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去產能效應給鋼鐵行業帶來什麼影響
進入九月,市場持續關注的鋼鐵行業中報業績已悉數發布,行業盈利豐厚態勢確定。
2017年上半年,在需求繼續維持穩中向上態勢的情況下,隨著我國供給側改革不斷推進抑制行業供給,鋼鐵行業盈利持續好轉,各上市鋼企營業收入同比均大幅上升。
盈利好轉之下,鋼鐵企業短、長期償債能力均有所改善。長江證券統計顯示,2017 年以來,行業資產負債率呈持續下行態勢,1
季度環比下降0.48 個百分點,29 家上市鋼企中僅10 家資產負債率有所上升,其餘19 家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2017
年上半年,行業流動比率為近兩年來相對高位,29 家鋼企中僅7 家流動比率有所下降,其餘22 家均有所回升。
2016 年國務院發布《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指出要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對於鋼鐵行業目標杠桿率,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稱通過3-5 年去杠桿,鋼鐵行業杠桿率應降至60%以下。在當前行業盈利高企的格局下,行業去杠桿有望進一步加速。
鋼鐵行業在2017年上半年跑出優異行情,這種態勢是否可以延續?
從去產能以及各項督查等綜合來看,供給側的改善將繼續發揮效應,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需求端來看,下半年PPP及各
項重大工程項目的推進,以及基建投資的托底作用,需求仍將平穩釋放,因此市場基本面仍有改善的趨勢,所以下半年鋼市仍會有好的行情出現。
具體來說,對於2017年下半年,鋼鐵價格最主要的推力可能還是來自於限產預期。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8月21日,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十六部委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明確在全面完成「大氣十條」考核指標的基礎上,今年10 月到明年3
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 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並將目標分解到各個城市。
廣發證券研究團隊認為,環保高壓或常態化,而環保持續高壓不僅將限制鋼廠的產量釋放,還將使得環保不達標的鋼廠逐步退出市場。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研究員徐莉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採暖季「2+26」城市鋼鐵產能限產50%,如此強烈的限產預期,讓後期給供給收縮產生了強烈的預期。
而有鋼貿商向記者表示,進入九月份,鋼鐵產品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鋼鐵供給需求端的收緊可能將會繼續給鋼鐵企業帶來較大的盈利預期。
國企是很堅強的。
『貳』 中國鋼鐵行業前景如何啊
得益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增長、汽車工業穩定增長,加之政策紅利釋放、行業去產能版發力權,我國鋼鐵業實現恢復性增長。供需也逐漸趨於合理,鋼鐵行業利潤逐步在往合理化的方向邁進,趁當前行業形勢平穩,企業應抓住機遇,謀長遠,促轉型,創新發展。
參考前瞻《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目前鋼鐵行業整體形勢是:行業規模在收縮,產業集中度加劇,以及環保的壓力不時地也在擠壓鋼企生產空間,未來市場的結構會越發往實力強勁的龍頭企業傾斜。而由於大型企業的市場份額和話語權,鋼鐵行業的總體的盈利水平有可能被進一步抬高。
2016年,鋼鐵行業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顯著,但產能過剩基本面沒有改變,行業還沒有完全走出困境,2017年仍要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業內人士認為,能源綜合利用及綠色發展、民營鋼鐵企業兼並重組、產品轉型升級是今後鋼鐵企業的努力重點。
『叄』 鋼鐵究竟有多重要全球陷入「鋼鐵荒」,澳洲鐵礦石成「元兇」
目前,隨著全球製造業的復甦,世界鋼鐵需求不斷擴大,全球鋼材供應出現緊缺的狀況,加之鋼價的暴漲,諸如德國、美國、韓國,以及印度等國家陷入了「鋼鐵荒」的境地。
而作為鐵礦石最重要的出口國,以及美國「馬前卒」的澳大利亞,卻是趁機「打劫」,憑一己之力坑慘美國。
簡單來說,鋼鐵是由鐵礦石提煉而來,鋼鐵產量能有多少,很大程度上直接取決於鐵礦石。
當今世界,鐵礦石開采主要由澳洲必和必拓公司、澳洲力拓礦業公司,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三大鐵礦石巨頭所把持,這三家公司一共占據了全球鐵礦石出口量的70%。
而澳洲憑借著自身鐵礦石資源產量高、品質好、競爭力突出等優勢,更是成為世界鐵礦石出口的第一大國。
在2020年初,鐵礦石國際售價772元/噸,隨後一路飆升,達到1042元/噸。這相對於鐵礦石20多美元/噸的開采價格來說,簡直是一本暴利。
作為鐵礦石出口的「一哥」,澳大利亞趁機漲價,可謂是數錢數到手抽筋。
自此,國際鋼鐵開始進入一個惡性循環。鋼鐵越是緊缺,鐵礦石的價格越是瘋漲;而鐵礦石越是瘋漲,鋼鐵則會越來越緊缺,且變得越來越貴。
這里有世界鋼鐵協會的一組數據,今年5月份德國熱軋卷板的價格是1226美元/噸,美國熱軋卷板價格是1644美元/噸。
此外,諸如中國的鋼材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比上漲23.95%,越南的鋼材價格也較去年同比上漲40%左右。
而韓國的鋼筋售價更是達到了97萬韓元每噸,大概就是5500多人民幣,較去年同比上漲高達50%。
就是在這種全球鋼價普漲的情況下,大洋彼岸的美國說是為了保護其國內的鋼鐵行業 健康 發展,不僅對國外進口的鋼鐵加收25%的關稅,而且以此逼迫其國內有鋼鐵需求的企業購買自家鋼鐵。
然而,這一行為卻坑慘了這些企業。
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美國作為疫情爆發的重災區,其國內的製造業,尤其是鋼鐵產業受影響甚大,大量的鋼廠瀕臨破產。
雖然這種情況在美國疫情得到控制之後得到了大幅的好轉,但是產能的恢復卻並不是一時半刻能夠做到的。
這對於美國已經開始復甦的製造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因為諸如 汽車 製造、家電製造以及其它很多行業的生產都離不開鋼鐵, 在大量的需求下,鋼鐵產能跟不上步子直接致使美國鋼鐵的價格比國外的鋼鐵還要高個68%的樣子,較去年鋼鐵價格更是上漲160%左右!
事事愛爭第一的美國,這下如願以償的再次包攬了一個第一名。
但這個第一,對於美國的鋼鐵消費企業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你說你不僅比國外進口來的鋼鐵貴就算了,而且居然還不能夠及時交付。
本來用八周就可以拿到的東西,你硬是給我拖到個十五、十六周,這中間的時間差、人力和物力成本怎麼算?
其實,這些企業抱怨也沒啥辦法,干著急沒用。
於是隨著企業成本的增長,美國企業或者說有關的製造商只能通過加價的方式來進行成本的消化,這卻大大減弱了美國相關製造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然而在經濟大復甦的背景下,鋼鐵這類大宗商品的漲價成為必然的選擇。不漲價,就得虧錢,精明的美國人會這樣賠本賺吆喝嗎?
這一時期的美國政府又在做什麼呢?
面對國內的經濟狀況,美國的辦法簡單粗暴,那就是瘋狂印錢,也許他們認為世界上沒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是印的錢不夠多。
去年疫情以來,美國大概印了有十萬億美元,神奇的是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卻一直保持在極為溫和的水平上。
這一切的根源還是與美元的霸權地位相關。
作為世界通用貨幣,大量印製美元的風險被轉移到了國外,也難怪美國可以如此任性了。
這不,今年三月初的時候,在投票商量後,美國又通過了一項經濟救助計劃,此次通過的救助計劃比去年十二月的9000億美元的那一項救助計劃還要多了一萬億美元。
但這些都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舉措罷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的鋼鐵所需。
相比於美國的尷尬處境,作為世界上一年就要生產出十億噸鋼鐵的第一產量大國,中國的鐵礦石原料雖然也受到澳大利亞鐵礦石漲價的影響。
但是,中國高昂的鐵礦石進口成本卻可以通過提高出口鋼材的價格而得到解決。
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世界上因為鐵礦石漲價而備受摧殘的只有美國等國內產能低,但是對鋼鐵的需求量卻很大的國家。
這里,美國似乎要好好「感謝」一下將鐵礦石價格抬高的澳洲小老弟了,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話說回來,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2020年前九個月,全球粗鋼產量是13.474億噸,中國以7.816億噸的粗鋼產量占據全球總粗鋼產量的58.6%。
不僅如此,到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國的鋼鐵蓄積量即將達到120億噸。
要知道,美國的鋼鐵蓄積量也不過是40億噸左右,而中國完完全全是其三倍左右。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有這樣一種說法,當鋼鐵的蓄積量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鋼鐵的主要原料來源會由鐵礦石轉變為廢鋼。
而在中國鋼鐵總的原材料來源中,廢鋼所佔的比例確實處於不斷上升的狀態。
自2015年到2018年短短三年的時間,中國的廢鋼佔比就由15%上升到了24%。
在我國鋼鐵蓄積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廢鋼的佔比必然會隨之不斷升高。
這意味著, 在未來我國對於鐵礦石的需求會大幅度下降。
而澳大利亞企圖用鐵礦石長久卡住中國脖子,大賺特賺的目的終將會落空。
不僅如此,中國還從其它源頭尋找到了澳洲鐵礦石的可替代物,也就是 西芒杜鐵礦 。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高品位礦山,其礦內鐵礦石不僅含鐵量極高,而且儲量非常豐富。最為關鍵的是,在這里中國說了算。
但不管怎樣,當下中國鋼鐵產業的價格確實隨著國際鐵礦石原料的價格而產生了巨大的波動。
在某些國際資本的有意、無意的帶動下,中國相關鋼材行業的噸鋼均價同比漲幅達到了75%的程度,最高的時候噸鋼均價超過了6600元人民幣。
而為了維護國內鋼材市場,穩定價格, 中國有意調整鋼材的出口,使得鋼價逐步回歸到相對合理區間
2021年5月1日,中國對部分鋼鐵產品關稅及出口退稅率做調整,取消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
5月11日,為杜絕炒作鐵礦石的行為,大連商品交易所對鐵礦石交易所提交的保證金加以提高。
5月14日,上海以及唐山的監管部門各自與本市鋼鐵企業進行約談,大意是共同維持國內鋼鐵行情的平穩運行。
5月18日,國家發改委對企業海外開發鐵礦石資源表示大力的支持。
就目前來看,在中國一系列的舉措下,隨著國內鋼鐵需求不斷被滿足,與之對應的鋼鐵的價格趨於平穩狀態。
但這對於美國來說,倘若中國再降低鋼材的出口,在疫情之下全球經濟全面復甦,國際鋼鐵需求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美國製造業無疑會再次迎來一波暴擊。
為什麼這么說呢?這里就要提到 美國的強基計劃 了。
此前,峨眉提出了總額高達三萬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投資計劃,初始預計投入2.3萬億美元,其投資數額之高,說是「空前絕後」也不為過。
在這份計劃里,拜登政府預計會將6210億美元投入到交通建設里,包括一些基礎的公路、橋梁、鐵路等,當然還包括一些新型電動車的匹配。
除此之外,還會拿出6500億美元投入到水電設施和一些建築的維護上面。可以說美國3萬億的基建項目,不僅數額龐大,而且工程量浩大。
而有能力助其高標准、高質量完成這一目標的國家,在全球來看,似乎也只有有著 「基建狂魔」 之稱的中國。
換句話說,美國的3萬億基建項目,根本就離不開中國。
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製造已經成為當下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部分。
就拿鋼筋和水泥來說,美國此次的3萬億基建項目必然離不開這兩樣號稱交通基建「血肉」的東西。
前面有說到,僅僅在2020年前九個月, 中國就以7.816億噸的粗鋼產量占據全球總粗鋼產量的58.6%,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大鋼鐵生產國。
由美國鋼鐵協會的數據可知,早在2017年的時候,美國自中國進口的鋼鐵總量累計達到81.3萬噸。
並且,美國在2018年的時候自中國進口的水泥熟料總量累計達到198.22萬噸,是所有從中國進口水泥熟料第二多的國家。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還要從 美國製造業的衰退 來講起。
製造業的衰退最明顯的表現在 社會 階層當中,曾經的美國中產階級是美國 社會 中的一股主導力量,但現在他們逐漸發現,最富有的400個人擁有的財富甚至超過了 社會 剩餘50%的人的財富,也就是美國剩餘的1.5億人的財富。
社會 開始向兩極化發展,頂層的人越來越富有,底層的人越來越貧窮,而曾經堅厚的中產階級要麼成為頂層的精英人士,要麼淪落為底層的貧困群眾,當然還有兩邊都不沾的,只能整日忙活於被不斷壓榨的工作之中,不見天日。
表現在教育方面就是,來自曼哈頓公園大道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一條道順暢地從精英學校,再到常春藤名校,最後直接成為 社會 精英;
而出生在貧民窟的孩子在周遭環境種種的影響下,卻因為毒品、犯罪等原因而輟學,只能領取最低生活津貼度日。
漸漸地, 社會 階級開始固化。
中產階級的萎縮和兩頭人群惡性循環的加深,間接導致了美國 社會 從意識形態到客觀條件的極端分化。
於是,似乎是代表上帝來拯救曾經輝煌的中產階級的川普也就得以名正言順的登台表演。
如果現在你對美國的中產階級說,加油伙計,天道酬勤,你一定會成為美利堅最靚的那個仔,大多數人會嗤之以鼻。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這完全是有非常大的可能的,當時的美國夢讓多少世界男女為之神往。
就比如說下面這一位,他是曾經的世界第二大鋼鐵公司,也就是美國伯利恆鋼鐵廠的創始人查爾斯·施瓦布,更是美國夢的傑出代表。
施瓦布的家境並不好,在他15歲的時候就出去做馬夫謀生,18歲的時候來到鋼鐵廠上班,憑借個人的努力,底層出生的他成功實現了人生的完美逆襲。不僅成為了「鋼鐵大王」卡耐基的副手,而且在之後更是成為新的「鋼鐵大王」,並在1904年創立了伯利恆鋼鐵廠。
但是好景不長,以技術發家的伯利恆鋼鐵廠,卻在發展壯大後失去了自己的本心。
因為忽略技術以及臃腫的管理,加之1973年的時候,美國開始出現鋼鐵產能過剩,以歐盟和日本為代表的新技術、低成本工業迅速崛起,利恆鋼鐵廠很快顯露頹勢。
這里不得不提一嘴彼時強大的美國工會,聯合工人罷工、遊行,逼迫鋼鐵企業不斷提高薪資,當時來說,再也沒有那個傳統製造業的薪資能夠比鋼鐵工人的薪資更高的了。
在工業化完成後,美國開始重點轉向金融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其國內鋼鐵市場需求開始下降。
加之美國鋼鐵的成本不斷提高,技術不斷落後,國家扶持力度不斷下降等等,美國鋼鐵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逐漸消失。
八十年代,在全球化浪潮下,美國為保護國內鋼鐵行業免受外國沖擊,進行了貿易保護,這無疑大大延緩了美國企業去產能化的進程。
2003年,積重難返的伯利恆鋼鐵廠宣布解散,長達一個世紀的鋼鐵帝國黯然退場。
時間的齒輪正在不斷撥轉。
現在的美國靠著矽谷的一大批頂層精英依舊保持著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卻在不斷丟棄國家強盛的根本——製造業,其泡沫經濟得以建立的根本不過是以美元為基礎的世界貨幣體系,但倘有一日,這體系崩潰了美國該怎麼辦?
伯利恆鋼鐵廠的崩塌似乎依舊在眼前映現,川普在位期間曾為美國製造業的重塑所進行過努力,但結果如何不言而喻。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曾經擁有不曾珍惜,如今再要如何能夠?時間在大步邁前,當以美國製造業為棒喝。
『肆』 鋼鐵產能過剩是什麼
中國鋼鐵為什麼會產能過剩 高分!!!!
目前,我國的大工業,幾乎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這里的產能過剩主要是指技術水平不高的中小型企業過多,而且不斷在建設。例如,小煤礦、小鋁廠、小鋼廠等等,只要是能夠就地取材的,都會因高額利潤的吸引而大量涌現各種小廠。另外一種是包含了大型企業在內的重復建設,比如帶材賺錢,那麼各大企業就同時新上各種冷軋生產線;型材賺錢,就海現大量擠壓線,等等。
這是我個人所切身體會到的兩點,再次總結下就是:
1、低端中小型企業過多導致產能過剩,而高端產能仍舊是不足的;
2、大型企業重復建設某一類型的生產線,缺乏創新。
至於你寫論文,建議你還是中規中矩,沒有經歷和切身體會的東西是寫不出創新觀點的,而且很多具體的細節需要論述,很麻煩,搞不好就是弄巧成拙。
中國鋼鐵行業 什麼時候開始產能過剩
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的鋼鐵產能急劇增長,鋼鐵需求量增長幅度沒有同步跟進,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鋼價下滑,鋼廠效益下降,甚至出現了局部虧損乃至後來的全行業虧損。
根據材料一概括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危害
未來兩年中國鋼鐵市場不會樂觀,產能過剩4億噸左右這是業內人士的共識,並且民營企業大量的沒有生產的鋼鐵生產線並沒有拆除,都在等待時機開爐冶煉,由於有環境保護成本較低當地 *** 不嚴格監管,用人採取隨意性的彈性工作制,稅收採取包稅制,產品生產工序簡化,質量要求降低檔次等成本優勢,這些虎視眈眈的民營企業就像春天的蒼蠅,季節一到立即冒出來繁殖,使的稍微改善的市場立即打壓回去。所以,鋼鐵工業的回暖是要經過國家層面的刮骨療毒的治理才能實現的。商品的價格決定於商品的價值和供需關系,鋼鐵產品作為一個普通的商品,也不例外遵循這一規律。目前,我國鋼鐵經過多年的高盈利期,誘導了這個行業的無序過度膨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都投資涉足鋼鐵廠建設,造成了目前實際上超過十億噸的產能。隨著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基建規模的大幅度壓縮和基礎建設投資強度的降低,以及國有企業投資慾望的萎縮,民營企業迴流資金的加強,外資企業撤資的加快,鋼鐵需求不再大幅增加。這必然造成了嚴重的過剩,鋼鐵廠為了維持基本的合同量,就相互搏殺,降低價格,使得熱軋薄板低於1750元【含稅】,棒線材1800元左右盤整,這就是所謂的低於白菜家。這種局面將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不會立即轉變,也不符合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客觀環境。作為一個鋼鐵行業的從業者,經歷了輝煌到衰落的過程,真是感慨萬千。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局面如果國家不進行干預,將會長期下去。很多鋼鐵廠目前是在堅持之中,等待時機。鋼鐵火爆不再來,規模十億變白菜;莫怨市場進嚴冬,私自上馬互拆台;昨日還在當農民,搖身一變鋼廠開;炫耀自己能暴富,鋼鐵老闆傳後代;收破賴的也建廠,軋棉花的也進來;娶了戲子投股市,資產轉移到海外;十代用不盡私財,永遠也不去還貸;冰凍期限有多長,我先停爐去躲債;工人生活怎麼辦,自己想法真活該!
中國的鋼鐵產能過剩現在到底有多麼嚴重
目前經過一年多的的供給側改革和化解落後產能工作,已經削減了近一億噸的落後產能,但是目前的產能還有11億噸多,鋼鐵的需求量8億噸,出口一億噸,還有將近2億噸的過剩產能需要淘汰,這還不包括0.8億噸的地條鋼非法產能。
鋼鐵產能過剩 對哪些行業有影響
鋼鐵產能過剩危害最大的還是鋼鐵行業本身,其次是相互競爭壓價拖累了煤炭行業經營環境,擠死了礦山行業的利潤,打擊了航運市場的發展,干擾了港口和鐵路行業正常的收費標准,摧毀了鋼鐵貿易商的資金鏈,也使得低價格的劣質鋼材進入建築領域,留下後患。
鋼鐵產能過剩,多出來的鋼鐵怎麼處理?
出口,產能越過剩,則出口價格越低。牛奶是直接倒掉,這種情況中國也已經發生了。
中國為什麼鋼鐵會產能過剩
目前,我國的大工業,幾乎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這里的產能過剩主要是指技術水平不高的中小型企業過多,而且不斷在建設。例如,小煤礦、小鋁廠、小鋼廠等等,只要是能夠就地取材的,都會因高額利潤的吸引而大量涌現各種小廠。另外一種是包含了大型企業在內的重復建設,比如帶材賺錢,那麼各大企業就同時新上各種冷軋生產線;型材賺錢,就出現大量擠壓線,等等。
這是我個人所切身體會到的兩點,再次總結下就是:
1、低端中小型企業過多導致產能過剩,而高端產能仍舊是不足的;
2、大型企業重復建設某一類型的生產線,缺乏創新。
至於你寫論文,建議你還是中規中矩,沒有經歷和切身體會的東西是寫不出創新觀點的,而且很多具體的細節需要論述,很麻煩,搞不好就是弄巧成拙。
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為什麼還研究其生產
鋼鐵行業和鋼鐵產品是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生存的基本物質基礎,只要人類不消亡,在可預見的幾十年內,還沒有什麼材料能可靠、廉價地全面替代鋼鐵,因此,既然鋼鐵行業還要與我們人類並存許多年,那鋼鐵行業的技術進步就是人類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況且這個行業太大了,裡面商機無限,目前的產能過剩並不代表這個行業要滅亡。況且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產能過剩背後隱含的重要意義:人類的技術進步已經徹底超越了可憐的「供不應求」的「短缺經濟」時代,奠定了進入商品極其豐富的時代,人類已經有能力為自身製造使用不完的產品,為了這一天,人類奮鬥了200多年(甚至是2000年),終於實現了這個目標,這是人類值得驕傲的一天。可某些人卻簡單無知的認為產能過剩是洪水猛獸,太失之偏頗了。以我總工程師的經歷和參與過省級工業經濟管理的體會,產能過剩,無非是給人類提供了一個必需有競爭危機意識、必需要優化產業結構、升級產品技術含量、降低價格、獲得消費者滿意的這樣一個重要機會而已。繼續研究鋼鐵生產技術,優化產業結構,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重要的工作內容。
鋼鐵產能過剩,為什麼越減越多
主要是一些地方和一些民營鋼鐵企業,一邊享受著削減產能帶來的結合升高利好,一邊釋放已經關停的產能,個別的不法企業還在擴建產能。目前,我國鋼鐵12.6億噸產能,8.5億噸消耗量,1.4億噸極限出口量,過剩產能2.7億噸過剩產能。中國鋼鐵行業長時期的高利潤強烈 *** 了過度的,快速的產能擴張,就連農民,軋棉花的,賣香油的,做鋼結構的,做鋼鐵貿易的,村長鎮長都投資煉鋼,收破爛的都是鋼鐵廠董事長,造成鋼鐵產能幾十年的旋風式增長,達到了12億噸之巨,鋼鐵行業這種產能嚴重過剩局面是導致價格下滑,競爭白熱化效益低下的原因,無序擴張不制止,落後產能不淘汰,鋼鐵工業就沒有回暖的跡象,即使一時復甦,也會被立即死灰復燃的小鋼鐵抵消,最終受害的還是建設項目的質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國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這樣---沒有經過審批手續的,近二十年建設的鋼鐵廠一律拆除。
鋼鐵行業從什麼時候開始全行業虧損?
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在內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出口,大量的鋼鐵出口又造成了鋼鐵價格下跌,最終使得全球鋼鐵行業越來越不景氣。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並購重組趨勢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bg.qianzhan/...b統計,2014年中國的粗鋼產量達8.227億噸,是日本的7倍以上。2015年1到9月的粗鋼產量為6.09億噸,比上年同期減少2.1%。由於需求下滑超過產量減少,為了確保銷量,各鋼鐵廠商展開了激烈的價格競爭。其影響不僅限於中國國內。受中國國內需求低迷影響,中國產鋼鐵大量流向海外。
中國2013年鋼鐵出口量為6200萬噸,到2014年猛增至9400萬噸,創歷史新高。預計2015年全年將超過1億噸。日本2014年度的粗鋼生產量約為1.1億噸,估計中國的出口量將逼近日本的產量。中國產鋼鐵的平均出口單價方面,2015年上半財年為每噸620美元左右,同比下跌逾兩成。
產能過剩的嚴重性毋庸置疑,鋼鐵行業想要翻身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伍』 鋼煤電行業近況
隨著鋼煤去產能進入攻堅階段,鋼煤電企業兼並重組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申萬宏源之前的研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煤能源煤炭總儲量為235.99億噸,可采儲量139.24億噸,位居全國煤炭上市公司第二位。行業分析師表示,中煤能源作為中煤集團旗下最大煤炭上市平台,預計公司或將率先受益國企改革,後續外延擴張可期。
『陸』 河北省的鋼鐵產量佔全國的比重,唐山的鋼鐵產量占河北省的比重
至2018年,河北省的鋼鐵產量佔全國的比重佔全國產量的20%-30%,唐山的鋼鐵產量占河北省的比重為2/3。
2017年,河北省鐵礦產量為5.82億噸,佔全國總產量的47.3%。唐山市產能占河北省產能55%,佔全國產能13%。
至2013年,河北省粗鋼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11.6%,佔全國產量的23.9%。鋼鐵產業成為河北第一支柱產業。其中,唐山和張家口分別佔全省產量近50%和4%。
(6)2017年鋼鐵產能過剩多少擴展閱讀:
「十一五」以來的近7年時間里,鋼鐵行業技術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體現:
1、整體裝備水平大幅提高,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11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約65%,3000立方米以上高爐達33座;100噸及以上煉鋼轉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約63%。
大部分企業已配備鐵水預處理、鋼水二次精煉設施,精煉比達到70%,軋鋼系統基本實現全連軋。寶鋼、鞍鋼、武鋼、首鋼、馬鋼、邯鋼、太鋼、興澄特鋼、東特大連基地等企業新建的大型化裝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工藝配備已實現了現代化、高效化、自動化煉鋼生產模式。
2、品種結構調整取得成效,產品質量明顯改善。我國鋼鐵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部分鋼材產品的實物質量達到或接近歐盟、日本等國外先進實物質量水平,國民經濟亟需的關鍵鋼材品種開發也取得長足進步。
『柒』 中國十大產能過剩行業
產能過剩是指在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超出市場消費能力。生產能力是反映企業所擁有的加工能力的一個技術參數,與生產過程中的固定資產數量質量、組織技術條件有很大關聯,因此,有種說法認為產能過剩並不意味著產品過剩是有道理的。中國十大產能過剩行業1、鋼鐵業據日經中文網報道,上海市郊外的鋼材市場"松江鋼材城"。一度被認為是雲集了2000家鋼鐵貿易公司的上海最大的鋼材市場,如今已經門可羅雀,關門大吉的公司也不在少數。然而,中國企業的增產意願仍然旺盛。據中國鋼鐵相關網站"中聯鋼網"統計,2014年中國將有24座新增高爐投入運行。年設計產能為3500萬噸。雖然與2013年新增加的7000萬噸相比減少了約一半,但在行情低迷的情況下,產能仍將持續被增強。據悉,鋼鐵製造行業產能過剩已持續好幾年,在2007年前,粗鋼產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後產能利用率整體下了一個台階,再也沒有回到80%,即長期產能過剩的體現。2、煤炭2010年的"煤飛色舞"行情,至今被投資者津津樂道,不過彼時的人們,很難預見到:這竟然是煤炭股最後的絕唱,從2010年至今的整整四年裡,煤炭股迎來的是慘烈殺跌,一跌再跌,持有煤炭股的投資者,則虧損累累深度套牢。根據統計顯示,煤炭行業虧損面已高達80%左右。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24日,19家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煤企,有8家煤企凈利潤虧損,有14家煤企凈利潤同比下降。其中,煤氣化預計上半年虧損3億元-3.3億元;神火股份預計上半年虧損3.4億元-3.7億元;而國投新集更是預計上半年虧損6.5億元,同比下降594.50%。而對於虧損的原因,多家煤企都提到,是由於煤炭市場產能過剩,煤炭價格不斷下跌造成的。2002年,中國原煤產量僅為15億噸。2011年時,中國原煤產量達到了35億噸。2013年10月21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在2013國際煤炭峰會上表示,"十一五"以來的7年間,全國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5萬億元,累計新增煤炭產能約20多億噸。截至2012年底,全國現有煤礦總產能約39.6億噸,產能建設超前3億噸左右。
『捌』 我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是多大,我國今年鋼鐵減產任務是多少!
今年我國的GDP 增長率目標是6.5%,削減過剩的鋼鐵產能5000萬噸。2017年是去產能的攻堅之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當供需發生結構性變化時,不是短期調結構能夠調得過來的,去產能是一項長期工作。盡管「十三五」期間會加大力度,但2017年的決心不會動搖,力度不會減弱,今年將著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堅決取締「地條鋼」。如果在鋼鐵行業和市場當中允許「地條鋼」存在的話,一定是劣幣驅逐良幣。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是政府的職責,今年6月底前,會把這項工作扎扎實實地推進,為鋼鐵市場的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是今年和去年去產能工作當中,強調依法依規綜合施策,將不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作為執法重點,堅決把不符合環保、安全、質量、技術、能耗等標准和政策的產能依法依規退出。
三是處置「僵屍企業」作為化解今年過剩產能的牛鼻子。它已經不生產,有的企業主動選擇了退出這一行業。但是面臨資產、債務怎麼處置,員工怎麼安置,這是今年推進去產能工作要抓的。一般來說,產能多了,他們第一是開員工,第二是資產處置,第三是銀行壞賬處置。在我們國家,去產能工作要把職工的安置落實,營造一個很好的穩定的環境,特別是對這些職工,進行再就業幫扶,強化職業培訓、就業服務和政策扶持,做好社會保障銜接,加大對困難人員的援助力度,運用公益性崗位托底幫扶,妥善做好職工安置,這是政府的天職,要兜底。
『玖』 2017年全國各地區確定的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是多少
2015年,全國粗鋼產量8.04萬噸,年產量在1000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30家,其中國有企業23家,規模在前14位的國有鋼鐵企業有:河鋼集團(4774萬噸)、寶鋼集團(3494萬噸)、鞍鋼集團(3158噸)、首鋼集團(2855噸)、武鋼集團(2577萬噸)、山東鋼鐵(2.480,-0.02,-0.80%)集團(2169萬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880萬噸)、渤海鋼鐵集團(1626萬噸)、河鋼集團唐鋼公司(1542萬噸)、本鋼集團(1499萬噸)、華菱鋼鐵(5.060,0.24,4.98%)集團(1487萬噸)、萊蕪鋼鐵集團(1446萬噸)、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399萬噸)、包鋼集團(1186萬噸)。這次去產能效果如何,看看鋼鐵市場的強勁反彈就可以清楚的表明了!不過,這只是初步的成果,過剩的4億噸產能還有很多沒有拆除,所拆除的大部分都是市場已經淘汰了,關停的設備,下一步在市場好轉的形勢下拆除正在生產的產能才是真正的考驗,那些民營鋼鐵企業雖然手續不全,產品低劣污染環境浪費能源少交稅費,但是能力超群能量巨大,在政策中可以輾轉騰挪求得生存,而那些正規的國有企業反而會被化解掉部分產能。目前,我國鋼鐵12.6億噸產能,8.5億噸消耗量,1.4億噸極限出口量,過剩產能2.7億噸過剩產能。中國鋼鐵行業長時期的高利潤強烈刺激了過度的,快速的產能擴張,就連農民,軋棉花的,賣香油的,做鋼結構的,做鋼鐵貿易的,村長鎮長都投資煉鋼,收破爛的都是鋼鐵廠董事長,造成鋼鐵產能幾十年的旋風式增長,達到了12億噸之巨,鋼鐵行業這種產能嚴重過剩局面是導致價格下滑,競爭白熱化效益低下的原因,無序擴張不制止,落後產能不淘汰,鋼鐵工業就沒有回暖的跡象,即使一時復甦,也會被立即死灰復燃的小鋼鐵抵消,最終受害的還是建設項目的質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國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這樣---沒有經過審批手續的,近二十年建設的鋼鐵廠一律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