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牆體鋼筋的壓腳鋼筋是什麼意思
就是加強預埋鋼筋的錨固還有整體性,應該是設置在鋼筋錨固彎鉤的位置的。
B. 腳上韌帶拉斷,裡面弄了根鋼筋,是不是那根韌帶就一直靠鋼筋支撐了
手術一般會把韌帶接上的。鋼筋是固定骨頭用的。
C. 什麼是鋼筋撐腳
鋼筋撐腳是指架起混凝土板中上層鋼筋用的支架,約定俗成都叫馬凳,形狀有點像兒童玩具,有幾字形,A字形,十字形,工字形,三角形等等,花樣繁多,其中以幾字形最常用,製作簡單,使用效果不太理想,十字形效果最佳,使用料頭,但需用電焊。
如下圖所示:
D. 腳部前筋和後筋斷了需要鋼筋
不需要。腳部前筋和後筋孫世斷了不需要鋼筋,用石膏固定即可。腳部前筋和後筋斷了屬於跟腱斷裂,升滾典型的跟則笑肢腱斷裂是指受傷時能聽到跟腱斷裂的聲音,並能立即發現根痛、腫脹、瘀斑、行走無力、抬不起腳跟等表現。
E. 怎麼區分施工圖中的鋼筋都是什麼鋼筋
看圖內的鋼筋符號可以區分!,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專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屬鋼筋(540/835)Φ為一級 ,如果Φ下面再加一橫,則表示二級鋼筋。
如果Φ下面加一橫,中間再加一豎,那麼就是三級鋼筋(二級三級一般都是螺紋鋼)。
F. 支座鋼筋指的是什麼鋼筋啊
指位於梁支座上部承受負彎矩作用力的縱向受力鋼筋,俗稱扁擔筋、壓梁鐵。有些地方稱內之為蓋筋。支座有負容筋,是相對而言的,一般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負彎矩的鋼筋,俗稱擔擔筋。
支座上部非貫通縱筋的俗稱,在建築工程中,為了承載支座反力也就是負彎矩力而設置的位於支座上部的非貫通短鋼筋,人們習慣上叫它扁擔筋,因其作用力酷似一根扁擔而得名,中間挑起,兩端懸浮。
(6)腳斷了打鋼筋是什麼鋼筋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1、端支座負筋長度:
第一排鋼筋長度 = 本跨凈跨長/ 3 + 錨固(相鄰兩跨都有負筋時取長跨凈跨長/ 3 +錨固);
第二排鋼筋長度 = 本跨凈跨長 / 4 + 錨固(相鄰兩跨都有負筋時取長跨凈跨長/ 4+錨固)。
2、中間支座負筋長度:
第一排鋼筋長度 = 2 * Ln/3 + 支座寬度;
第二排鋼筋長度 = 2 * Ln/4 + 支座寬度。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G. 因工傷導致大腳趾斷了後打兩根鋼筋接上…請問這屬於幾級傷殘
斷了接上了後恢復了就不算雀盯傷殘,如果無法再頃轎和接,那是十級傷殘。你也可以到當地的傷殘帆備鑒定中心咨詢一下和做個鑒定,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H. 這根鋼筋叫什麼
這個東西是施工措施,是保證鋼筋安裝質量的措施,規范里沒有標准名稱及定義。地區不同,通俗稱呼不一樣,馬櫈、撐腳、撐鐵、支架等都是它。
I. 請問這是鋼結構柱腳鋼筋還是護腳鋼筋還是什麼都不是,我記得打柱腳混凝土之前不綁扎鋼筋的呀
應該是護腳鋼筋。因為柱腳之間已有橫向聯系桿,相當於勁性鋼筋,所以無需再綁鋼筋了。
J. 建築鋼筋圖中用圖表示腳筋與縱筋怎麼區別
縱筋:抄中平行於梁長度方向的梁的主要受力鋼筋的總稱
腳筋:可能是角筋,一般是指樑上部箍筋角部鋼筋,可能是通長鋼筋,也可能是通長鋼筋和架立鋼筋
這二者如何區別,要看你用於何處。
最好你有個圖發上來看一下。
一般的樑上部集中標注中有角筋的標注,原位標注時則是通長鋼筋和支座負筋一起標的。
舉例:KL1,2C20+2C12,原位標注是5C20。
說明,此梁是框架梁1,通長鋼筋是2根三級鋼20,支座處另加3根三級鋼的20,跨中無支座負筋處有架立筋2根三級鋼12
望對你有幫助
如還有不明,可上圖,或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