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混凝土方量怎麼算
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的工程量,以圖示尺寸按實體積計算
(
不包括空心回板梁、空
心體積
)
。
大於
0
.
3m2
的預留孔洞,答
應扣除其所佔的體積,
並相應增加模板用量,
按每立方米混凝土體積增加
0
.
2m3
模板用材;小於,等於
0
.
3m2
的預留孔則不
予扣除其所佔體積,也不再增加模板費用。
② 混凝土用量怎麼算
如何計算混凝土澆築用量
這是個簡單的工程量計算問題,長、寬、高相乘得到的是體積,再加上損耗(損耗系數是1.02---1.05)。但也不盡然,去年我的工地使用的商混,我給的損耗系數是1.06,結果還是不夠,原來是商混公司在做鬼,缺斤短兩! 找他時卻說我們計算有誤,最後要與他打官司,才是問題得以解決。
混凝土用量計算公式
下面復制的很牛啊 計算公式,你在網上查下就可以來 主要就是 體積吧了 不用很准確 准確到90%就行來 比如你要100方砼 你叫他發出90方就夠來。 不夠的時候再叫廠家發出來就好來 因為現在都是商品砼 記得如果你算出的答案是100方,就少發出10方的砼 因為 泥工不可能按你的計算的尺寸施工的。有厚 有薄 出入 20方很正常的,發多來 老闆罵死你。 1方砼 要260元 10方就是 2600元 記得咯 1方大概=2.3噸
混凝土基礎方量怎麼算?
各混凝土構件實際所佔的體積按「立方米」的單位計算出的結果就是其混凝土的方量。如:立方體=長*寬*高;圓柱體=3.14*底面半徑的平方*柱高;球體=4/3*3.14*球體半徑的立方等等。請嚴格測繪和測量。
混凝土的方數怎麼計算的 40分
所用混凝土地方的長度x寬度 x要求做的厚度就是要求的方數。
一般就是先圖紙算出個總腔鋒量作為向混凝土公司要量的依據,一般要的量比算的要少10方。然後在實際澆築時,等到了最後的時候根據現場實測實量,加上泵基虧車里的量(一般剩餘半方左右)得出的總量在要灰,基本就差不多了,泵車里最後剩餘的用塔吊澆就行。
方數為立方米簡稱,即直接計算其物體體積即可,一方混凝土重量在2350-錠450千克之間,即2.35噸-2.45噸。
知道混凝土方量如何計算各材料用量
應該是砂石的體積吧!計算方式如下!
砂的體積=混凝土總方量×砂的單方撫量(質量)/砂的密度
石子也是這樣,其實現在計算砂石的時候基本都是用質量,沒有必要換算成體積了!
工程算量算混凝土怎麼算啊?
混凝土基礎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條形基礎工程量計算及公式
外牆條形基礎的工程量=外牆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內牆條形基礎的工程梁=內牆條形基礎凈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注意:凈長線的計算應砼條形基礎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層凈長線計算
2、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及公式
滿堂基礎工程量=滿堂基礎底面積×滿堂基礎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稜台體積
3、獨立基礎( 砼獨立基礎與柱在基礎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礎: V=長×寬×高
(2)階梯形基礎: V=∑各階(長×寬×高)
(3)截頭方錐形基礎: 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礎上部稜台體積,V2——基礎下部長方體體積,h1——稜台高度,A、B——稜台底邊長寬,ab——稜台頂邊長寬,h2——基礎下部長方體高度
三十、混凝土柱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⑴、構造柱工程量計算
①構造柱體積=構造柱體積+馬牙差體積=H×(A×B+0.03×b×n)
式中:H——構造柱高度 A、B——構造柱截面長寬 b——構造柱與磚牆咬差1/2寬度 n——馬牙差邊數
⑶、框架柱
①現澆混凝土柱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
框架柱體積=框架柱截面積*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 有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圖1
b 無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圖2
c 框架柱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至伍鋒晌柱頂高度計算。如圖3
d預制混凝土柱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依附於柱的牛腿,並入相應柱身體積計算。如圖4
三十一、鋼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規則
1、梁的一般計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積*梁的長度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並入梁體積內。
2、梁長的取法
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如圖5
3、地圈樑工程量
外牆地圈樑的工程量=外牆地圈樑中心線的長度×地圈樑的截面積
內牆地圈樑的工程梁=內牆地圈樑凈長線的長度×地圈樑的截面積
3、基礎梁的體積
計算方法:基礎梁的體積=梁的凈長×梁的凈高
三十二、鋼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計算
1、一般現澆板計算方法:現澆混凝土板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及單個面積0.3m2以內的孔洞所佔體積。計算公式——V=板長×板寬×板厚
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與板現澆成一體。其工程量按梁板體積和計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與板)按梁、板體積之和計算,
3、無梁板系指不帶梁直接用柱帽支撐的板。其體積按板與柱帽體積和計算
4、平板指無柱、梁而直接由牆支撐的板。其工程量按板實體積計算。
三十三、現澆砼牆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現澆框架結構的剪力牆計算方法: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應扣除門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佔體積。計算公式:V=牆長×牆高×牆厚-0.3m2以外的門窗洞口面積×牆厚
式中:牆長——外牆按L中,內牆按L內(有柱者均算至柱側); 牆高——自基礎上表面算至牆頂。牆厚——按圖紙規定。...
混凝土中的砂子,石子,水泥的用量怎麼計算
混凝土強度C20:坍落度:35-50mm、砂子種類:中砂、石子最大粒徑40mm、水泥32.5級 水泥:297Kg砂:692Kg碎石:1230Kg水:175Kg配合比1:2.33:4.14:0.59 混凝土強度C30:坍落度:35-50mm、砂子種類:中砂、石子最大粒徑40mm、水泥42.5級 水泥:318Kg
求助:怎樣算混凝土每盤用量?
陸國智
按照你給的配合比,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是317kg,攪拌機350型出料容量是0.35立方每盤,也就是說每盤水泥用量為317x0.35=110kg,每盤兩袋水泥多一點,為確保配合比准確,建議換算成兩袋水泥的攪拌量。也就是說變成100kg水泥用量,實際每盤攪拌量為:100÷317=0.315m³。實際用量按照施工配合比計算得出:
水:0.315x190X0.47÷0.6=47kg
水泥:100kg,兩袋
砂:0.315x678x2.27÷2.14=227kg(記住,砂子含水,換算是注意)
碎石:0.315x1205=380kg
混凝土方量怎麼算啊?比如長2200 mm 寬300mm 高800mm 怎麼計算的,幫我算下,最好
2.2×0.3×0.8×1.03=0.544(立方米)
要乘損耗系數1.03
混凝土澆築用量要怎麼計算
這是個簡單的工程量計算問題,長、寬、高相乘得到的是體積,再加上損耗(損耗系數是1.02---1.05)。但也不盡然,去年我的工地使用的商混,我給的損耗系數是1.06,結果還是不夠,原來是商混公司在做鬼,缺斤短兩! 找他時卻說我們計算有誤,最後要與他打官司,才是問題得以解決。
③ 建房子鋼筋混凝土每平方米需要多少鋼筋
普通民用、抄住宅建築平米用鋼量:
1、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30KG/m²
2、多層框架 :鋼筋38—42KG/m²
3、小高層11—12層:鋼筋50—52KG/m²
4、高層17—18層:鋼筋54—60KG/m²
5、高層30層H=94米: 鋼筋65—75KG/m²
6、高層酒店式公寓28層H=90米 :鋼筋65—70KG/m²
7 、別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鋼量介於多層砌體住宅和高層11—12層之間
以上數據按抗震7度區規則結構設計 。
④ 建築中混凝土方量如何計算,需要扣除鋼筋量嗎如何估出大概的鋼筋量
首灌混凝土方量V≥πd2h1/4 πD2Hc/4
公式中:V——首灌混凝土方量;
Hc——混凝土首次埋管時孔內所需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運毀度(包括:導管底口距孔底高度和導管首次埋置深度);
h1——首灌混凝土達到Hc高度時,導管內混凝土柱平衡孔內泥漿壓力所需的高度;
d——導管內徑;
D—返悄棗—鑽孔樁孔徑。
配合比中各原材料用量之和就是一方混凝土的量,不同標號配比的方量都不一樣,不過相差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按漏拆2400公斤每立方去估算。如果要算某個場地需要多少方的混凝土,就是長*寬*厚度。
(4)房建鋼筋混凝土的用量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常見混凝土配合比有:
1、 C20:水:175kg,水泥:343kg,砂:621kg,石子:1261kg。配合比:0.51:1:1.81:3.68。
2、C25:水:175kg,水泥:398kg,砂:566kg,石子:1261kg。配合比:0.44:1:1.42:3.17。
3、C30: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配合比:0.38:1:1.11:2.72。
鋼筋混凝土使用壽命
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首先是設計標准,一般民用建築是50年,大型或者比較重要的建築為80年或以上,當然其使用壽命肯定會大於設計年限的,如果說自然壽命,與混凝土材料特性,結構設計,還有自然條件的影響都密切相關,其壽命相對而言不是很長。
主要是由於建築時間長了會出現缺陷,比如混凝土開裂對鋼筋的保護降低,導致破壞加速,從而壽命大大降低,還有自然的侵蝕風化作用,但其使用壽命肯定大於設計年限,如果有後期維護的話,那些缺陷可以得到彌補。
其使用壽命會大大地提高的,建築都會有人定期的檢查的,發現隱患肯定要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早發現早處理,這樣建築物的壽命會大大提高的,住宅的使用年限是指住宅在有形磨損下能維持正常使用的年限,是由住宅的結構、質量決定的自然壽命。
⑤ 鋼筋混凝土的混凝土實際用量怎麼算
如作材料計劃,應扣除鋼筋量,在計算出鋼筋混凝土總體積(含鋼筋體積)後,扣除鋼筋所佔體積。鋼團察筋體積按鋼筋混凝土內所含鋼筋重量折算,鋼筋源或枯體積V=鋼筋雹洞重量/鋼的比重。
⑥ 鋼筋混凝土基礎鋼筋工程量如何計算
鋼筋混凝土基礎鋼筋工程量計算方法:根據基礎配筋圖紙、所採用的圖集、分布計算,也可以利用配筋軟體計算,根據工程基礎配筋預算單計算。
一、區分計算規則
1、根據現澆、預制構件分別進行計算,並考慮鋼種和規格,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質量計算工程量,單位為噸。
2、計算時須考慮鋼筋塔接長度,如未規定塔接長度,則已包括在鋼筋損耗率之內注意不再單獨計算塔接長度。
3、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按個進行計算。
二、預應力筋計算要求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須另行計算。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長度增加0. 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共增加0.3m計算。
2、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自錨時應將長度增加0. 35m。
3、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時,如孔道長不超過20m,則計算時增加鋼筋長度1m;如超過20m,則長度增加1.8m;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應將計算長度增加0. 35m。
三、彎鉤長度
1、Ⅰ級鋼筋末端設置大於90°彎鉤時,圓弧彎曲直徑應大於2.5倍鋼筋直徑,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3倍鋼筋直徑。
2、HRRB335級與HRB400級鋼筋彎弧內徑不小於4倍鋼筋直徑。
3、考慮彎起增加值,通過鋼筋斜長與水平投影的差值進行計算。
四、箍筋長度
1、使用Ⅰ級鋼筋或低碳鋼絲製作的箍筋,其彎鉤彎曲直徑不應大於受力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倍箍筋直徑。
2、對於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構件,其彎鉤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計算時可按構件斷面外周長加上增減值取值。
五、錨固修正
1、HRB335、HRB400及RRB400級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應將其錨固長度乘以修正系數1.1;如有環氧樹脂塗層,則乘以1.25。
2、如錨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鋼筋直徑3倍且設置箍筋時,修正系數可以取0.8,但須檢驗錨固長度是否小於250mm,並檢驗縱向受壓筋錨固長度不小於受拉筋錨固長度的0.7倍。
(6)房建鋼筋混凝土的用量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
一、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二、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三、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XM,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6、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孔道長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在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
7、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預應力鋼絲長度增加0.35m計算。
⑦ 農村自建房鋼筋水泥材料用量計算
外牆40米用24牆
40*高6.2*0.24=59.52m3
內牆34米用18牆
34*高6.2*0.18=37.94m3
紅磚:59.52+37.94m3*528=51459塊
砂漿:59.52+37.94m3*0.24=23.39m3
水泥:23.39m3*0.0.222=5.19噸
砂:23.39m3*1.23=28.77m3
混凝土
地圈樑:40+34=74*0.4*0.25=7.4m3
外圈樑:40*0.3*0.24=2.88m3
內圈樑:34*0.3*0.18=1.84m3
板:110*0.1*2=22.00m3
樓梯:約=1.8m3
地板6Cm厚:約=6.0m3
混凝土合計:41.92m3
水泥:41.92*0.34=14.25噸
砂:41.92*0.58=24.3m3
碎石:41.92*0.92=38.56m3
鋼筋估算
地圈樑:6Φ14=(74m+搭接8*0.52 )*6*1.21=567.4kg
箍筋:Φ6.5@200mm={74m/0.2*(0.4-2*0.025+0.3-2*0.025)*2+0.1}*0.26=125.0kg
一、二層內外圈樑:
4Φ12=(74m+搭接8*0.45 )*4*0.888*2層=551.3kg
外圈樑箍筋:
Φ6.5@200mm={40m/0.2*(0.4-2*0.025+0.24-2*0.025)*2+0.1}*0.26*2層=122.7kg
內圈樑箍筋:
Φ6.5@200mm={34m/0.2*(0.4-2*0.025+0.18-2*0.025)*2+0.1}*0.26*2層=99.0kg
板下部筋:(你沒有細部開間尺寸只能按100m2,長寬10m估算)
Φ8@150*150mm雙向={10m/0.15*(10m+彎鉤6*0.05)}*0.395*2*2層=1074.0kg
上部負彎矩筋:(按單向用筋量的4分之3估算)
Φ8@150mm=10m/0.15*10*0.395=260/4*3*2層=390.0kg
彎矩分布筋:
Φ6.5@200mm=10m/0.2*10*0.26=130/4*3*2層=195.0kg
樓梯鋼筋:(按梯寬1m、梯長3.3m雙跑一轉台估算)
主筋Φ6.5@200mm=(2.6+1.5)*2/0.2*1.0*0.26*2=21.32kg1m/0.2*3.7*0.888=19.7*2*2座=78.8kg
負彎矩筋78.8kg/2=34.4kg
分布筋Φ8@250mm=3.3m/0.25*1.05*0.395=5.5*2*2座=22.0kg
梯梁鋼筋:Φ6.5@200mm=(2.6+1.5)*2/0.2*1.0*0.26*2=21.32kg(2.6+1.5)*2*4*0.888*2=58.25kg
箍筋:Φ6.5@200mm=(2.6+1.5)*2/0.2*1.0*0.26*2=21.32kg
轉台:Φ6.5@200mm=2.1*1.5=3.15m*4.5kg*2=28.36kg
合計:Φ14=567kg Φ112=721.2kg Φ8=1486kg Φ6.5=595.68kg
建議你還是在縱橫牆接點處加設構造柱,這樣對抗震好點,地圈樑下做80-120cm寬的毛石基礎,深度90cm,30cm左右一層,這樣以後加至4層,另外如室內堂屋上的空梁要加大鋼筋.
⑧ 鋼筋混凝土板的鋼筋數量應該怎樣計算
鋼筋混凝土板的鋼筋數量應該是沿受力剛筋分布方向的板的凈長減掉鋼筋的間距後除以鋼筋的回間距,所得數答值向上取整加一。這里是因為板的受力鋼筋的第一根鋼筋,在實際施工中應該是距離板的支座半個間距處開始布置,兩面剛好是一個鋼筋的間距。即:板的鋼筋數量=(板的凈長(或者凈寬)-鋼筋間距)/鋼筋間距+1
⑨ 鋼筋、混凝土的工程量怎麼算啊
混凝土及鋼筋混凝上的工程量,以圖示尺寸按實體積計算(不包括空心板梁、空心體積)。大於O.3m2的預留孔洞。應扣除其所佔的體積。並相應增加模板用量,按每立方米混凝土體積增加0.2m3模板用材;小於、等於0.3m2的預留孔則不予扣除其所佔體積,也不再增加模板費用。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800mm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1) 剪力牆牆身
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三) 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三、 柱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一、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5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二、外筋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層}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四、 板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第五章 常見問題
為什麼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體中計算為11.9d?
我們軟體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麼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
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麼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范規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後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
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a.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b.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彎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c.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內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⑩ 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工程中鋼筋的工程量是怎樣計算的
(1)鋼筋工程,應區別不同鋼筋種類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質量,以噸計算。
(2)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按孔道長度共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鐓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鐓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按孔道長度增加0.15m,兩端均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混凝土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XM、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3)計算鋼筋工程量時,按尺寸計算長度。鋼筋的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直螺紋接頭,以個計算,執行相應項目,但不計取搭接長度。
(4)鋼筋混凝土構件預埋鐵件工程量,按設計尺寸,以噸計算。
(5)植筋增加費(不包括鋼筋製作安裝費用)的工程量按實際根數計算。每根埋深,按以下規則取定
1.鋼筋規格為20mm以下,按鋼筋直徑的15倍計算,並應大於或等於100mm;
2.鋼筋規格為20mm以上,按鋼筋直徑的20倍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