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梁的底部縱向鋼筋為兩排時,上線兩排鋼筋間的間距應該是多少
當梁的縱向鋼筋有兩層,甚至多層時,這時上下鋼筋應對齊,不能錯列。兩層的話,各鋼筋上下、左右之間的距離應大於等於鋼筋直徑,且大於等於25mm就可以了。另外注意鋼筋保護層厚度。
如果你說的是第二排鋼筋與第一排鋼筋之間的垂直間距,那麼會影響受力鋼筋的有效截面高度,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排距過小會影響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握裹力,影響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力傳遞。
當梁較高(Hw≥450mm)時,為了防止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形而產生豎向裂縫,同時加強鋼筋骨架的剛度,在梁的兩側沿梁高每隔200mm處各設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腰筋,兩根腰筋之間用φ6或φ8的拉筋連系,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的2倍。
(1)雙排鋼筋間距怎麼求擴展閱讀:
1、梁工程量
(1)、梁體積;(2)、梁模板;(3)、梁高度超過3.6m增價;(4)、梁側裝修
2、梁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梁的體積=梁的截面面積*梁的長度
現澆混凝土梁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並入梁體積內。
①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
②圈樑與梁連接時,圈樑體積應扣除伸入圈樑內的梁的體積。
③在圈樑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300px以內時,並入圈樑體積內計算;挑出部分在300px以外時,以圈樑外皮為界限,挑出部分為挑檐天溝。
④預制混凝土梁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
⑵、梁的模板面積=(梁側面高之和+梁底)*梁的長度
天津2004計算規則: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按照設計施工圖示混凝土體積計算。
⑶、砼梁高度超過3.6m增價=砼梁高度超過3.6m的牆體體積總和
⑷、梁側裝修=梁外露長度*裝修長度
3、梁工程量計算的難點
⑴、梁的體積計算,要考慮與柱子、砼牆、梁相交時的扣減情況。
⑵、梁的模板不好計算,要考慮凈長度。
Ⅱ 鋼筋的2排鋼筋應該與麵筋/底筋凈距離是多少依據在哪裡出處要詳細
梁鋼筋的2排鋼筋應該與麵筋或底筋的凈距離是大於25mm,並大於主筋直徑。
詳情見國家建築標准圖集16G101一1第62頁。
梁、柱筋間距
Ⅲ 梁的二排筋與一排的間距怎麼計算
當梁內縱筋根數較多而採取多排放置時,其上下相鄰二排鋼筋的間距須滿足以下條件:
1、不小於25mm;
2、不小於鋼筋的規格直徑(二排不同時 按大的)。
另附圖集圖
Ⅳ 鋼筋混凝土截面的有效高度怎麼算一排和雙排 ,還有板截面的有效高度 最好說明原因
截面有效高度h。
系指截面受壓區的外邊緣至受拉鋼筋合力重心的距離。
在實際版計算梁板受權彎構件承載力時,因受拉區混凝土開裂後拉力完全由鋼筋承擔,這時梁能發揮作用的截面高度,應為受拉鋼筋截面形心至受壓邊緣的距離,稱為截面的有效高度h。
假設雙排鋼筋間距為s,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c,縱向鋼筋直徑為d,箍筋直徑為d1,梁高(或者板厚)為h,截面的有效高度h0計算如下:
對於梁 h0=h-(c+d/2+d1) (一排鋼筋)
h0=h-(c+d/2+s/2+d1) (兩排鋼筋)
對於板 h0=h-(c+d/2)
其中最小保護層厚度依據環境類別和混凝土強度等級定,規范上有詳細規定;雙排鋼筋間距s應考慮鋼筋直徑,也就是說s是兩排鋼筋圓心到圓心的距離,這樣取值其實是偏於安全了,因為按照定義「受拉鋼筋截面形心至受壓邊緣的距離」,這里的截面形心通常離最外側鋼筋近一些。
Ⅳ 樑上部設兩排鋼筋時最小間距是多少
梁的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距不得小於1.5倍鋼筋直徑,也不得小於30mm;豎向凈距不得小於鋼筋直徑,也不得小於25mm.
Ⅵ 鋼筋雙排布置凈距sn怎麼算
凈距是指鋼筋表面到表面的距離。
鋼筋的凈距是指相鄰兩根鋼筋之間可以穿過物體的最大寬度。 比如說:相鄰兩根鋼筋的中心距為100mm,直徑均為Φ20mm 則鋼筋的凈距=100-20 =80 (mm) 又比如:相鄰兩根鋼筋的中心距為100mm,直徑分別為Φ20mm,Φ30mm 則鋼筋的凈距=100-(20+30)÷2 =75 (mm)
一般鋼筋間距提法就是指鋼筋形心之間距離,凈距一般會特別說明,凈距一般在考慮構造時候才會提到,比如最小凈距是為保證握裹力,有時要考慮施工因素等
Ⅶ 規范規定框架梁一排鋼筋與二排鋼筋的間距是多少
沒注意過,貌似是大於某個數,目的是混凝土內碎石可以填充進二者之間。
Ⅷ 鋼筋間距怎麼算
按規來定塔接長度計算自。
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35m計算。
(8)雙排鋼筋間距怎麼求擴展閱讀:
鋼筋計算的相關要求規定:
1、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砼強度等級不低於C20且施工質量有可靠保證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規定減少5mm,但預制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2、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3、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
Ⅸ 框架柱內二排鋼筋與第一排鋼筋間距
柱」鋼筋兩排時,第二排鋼筋與第一排鋼筋之間的間距應該與梁的鋼筋排內距一樣,凈距容小於鋼筋直徑且不小於25。2011板《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規定: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Ⅹ 梁的上、下排筋中一排與二排的間距是多少
雙排鋼筋之間的間隔是25mm,所以中間的墊鐵用25mm短鋼筋截支墊。以凈距25為準的,施工圖說明也從不交代。施工沿襲下來的操作習慣是,上下兩層鋼筋都是用Φ25的短鋼筋夾在其間固定的(這是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二排筋與一排筋越接近,二者合力中心的位置越高,所產生的抗力越大。但二者有最小間距要求,以保證混凝土對兩排筋均實現可靠粘接。設計時,梁的有效高度也是按以上原則考慮的。因此,兩排筋通常只有最小凈距要求,而無最大間距規定。
梁工程量計算方法
梁的體積=梁的截面面積*梁的長度
現澆混凝土梁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並入梁體積內。
①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
②圈樑與梁連接時,圈樑體積應扣除伸入圈樑內的梁的體積。
③在圈樑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300px以內時,並入圈樑體積內計算;挑出部分在300px以外時,以圈樑外皮為界限,挑出部分為挑檐天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