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定位控制措施
鋼筋定位控制措施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一、 做法與特點
在建築工程鋼筋綁扎、模板支設及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由於工人 操作不規范,容易造成鋼筋位置發生偏差,導致鋼筋保護層厚度超出 規范允許范圍,對工程實體質量和觀感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培卜。青島博 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組織相關人員,經過現場調查研究,對容易發生 鋼筋偏差現象的部位做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總 結整理,歸納出較為有效的鋼筋定位控制措施。
二、 施工工藝流程
1.水平梯子筋
(1) 說明:用來控制牆體豎向鋼筋間距,一般放置在距牆模板上 口 100 mm 處,使豎向鋼筋置於兩梯凳鋼筋中間,並與牆配鎮穗體豎向鋼筋 用綁扎絲綁牢,待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拆除出來周轉使用。
(2) 製作方法:水平梯子筋的縱向筋使用 Φ12 鋼筋製作,間距為 H-2d1-2d2-2h(H 為牆厚 d1為豎向鋼筋直徑,d2為水平鋼筋直徑, h 牆體保護層厚度)。梯檔橫筋一般使用Φ10 鋼筋,長度為牆厚減 30 mm,距離同牆體立筋間距,每兩根梯檔橫筋控制一根牆體豎向鋼 筋,使其不偏位、不跑位。
(3) 大樣圖:
(4) 實物圖:
2. 豎向梯子筋
(1) 說明:用來控制牆體水平鋼筋間距,梯子筋距牆邊 50 mm 左 右開始設置,設置間距不大於2 m,且每面牆至少設置兩道,根據豎 向梯子筋分檔間距安放水平筋,調平調正,綁扎牢固。
(2) 製作方法:豎向梯子筋立筋應與牆豎向鋼筋同規格、同牌 號,梯檔橫筋一般使用Φ10 鋼筋,分為兩種長度規格:一種為牆厚減 保護層,主要用來限制水平鋼筋間距,間距同牆體水平鋼筋間距;另 一種為牆厚減2 mm,起到控制鋼筋位置和牆體厚度尺寸的作用,其 設置間距一般為 1.5 m,且每段牆高不少於兩個。 (3) 大樣圖:
(4) 實物圖:
3. 柱子定位筋
(1) 說明:柱子定位筋設置旅運在樓板結構標高以上300 mm ~
400 mm 處,在澆築梁板砼之前將定位鋼筋套在柱子上,綁扎牢固,待 樓板混凝土澆築完畢後取下,周轉使用。
(2) 製作方法:採用Φ12 鋼筋焊接,按照柱子主筋間距焊接卡 槽,卡槽應比鋼筋直徑略大,內徑製作尺寸為 H-2d-2h(H 為柱子幾 何尺寸, d為柱子主筋直徑, h為柱子保護層厚度)。柱子尺寸過大時, 可在柱定距框內加設十字支撐以提高穩定性。
(3) 大樣圖:
(4) 實物圖: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❷ 鋼筋施工質量控制小竅門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鋼筋施工質量控制小竅門,以供參考。
1、在鋼筋的預控上下功夫
1)、彈線:未彈線不綁(彈兩條牆、柱外磨亮旅邊線、軸線;彈兩條模板外50位置控制線)
2)、施工縫處理:砼接茬面(牆柱外邊線內)所有浮漿、鬆散砼、石子徹底剔除到露石子;接茬面未清凈不綁。(正負零以下做隱檢,正負零以上做預檢)
3)、污筋:所有鋼筋上污染的水泥鍵迅未清干凈不綁。
長期以來,我們都記得鋼筋工程必須做好「隱蔽驗收」才可以合模,然而實踐告訴我們,靠「隱蔽驗收」對鋼筋工程質量把關,是瞎凳行不通的,到「隱蔽驗收」,再對鋼筋工程質量提意見,為時已晚,哪怕提出糾正一根鋼筋的位置,也往往要拆掉這道牆、這根柱子所有的水平筋(或箍筋),否則無法操作,那時鋼筋工程的損失就太大了,工期往往不容你到最後合模之前,才提意見。屆時,現場的操作人員、指揮人員將憤怒地質問質檢人員「早干什麼去了」,「這簡直是給人出難題!」
我們工地的質量檢查人員非監理人員,不要放「馬後炮」,不要當「驗屍官」,我們要做「過程式控制制」的把關員。
由此,我們強調把鋼筋質量檢查重點放在「預檢」上,而不是「隱蔽驗收」上。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❸ 怎麼樣快速的審查鋼筋料單,更好的控制鋼筋下料,減少鋼筋廢料
審查沒還用,關鍵是翻樣的人精不精,還有做工的人會不會。
❹ 鋼筋驗收要注意哪些節點控制
1.1柱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1.2為保證暗柱主筋位置准確,採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鋼筋綁扎:
1.3.1柱箍筋的個數根據圖紙要求確定,第一根箍筋距兩端50mm開始設置。
1.3.2在立筋上畫箍筋位置線,然後從上往下採用纏扣法綁扎。
1.3.3箍筋的接頭應沿柱子立筋交錯布置綁扎,箍筋與立筋要垂直,綁扣絲頭應向里。
1.3.4暗柱箍筋與牆筋綁扎要求:暗柱箍筋與牆水平筋錯開20mm以上,不得並在一起。
2.牆體、暗柱、聯系梁鋼筋:
2.1牆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2.2牆體鋼筋已經調整。即位移過大要求按1:6調整,一級鋼筋的彎鉤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調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邊第一根牆筋距柱邊的距離為50mm。
2.3.2牆第一根牆筋距離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離混凝土板面30mm。
2.3.4連系梁距暗柱邊箍筋起步50mm。
2.3.5連系梁箍筋如柱一個箍筋50mm。
2.4牆體豎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長度不小於45d,搭接處保證有三根水平筋。綁扎范圍不少於三個扣。牆體立筋50%錯開,其錯開距離不小於相鄰接頭中-中1.3倍搭接長度。
2.4.2牆體水平筋節點要求相鄰綁扎接頭錯開。
2.5豎向梯子筋要求:
2.5.1採用比牆筋大一個規格的鋼筋製作,以代替豎筋。
2.5.2頂模筋等於牆厚減2mm。250mm、300mm、350mm厚的牆頂模筋長度應為248mm、298mm、348mm。
2.5.3頂模筋自立筋至端頭的長度為水平筋保護層加水平筋直徑減1mm,如保護層為15mm,Φ12水平筋,長度為15+12-1=26mm,頂模的根數為3根。頂模筋端頭刷好防銹漆。
2.5.4非頂模筋每側長度為水平筋直徑。
2.5.5每段牆豎向梯子筋設置數量要求間距為1米,每段牆2個或2個以上,要求同一標高,綁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採用短斜鋼筋製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圖製作並符合該段牆體的鋼筋間距,專牆專用。 2.6.3 牆體筋綁扎時設在牆模板口以上300mm,並綁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製作準確,綁扎牢固。
2.8保護層要求:
2.8.1牆、柱、梁均採用塑料墊塊,符合保護層厚度,鋼筋直徑和強度要求。
2.8.2設置間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墊塊設置在主筋上,牆筋墊塊設置在牆水平筋上。
2.9對箍筋的要求:
2.9.1彎鉤必須平行,彎鉤角度為135。。
2.9.2平直部分為10d,且兩根長短一致。
2.9.3彎心符合主筋直徑,且與主筋綁扎到位。
2.9.4四個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綁扎牢固。
2.9.6柱箍筋開口分別設在四個角。
2.9.7對柱、過梁箍筋要求直徑,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間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於Φ20以10cm控制,小於Φ20以5d控制。
2.9.8連系梁箍筋要求不傾斜,間距均勻,開口設置在上部兩邊。
2.9.9單支箍按圖紙要求設置,彎鉤為135。,平直長度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
凡是洞口牆筋截斷處加三邊開口箍筋。並按圖紙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連系梁鋼筋錨固:
2.11.1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須設在箍筋四角,兩排主筋間距為鋼筋直徑小於或等於25mm。
3.頂板鋼筋:
3.1板筋綁扎前的控制:
3.1.1對牆筋、連系梁筋及施工縫處板筋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3.1.2設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項未做完不得進行板筋綁扎。
3.2網眼尺寸偏差不得超過10mm。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牆邊尺寸50mm。
3.4綁絲要求:
3.4.1上筋綁絲朝下,下筋綁絲朝上,與鋼筋垂直。
3.4.2綁絲甩頭長短基本一致,長度不超過50mm。
3.4.3相鄰綁絲呈「八」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鋼筋:
3.5.1不準用電弧點焊。
3.5.2有出電線管時應採用「z」字形鋼筋綁扎牢固。
3.6雙層網片間的鋼筋馬凳設置。
3.6.1設置間距不大於1米,且高度滿足保護層要求,製作符合要求。
3.6.2馬凳高度=板厚-保護層×2-兩排鋼筋直徑。
3.7保護層頂板15mm,梁筋25mm,偏差不能超過3mm。
3.8板筋墊塊:
3.8.1採用塑料墊塊,厚度和強度符合保護層要求。
3.8.2墊塊間距不大於600mm,梅花形設置。
3.9板面預留洞,周圍鋼筋預留洞直徑大於200mm,小於300mm時,板筋應彎曲繞管通過。
3.10鋼筋端頭錨固要求:錨固至外側豎筋邊。
❺ 鋼筋和模板的質量控制點有哪些
鋼筋的質量控制點有鋼筋的粗細,鋼筋的含碳量,鋼筋的長度,鋼筋彎鉤的長度。
模板的質量控制點有模板的重復使用次數,模板的厚度,模板的寬度,模板的長度,模板在支模時的支撐點距離等。
❻ 如何控制鋼筋,混凝土用量,有什措施
鋼筋用量的控制必須在下料上精打細算,在保證質量和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廢料。施工現場盡量減少鋼筋的浪費,其中很多筏板基礎或者承台上下層鋼筋網片之間的架立筋設計不給,這塊的用量控制很重要!
混凝土用量的控制,樁基礎選擇合理的施工工藝,能用旋挖鑽的不用沖擊鑽,旋挖鑽基本超方量很小,但是沖擊鑽超方就很嚴重!上部結構盡量選用鋼模板或者塑鋼模板,少用木模,減少變形或者爆模帶來的混凝土浪費!
❼ 鋼筋工程分項工程質量控制包括什麼
鋼筋檢查表主要有2張,一張鋼筋加工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主控項目1力學性能檢回驗2抗震用鋼筋強答度實測值3化學成分等專項檢驗 4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 5箍筋彎鉤形式 一般項目1外觀質量2鋼筋調直3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
一張隱蔽驗收記錄 1、鋼筋進場有合格證,有見證取樣檢測符合質量驗收規范要求。
2、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錨固長度和搭接位置、鋼筋的製作與安裝、
箍筋數量、彎鉤角度與平直長度符合設計要求 。
3、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文件及質量驗收規范要求。
4、鋼筋加工、安裝尺寸偏差均在允許偏差范圍之內。
5、縱向受力鋼筋的採用綁扎連接、搭接長度、位置符合規范要求。
其他的還有些質保資料,如鋼筋合格證,檢測報告,二檢報告,焊接報告等
❽ 鋼筋的工程質量如何控制
一、原材料的控制
鋼筋作為"雙控"的材料,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熱扎帶肋鋼筋》規定按取試件作為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准規定,"因此鋼筋原材料進場檢查驗收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鋼筋進場時,應該將鋼筋出廠質保資料與鋼筋爐批號鐵牌相對照,看是否相符。注意每一捆鋼筋均要有鐵牌,還要注意出廠質保資料上的數量是否大於進場數量,否則應不予進場,從而杜絕假冒鋼筋進場用上工程。
2、鋼筋進場後,應按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爐號、每批重量不大於60t取一組。也允許由同一冶煉方法、同一澆鑄方法的不同爐罐號組合混合批,但各爐罐號含碳量之差不大於0.02%,含錳量之差不大於0.15%,每批重量不大於60噸取樣一組。從而比較合理對進場鋼筋進行試驗,使用合格的鋼筋在工程上。
二、對鋼筋加工的控制
工作人員往往不重視對鋼筋加工過程的控制,而是等到鋼筋現場安裝完成後,方對鋼筋加工的質量進行驗收,因此往往出現由於鋼筋加工不符合要求,造成返工,這樣不但造成浪費而且影響進度,對工期非常不利。因此,應經常深入鋼筋加工現場了解鋼筋加工質量,並注意檢查以下內容:
1.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1)I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倍。
(2)當設計要求末端作135°彎鉤時,II級和III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鋼筋作不大於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❾ 施工過程中鋼筋、模板、混凝土的質量通病如何控制和預防
鋼筋位移保護層厚度不夠、模板跑模和漏漿、混凝土現澆板裂紋等。
其控制方法專其實很屬簡單,按照規范要求仔細施工檢查即可,關鍵是自檢。
混凝土裂紋主要是掌握原材料和拌制;剛出要的水泥安定性差在硬化過程中體積收縮過大,砂子含泥量大。混凝土坍落度不能超出5-7.
如使用商混,注意坍落度,還有要在初凝時拿塑料薄膜覆蓋,保證不在混凝土凝結過程中因表面受暴曬或風沙襲擾而過早失水產生的干縮裂縫。
簡單的說說,可查閱詳細的資料。
❿ 項目鋼筋材料核銷方法
項目鋼筋材料核銷是計算。材料核銷是指對項日部投入工程中備好衫各種材料的逍耗量,按照不同襪模材料米別和不同施工部位進行分類統計,根據制仿腔定的限額領料標准和工程實際發生量,對統計數據講行數理分析,同時根據分析成果來指導剩餘工程進行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