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承台連系梁鋼筋接頭位置,上下鋼筋分別在什麼位置
承台連系梁鋼筋接頭位置:
上部鋼筋搭接位置是距支座1/4處范圍之內,下部鋼筋搭接位置是跨中1/3范圍內。
2. 承台梁鋼筋搭接位置
承台梁鋼筋搭接的位置:
上部鋼筋搭接位置應在跨中三分之一凈跨范圍內,下部應在支座四分之一凈跨范圍內,任何鋼筋原則是都不勻許在支座內搭接的,但是其它的連接方式有待商榷。
框架: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適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
採用結構的房屋牆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岩、空心磚或多孔磚、浮石、蛭石、陶粒等輕質板材等材料砌築或裝配而成。
其主要優點是建築平面布置靈活,能夠較大程度地滿足建築使用的要求。
但框架結構的側移剛度小,水平作用下抵抗變形的能力較差,在強震下結構頂點水平位移與層間相對水平位移都較大。
為了同時滿足承載能力和側移剛度的要求,柱子截面往往很大,很不經濟,也減少了使用面積,所以在地震區的框架結構不宜太高。
(2)承台鋼筋受力點是什麼位置擴展閱讀:
承台梁:顧名思義,承受上面重大荷載的。
而承台梁便是在承台為樁的時候,在樁口起的地梁,一般比承重梁配比高,結構要求高。
它的作用是為了承受上面巨大的荷載,加強基礎的整體性,承台一般應用於高層建築的基礎結構中。
承台板便是在地梁之上的板,和周圍的地面一體,上面素灰抹平。
承台梁分為柱下條形承台梁和砌體牆下條形承台梁。
承台梁鋼筋綁扎要求:
1、核對鋼筋半成品:應先按設計圖紙核對加工的半成品鋼筋,對其規格、形狀、型號、品種經過檢驗,然後掛牌堆放好。
2、鋼筋綁扎:鋼筋應按順序綁扎,一般情況下,先長軸後短軸,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進行。
操作時按圖紙要求劃線、鋪鐵、穿箍、綁扎,最後成型。
3、預埋管線及鐵活:預留孔洞位置應正確,樁伸入承台梁的鋼筋、承台樑上的柱子、板牆插鐵,均應按圖紙綁好,扎結牢固(應採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標高、位置、搭接錨固長度等尺寸應准確,不得遺漏或位移。
4、受力鋼筋搭接接頭位置應正確。其接頭相互錯開,上鐵在跨中,下鐵應尺量在支座處;每個搭接接頭的長度范圍內,搭接鋼筋面積不應超過該長度范圍內鋼筋總面積的1/4。
所有受力鋼筋和箍筋交接處全綁扎,不得跳扣。
5、綁砂漿墊塊:底部鋼筋下的砂漿墊塊,一般厚度不小於50mm,間隔1m,側面的墊塊應與鋼筋綁牢,不應遺漏。
參考資料
網路-承台梁
3. 樁基承台中,x向鋼筋和y向鋼筋如何布置,哪個在上,哪個在下面,有什麼依據
見具體工程的結構圖紙的施工說明。
沒有,按16G101-3圖集的94頁,X方向在下。
4. 承台鋼筋如何布置
一、布置要求:
根據06G101-6第61頁「矩形承台配筋構造」回和09G901-3第111頁(4-17頁)顯示:長跨答(矩形承台長邊)方向鋼筋放在下排;短跨(矩形承台短邊)方向鋼筋放在上排。
二、承台的簡單介紹:
承台是樁與柱或墩聯系部分。承台把幾根,甚至十幾根樁聯系在一起形成樁基礎。承台分為高樁承台和低樁承台:低樁承台一般埋在土中或部分埋進土中,高樁承台一般露出地面或水面。高樁承台由於具有一段自由長度,其周圍無支撐體共同承受水平外力。基樁的受力情況極為不利。樁身內力和位移都比同樣水平外力作用下低樁承台要大,其穩定性因而比低樁承台差。高樁承台一般用於港口、碼頭、海洋工程及橋梁工程。低樁承台一般用於工業與民用房屋建築物。樁頭一般伸入承台0.1米,並有鋼筋錨入承台。承台上再建柱或墩,形成完整的傳力體系。
三、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