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本鋼簡介
本鋼是以板材為主、普特結合、多業並舉、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大型鋼鐵集團公司。擁有采礦、選礦、燒結、煉鐵、煉鋼、軋鋼、動力、運輸、機修、科研和產品開發等配套齊全的生產和科研部門。並兼營機械加工製造、建築、房地產開發、旅遊、貿易等多種產業。具有年產生鐵320萬噸、普鋼300萬噸、特鋼50萬噸、熱軋板260萬噸、冷軋板8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可以生產優質生鐵、優質特鋼、熱軋薄板、冷軋薄板及鍍鋅板等產品,是我國重要的板材生產基地,同時也是我國生產精品板材的骨幹企業之一。
B. 本溪北營鋼鐵的工資待遇怎麼樣
遼寧的鋼鐵企業,首選鞍鋼,其次本鋼,北營鋼鐵最好不作選擇,因為北鋼地處一個本溪的一個小鎮里,相當的偏僻,交通不便,作為年輕人在那種環境下很難適應,而且北鋼的效益也不好,工資也就1000左右,分的不好到不了1000,北鋼還是屬於民營企業,不穩定.既然要選擇鋼鐵就首選鞍鋼,鞍山城市不錯遼寧第二大城市,環境也好,待遇也好.本鋼差些,待遇一般能1200到1800不等,地處本溪市區,方便,住宿條件也不錯,鞍本合並,不久的將來也能給鞍鋼,本鋼帶來不少的好處.
最後,我想剛畢業的話,如果可以能不去鋼鐵企業就不去,畢竟污染大,危險性高,待遇也不高,而且老國企在發展上很受限制,讓年輕人的朝氣和才能很難得到發揮. 不過鞍鋼的自動化程度不錯,在遼寧選鋼鐵企業首選鞍鋼,如果實在不夠條件不好進那就本鋼吧,北營鋼鐵即北台鋼鐵簡稱北鋼最好不要去.
C. 本溪鋼鐵(集團)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本溪鋼鐵(集團)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8年12月2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鋼鐵冶煉、鋼材軋制、廢次材加工、機械加工、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金屬結構製作安裝維修、建築工程及裝修、房屋維修、管道清洗、鑄件製造、濾袋加工、機電設備製造安裝、非標准件加工安裝、液壓件儀器、儀表製造安裝、水泵製造、工業燃氣生產、燃氣具製造、工礦配件加工修理、通訊、變電工程環保除塵設備製造、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品)建築材料、爐料、磁性材料、工業陶瓷、耐火材料、草製品製造、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標牌製作、閥門修配、密封件製作及銷售、種植養殖業、勞保被服加工、冶金原燃氣料、廢舊物資回收、廣告業務、物業管理、房屋租賃、科技信息咨詢服務、勞務、裝卸、搬運、汽車運輸、倉儲、打字復印、名片製作、傳真、餐飲服務、五金交電、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品)、金屬材料、礦產品、汽車修理、汽車零配件、辦公用品、百貨、電器機械及、木材、煤炭及其製品、重油、計算機及軟、硬體、消耗材料、建築材料銷售(需前置審批項目憑許可證經營)廢舊物資加工、鋼橫板租賃、櫃台出租、粉煤灰及製品的開發利用、無線尋呼、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集群電話運營、調度電話系統、程式控制電話總機、電信工程技術咨詢、防凍液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陳天猛
成立時間:1998-12-25
注冊資本:4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1050000505754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本溪市平山區水塔路9號
D. 遼寧本溪鋼鐵集團公司的介紹
遼寧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本鋼),始建於1905年,位內於風光秀美的全國優容秀旅遊城市遼寧省本溪市。佔地面積55平方公里,現有員工66000餘人,下設13個主體生產廠,16個全資子公司,2個控股公司,4個改制參股子公司。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改制為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國有獨資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1997年6月,以本鋼煉鋼廠、初軋廠和熱連軋廠為主體成立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發行A股股票1.2億股,B股股票4億股。目前公司鋼鐵主業已整體上市。是以板材為主、普特結合、多業並舉、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大型鋼鐵集團公司;
E. 本溪北營鋼鐵集團是國企嗎
本溪北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位於遼寧省本溪市北台,屬北台鋼鐵集團控股公司,是北鋼六大板塊中的鋼鐵基礎,也是最大的經濟板塊。由北台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營口中板廠、本溪市職工持股
會、山焦股份、鶴崗礦務局、雙鴨山礦業集團公司、
山西美錦、神州股份等16家企業以北鋼集團公司鋼鐵
為基礎組建的鋼鐵聯合企業。
F. 本溪北營鋼鐵集團是國企嗎
北營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北台鋼鐵集團,成立於2002年4月,注冊資本15億元。公司位於遼寧省本溪市工業園區,佔地面積11.7平方公里,廠區鐵路經遼溪線分別與沈丹線、沈大線鐵路相連,遼溪公路緊鄰廠區,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來,公司經過不斷發展,企業規模迅速擴大,到2006年末,公司已擁有在崗職工2.2萬人, 生產單位16家,總資產186億元。企業主要生產裝備有:13座高爐,7座煉鋼轉爐,8條軋鋼生產線,可生產生鐵、連鑄方坯、板坯、矩形坯、螺紋鋼、線材、中寬頻鋼、冶金焦炭、化工產品等。現已形成年產生鐵800萬噸、鋼坯800萬噸、鋼材1000萬噸的生產規模,在2006年全國鋼鐵企業排名中,北營公司生鐵產量位列第17位,粗鋼產量位列第19位。公司所有主體產品全部獲得國際ISO9000質量標准體系認證,產品質量優異,行銷全國,並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及非洲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企業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北營煉鐵廠是北營公司的主體生產企業。該廠煉鐵高爐總容積6100立方米,現有7座420立方米高爐,2座450立方米高爐和4座530立方米高爐,高爐利用系數達4.0t/m³.d以上,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可生產優質鑄造生鐵、煉鋼生鐵和球墨鑄鐵。其中,「北台牌」鑄造生鐵塊度均勻、表面光滑,低磷、低硫、低反球化有害微量元素,為國際公認高純生鐵,享有「人參鐵」的美譽,廣泛用於汽車製造、精密鑄造以及煉鋼、航天等行業。
北營煉鋼廠是北營公司的又一個主體生產企業。該廠煉鋼轉爐總噸位560噸,現有4座50噸氧氣頂吹轉爐、3座120噸頂底復吹轉爐、2座600噸混鐵爐、2座900噸混鐵爐、4台方坯連鑄機、4台板坯連鑄機、1台矩形坯連鑄機、1台CAS—OB精煉爐、4台LF精煉爐、4套鐵水預處理設施及2套轉爐鋼渣熱悶處理設施,其連續化、自動化的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公司可生產多種規格的優質方坯、板坯、矩形坯,可冶煉普碳鋼、低碳鋼、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等23個系列180餘個品種。公司生產的鋼坯還通過了國際ISO9002質量體系及多個國家的船級社認證,以其優異的質量備受客戶青睞。北營公司生產的鋼坯除覆蓋國內廣闊的市場外,還遠銷到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被廣泛應用於軋制鋼板、帶鋼、型鋼、圓鋼等領域。
北營軋鋼廠是北營公司主導產品的終端企業。該廠擁有線材生產線4條、棒材生產線2條、中寬頻鋼和熱連軋生產線各一條。年可生產Φ12到Φ40mm棒材150萬噸,ф5.5到ф14mm線材350萬噸,厚度2.0到13.5 mm、寬度350到750 mm中寬頻鋼100萬噸,厚度1.5至8.0 mm、寬度1500至1870mm熱軋板400萬噸。北營公司的鋼材產品質量優異,產銷率達100%,其中:優質碳素盤條獲得冶金部優質產品獎、國家金牌獎,2000年、2001年,低碳鋼熱軋盤條和熱軋帶肋鋼筋連續兩次榮獲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在深圳地鐵、大連機場、沈大高速公路工程、國家最大的康居工程天津梅江小區等大型工程項目建設中,我廠生產的棒材、線材、帶鋼等產品被得到了廣泛應用。
圍繞煉鐵、煉鋼、軋鋼生產,北營公司還擁有礦業、焦化、動力、發電、公路、鐵路等廠礦,配套齊全、布局合理。北營公司下屬的礦業公司擁有世界三大優質礦脈之一的鞍本礦帶鐵礦石的開采權,選礦採用磁選礦工藝,精礦品位平均達66%。焦化廠擁有30孔搗固式焦爐2座、65孔復熱式焦爐2座,72孔復熱式焦爐4座。燒結系統共有燒結機9台,其中32平方米燒結機3台,36平方米燒結機2台,75平方米燒結機2台,300平方米燒結機1台,360平方米燒結機1台。經過不斷完善和發展,這些廠礦現已具備年產鐵礦石120萬噸、鐵精粉90萬噸、焦炭300萬噸、燒結礦1500萬噸、發電量近5億千瓦時的生產能力,為鋼鐵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北營公司還通過強化企業管理,大力開展挖潛降耗,使企業經濟技術指標不斷改善,同比能源消耗日益降低。公司也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建設,對新老項目全部配套安裝國內先進的環保裝備,使企業廢氣、廢渣、廢水的排放逐步降低,公司先後榮獲「遼寧環保五十佳企業」和「花園式工廠」等榮譽稱號。
一個國家沒有一種精神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企業沒有一種精神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北營公司在發展中始終堅持「思危圖變搶先機,與時俱進求發展」的企業精神,不斷探求新的發展,力爭創建一個環境美、收入高、科學和諧的現代企業;在北營,「興大業,惠你我」的企業理念深入人心,全心全意依靠員工辦企業的思想得到貫徹落實,員工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企業文化建設的蓬勃開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創新,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
未來發展中,北營公司將以強化企業管理為重點,以深化企業改革為動力,通過大力推進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實現企業做強做大。到2012年,北營公司將形成年產生鐵、鋼坯、鋼材各1000萬噸的生產規模,並形成優質板材和優質建築材、機加材系列產品結構,企業主要消耗指標明顯降低,成為資源節約型、生產環保型的鋼鐵企業,進入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站在新的起點上,北營公司將用科學發展觀統領企業發展全局,不斷創新企業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培育有生命力的企業文化,努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全力打造中國北方鋼材精品基地,以優異的經營業績實現新一輪的戰略目標。公司願與社會各界同仁攜手合作,共求發展,為建設一個卓越和受人尊敬的企業而共同奮斗!
本溪北營鋼鐵集團是擁有在崗職工2.2萬人的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