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的彎心直徑如何確定
根據鋼筋類型的復不同,取制值也不同。
彎曲程度一般用彎曲角度α(外角)或彎心直徑d對材料厚度a的比值表示,α愈大或 d/a 愈小,則材料的冷彎性愈好。冷彎性能可衡量鋼材在常溫下冷加工彎曲時產生塑性變形的能力。
冷彎性能是衡量中厚鋼板塑性好壞的一項重要力學性能指標,冷彎試驗是鋼板性能必不可少的檢驗項目。實際生產中,冷彎性能不合格經常發生,使之成為中厚鋼板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直接影響了產品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
(1)鋼筋彎曲時其彎心直徑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毫米。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接頭的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符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⑵ 什麼叫彎心直徑
你說的應該是鋼筋做冷彎試驗吧。冷彎試驗兩個主要參數:彎心直徑、直輥距離。
彎心直徑是指冷彎壓頭的直徑,根據鋼筋直徑、鋼筋級別分別不同。
⑶ 請教個問題JGJ81焊接工藝評定中彎曲實驗彎心直徑是怎麼規定的
JGJ81提到了抄GB 2653,可 2653也沒寫全.....
彎曲試驗要襲根據母材的力學性能來看的,一般的母材標準的延伸率達到20%,彎頭直徑4S,S為試樣厚度(試樣厚度超過10mm就側彎,此時彎頭直徑40)。
如果母材標準的延伸率達不到20%,按以下公式計算S×(200-A)/2A,其中S為試驗厚度,A為延伸率×100,支座間距為:彎心直徑+2S+3。
鋼結構的寫的真不全,沒法看,我找了半天,真不容易,最後不得不看了47014 中的6.4.1.6,他也是用的2653。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
⑷ 不同規格鋼筋的彎曲直徑是多少
鋼筋彎曲直徑抄就是鋼筋彎曲的襲內圓直徑。
⑸ 鋼筋彎心直徑指的是內徑還是外徑
一般指中徑,
不指內徑和外徑,
⑹ GB50204-2015關於鋼筋彎折的彎弧內直徑有哪些要求
5.3 鋼筋加工
主控項目
5.3.1 鋼筋彎折的彎弧內直徑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光圓鋼筋,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2.5 倍;
2 335MPa 級、400MPa 級帶肋鋼筋,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4 倍;
3 500MPa 級帶肋鋼筋,當直徑為28mm 以下時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6 倍,
當直徑為28mm 及以上時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7 倍;
4 箍筋彎折處尚不應小於縱向受力鋼筋直徑。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 件。
GB50204-2015
⑺ 什麼是 鋼筋彎心直徑彎起鋼筋
常用鋼筋加工彎曲半徑R取值。一級鋼筋1.25d;二級鋼筋2d;三級鋼筋2.5d
鋼筋彎鉤或彎曲內:
①鋼筋彎鉤。形容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後,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
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後尺寸大於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
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
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②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箍筋調整,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
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包尺寸而定。
④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
慮。
⑻ HRB400.號鋼筋彎心直徑怎麼算的,我知道25以下是4d,但是為什麼是4d,求解,
彎心直徑=4倍鋼筋直徑(d是被彎曲鋼筋的直徑)。
為什麼是4d,得問規范編制的專家們,他們各執意見,經討論達到一致。
依照鋼筋等級及直徑有所區別,HRB500的不是4d,是6d.
⑼ 鋼筋彎曲直徑是什麼
鋼筋彎曲直徑是鋼筋彎曲處的直徑。有如下考慮要求:
①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後,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後尺寸大於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
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②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箍筋調整,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包尺寸而定。
④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a.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b.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彎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c.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內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9)鋼筋彎曲時其彎心直徑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鋼筋的彎鉤長度: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
HR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4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用Ⅰ級鋼筋或低碳鋼絲製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D不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一般結構的,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構件箍筋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