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的錨固有幾種形式
分兩種:非抗震與抗震,內容是不同的。 選擇錨固長度的前提條件是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抗震等級,然後參照鋼筋種類決定。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於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12d;非框架梁包括:簡支梁;連系梁;樓梯梁;過梁;雨蓬陽台梁;但不包括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另有規定。
當邊柱內側柱筋頂部和中柱筋頂部的直錨長度小於錨固長度時,可向內或向外側彎12d直角鉤。
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8.3.1條的規定: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普通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示計算:
Lab=α×(fy/ft)×d。
式中:Lab為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
fy為錨固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
α為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光圓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錨固鋼筋的直徑。
(1)混凝土斜柱鋼筋如何錨固擴展閱讀
影響粘結錨固的因素:
① 混凝土強度的影響——混凝土強度越高,咬合齒越強,握裹層混凝土的劈裂就越不容易發生,故粘結錨固作用越強。
② 保護層厚度——混凝土保護層越厚,對錨固鋼筋的約束越大;咬合力對握裹層混凝土的劈裂越難發生,粘結錨固作用越強。當保護層厚度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不會發生劈裂破壞,而會發生咬合齒擠壓破碎引起的刮犁拔出破壞。
③ 鋼筋的外形——鋼筋的外形決定了混凝土咬合齒的形狀,因而對錨固強度影響很大。
④ 錨固區域的配箍——錨固區箍筋可加大混凝土的約束。
Ⅱ 柱子頂是斜梁,柱子的鋼筋怎麼錨固下圖
1、框架柱鋼筋到頂不是錨固,是節點處理。應該見相關圖集的做回法。如果是03G101-1的,見37頁,如果答是11G101-1的,見59頁。
2、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結構中承受梁和板傳來的荷載,並將荷載傳給基礎,是主要的豎向支撐結構。
3、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Ⅲ 鋼筋的錨固形式有哪幾種
按照鋼筋使用位置的不同錨固形式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錨固要求:
1、梁受拉鋼筋在端專支座的彎錨屬,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並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2、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3、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4、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5、牆身的第一根豎向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牆身豎向鋼筋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
Ⅳ 斜框架梁鋼筋怎麼錨入柱子
斜框架梁是一種常見的結構形式,通常用於建築物的支撐結構。在斜框架梁中,鋼筋需要錨入柱子中以增強結構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下面是一些常見的方法來錨入斜框架梁鋼筋到柱子中:
1. 柱子中預留鋼筋:在柱子的預制過程中,可以預留一些歲源鋼筋,然後將斜框架梁的鋼筋與預留的鋼筋焊接或者用螺栓連接起來,從而實現鋼筋的錨入。
2. 鋼板連接:可以在柱子上焊接一塊鋼板,然後將斜框架梁的鋼筋穿過鋼板並用螺栓固定,從而實現鋼筋的錨入。
3. 錨固套筒:在柱子中預埋乎悄態一個錨固套筒,然後將斜運困框架梁的鋼筋穿過套筒並用螺栓固定,從而實現鋼筋的錨入。
4. 爆破錨固:在柱子中鑽孔,然後將斜框架梁的鋼筋穿過孔洞並用特殊的爆破錨固材料固定,從而實現鋼筋的錨入。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鋼筋錨入時,必須按照相關的規范和標准進行設計和施工,以確保結構的安全和穩定。同時,也需要根據具體的結構形式和工程要求選擇合適的鋼筋錨固方法。
Ⅳ 鋼筋的錨固要求有什麼樣的規范要求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版)規定了鋼筋的錨固要求,具體如下: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6.1.10條計算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端部錨固區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彎承載力時,錨固長度范圍內的預應力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在錨固起點處應取為零,在錨固終點處應取為fpy,兩點之間可按線性內插法確定。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10.1.3條當多跨單向板、多跨雙向板採用分離式配筋時,跨中正彎矩鋼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負彎矩鋼筋向跨內的延伸長度應覆蓋負彎矩圖並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
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10.1.5條簡支板或連續板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5d,d為下部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連續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宜適當增加。
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2.1.19錨固長度 anchorage length 受力鋼筋依靠其表面與混凝土的粘結作用或端部構造的擠壓作用而達到設計承受應力所需的長度。
5、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8.3.1條的規定: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普通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示計算:Lab=α×(fy/ft)×d。
式中:Lab為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fy為錨固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α為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光圓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d為錨固鋼筋的直徑。
(5)混凝土斜柱鋼筋如何錨固擴展閱讀:
鋼筋錨固長度計算規程:
當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5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固長度不應小於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
當縱向受拉普通鋼筋末端採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彎鉤或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投影長度)可取為基本錨固長度的60%。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Ⅵ 鋼筋混凝土柱如何進行對位和臨時固定最後固定方法
柱插入杯口後,柱底離杯口底30~50mm時先懸空對位,用八個契塊從柱的四邊插專入 口,屬用撬棍撥東柱腳,使柱的吊裝准線對准杯口頂面的吊裝准線,略打緊契塊,使柱身保持垂直,放鬆釣鉤將柱沉至柱底,復查吊裝准線,然後打緊契塊(兩邊對稱進行,以免吊裝准線偏移),將柱臨時固定,起重機脫鉤。 當柱較高或柱具有較大的牛腿僅靠柱腳處的契塊不能保證臨時固定的穩定時,可增設纜風繩或斜撐來加強臨時固定。 柱的最後固定其方法是在柱子與杯口間的空隙內灌築細石混凝土。灌注前,將杯口空隙內的木屑`垃圾清掃干凈,並用水濕潤柱腳和杯口壁。分兩次澆築:第一次澆築到契塊底部;第二次在第一次澆築的細石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25%時,拔去契塊,將杯口混凝土灌注。
鋼筋混凝土(英文:ReinforcedConcrete或Ferroconcrete),工程上常被簡稱為鋼筋砼(tong)。是指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鋼筋網、鋼板或纖維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與之共同工作來改善混凝土力學性質的一種組合材料。為加勁混凝土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Ⅶ 柱子縱向鋼筋如何錨固
柱縱筋做法分:基礎錨固做法、中間層連接做法、變截面做法、封頂做法。
依據在22G101-1 P65~69
Ⅷ 鋼筋的錨固形式
鋼筋錨固分為直錨和彎錨。
能直錨時可採用直錨方式,錨固長度lae,當直錨長度不足時,可採用彎錨方式,錨固長度0.4lae+15d,其中,0.4lae是平直段,15d是彎折後的錨固段。
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
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普通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示計算:
Lab=α×(fy/ft)×d。
式中:Lab為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
fy為錨固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
α為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光圓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錨固鋼筋的直徑。
鋼筋錨固長度規范:在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中,受混凝土的極限應變值的限制,強度過高的鋼筋發揮不出其全部作用(這正是混凝土設計規范和施工規范不設Ⅳ級鋼筋的理論依據),Ⅳ級鋼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級鋼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結構中並不合適,也不經濟。
即便是Ⅳ級鋼筋,其強度設計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與Ⅲ級鋼筋相同),且當用於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時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於Ⅲ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按Ⅲ級鋼筋即可。
Ⅸ 為使鋼筋在混凝土中有可靠的錨固,可採取哪些措施
為使鋼筋在混凝土中有可靠的錨固,可採取措施:
1、有足夠的錨固長度;
2、光圓鋼筋:專180 度彎鉤;
3、帶肋鋼筋可屬採用末端直鉤和機 械錨固(末端帶 135 度彎鉤,末端與鋼板塞焊,末端與短鋼筋雙面貼焊) 。
4、鋼筋表面變形(螺紋鋼)。
5、在鋼筋端部設置錨固環、錨固板。
Ⅹ 柱子的錨固長度有何要求
結構柱筋在基礎中的錨固長度為La;軸心受壓時:直線(垂直段)不小於12d(軸心受壓)+100mm,偏心受壓時蘆禪:直線(垂直段)不小於15d(軸心受壓)+100mm。
光面鋼筋指HPB235級鋼筋,其末端應做180°彎鉤,彎後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3d,但作受壓鋼筋時可不做彎鉤;帶肋鋼筋系指HRB335級、HRB400級鋼筋及RRB400級余熱處理鋼筋。
柱子的3種要求:以及對應梁的要求。
1、柱錨梁:柱外鋼筋的錨固長度是1.7LAE(03上是1.5) 對應梁錨固長度按梁的正常錨固長度施工。
2、梁錨柱:柱子鋼筋都是彎12D,梁鋼筋錨固在柱里,梁的鋼筋錨固長度是1.7LAE。
3、柱樑互錨:柱子鋼筋 錨固長度是40D,梁也是。
具體規定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構件應合理地選擇尺寸,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壞先於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於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於構件破壞。搏脊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2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於板面的彎鉤。
底部框架抗震牆房屋樑的主筋和腰筋,基嘩滲應按受拉鋼筋的要求錨固在柱內,且支座上部的縱向鋼筋在柱內的錨固長度,應符合鋼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關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