礦、托庫孜巴依金礦生產黃金5928.86兩。其餘均為小礦山生產,這些小礦山年生產黃金3.8萬兩。
露天開採回採率90%~99%,地下開採回採率在61%~85%,貧化率 8%~20%。全泥氰化浸出率 90%~95%。浮選回收率85%。
(二)其他貴重金屬資源現狀
1.銀資源現狀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銀礦產地7 處,查明資源儲量838.3 千克,均屬伴生銀礦產,為小型礦床。
2.鉑資源現狀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鉑礦產1 處,查明資源儲量2838 千克,為喀拉通克銅鎳礦伴生礦產,屬小型礦床。
3.鈀資源現狀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鈀礦產1 處,查明資源儲量1638 千克,為喀拉通克銅鎳礦伴生礦產,屬小型礦床。
二、自治區「十一五」規劃及資源配置
(一)自治區「十一五」黃金工業規劃
根據自治區黃金工業「十一五」規劃,到2010 年,生產黃金10噸,即32萬兩。
(二)黃金資源配置
1.重點礦山資源保證程度
烏魯木齊望峰金礦保有資源儲量1441千克,品位6.62克/噸。哈密金窩子210 金礦保有資源儲量1083 千克,品位5.08 克/噸。青河縣野馬泉金礦,保有資源儲量1978千克,品位4.2克/噸。托里縣包古圖金礦保有資源儲量5738 千克,品位6 克/噸。4 個礦山擴大規模後,可產黃金20000兩。詳見表5-2-2。
表5-2-2 重點黃金礦山資源保證程度表
2.建設新礦山
鄯善縣喜迎、梧桐南金礦區金金屬保有資源量5980 千克,品位4.3克/噸,生產規模9 萬噸/年,年可生產黃金9288 兩;鄯善縣康古爾外圍金金屬保有資源量1957 千克,品位5.28 克/噸,生產規模9萬噸/年,年可生產黃金11404 兩;昌吉市薩爾達拉金礦區金金屬保有資源量3129千克,品位6.1克/噸,生產規模9萬噸/年,年可生產黃金13176兩;和豐縣闊爾真闊蠟金礦區金金屬保有資源量1855千克,品位9.2克/噸,年生產規模9萬噸,年產黃金19872兩。
以上4個礦山建成後,到2010年可生產黃金40000兩。
3.積極發展和支持其他形式的企業開采黃金,2005 年這類礦山企業70多個,到2010年黃金可產黃金150000兩
綜上所述,到2010年,自治區可生產黃金328304兩。
第四節 稀有金屬
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一)資源現狀
新疆稀有金屬礦產豐富,有鈹、鋰、鉭、鈮、銣、銫、鍶、鋯等8種。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鈹探明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一位,銫第五位,鋰第6 位,鉭第9位,鈮第10位。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市、富蘊縣、福海縣和青河縣。阿勒泰地區鋰礦資源儲量63087噸,其中可可托海一礦保有資源儲量16621 噸。阿勒泰地區鈹礦保有資源儲量140288 噸,其中,可可托海一礦71240噸。
(二)生產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自治區共有稀有金屬礦山10 個,其中,國有礦山2個。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公司可可托海一礦,從業人數806人,生產鋰精粉4000 噸,產值1133.60 萬元;鈹精礦800 噸,鉭鈮礦19噸,產值398.00萬元。該礦所選鋰礦石為已閉坑3號脈采出堆放的礦石,礦石含氧化鋰品位0.35%,氧化鈹0.06%,選礦回收率分別為32.8%、25%,選礦難度大。
二、自治區「十一五」規劃及資源配置
(一)鋰礦
1.自治區「十一五」規劃指標
據自治區有色金屬工業公司「十一五」規劃,到2010 年,鋰鹽生產量1萬噸。
2.資源配置
實踐表明,每生產1 萬噸鋰鹽需8 萬噸鋰精粉,2005 年生產鋰精粉4000噸,按照該水平計算,缺口7.6 萬噸鋰精粉。可可托海一礦Li2 O保有資源儲量16621噸,2005年僅生產0.4萬噸Li2 O;富蘊縣柯魯木特112號礦山開采條件惡劣,難以開采;新建福海縣庫卡拉蓋鋰礦、柯魯木特117 號鋰礦困難大。根據規劃,2010 年完成生產1萬噸鋰鹽所需鋰精粉只能靠進口及內地購進7.6萬噸。
(二)鈹礦
1.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
到2010年,年生產鈹精礦1000噸。
2.資源配置
2005年可可托海一礦選礦廠生產800 噸鈹精礦,可可托海一礦鈹(BeO)資源儲量71240 噸,較豐富,有利於擴大選礦規模。「十一五」末,可實現年生產0.1萬噸鈹精礦的目標。
8. 哈密市雅礦是個什麼地方
雅礦,就是雅滿蘇鐵礦,據哈密隱讓市200多公里,是新疆八一鋼鐵集團的一個鐵礦。現在八一鋼鐵集團知檔整體屬於寶鋼集團了,所以現在寶鋼集團的一個礦區。目前,哈密市為服務礦區發展灶猛局在該礦區設有雅滿蘇鎮,主要是為了方便礦區職工就近辦理相關事宜及管理相關社會事務。
9. 八鋼的資料
新疆八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八鋼始建於1951年9月16日,是由老一輩革命家王震將軍率領駐疆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和新疆各族群眾共同創建的。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八鋼現已發展成為以鋼鐵業為主,兼營礦山、建築安裝、紡織、運輸、建材、房地產、金屬製品等多種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資產總額達到107.12億元,鋼材品種達到700多個,在市場上享有良好的聲譽。進入「十五」以來,八鋼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生產經營年年上新台階。繼1998年實現年產鋼100萬噸後,2003年八鋼鋼產量和鋼材銷售量又雙雙突破2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上繳利稅6.85億元。作為新疆國有企業的排頭兵,八鋼已成為自治區的利稅大戶,為自治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技術裝備上,八鋼目前擁有兩條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一條是礦山—選礦—球團—燒結—高爐—轉爐—線材長流程生產線,一條是廢鋼(鐵水)—70噸直流電弧爐—棒材短流程生產線。八鋼已制定了2005年產鋼300萬噸、2007年產鋼500萬噸的目標,並加快了產品結構調整的步伐。目前正在抓緊建設的板帶工程, 2005年前將全部投產,產品主要以冷軋薄板、熱軋板、鍍鋅板、彩塗板、不銹鋼等市場緊缺產品為主。屆時八鋼的銷售收入將達到100億元。與板帶工程配套的焦爐、高爐、制氧等項目也正在建設中。
在管理上,八鋼目前採用先進的扁平式管理模式,形成了三個管理層次:集團公司負責決策,各子分公司負責控製成本、創造利潤,分廠負責生產。同時全面推行作業長製取代原來的車間制,分廠不設科室,只設專業工程師,管理人員大大減少而管理效率明顯提高。對財務、采購以及各單位三產實行集中規范管理。同時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建成了辦公自動化系統、設備管理系統、物資采購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年來,八鋼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拓展經營空間,對石河子天山電焊條廠、新疆天山汽車廠、新疆七一棉紡織廠等企業實行控股,與新疆焦煤集團強強聯合,從而壯大了企業的整體實力。
為保證企業今後的發展,八鋼積極實施資源開發及控制戰略,目前正在加快「四大基地」的建設,即八鋼本部的鋼鐵生產加工基地;以烏魯木齊北站和頭屯河工業開發區為中心的金屬製品和金屬回收生產基地;以東疆哈密、鄯善和北疆富蘊為主的鐵原料生產基地;以及以艾礦、阜康為主的煤焦化生產基地,為八鋼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八鋼多年來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和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十五」期間,八鋼在自治區企業工委所屬企業中率先進入自治區文明行業,並被評為全國冶金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和企業的競爭力,八鋼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現已形成了具有八鋼特色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一個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具有良好企業形象,對社會貢獻越來越大的大型企業集團正在形成。
10. 八一鋼鐵有礦山嗎在什麼位置,產能如何能詳細說說不,謝謝!
首先,所屬的集團公司肯定有礦,集團公司至少有雅滿蘇、磁海、蒙庫、迪木那裡克和瓦版吉里塔格 5 座在產鐵礦,鐵權精粉產能約 300 萬噸。
鐵礦石是新疆的優勢礦產資源之一,分布廣,且富礦比例也較大。由於往疆外運輸的不經濟性,疆內生產的鐵礦石主要在疆內消化,鐵礦石資源使得疆內的礦石市場價格遠遠低於東部地區,
八一鋼鐵作為集團公司整體上市的平台,集團公司的礦山資源,有注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