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磷化處理後是灰色的 怎麼變黑呢
普通的常溫和低溫鋅系磷化 磷化膜層為淺灰色至深灰色
如您需要黑色磷化膜層
可以選用高溫錳系磷化或我單位的中溫磷化處理處理工藝
2. 金屬磷化後是什麼顏色發亮嗎
工件(鋼鐵或鋁、鋅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鹽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積形成一層不溶於水的結晶型磷酸鹽轉換膜的過程,稱之為磷化。
磷化膜為閃爍有光,均勻細致,灰色多孔且附著力強的結晶
3. 磷化膜怎麼樣才是灰色
如果工作液中的硝酸含量為3%左右的話,硝酸的含量就太高了。如果濃縮液版的硝酸含量為3%左右的話,硝酸的權含量就太低了。一般情況下,鋼鐵的鋅系磷化膜都是淺灰色至深灰色的。磷化膜的顏色除了與磷化液組成有關外,還與操作條件、工藝流程、鋼鐵材質、工藝用水的水質等有關。
你的問題,可以這樣做:先用蒸餾水配製磷化液,之後用蒸餾水稀釋磷化液達到工藝參數要求,進行磷化。如果磷化膜還是偏黑色,則是你的配方問題了。
4. 盤條磷化後拉絲出來膜不黑,如何解決愈黑亮愈好
磷化溫度控制復在70-80℃。溫度低於制70℃,由於盤條溫度低,進入酸洗槽時,盤條周圍的溶液變黑;溫度高於80℃,磷化液中可溶性磷酸鹽離解度加大,且金屬基體的溶解也加快,導致渣量增多,形成的磷化膜結晶粗大、掛灰。
5. 磷化槽液變黑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是什麼
一 磷化液變黑的原因如下:
1 磷化液變黑的反應機制
在中溫、低溫、常溫磷化處理中,磷化液變黑的直接原因是槽液中Fe2 + 過多。Fe2 + 主要來源於磷化過程中生成的Fe2 + 以及額外帶入到磷化液中的Fe2 +。後者一般容易被忽視,通常磷化前有酸洗工序時容易帶入Fe2 + ,如果酸洗後的漂洗水中Fe2 + 過多或水洗不幹凈則更為嚴重。在以亞硝酸鹽為主要促進劑的磷化液中,NO與Fe2 + 在上述溫度下形成穩定的深棕色絡離子[Fe( NO) ]2 + ,濃度高時溶液呈黑色。反應原理如下:
Fe2 + + NO2+ 2H+ = Fe3 + + NO + H2O, ( 1)
Fe2 + + NO = [Fe( NO) ]2 +。( 2)
可見,反應後生成的NO 並沒有從溶液中溢出,而是與Fe2 + 結合生成亞硝基配合物。式( 1) 和式(2) 在實驗室稱作「棕色環」反應。式( 1 ) 是Fe2 + 與NO2 反應,而不是Fe2 + 與NO3反應,原因是Fe2 + 與NO3必須在濃硫酸等強酸性條件下才能發生類似式( 1) 的反應,而Fe2 + 與NO2在磷酸等弱酸性條件下就可以發生式( 1) 的反應,這恰好符合磷化液的工作條件。生成的[Fe( NO) ]2 + 在工作狀態的磷化液中能穩定存在,在磷化液溫度升高時不穩定,發生分解並溢出NO。反應如下:[Fe( NO) ]2 + = Fe2 + + NO↑。
2 磷化液配比不合理
鋅系磷化液中主要有3 種離子: Zn2 + ,H2PO4和NO3其中前2 種離子用於成膜,NO3 用於氧化磷化液中的Fe2 +。如果磷化液中的NO3 濃度過低,不能促使NO2及時將Fe2 + 氧化成Fe3 + 除去,而是導致Fe2 + 累積,進而形成[Fe( NO) ]2 + ,使磷化液變黑。雖然在弱酸性條件下,NO3不能氧化Fe2 + ,但是NO3與NO2配合使用,可以促進NO2把Fe2 + 氧化成Fe3 +。
3 磷化液工作負荷偏大
自動生產磷化線一般在設計時就已經考慮了單位時間內處理的工件面積與磷化槽液體積之間的關系,所以很少出現磷化液變黑的現象。但是在原有的生產線或半自動、手工操作的生產線上,由於對磷化質量要求不是很高或工藝不完善,時常會發生磷化液變黑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單位時間內處理的工件面積過大,磷化液又過少,導致磷化液的游離酸度和總酸度大幅下降,又有大量的Fe2 + 進入磷化液中,NO3 和NO2 來不及將Fe2 + 氧化成
Fe3 + ,而使大量的Fe2 + 殘留於磷化液中,進而生成[Fe( NO) ]2 + ,使磷化液變黑。
4 磷化液工作溫度偏低
根據磷化反應機制,升高溫度可以加快磷化反應速度,有利於磷化反應的進行。很多中小企業往往都採用常溫磷化,甚至冬季也不加溫,磷化液多數情況下都呈黑色。溫度過低時不利於磷酸電離,磷化液中游離的PO4過低,很難形成磷化膜,而此時磷化液中的游離磷酸又過高,快速腐蝕金屬使大量的Fe2 + 進入磷化液中,磷化液很快變黑。磷化液溫度過低還削弱了NO3 和NO2的氧化性,又進一步加快了磷化液變黑的速度。從式( 3) 可以看出,溫度過低不利於[Fe( NO) ]2 + 分解。
5 磷化液游離酸度偏高
磷化液的游離酸度和總酸度是和其工作溫度密切相關的參數,一種組成的磷化液只能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使用,否則無法順利完成磷化。當溫度一定時,磷化液的游離酸度和總酸度相對穩定.如果游離酸度偏高,會有2 種危害: ( 1) 快速腐蝕金屬,使大量的Fe2 + 進入磷化液中; ( 2) 加快促進劑消耗速度,浪費促進劑。促進劑溢出,不能及時將大量的Fe2 + 氧化成Fe3 + ,而是生成[Fe( NO) ]2 + ,導致磷化液變黑。實際生產中,在一些企業里時常看到向磷化液中加入促進劑時冒「黃煙」,就是這個道理。
其反應原理如下:
NO2+ H+ = HNO2
2HNO2 = H2O + NO↑ + NO2↑。
6 促進劑濃度偏低
根據反應式( 1) ,促進劑在溫度高於30 ℃時,能很快將Fe2 + 氧化成Fe3 +。如果促進劑濃度偏低,無法將大量的Fe2 + 氧化成Fe3 + ,則會生成[Fe( NO) ]2 + ,導致磷化液變黑。
7 Fe2 + 濃度偏高
通常磷化前的酸洗工序容易帶入Fe2 + ,如果酸洗後的漂洗水中Fe2 + 過多或水洗不幹凈會更嚴重。這種情況下有2 種危害: ( 1) 將大量的Fe2 + 帶入磷化液中使磷化液變黑; ( 2) 把氫離子和酸根離子帶到磷化液中使磷化液的游離酸度升高,進一步加快Fe2 + 的生成。如果是硫酸根,還會惡化磷化膜的性能,甚至不能生成磷化膜; 如果是氯離子,會降低磷
化膜的耐蝕性。磷化前的中和工序,如果Fe2 + 過多同樣會帶入磷化液中。有些企業中和後不經水洗就直接進入表調,使表調很快失去作用。這種情況下會有2 種危害: ( 1) 將大量的Fe2 + 帶入磷化液中使磷化液變黑;( 2) 降低磷化液的游離酸度和總酸度,形成額外沉
渣而導致磷化液消耗過快,同時還會惡化磷化膜的性能,如結晶顆粒粗大、掛灰、形成顆粒,甚至不能生成磷化膜等。如果工件上的焊點或夾縫多,情況會更嚴重。
二、磷化槽液變黑的處理方法
1 加入H2O2
H2O2具有強氧化性,在弱酸性條件下將Fe2 +氧化成Fe3 + 並生成水,且不給磷化液中帶入雜質,是添加的首選。反應原理如下:
2Fe2 + + H2O2 + 2H+ = 2Fe3 + + 2H2O。
2 加入NaClO3
NaClO3具有強氧化性,在弱酸性條件下將Fe2 +氧化成Fe3 + ,同時生成Cl - ,並作為雜質帶入磷化液中。當Cl - 累積過多時,會降低磷化膜的耐腐蝕性能。反應原理如下:
6Fe2 + + ClO3 + 6H+ = 6Fe3 + + Cl- + 3H2O。
3 加入KMnO4
KMnO4的氧化性強於上述2 種氧化劑,但是在弱酸性條件下,將Fe2 + 氧化成Fe3 + 的同時自己生成Mn( IV) 和Mn( II) 化合物的混合物。當KMnO4入量過多時,將對磷化產生不利影響。方程式如下:
8Fe2 + + 2MnO4+ 12H+ = 8Fe3 + +
MnO2↓ + Mn2 + + 6H2O。( 13)
4 加入促進劑
式( 1 ) 可知,加入大量的促進劑也能降低Fe2 + 的含量,但是此種方法由於生成易揮發的亞硝酸而導致磷化液過度消耗,並且產生大量沉渣,浪費母液。低溫時,單獨加入促進劑效果也不佳,最好是在提高溫度的同時加入促進劑。
5 提高磷化溫度
提高磷化溫度是降低Fe2 + 濃度的最有效方法,也是預防Fe2 + 過度累積最有效的方法。由式( 3) 可知,溫度升高,[Fe( NO) ]2 + 分解成Fe2 + 和NO。由式( 1) 可知,釋放出來的Fe2 + 因促進劑作用被氧化成Fe3 +。
6 加強磷化液攪拌
加強磷化液攪拌,可以將工件周圍新生成的Fe2 + 迅速分散開,防止Fe2 + 過度聚集。同時,加強攪拌也增加了磷化液與空氣中氧的接觸機會。在氧的作用下,Fe2 + 能很快被氧化成Fe3+。反應如下:
4Fe2 + + O2 + 4H+ = 4Fe3 + + 2H2O。
7 向磷化液中通入空氣
向磷化液中通入空氣有2 個作用: ( 1) 一定壓力的空氣可以攪動磷化液,使其上下翻滾,將工件周圍新生成的Fe2 + 迅速分散開,防止Fe2 + 過度聚集。( 2) 向磷化液中加入氧氣,在氧的作用下,Fe2 + 能很快被氧化成Fe3 +。反應的副產物是水,不會給磷化液帶入任何雜質。
6. 鋼鐵發黑與磷化是同一個意思嗎
鋼鐵是鐵和空氣中的氧氧化生成的氧化物!磷化也屬氧化反應!兩者同出一轍
7. 氧化發黑和磷化發黑處理有什麼不同
氧化發黑和磷化發黑處理不同點在於磷化發黑是不是用鹼洗。氧化發黑,根據物質,用還原劑去洗。一般來說價格必須以物質而定。
氧化發黑:酸洗—水洗—水洗—發黑—水洗—熱水洗—浸油/封閉。
磷化發黑:脫脂—水洗—酸洗—水洗—水洗—染黑—水洗—表調—磷化—水洗—熱水洗—浸油/封閉。
發黑和發藍只是叫法不同,其膜層成分主要為四氧化三鐵。在不同的材質上有不同的顏色存在,一般較多看到的有:黑色,藍黑色,藍色,棕紅色。顏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鋼鐵材質里的;碳,硅,錳,鉻,鎳等元素影響。
發黑處理常用的方法有傳統的鹼性加溫發黑和出現較晚的常溫發黑兩種。但常溫發黑工藝對於低碳鋼的效果不太好。 鹼性發黑細分出來,又有一次發黑和兩次發黑的區別。發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亞硝酸鈉。發黑時所需溫度的溫度較大,大概在135-155℃之間都可以得到不錯的表面,只是所需時間有些長短而已。
8. 磷化處理、法藍、發黑各有什麼不同及 具體的應用,怎麼從外觀分辨是採用哪種處理方法
相同點:
磷化、發藍、發黑處理都屬於金屬轉化膜中的一種,而且都有一定的抗腐蝕專作用。屬
不同點:
1.處理方式不同:發藍和發黑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把鋼鐵進入到120-160度得氫氧化鈉、亞硝酸鈉的溶液中處理,得到黑色氧化膜,膜厚一般小於1.5微米。而磷化是通過磷化處理在金屬表面生成轉化膜,主要是磷酸鐵膜或磷酸鋅膜。磷酸鐵膜膜厚一般小於1微米,而磷酸鋅膜根據磷化膜的應用不同有不同的厚度,如塗裝磷化膜為2-3微米,防腐磷化膜厚一般大於5微米等。
2.轉化膜的應用不同:發藍、發黑主要用於防腐,而且發藍、發黑後必須塗上防銹劑,否則轉化膜很不耐腐蝕。磷化膜主要用於塗裝、防腐、潤滑、減磨等。
3.處理的金屬不同:發藍、發黑只能處理鋼鐵,不能處理鋁及鋁合金、鋅及鋅合金、鎂及鎂合金;而磷化不僅能處理鋼鐵,還能處理鋁及鋁合金、鋅及鋅合金、鎂及鎂合金。
4.反應機理不同。
5.使用的葯劑不同
6.轉化膜的外觀不同:發黑、發藍所的的氧化膜很薄,表面黑亮,用指甲劃沒有劃痕;而鋅系磷化膜為淺灰色至深黑色,表面光滑但不光亮,用指甲劃有劃痕。
9. 40cr材料磷化不黑什麼原因啊
40Cr是中碳調制鋼,冷鐓模具鋼。該鋼加工容易,經適當的熱處理以後可獲得一定的韌性、塑性和耐磨性。
這種鋼黑磷化前要酸洗,否則磷化膜不黑。如果酸洗後磷化膜還不黑,則你的磷化液問題就大了。
10. 鋼鐵的磷化處理後為什麼掉色
那是因為磷化膜疏鬆導致的,可以適當調整下磷化液的酸比、游離酸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