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鋼鐵路停運了嗎
廣州市政府公布最新規劃《廣州市白鵝潭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廣鋼鐵路支線用地被規劃為道路、綠地等其他用地。所以,就沒有了
如果本問題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另發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祝好人一生平安!
⑵ 怎麼樣去廣州讀書
2010年廣東高考
調整為「3+文綜/理綜」
晶報記者 丁光瑩 俞平
昨天下午,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廣東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改革調整方案》(下稱《調整方案》)。該《調整方案》經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並報教育部核准,將於2010年開始實施。其最大變化是:2010年起,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科目調整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新建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從2009年開始實施。昨日,本報記者第一時間邀請市教研室高考備考負責人龔湘玲教研員對《調整方案》進行解讀。 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調整 調整1 取消X科選考科目
2010年,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科目設置由此前的「3+X+文科基礎/理科基礎」調整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3」為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其中數學分為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外語為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俄語、西班牙語的任一種(具體科目以教育部當年規定為准)。文科綜合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個科目,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三個科目。 龔湘玲解讀: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核心。事實上,正式公布出來的《調整方案》是2005年廣東省討論制定《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中的徵求方案之一。當時,深圳本地調研情況是:超過2/3的學校傾向於採用「3+文綜/理綜(小綜合)」方案。其共同理由是:既便於高考錄取的操作,也便於學校教學安排。而從全國范圍來看,此調整方案也是全國各省目前普遍使用的一個方案,可見有其相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調整順應了大多數人的意願。 廣東在高考改革上可算是一種來之不易、實事求是的「回歸」。這種「回歸」,有其原因——2007年與2008年的高考改革仍未能讓10年來「大綜合」方案遺留的問題得以有效改善,比如X科的不均衡問題,比如因考試科目過多而導致學生負擔重、學校教學分散、負擔重等問題。而應該看到的是,這種「回歸」雖然形式上與全國大部分省大同小異,但在內容上廣東仍可做到實質的不同,比如考試內容、考試要求、命題思路如何真實地滲透新課改的理念。 調整2 考試時間縮短為2天 語文:150分鍾。文科數學/理科數學:120分鍾。文科綜合/理科綜合:150分鍾。外語(筆試):120分鍾。 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具體考試日期按教育部統一要求。體育術科、音樂術科、美術術科考試一般在1-3月份;英語聽說考試一般在3-4月份。 龔湘玲解讀:2010年以前,「X科」與「文科基礎/理科基礎」兩科加起來300分,需要4個小時(即240分鍾)完成,而2010年後變成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一科300分,要在150分內完成。考試時間縮短,題量減少,這意味著每個考點的分值會增加,顯然這對學生的要求會高一些。 調整3 2011年始英語增加聽說考試 文綜、理綜採用3科合卷的方式,不設選做題。外語中的英語科考試,2010年筆試試卷包括聽力試題;2011年始筆試試卷不包括聽力試題,單獨進行聽說考試,筆試與聽說考試分別進行,參加英語科考試的必須參加筆試和聽說考試。 在成績呈現上,普通高考各科目考試成績以原始分形式呈現。語文、數學、外語的滿分值各為150分;文綜、理綜滿分值各為300分。文科類或理科類考試科目組總分由「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組成,滿分為750分。 文綜中思想政治內容、歷史內容、地理內容的卷面滿分值各為100分;理綜中物理內容、化學內容、生物內容的卷面滿分值各為100分。 2010年英語科筆試(含聽力)卷面滿分值150分;2011年起英語科筆試與聽說考試合計滿分值150分,其中,聽說考試佔英語科總分的10%。以後,聽說考試成績佔英語科總分的比例視實施情況適當調整。 體育術科、音樂術科、美術術科考試成績以原始分形式呈現,體育術科、音樂術科、美術術科滿分值各為300分。 龔湘玲解讀:整體上來說,「3」里的三科目沒有太大變化;改變最大還是「文綜/理綜」所涉及科目對總分的影響度。舉例:過去X科選物理的考生,其優勢學科物理在總分中所佔的分值從原先的186分(即X科150分+理綜中物理36分)變為100分,即大大減少了優勢學科(除三主科外)對於總分的影響程度。而另外兩個同類學科(如化學、生物)則由過去的36分調整為100分,大大增加了其影響力。那麼,三科均衡優勢的考生總成績要比單科優勢的考生高。文科考生也有同樣的情況。換句話說,新調整的高考方案,要求考生在某個領域內應全面發展。另一個角度,從難度來看,2010年開始的「文綜/理綜」考試整體難度估計要比以前的「X科+文科基礎/理科基礎」整體難度大,「文綜/理綜」所涉及科目的試題過去是選擇題居多,2010年以後很可能是綜合題居多。 聲音 明年仍考後填報志願 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楊開喬說,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培養發展規律,高考既要有利於促進實施素質教育,促進高中學生基礎知識全面發展,防止高中學生過早「偏科」;又要體現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適當地將選拔考試與水平考試分離,使水平考試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完成,減輕高中學生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備考負擔。按照我省現行的高考方案,統一高考涉及9門課程的內容;調整後,統一高考涉及6門課程的內容。 在被問及我省會否採取實施「平行志願」的填報方式時,楊開喬說,任何一種志願填報方式都是有利有弊,目前只有少數省份在實行「平行志願」填報方式,其最大優勢就是充分體現分數優先,但同時也會造成考生「扎堆」現象嚴重、信息不平衡,而且,「平行志願」自身也存在著弊端,考生一旦退檔後就沒有出路了,志願已經全部投完;此外也容易造成投檔比例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考生的利益。從今年我省實行考後知道分數再填報志願的情況看,除了極個別院校在低分段上出現斷檔情況外,總體情況良好。因此,楊開喬重申,省教育考試院將一如既往地積極探索保障絕大多數考生利益、減低風險的志願填報方法模式,2009年仍採取考後填報志願。 新建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考生須完成另三科水平考試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的課程安排,分階段設置。近期統一組織的考試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六門學科。其中,文科類、藝術類考生,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指定為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理科類、體育類考生,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指定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門學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各科目近期全部採用選擇題,以後再逐步增加其它題型。考試內容由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編制考試大綱,在考試前公布。 各科成績分ABCD四個等級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各科目的卷面滿分值為100分,成績公布採用等級分,各科公布成績分為A、B、C、D四個等級。每次考試結束後,省教育考試院將根據考試結果進行年度等值處理後,將卷面成績轉換為等級分。各科卷面成績與等級分關系:100分-85分為A級,84分-70分為B級,69分-50分為C級,49分-25分為D級,24分及以下不給等級。
高二完成學業水平考試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在高中第三學年上學期結束前完成,每科考試時間為90-100分鍾。普通高中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期間可報考兩次,畢業後不再參加學業水平考試。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組織評卷、統一組織成績評定和公布成績。省教育考試院要制訂實施辦法。 龔湘玲解讀:新增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與綜合素質評價同時作為高校錄取時的重要依據,其目的主要是保證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完整開設。不然,部分學校可能從高一開始就不設高考不涉及的科目,這樣對於學生的成長非常不利。而事實上,目前社會的發展更需要文理兼容的綜合人才。另一方面,區分於高考的選拔功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要求不高,應不至於加重學生負擔。我個人認為,錄取關鍵時候,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與綜合素質評價或許有用,學生也應從自身發展及有利角度保障學習的時間與空間。
高校可自主確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錄取標准 按照普通高校的辦學層次,根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分科類設置普通高校專業錄取資格。 具備第一批本科院校普通類專業錄取資格的必要條件:文科類考生必須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指定科目,參加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的學業水平考試,且三門學科成績均達到C級及其以上等級;理科類考生必須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指定科目,參加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門學科的學業水平考試,且三門學科成績均達到C級及其以上等級。 具備第二批本科院校(含第二批A類、B類院校)普通類專業錄取資格的必要條件:文科類考生必須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指定科目,參加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的學業水平考試並均獲得等級成績,且考試成績中至少有兩門達到C級及其以上等級;理科類考生必須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指定科目,參加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門學科的學業水平考試並均獲得等級成績,且考試成績中至少有兩門達到C級及其以上等級。 具備第三批專科院校(含第三批A類、B類院校)普通類專業錄取資格的必要條件:文科類考生必須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指定科目,參加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的學業水平考試並均獲得等級成績,且考試成績中至少有一門達到C級及其以上等級;理科類考生必須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指定科目,參加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門學科的學業水平考試並均獲得等級成績,且考試成績中至少有一門達到C級及其以上等級。 各批次藝術類專業錄取資格的必要條件:考生必須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指定科目,參加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的學業水平考試,且至少有兩門學科成績達到D級及以上等級。 各批次體育類專業錄取資格的必要條件:考生必須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指定科目,參加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門學科的學業水平考試,且至少有兩門學科成績達到D級及以上等級。 考生同一學科參加兩次或以上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取較高等級成績。 普通高校可根據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在各類別高校指定的錄取資格必要條件范圍內,自主確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錄取標准。
廣州市第八十中學 [薦]
真光中學 [薦]
廣州市培英中學 [薦]
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 [薦]
廣州市育才中學 [薦]
廣東省實驗中學 [薦]
南武中學 [薦]
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 [薦]
顏樂天紀念中學 [薦]
廣州市21中學 [薦]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薦]
新市中學 [薦]
廣州市第72中學 [薦]
廣州市培正中學 [薦]
石井中學 [薦]
廣州市第四十四中學 [薦]
廣州市第41中學 [薦]
廣州市廣園中學 [薦]
廣州市天河中學 [薦]
廣州市第六十七中學 [薦]
羊城鐵路總公司廣州鐵路第一中學 [薦]
嘉禾中學 [薦]
廣州市第七十一中學 [薦]
廣州市40中學 [薦]
廣州市24中學 [薦]
廣州市五羊中學 [薦]
礦泉中學 [薦]
廣州市第27中學 [薦]
廣州市第七十中學 [薦]
廣州市32中學 [薦]
廣州市第七十三中學 [薦]
廣州市97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神山中學 [薦]
廣州市執信中學 [薦]
廣州市四中 [薦]
廣州市恆福中學 [薦]
廣州市17中學 [薦]
廣州市12中學 [薦]
廣州市第十八中學 [薦]
廣東華僑中學 [薦]
廣州市六十八中學 [薦]
同和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石龍中學 [薦]
廣州市東圃中學 [薦]
廣州市49中學 [薦]
廣東廣雅中學 [薦]
廣州市23中學 [薦]
廣州市沙東中學 [薦]
廣州市第113中學 [薦]
廣州市98中學 [薦]
廣州市海珠區劬勞中學 [薦]
大朗中學 [薦]
廣州市第一一五中學 [薦]
廣州市1中學 [薦]
廣州市39中學 [薦]
廣州市52中學 [薦]
廣州市11中學 [薦]
廣州市13中學 [薦]
廣州市曉園中學 [薦]
廣州市42中學 [薦]
廣州市7中學 [薦]
廣州市第一一六中學 [薦]
廣州市知用中學 [薦]
廣州市東環中學 [薦]
廣州市99中學 [薦]
廣州市第36中學 [薦]
石井第二中學 [薦]
廣州市31中學 [薦]
廣州市26中學 [薦]
廣州市藍天中學 [薦]
廣州市34中學 [薦]
廣州市第九十三中學 [薦]
廣州市江南中學 [薦]
廣州市芳村區文偉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人和第一中學 [薦]
廣州市48中學 [薦]
廣州市82中學 [薦]
廣州市108中學 [薦]
廣州市3中學 [薦]
廣州市59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第二初級中學 [薦]
廣州市79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蘿崗中學 [薦]
廣州市76中學 [薦]
廣州市5中學 [薦]
廣州市30中學 [薦]
廣州市100中學 [薦]
廣州市第九十一中學 [薦]
廣州市95中學 [薦]
廣州市第33中學 [薦]
廣州市第八十七中學 [薦]
廣州市赤崗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鍾落潭中學 [薦]
廣州市46中學 [薦]
廣州市16中學 [薦]
廣州市第一二三中學 [薦]
廣州市六中 [薦]
廣州市天榮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龍歸中學 [薦]
南方醫科大學 [薦]
廣州市102中學 [薦]
廣州市106中學 [薦]
廣州市第八十三中學 [薦]
廣北中學 [薦]
廣州市第二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九佛中學 [薦]
廣州市桂花中學 [薦]
廣州市第八十四中學 [薦]
廣州市38中學 [薦]
廣州市78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人和第三中學 [薦]
廣州市85中學 [薦]
廣州市29中學 [薦]
廣州市35中學 [薦]
廣州市109中學 [薦]
廣州市黃埔區南崗中學 [薦]
廣州市第10中學 [薦]
廣州市37中學(貿易職中) [薦]
廣州市白雲區竹料第二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竹料第一中學 [薦]
廣州市9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竹料第三中學 [薦]
廣州市海珠區黃埔中學 [薦]
廣州市25中學 [薦]
廣州市43中學 [薦]
羊城鐵路總公司廣州鐵路第四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九佛第二中學 [薦]
廣州市芳村區汾水中學 [薦]
廣東警官學院 [薦]
廣州市第十九中學 [薦]
廣州市96中學 [薦]
廣州市69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龍崗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太和中學 [薦]
廣州市第一一七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雅瑤中學 [薦]
廣州市芳村區金道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人和鎮第二中學 [薦]
廣州市八一中學 [薦]
廣州市50中 [薦]
廣州市流花中學 [薦]
廣州無線電集團有限公司子弟學校 [薦]
廣州市第一二零中學 [薦]
松洲中學 [薦]
廣州港新港中學 [薦]
廣州市19中學 [薦]
廣州市新龍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太和鎮第二中學 [薦]
廣州市第一一九中學 [薦]
廣州市芳村區東教中學 [薦]
廣州氮肥廠職工子弟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良田第一中學 [薦]
廣州市海珠區何貴榮紀念中學 [薦]
廣州黃埔造船廠中學 [薦]
廣州市第八十八中學 [薦]
廣州市第90中學 [薦]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 [薦]
廣州市第21中 [薦]
廣州J市86中學 [薦]
廣州港港灣中學 [薦]
廣州市海珠區土華中學 [薦]
暨南大學 [薦]
廣州市黃埔區文沖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第三中學 [薦]
廣州市橡膠中等專業學校 [薦]
廣州市白雲區江村中學 [薦]
廣州市白雲區新和中學 [薦]
白雲區江高鎮第一中學 [薦]
廣船學校 [薦]
廣州市第一百一十四中學 [薦]
白雲嘉福中學 [薦]
地質礦產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地中學 [薦]
中大附中 [102班]
五羊中學 [100班]
廣鐵一中 [92班]
育才中學 [86班]
天秀中學 [86班]
東環中學 [86班]
豪賢中學 [84班]
執信中學 [81班]
知用中學 [74班]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 [74班]
廣鐵二中 [67班]
華工附中 [67班]
廣鐵一中 [67班]
華師附中 [61班]
劬勞中學 [59班]
廣大附中 [57班]
綠翠中學 [56班]
廣州第七中學 [55班]
廣州市南武實驗學校 [54班]
天河職中 [51班]
廣州市第94中學 [50班]
廣州第一中學 [50班]
廣州開發區中學 [48班]
沙園中學 [47班]
廣大附中 [46班]
廣州市白雲中學 [44班]
廣州市八一學校 [43班]
廣師附中 [43班]
流花中學 [43班]
廣州開發區中學 [42班]
花都區第二中學 [41班]
流花中學 [41班]
廣鐵五中 [41班]
石門中學 [41班]
知用中學 [41班]
廣外附中 [40班]
廣州市第七十五中學 [40班]
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 [40班]
東環中學 [40班]
聚德中學 [39班]
廣紙中學 [38班]
中大附中 [37班]
廣州市第七十五中學 [37班]
廣外外校 [37班]
75中學 [36班]
廣州市75中學 [36班]
增城新塘中學 [36班]
民航廣州子弟學校 [36班]
華師附中 [36班]
金道中學 [36班]
花都區第一中學 [36班]
廣重中學 [34班]
廣州市第六十三中學 [34班]
禺山高級中學 [33班]
洛城中學 [33班]
文船中學 [33班]
廣州市電子信息學校(原電子職中) [32班]
廣鐵四中 [32班]
長興中學 [31班]
英豪學校 [31班]
洛城中學 [31班]
廣鋼中學 [30班]
廣州市協和高級中學 [30班]
廣州市旅遊職中 [30班]
廣師附中 [29班]
江高二中 [29班]
港灣中學 [28班]
華南師大附中 [28班]
廣州市第89中學 [27班]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26班]
新塘一中 [26班]
廣州市第89中學 [26班]
廣州市竹料一中 [25班]
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 [25班]
廣州鐵路第一中學 [25班]
花都培新中學 [24班]
廣州市第三財經職業高級中學 [24班]
華僑中學 [24班]
天華中學 [24班]
廣州市天秀中學 [24班]
駿景中學 [24班]
人和二中 [23班]
廣州市第63中學 [23班]
廣州石化中學 [23班]
番禺星海中學 [23班]
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 [22班]
祈福英語實驗學校 [22班]
廣州鐵路第一中學 [22班]
港灣中學 [22班]
廣州市工藝美術職業高級中學 [21班]
何貴榮紀念中學 [20班]
白雲中學 [20班]
江村中學 [20班]
廣州市75中 [20班]
廣州市17中 [19班]
廣州市綠翠中學 [19班]
廣州第7中學 [19班]
廣州市旅遊職業高級中學 [19班]
海珠中學 [18班]
沙園中學(廣船二中) [18班]
廣外外校 [18班]
廣州市開發區中學 [18班]
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 [18班]
廣州暨大附中 [18班]
廣州市第114中學 [18班]
廣州市第75中學 [17班]
大石三中 [17班]
文沖中學 [17班]
廣州華美英語實驗學校 [17班]
廣州石化中學 [17班]
華美學校 [17班]
廣州南洋英文學校 [17班]
星海中學 [16班]
番禺南村中學 [16班]
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 [16班]
廣州市花都區第一中學 [16班]
廣州市第75中 [16班]
廣州市第86中學 [16班]
廣東省廣州市劬勞中學 [16班]
暨大附中 [16班]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 [16班]
廣州第六中學 [16班]
廣氮中學 [15班]
廣東番禺石基三中 [15班]
新元中學 [15班]
民航廣州子弟中學 [15班]
石化中學 [15班]
獅峰中學 [14班] 廣州市工藝美術職中 [14班]
番禺市石基第三中學 [14班]
廣州市第86中學 [14班]
南村中學 [14班]
廣州市第九十四中學 [14班]
雲山中學 [14班]
廣州市泰安中學 [14班]
廣東省番禺區市橋鎮禺山高級中學 [14班]
華師附中番禺學校 [14班]
廣州市第七十七中學 [14班]
土華中學 [14班]
廣東省水電二局子弟學校 [14班]
執信中學 [14班]
廣州市63中 [14班]
廣州市7中 [14班]
西關培英 [14班]
廣州市汾水中學石基二中 廣州市花都區新中學 欖核中學
竹料一中
黃埔職業高級中學
竹料三中
廣州市第一零九中學 廣州市第77中學
⑶ 廣州地鐵一號線坑口站,西朗站是不是舊的火車站和鐵路接上去的
1987年,當時的廣州市政府准備引入法國資本進行地鐵建設。本站作為一期工程(1號線)的車站出現。當時本站被稱為廣中公路站。後來「十字線網」規劃確定,本站亦被確定建設,但名字改為廣鋼站。隨後在啟用前改為現名:西朗站,直至今日。
1993年12月28日,一號線正式動工。本站亦跟隨其各站一同建設。本站至黃沙站五站於1997年6月28日通車投入服務。
時間比較久了,難免有些磨損什麼的,多理解啦。
⑷ 廣州和佛山的地鐵什麼時候開通
2007年6月28日,計劃總投資146.75億元的廣佛地鐵全面動工。廣佛地鐵是國內首條城際地鐵。廣佛線橫跨廣州的海珠區、荔灣區和佛山的禪城區、南海區。呈東西走向。線路西起佛山市魁奇路,東達廣州市瀝滘,總長約32.16公里,全線共設站21座。佛山市境內14.777公里,設11座車站;廣州市境內18.196公里,設10座車站。將來與廣州地鐵一號線在西朗站換乘,與廣州地鐵八號線在沙園換乘,與廣州地鐵二號線在南洲客運站換乘,與廣州地鐵三號線在瀝窖站換乘。 魁奇路——西朗段預計2010年建成通車,2012年全線貫通。全線通車後,廣州到佛山全程只需要49分鍾。平均站間距1540米。 線路的21座車站分別為魁奇路站、季華園站、同濟路站、祖廟站、普君北路站、朝安站、桂城站、南桂路站、蟲雷崗公園站、海五路站、南海汽車站、龍溪站、菊村館站、西朗站、鶴洞站、沙桶站、沙園站、燕江站、石溪站、南洲站、瀝窖站。最大站間距3350米,為南海汽車站至龍溪站區間。最小站間距850米,為沙園站至燕江站區間,平均站間距1540米。其中換乘站4座,分別為西朗站、沙園站、南洲站和瀝窖站。 2008年9月4日,因為受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規劃影響,廣佛地鐵南海段的部分站名更名:原(蟲雷)崗公園站正式更名為(蟲雷)崗站;原海五路站更名為千燈湖站;原南海汽車站更名為金融高新區站。 2012年全線通車 早在2005年,國務院批准同意了《珠江三角洲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明確表示,要建設以廣州為中心、覆蓋區內主要城市、銜接港澳地區的城際軌道交通網路,廣佛線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廣佛線橫跨廣州的海珠區、荔灣區和佛山的禪城區、南海區。呈東西走向。線路西起佛山市魁奇路,東達廣州市瀝滘,總長約32.16公里,全線共設站21座,其中廣州設站10個,佛山11個。魁奇路——西朗段預計2010年建成通車,2012年全線貫通。全線通車後,廣州到佛山全程只需要49分鍾。 總投資146.75億元 據了解,廣佛線項目總投資146.75億元,省政府給予一定補貼,由廣州、佛山兩市按51∶49的股比共同出資建設。「廣佛線是促成珠江三角洲城際線網與各城市軌道線網有機銜接和建設的新開端,是發揮軌道交通規模效益和整體效益的需要。」 有關負責人表示,它的破土動工標志著珠江三角洲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線網建設的開始。另外,將廣佛線與廣州軌道線網一體化的規劃,使得廣佛線和廣州市已建成運營的一號線、二號線、三號線、四號線,與建設中的五號線、六號線、八號線延長線和三號線北延線共同構成了廣佛都市圈軌道交通的基本骨架。 羊城通佛山通都能用 廣佛地鐵的票價會與廣州地鐵目前實施的票價制度一致:「同樣是按照里程計算,坐得越遠越便宜。」不僅票價計價方式一致,廣州市民使用的羊城通和佛山市民使用的佛山通都能在廣佛地鐵內使用。「今後還有望更加完善,希望讓佛山通也能在廣州地鐵內使用,成為真正的廣佛都市圈。」另外,廣佛線還充分借鑒了廣州地鐵設計,主變電站、供電方式、售檢票方式、集中供冷等都與廣州地鐵一致。 對接廣州 可與廣州地鐵四條線換乘 地鐵線從佛山市魁奇路站引出,沿著汾江路向北至城門頭路後折向東,沿建新路、兆祥路到達朝安路,在朝安路轉向東北,穿過南海大道至南桂東路,並在南桂東路口折向北,沿桂瀾路向北行至海八路,線路沿海八路東行,跨過五丫口大橋後,進入廣州境內。 經水口坊、花地河,穿過廣鋼鐵路支線,在花地大道西側設西朗站與廣州市地鐵一號線西朗站換乘。之後線路沿鶴洞路繼續向東行進,在白鶴洞公共汽車站設鶴洞站後再折向北,穿過培英中學、廣鋼住宅區、沙涌新村後,線路折向東。線路穿過芳村大道、珠江後,再轉向東南,並在工業大道設沙園站與廣州市軌道交通八號線(黃金圍——新洲)換乘。 線路沿工業大道經過昌崗立交,在東曉南路口轉到江南大道,並在南洲路設南洲站與廣州市地鐵二號線南洲站換乘。之後線路轉向南,穿過三滘立交、環城高速路到瀝滘再轉向東,沿振興大街到達線路終點瀝滘站,並與廣州市軌道交通三號線瀝滘站呈T字形換乘。 線路規劃 運營初期8分鍾一班
⑸ 中國廢棄鐵路線有哪些
1、雲南鐵路,由於採用米軌(法國標准),不符合我國的鐵路標准,所以於近年拆除,換上我國的標准鐵軌。
廢棄鐵路再利用:
對廠區的廢棄鐵路,可考慮在原鐵道的基礎上建一些綠化帶,不僅美化環境,還可以保留城市發展的印跡;對於道路上的廢棄鐵路,則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估,應拆除的及時拆除。
在紐約,一段廢棄的高架鐵路,被建成獨具特色的空中花園走廊,成為國際設計和舊物重建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