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構造柱里的鋼筋怎樣計算急急急~希望給予幫助!!!
1、主鋼筋從生根計算,伸如基礎30D,屋面頂彎12D,中間層從基礎頂面標高到屋面的標高差,+35D或500(大於等於500)*樓的層數N,則主鋼筋的計算為:H+30D+12D+35D*N=單根主鋼筋的長度*M主鋼筋的根數*鋼筋理論重量=鋼筋的重量
2、箍筋是+-0以下同長加密,一層和頂層是1/4加密,中間層是1/6加密,高度按層高計算
如果不清楚,你吧實際尺寸說明下,我給你計算下,在看上面的就明白了
2. 構造柱的角筋應該怎麼計算
柱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一、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二、外筋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3. 構造柱鋼筋工程量計算
你的公式可能是來預算書上的,這自個垃圾,實際也不是這樣做的,這個是應該按02G801和02G802上的要求做,這個是磚混結構的鋼筋要求圖集,你按這個方法計算 鋼筋長=30D(生跟錨固)+層高+0.5米
4. 構造柱計算鋼筋的方法是如何的
通長計算,底部和頂層加錨固值,然後統一計算搭接即可。
也就是柱子的長度加上錨入上下結構的長度。錨入長度按圖集的要求。如上述計算出的單根長度超過鋼筋定尺長度,還要加上一個搭接長度,按30D採用。
5. 構造柱的鋼筋怎麼算,構造柱的鋼筋怎麼算知識
構造柱最小截面180x牆厚,通常為牆厚x牆厚。縱向鋼筋4根12,箍筋可以採用6直徑的,間距最大250。如果抗震要求比較高的場合,縱筋4根14,箍筋間距200。房屋4角的構造柱截面和配筋要進一步加強。
6. 構造柱鋼筋量怎麼算求詳細解答
個人表示沒有出現你的問題,我也用3da2012,在布置完構造柱後,若想只出構造柱的量,版直接在分權析里只選擇構造柱即可,若是想全部匯總,還需全部分析後執行匯總即可。請問你在建築功能菜單下的構造柱欄下的鋼筋設置裡面,在設置完鋼筋後有點擊布置按鈕么,要點擊布置按鈕,使其左邊的構造柱定義欄顯示粉紅色,才表示你的構造柱在畫圖的時候是同時布置上鋼筋的!分析統計的時候也是按照這個定義來算的鋼筋。
查看更多答案>>
7. 磚混結構中構造柱的鋼筋怎麼算
磚混的構造抄柱,邊邊角角的地方,豎向鋼筋4根12粗的二級鋼或三級鋼,其他地方4根10粗的。這個不用算,只是規定。因為構造柱不是承重柱,只是構造抗震作用。
專業回答,保證正確。看我的用戶名邊的V。
有問題追問,保證讓你沒有疑惑。
具體是規范的哪一天我明天查給你。
8. 構造柱的鋼筋怎麼算
這個不是構造柱,面是暗柱。計算方法是樣高加下部錨固加上部彎折。
9. 求助.這個構造柱的鋼筋量怎麼算
【1】構造柱是為加固牆體,先砌牆後澆注混凝土的柱子,首先,根據圖紙統內計圖各種型號構造柱的數量,然後容按下述公式計算混凝土和鋼筋工程量。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斷面面積*柱根數= 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頂面高度,或自地圈樑頂面至屋頂圈樑頂面高度。
【2】鋼筋工程量:主筋: 主筋長*根數*比重(kg/m)*柱根數= kg箍筋:柱斷面周長*(柱高/@)*比重(kg/m)*柱根數= kg式中主筋長=柱高+伸入地圈樑長+上下的直鉤長+42.5dn,(n為層數),因為主筋在±0.00和層樓板處搭接,並在搭接區段箍筋加密為φ6@100。另,有的構造柱有馬牙槎,其寬為60mm,其模板面積=(構造柱寬+馬牙槎寬)*柱高混凝土體積=(柱斷面面積+(馬牙槎寬/2)*寬)*柱高例:構造柱柱高3m,截面尺寸為240mm*240mm,與長牆咬槎為60。
10. 構造柱中鋼筋怎麼計算
既然是構造柱,就是不受力的,也就不需要計算,按照構造要求做就可以了。
構造回柱最答小截面180x牆厚,通常為牆厚x牆厚。縱向鋼筋4根12,箍筋可以採用6直徑的,間距最大250。如果抗震要求比較高的場合,縱筋4根14,箍筋間距200。房屋4角的構造柱截面和配筋要進一步加強。
具體見抗震規范GB50011-2010第7.3.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