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助磷化與鈍化的區別
1、含義上的區別
磷化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所形成的磷酸鹽轉化膜稱之為磷化膜。
鈍化是指金屬經強氧化劑或電化學方法氧化處理,使表面變為不活潑態即鈍態的過程,是使金屬表面轉化為不易被氧化的狀態,而延緩金屬的腐蝕速度的方法。
2、原理上的區別
磷化是常用的前處理技術,原理上屬於化學轉換膜處理,應用於鋼鐵表面磷化,有色金屬(如鋁、鋅)件也可應用磷化。
鈍化是由於介質的作用生成的腐蝕產物如果具有緻密的結構,形成了一層薄膜(往往是看不見的),緊密覆蓋在金屬的表面,則改變了金屬的表面狀態,使金屬的電極電位大大向正方向躍變,而成為耐蝕的鈍態。
3、作用的區別
磷化給基體金屬提供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屬被腐蝕;用於塗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與防腐蝕能力;在金屬冷加工工藝中起減摩潤滑使用。
鈍化起著把金屬與腐蝕介質完全隔開的作用;鈍化處理後具有絕對不增加工件厚度和改變顏色的特點、提高了產品的精密度和附加值,使操作更方便;鈍化促使金屬表面形成的氧分子結構鈍化膜、膜層緻密、性能穩定,並且在空氣中同時具有自行修復作用。
『貳』 什麼是金屬表面氧化、磷化、鈍化
金屬表面形成氧化膜保護層而使金屬不易腐蝕或與其他物質反應;或經化學、電化學方法處理使金屬由活潑變為不活潑狀態的過程叫鈍化處理。鈍化的金屬活動性大減,叫鈍態或鈍化態。例如用冷濃硝酸處理鋁而生成堅密的氧化膜保護層即鋁鈍化的一種方法。鐵與濃硫酸、濃硝酸接觸,表面生成緻密的氧化膜,阻止反應的進一步進行,稱為鐵的鈍化。磷化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所形成的磷酸鹽轉化膜稱之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給基體金屬提供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屬被腐蝕;用於塗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與防腐蝕能力;在金屬冷加工工藝中起減摩潤滑使用。鈍化就是清洗後或是磷化後進行的,為防止金屬在一定時間能生銹.氧化是使金屬表現形成一層氧化膜,像鋁就能形成各顏色的膜,脫脂有酸性脫脂和鹼性脫脂劑,用常言也就是除油,為了就是更好的磷化或是塗漆.
磷化也就是用磷酸鹽處理金屬,使金屬表面產生一層磷化膜,有彩磷和灰磷兩種.像用電泳漆,電鍍,噴漆的前處理就要用到.這樣它能使漆層鍍層更加平滑.鉻酸鹽能在磷化後做鈍化劑使用,但是也可能在通電的情況下做鋁的氧化處理,這類東西的配製都很簡單,但是要達到很好的效果,還要選擇好原材料,各廠的原材料的性能差異很大。而金屬的氧化處理是金屬表面與氧或氧化劑作用而形成保護性的氧化膜,防止金屬腐蝕。氧化方法有熱氧化法、鹼性氧化法、酸性氧化法(黑色金屬)以及化學氧化法、陽極氧化法(有色金屬)等。
『叄』 鈍化與磷化有何區別分別是什麼意思
1、提高耐蝕性。磷化膜雖薄,但由於它是一層非金屬的不導電隔離層,能使金屬工件表面的優良導體轉變為不良導體,抑制金屬工件表面微電池的形成,進而有效阻止塗膜的腐蝕。 2、提高基體與塗層間或其他有機精飾層間的附著力。一方面,磷化膜與金屬工件是一個結合緊密的整體結構 。另一方面,磷化膜具有多孔性,使塗料可以滲透到這些孔隙之中,塗料與磷化膜緊密結合,附著力提高。 3、提供清潔表面。磷化膜只有在無油污和無銹層的金屬工件表面才能生長,因此,經過磷化處理的金屬工件,可以提供清潔、均勻、無油脂和無銹蝕的表面。 4、改善材料的冷加工性能。 5、改進表面摩擦性能 ,以促進其滑動
『肆』 什麼是磷化處理及其作用
磷化處理的作用是提高耐蝕性。
磷化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所形成的磷酸鹽轉化膜稱之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給基體金屬提供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屬被腐蝕;用於塗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與防腐蝕能力;在金屬冷加工工藝中起減摩潤滑作用。
工件表面狀態
金屬工件表面狀態對磷化質量影響較大,即使是同一磷化工藝,同一磷化制劑,同一工件的不同部位的磷化膜質量也可能相差較大,這就是因為工件表面狀態差異所致。
一般來說,高、中碳鋼和低合金鋼容易磷化,磷化膜黑而厚,但磷化膜結晶有變粗的傾向,低碳鋼磷化膜結晶緻密,顏色較淺,若磷化前進行適當的酸洗,可有助於提高磷化膜質量,冷軋板因其表面有硬化層,磷化前最好進行適當的酸洗或表調,否則膜不均勻,膜薄,耐蝕性低。
『伍』 鋼鐵的磷化處理
鋼鐵的磷化處理
一、概 述
鋼鐵零件在含有錳、鐵鋅、鈣的磷酸鹽溶液中,進行化學處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層難溶於水的磷酸鹽保護膜的方法,叫做磷化處理(或稱磷酸鹽處理)。
二、磷化膜的外觀及組成
1、 外觀:由於基體材料及磷化工藝的不同可由深灰到黑灰色,特殊工藝可實現
純黑色、紅色及彩色。
2、組成:磷酸鹽[Me3(PO4)2]或磷酸氫鹽(MeHPO4)晶體組成。
三、特 點
1、 大氣條件下穩定,與鋼鐵氧化處理相比,其耐腐蝕性較高,約高2-10倍,
再進行重鉻酸鹽填充,浸油或塗漆處理,能進一步提高其耐腐蝕性。
2、具有微孔隙結構,對油類、漆類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3、對熔融金屬無附著力。
4、磷化膜有教高的電絕緣性能。
5、厚度一般為10-20μm,因為磷化膜在形成過程中相應地伴隨著鐵進行溶解,
所以尺寸改變較小。
四、用 途
1、防腐。
2、 塗裝底層,潤滑性,再冷變形加工工藝中,能氧化摩擦,減少加工裂紋和表
面拉傷。
3、要用來防止粘附低熔點的熔融金屬。
4、變壓器、電機的轉子、定子及其他電磁裝置的硅鋼片均用磷化處理,而原金
屬的機械性能、強度、磁性等基本不變。
五、小 結
所需用的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生產效率高,保護膜又有不少優點,因此在汽車、船舶、機器製造及航空工業都得到廣泛的應用。
六、磷 化 種 類
用於生產的磷化處理方法有:高溫、中溫、低溫的磷化處理,四合一磷化處理及黑色磷化處理等。
1、 高溫磷化處理:在90-98℃的溫度下進行,溶液的游離酸度於總酸度的比值
為1∶6-9,處理時間為15-20分鍾。
特點:耐腐蝕性、結合力、硬度和耐熱性都比較高,速度快,磷化膜粗細均
勻。溶液加熱時間長,揮發量大,成分變化快,磷化膜易夾雜沉澱,沉澱物
難清理。
2、 中溫磷化處理:在60-70℃的溫度下進行。溶液游離酸度與總酸度比值為1∶(10-15),處理時間為7-15分鍾。
特點:溶液穩定,磷化速度快,生產效率高,容易成分復雜,難配製。
3、 常溫磷化處理:在室溫下進行,溶液的游離酸度與總酸度的比值為1∶(20-30),處理時間為10-15分鍾。
特點:不需加熱,消耗少、成本低、穩定、耐腐蝕性差、結合力低、耐熱性
低。
七、各 種 因 素 的 影 響
1、 總酸度和游離酸度的影響:
1) 總酸度:提高總酸能加速磷化反應,使膜層薄而細致。過高,常常使膜層過
薄。過低,磷化速度緩慢,膜層厚而粗糙。
2) 游離酸度:過高會使磷化反應時間延長,磷化膜晶粒粗大多孔,耐腐蝕性降
低,亞鐵離子含量容易上升,溶液里的沉澱容易增多。過低,磷化膜薄甚至
沒有磷化膜。
3) 酸度調整:
當游離度過底時,可加入磷酸錳鐵鹽和磷酸二氫鋅,約5-6g/升,升高1「點」,
同時總酸升高5「點」左右,過高用ZnO、ZnCO3、MnCO3或Zn(OH)2中和,0.5-1g/
升,降低1「點」,加入後如果游離酸沒有顯著下降,表明溶液中磷酸鋅鹽
含量較高,這時應加水沖淡調整溶液。
當總酸過低時,可加入硝酸鋅,20-22g/升或硝酸錳大約在40-45g/升,可
升高10個「點」,高時可用水稀釋來降低。
2、 Zn+2離子:加快磷化速度,使磷化膜緻密,結晶閃碩有光。低時,磷化膜
疏鬆發暗。過高(特別是在Fe+2和P2O3較高時),晶粒粗大,排列紊亂,脆
弱且其中白灰較多。
3、 Mn+2離子:可以提高磷化膜的硬度,附著力和耐腐蝕性,顏色加深,結晶
均勻,過高,膜不易生成。
4、 Fe+2離子:在高溫磷化中Fe+2很不穩定,易被氧化為Fe+3離子轉變為磷
酸鐵沉澱,從而導致磷化液渾濁,游離酸升高。在常溫磷化溶液中,保持一
定數量的Fe+2,能大大提高磷化層的後度,機械強度和防護能力,工作范
圍也比較寬。但Fe+2易被氧化成Fe+3離子而沉澱出來,轉變為磷酸高鐵,
溶液呈乳白色時,結晶幾乎不能生成,質量十分低劣。當磷化液中含有少量
(0.01-0.03g/L)一氧化氫時,Fe+2即相對穩定,這時,溶液中因有少量
Fe(NO)+2絡離子,而呈棕綠色。穩定Fe(NO)+2的條件:
1)溶液溫度不超過70℃
較高的硝酸根含量和錳含量。亞鐵離子過高時,中溫磷化膜晶粒粗大,表面
有白色浮灰,防護能力降低,耐熱性也有所降低。中溫磷化Fe+2(1-3.5g/L),
常溫0.5-2g/L。
2)過多的亞鐵離子可以用雙氧水除去,每降低1g,約需30%H2O21ml和ZnO0.5g。
5、 P2O5: 能加速磷化速度,使膜疏密,晶粒閃爍發光。低時,膜緻密性和耐腐
蝕性均差,甚至會磷化不上。過高時,膜結晶排列絮亂,附著力降低表麵灰
白較多。
6、 NO3根離子:硝酸根可以加快磷化速度,提高磷化膜的緻密性,並且可降低
磷化槽溫度的條件下進行處理。在適當條件下,硝酸根與鋼鐵作用生成少量
的NO,促使亞鐵離子穩定。含量高時,高溫磷化膜變薄使中溫磷化溶液中亞
鐵離子聚積過多,使常溫磷化膜易出現黃色銹跡。
7、 F離子:是一種有效活化劑,加速磷化速度,使晶粒緻密,耐腐蝕性增強。
過多中溫磷化零件表面易出現白色浮灰,常溫壽命將會縮短。
8、 NO2根離子:常穩溶液中大大加快磷化速度,減少膜孔隙使結晶細致,提高
膜的耐腐蝕性。含量過多時,膜表面容易出現白點。
9、 溫度的影響:溫度高加快磷化速度,提高附著力,硬度、耐腐蝕性,但在高
溫下,Fe易被氧化Fe沉澱出來,溶液不夠穩定。
10、零件的材料和表面狀態的影響
高、中碳鋼和低合金鋼較容易磷化,磷化膜黑而厚實,但是具有磷化膜結
晶粒多粗的傾向,低碳鋼零件膜顏色較淺,結晶緻密,如果在磷化前進行
適當的浸蝕,可顯著提高磷化膜的質量。冷加工零件表面有硬化層,在磷
化前應進行強度浸蝕,活化零件表面,否則磷化膜薄而不均勻,耐蝕性較
低。
磷化零件在浸蝕後,進行一次皂化處理或鈦鹽處理,可提高磷化膜的緻密
性和耐蝕性。
皂化處理的工藝規范:
肥皂:10-30g/L
Na2CO3:15-30g/L
溫度:50-60℃
時間:2-5分鍾
11、SO4 根離子:使磷化過程延長,膜多孔易銹≤0.5g/升,過高SO4用硝酸鋇
沉澱,,1gSO4須用2.72gBaNO3,鋇鹽不宜過量,否則,磷化結晶粗大,反
映時
12、間延長,而且零件表面白灰較多。
13、CL-1:危害性與SO4相似,≤0.5g/L,過多用硝酸銀沉澱,然後用鐵屑或鐵
板置換殘條的銀離子。
14、Cu+2:浸蝕或磷化溶液中含有銅離子時,膜表面發紅,抗蝕能力降低,Cu+2
用鐵屑置換除去。
八、常見故障原因分析
1、磷化膜結晶粗糙多孔:
原因:1)游離酸過高。
2)硝酸根不足。
3)零件表面有殘酸,加強中和及清洗。
4)Fe+2過高,用雙氧水調整。
5)零件表面過腐蝕,控制酸洗濃度和時間。
2、膜層過薄,無明顯結晶:
原因:1)總酸度過高,加水稀釋或加磷酸鹽調整酸的比值。
2)零件表面有硬化層,用強酸腐蝕或噴砂處理。
3)亞鐵含量過低,補充磷酸二氫鐵。
4)溫度低。
3、磷化膜耐腐蝕性差和生銹
原因:1)磷化晶粒過粗或過細,調整游離酸和總酸度比值。
2)游離酸含量過高。
3)金屬過腐蝕。
4)溶液中磷酸鹽含量不足。
5)零件表面有殘酸。
6)金屬表面銹沒有出盡。
『陸』 鋼磷化的作用
1、磷化作用
(1)塗裝前磷化的作用
①增強塗裝膜層(如塗料塗層)與工件間結合力。
②提高塗裝後工件表面塗層的耐蝕性。
③提高裝飾性。
(2)非塗裝磷化的作用
①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②令工件在機加工過程中具有潤滑性。
③提高工件的耐蝕性。
2、磷化用途
鋼鐵磷化主要用於耐蝕防護和油漆用底膜。
(1)耐蝕防護用磷化膜
①防護用磷化膜
用於鋼鐵件耐蝕防護處理。磷化膜類型可用鋅系、錳系。膜單位面積質量為10-40
g/m2。磷化後塗防銹油、防銹脂、防銹蠟等。
②油漆底層用磷化膜
增加漆膜與鋼鐵工件附著力及防護性。磷化膜類型可用鋅系或鋅鈣系。磷化膜單位面積質量為0.2-1.0
g/m2(用於較大形變鋼鐵件油漆底層);1-5
g/m2(用於一般鋼鐵件油漆底層);5-10
g/m2(用於不發生形變鋼鐵件油漆底層)。
(2)冷加工潤滑用磷化膜
鋼絲、焊接鋼管拉拔
單位面積上膜重1-10
g/m2;精密鋼管拉拔
單位面積上膜重4-10
g/m2;鋼鐵件冷擠壓成型
單位面積上膜重大於10
g/m2。
(3)減摩用磷化膜
磷化膜可起減摩作用。一般用錳系磷化,也可用鋅系磷化。對於有較小動配合間隙工件,磷化膜質量為1-3
g/m2;對有較大動配合間隙工件(減速箱齒輪),磷化膜質量為5-20
g/m2。
(4)電絕緣用磷化膜
一般用鋅系磷化。用於電機及變電器中的矽片磷化處理。
『柒』 表面磷化是什麼意思,表面磷化是什麼意思知識
表面磷化,就是將清潔表面的鋼鐵材料放入磷化液之中,通過電化學反應,在鋼材表面形成磷化膜,可以提高鋼材表面耐磨損和耐腐蝕能力,錳系磷化塗層鋼絲繩就是通過磷化處理,達到提高使用壽命的。
『捌』 鋼鐵材料為什麼要進行磷化處理
鋼鐵磷化主要作用,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蝕性為目的,如錳系磷化塗層鋼絲繩,通過磷化處理提高使用壽命。以粘接中間相為目的,鋼板噴漆前磷化,可以提高漆膜粘接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