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銹鋼的始鍛溫度和終鍛溫度是多少度
鋼鍛件的始鍛溫度,就是工件燒到可以鍛打的最高溫度,過了這個溫度就叫過燒,這是就可以開始鍛打,在鍛打的過程中工件溫度慢慢涼下來,到了不可鍛打的溫度,這時的溫度叫終鍛溫度,由於工件材質不同它們的始鍛溫度和終鍛溫度也不同。溫度過高就產生過燒,使工件材質發生變化,過低工件就鍛打不動,還可能鍛裂工件
B. 雙相鋼2507 鍛打溫度多少度
2507的始鍛溫度和終鍛溫度的范圍比較小,一般是1150-950度之間,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打裂,建議加熱速度不要過快。
C. 鍛造為什麼要進行加熱如何選擇鍛造溫度范圍
鍛造溫度范圍是指始鍛溫度和終鍛溫度之間的溫度范圍。
鍛造溫度范圍應盡量選寬一些,以減少鍛造火次,提高生產率。加熱的始鍛溫度一般取固相線以下100~200℃,以保證金屬不發生過熱與過燒。終鍛溫度一般高於金屬的再結晶溫度50~100℃,以保證鍛後再結晶完全,鍛件內部得到細晶粒組織。碳素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的鍛造溫度范圍,一般以鐵碳平衡相圖為基礎,且其終鍛溫度選在高於Ar3點,以避免鍛造時相變引起裂紋。高合金鋼因合金元素的影響,始鍛溫度下降,終鍛溫度提高,鍛造溫度范圍變窄。部分金屬材料的鍛造溫度范圍見表2-4。此外,鍛件終鍛溫度還與變形程度有關,變形程度較小時,終鍛溫度可稍低於規定溫度。
部分金屬材料的鍛造溫度范圍
材料類型
鍛造溫度/℃
保溫時間
/min﹒mm-1
始 鍛
終 鍛
10、15、20、25、30、35、40、45、50
1200
800
0.25~0.7
15CrA、16Cr2MnTiA、38CrA、20MnA、20CrMnTiA
1200
800
0.3~0.8
12CrNi3A、12CrNi4A、38CrMoAlA、25CrMnNiTiA、
30CrMnSiA、50CrVA、18Cr2Ni4WA、20CrNi3A
1180
850
0.3~0.8
40CrMnA
1150
800
0.3~0.8
銅合金
800~900
650~700
鋁合金
450~500
350~380
D. 鋼的鍛造溫度范圍是如何確定的始鍛溫度和終鍛溫度過高或過低各有何問題
始鍛溫度是開始襲鍛造的溫度,也是允許的最高加熱溫度。始鍛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可能造成過燒和過熱,但始鍛溫度也不宜太低,否則將縮短鍛造操作時間,縮小鍛造溫度范圍,增加鍛造的困難。一般將始鍛溫度控制在固相線以下150~250℃。
終鍛溫度是停止鍛造的溫度。終端溫度過高,停止鍛造後晶粒在高溫下繼續長大,使鍛件晶粒粗大,降低鍛件的力學性能;終鍛溫度過低時,鍛件塑性不良,變形困難,內應力增大,甚至導致鍛件產生裂紋。碳素鋼的終鍛溫度約為800℃,合金鋼一般為800~900℃。
(4)鍛打鋼鐵要多少溫度擴展閱讀:
鍛造溫度與鍛造工藝有關,大型件有時要分成三火完工,那最後一次變形前的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要酌情而定——看變形量而定。臨界變形量-溫度-晶粒大小三者間的三軸圖在鍛造手冊等有關資料里找得到,一般最後一火加熱溫度低一些,1150~1180℃,如果已沒有多少變形量(或鍛造比≤1.2之類),可將加熱溫度控制在1050℃——對大多數合金結構鋼來說,晶粒快速長大是從1050℃以上開始的。
因為盡管表面溫度(尤其是邊角溫度)低一些,內部溫度可能還比較高。這時內熱外冷,有較好的「模殼效應」,有利壓實內部材料,鍛件外形也容易精整。
E. 為什麼一般要把鋼材加熱到1000-1250℃高溫下進行鍛造加工
原因:
1、高溫回火的回火溫度高,有利於徹底消除內應力,提高塑性和韌性,碳結構、合金鋼、保證淬透性結構鋼鋼材均可採用高溫回火狀態交貨。
2、加熱溫度越高,晶粒長大越快,奧氏體越粗大;保溫時間延長,晶粒不斷長大,但長大速度越來越慢。
例如:機械結構鋼即適用於製造機器和機械零件的合金鋼。通常要經過熱處理(如調質處理、表面硬化處理)後使用。
優質碳素結構鋼主要用於製造機器零件。一般都要經過熱處理以提高力學性能。30、35、40、45、50鋼經熱處理後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即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高的塑性、韌性,用於製作軸類零件。
(5)鍛打鋼鐵要多少溫度擴展閱讀
1、鋼材出廠前經退火熱處理。退火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遺留的組織缺陷和內應力,並為後道工序作好組織和性能上的准備,合金結構鋼、保證淬透性結構鋼、軸承鋼、工具鋼、汽輪機葉片用鋼。
2、從鋼液中產生晶體的過程,也稱液態結晶或一次結晶。隨著熱量的導出,晶體從無到有(形核),由小變大,直至液體全部轉為固體,完成結晶過程。鋼液的結晶過程決定著鋼錠或鑄件的結晶組織及物理、化學不均勻性,從而影響到鋼的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能。
F. 磨床上,打磨鋼鐵時,的溫度是多少
工件在磨床上加工時加工面都要有冷卻液不斷冷卻,在此工況條件下加工接觸面的溫度400°C左右。
G. 煉鋼鐵需要多少溫度
冶煉鋼鐵的來溫度為1500度左右;你源的工作室達不到要求.
一個100W的白熾燈正常工作時,其燈絲的溫度可達2000度.
1100度是個很尷尬的溫度.
1100度,可以用來熔銅、銀、鋁.用你的工作室來澆鑄上述金屬的工具品,想必是不錯的.
H. 煉鋼的溫度起碼要達到幾度啊
純鐵的熔點即結晶點是1538攝氏度 所謂煉鋼問的太寬泛了 你想要那種鋼材 具體處理工藝不一樣 解釋起來好多 姑且認為是1538吧 怎麼著煉鋼得有鋼水
I. 為什麼把鋼鐵燒紅了 才容易鍛造 難道會變軟
不燒紅去鍛打會開裂,只有加熱到1100-1150度左右才達到鍛打溫度。燒紅鋼鐵肯定變軟
J. 煉鐵需要的溫度是多少度
如果從使用工具的料質角度進行歷史分期,人類首先進入的是石器時代,當時人們只使用那些經過簡單加工就能夠應用的材料,如獸骨、石塊和木頭等。
除了少量的鐵質隕石和小塊天然黃金外,人們最早認識的金屬是銅。很可能是人們無意中用含有銅礦物的石頭搭建爐灶燒火,由於銅的熔點低,熔化後的銅金屬留在灰燼中被人們發現。這些新物質不同於石器,打磨後會發出誘人的光澤,而且可捶打成薄片和其他形狀,適於做裝飾品。後來人們又發現銅經過加工可製成切削工具,切割堅硬的物體時鋒刃只會變形而不易破損,比石刀、石斧強很多。大約公元前4000年,在古埃及與西亞兩河流域,銅器開始得到大量使用。
但是,用純銅製成的工具和武器太軟,不過人們很快發現,在冶煉銅礦石時混入一定量的錫,製成的青銅則遠比純銅硬得多。大約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與西亞地區最早進入青銅時代。
由於鐵的熔點為1150℃,比銅高很多,木柴燃燒的溫度很難使鐵礦石熔化,直到公元前1400年,在兩河流域才首先出現冶煉生鐵技術。位於小亞細亞的赫梯人是第一個使用鐵制武器的民族,他們征服了附近使用青銅武器的其他民族。與此同時,使用鐵制武器的多利安人入侵希臘,打敗使用青銅武器的原住民,把鐵器傳入歐洲。
中世紀時,歐洲冶金工匠採用一種能夠獲得較高溫度的熔鐵爐,熔融後的鐵水灌入鑄模,成為鑄鐵。它比以往的生鐵製品更便宜,也更堅硬,因而使鐵器得到更廣泛的使用,但也導致森林木材被大規模砍伐。18世紀末,英國鐵匠使用焦炭代替木炭,由此開始了以煤為主要能源的時代。
法國科學家列奧米爾發現,碳的含量決定著鐵的韌性和硬度。人們通過增加爐火的溫度以及向熟鐵中加入適量的碳,首次製成了更堅硬的鋼。但由於繁雜的工藝過程,鋼仍然是一種很昂貴的材料,僅用於製造刀劍和彈簧等。直到1856年,英國工程師貝塞麥發明了鼓風爐技術,通過送風的方法來提高熔爐溫度和控制碳的含量,生產出大量價格便宜的鋼材。不久,英國工程師西門子又發明了平爐煉鋼法,從此人類進入了鋼鐵時代。從槍炮、機器、輪船、鐵路、橋梁到許多日常生活用品,鋼材都得到廣泛的使用。
科學家在煉鋼過程中發現,適當加入少量的錳,可製成非常堅硬的錳合金鋼。隨後,人們又嘗試向鋼中加入鎢、鉻、鋁、鎳、鈷、鋇等元素,製成各種特殊性能的合金鋼,如在高溫下仍保持高硬度的鎢鉻合金鋼、不怕腐蝕的鎳鉻不銹鋼、具有極強鐵磁性的鎳鈷磁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