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接頭位置怎樣處理才正確
在施工中,施工單位把框架樑上鐵在柱端的1/3搭接了(採用綁扎搭接,主要考慮省料),我們要求整改,施工單位提鋼筋接頭位置要盡量放置在不受力或者受力比較小的位置.一般: 出採用電弧焊處理,把搭接的梁鋼筋焊接起來
1. 梁 底部鋼筋在支座處,上部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 接頭鋼筋同一斷面不得超過50%(焊接)或25%(綁扎搭接),位置錯開45d。
2. 牆、柱豎向鋼筋每層樓板面處錯開45d接頭。
3. 樓板受力通長鋼筋接長底筋在支座處,負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 其它短鋼筋則按設計長度配料製作。
4. 樓面施工縫處鋼筋處理;一般樓面不留施工縫,如遇特殊情況需留施工縫時,斷面處應增加設置施工插鐵,數量為主鋼筋面積的30%,長度取3.0m, 兩端各伸入縫內1.5m。板插鐵採用Φ12鋼筋,放置於板中部,梁插鐵用Φ20的鋼筋放於上、下受力鋼筋位置。
Ⅱ 鋼筋柱筋沒有錯茬,怎麼整改
柱筋沒有錯茬最合適的方法,按實際需要錯開長度尺寸,在後台加工3種長度的鋼筋,就可以錯開接頭位置,明白了請採納!
Ⅲ 鋼筋搭接焊同一截面未錯開,如何處理如要加筋怎麼安裝,請詳解
搭接焊應該是基礎大板吧。我之前碰見沒有錯開的就是加一個搭接長度的鋼筋加強該部位。
Ⅳ 剪力牆豎向鋼筋接頭在下料時沒有沒有考慮錯開搭接,致使搭接位置處於同一部位 請問該如何處理
1.若是沒有澆混凝土之前,就用補插鋼筋的辦法,長度為1.2LaE,使其街頭不在同回一區段。
2.若是已澆答築混凝土:a.用後植筋技術對部分鋼筋植筋,並做拉拔試驗。b.由設計單位出方案或者協商,接頭處補加一根鋼筋,但都要有設計單位書面同意。
Ⅳ 根據03G101-1,柱鋼筋接頭位置不能滿足錯開接頭率的要求時該怎麼補救處理
1、把柱打掉
2、植筋
3、改變搭接方式,改成焊接、電渣壓力焊或其他方式
Ⅵ 框架結構柱子相鄰鋼筋機械連接錯開距離不足怎麼處理(25鋼筋現錯開65公分,質檢不同意,要求出方案)
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 JGJ107-2010
4.01、結構設計圖紙中應列出設計選用的鋼筋接頭等專級和應用部位。接頭等級的選定
應符屬合下列規定:
1、混凝土結構中要求充分發揮鋼筋強度或對延性要求高的部位,應優先選用Ⅱ級接頭;
當在同一連接區段內必須實施100%鋼筋接頭的連接時,應採用 I 級接頭。
所以, I 級、Ⅱ級接頭不受接頭百分率限制。
Ⅶ 鋼筋未錯開搭接採用什麼方式加固
鋼筋焊接沒有錯開,你是用搭接焊的嗎?房子倒不會倒,是自家蓋的房子吧,如果你擔心的話可以在這個位置再綁一根與柱筋同粗的加強筋,另外可以把箍筋加密。 錯開的目的主要是抗震要求,地震水平方向力比較大時這里是受力薄弱部位,沒有別的。
Ⅷ 框架柱柱端鋼筋未錯頭如何補救
正常情況抄下是需要植筋的 可以進行襲等面積代換 增加一定比例的18的鋼筋(在不清除原有18預埋好的鋼筋的前提下);也可以清除掉埋錯的18鋼筋再進行22的鋼筋植筋;相比而言前者更經濟。
但是可以由施工單位提出力學計算,既然是構造柱的話,應該對主體的影響不大。可以經過設計院結構工程師的計算看是否滿足要求,如果滿足要求出具相關證明給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就不用進行處理了,只是在與建設單位結算的時候此部分費用重新計量。
Ⅸ 框架柱筋必須要一長一短錯開嗎如果上面又增加鋼筋接頭又錯不開,如何處理
規范規定搭接鋼筋的接頭同一截面一般不能超過50%,且搭接頭位置應錯開。錯開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
Ⅹ 柱子鋼筋為直螺紋連接但接頭未錯開,現混凝土已澆。
問題不大,你看看實驗達到幾級接頭,如果是一級的且不在加密區可以不受限制:
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
JGJ 107-2010
4 接頭的應用
4.0.1 結構設計圖紙中應列出設計選用的鋼筋接頭等級和應用部位。接頭等級的選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混凝土結構中要求充分發揮鋼筋強度或對延性要求高的部位應優先選用Ⅱ級接頭。當在同一連接區段內必須實施100%鋼筋接頭的連接時,應採用Ⅰ級接頭。
2 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應力較高但對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採用Ⅲ級接頭。
4.0.2 鋼筋連接件的混疑土保護層厚度宜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中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規定,且不得小於15mm。連接件之間的橫向凈距不宜小於25mm。
4.0.3 結構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接的連接區段長度應按35d計算。在同一連接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以下簡稱接頭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接頭宜設置在結構構件受拉鋼筋應力較小部位,當需要在高應力部位設置接頭時,在同一連接區段內Ⅲ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25%,Ⅱ級接頭的接頭百分串不應大於50%。Ⅰ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除本規程第4.0.3條第2款所列情況外可不受限制。
2 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Ⅱ級接頭或Ⅰ級接頭,且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
3 受拉鋼筋應力較小部位或縱向受壓鋼筋,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 對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