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上樑截面鋼筋怎麼布置
通長鋼筋3根28,因為全長是4支箍筋,所有還要在中部加上一根12的鋼筋,這樣才能回把箍筋的角部架起來答。梁兩端上部配10根28,分2層,上層鋼筋7根,下層鋼筋3根。梁兩端的鋼筋中有3根和中部的通長鋼筋是一樣的,你想想怎麼能把箍筋架起來就行了。
中部的直徑為12的鋼筋和兩端的其中架箍筋的那個28的鋼筋採用搭接,搭接長度看圖集和規范。
鋼筋混凝土梁各區段根據受力情形可分為純彎區段和剪彎區段兩種類型。如簡支梁兩端為剪彎段,中間為純彎段。鋼筋混凝土梁當荷載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梁被破壞前),會產生裂縫。鋼筋混凝土梁裂縫通常有斜裂縫和垂直裂縫兩種。在剪彎區段截面的下邊緣產生斜裂縫;在純彎區段截面的下邊緣產生垂直裂縫。
2. 條形基礎梁不同截面鋼筋怎麼排布
截面高度相等寬度不等時,寬度窄的鋼筋伸入寬度寬的截面La或LaE;沒有具體圖集,標准在內《混凝土結構容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9章第3節;如果截面高度和寬度相等,只是鋼筋有大小,在鋼筋變化處進行搭接,搭接長度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9章第4節
如果截面高寬相等,基礎梁鋼筋交叉,按施工圖中的主次梁關系排布。
3. 條形基礎梁不同截面鋼筋怎麼排布
截面高度相等寬度不等時,寬度窄的鋼筋伸入寬度寬的截面La或LaE;沒有具體圖集,標准在《混凝回土結答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9章第3節;如果截面高度和寬度相等,只是鋼筋有大小,在鋼筋變化處進行搭接,搭接長度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9章第4節
如果截面高寬相等,基礎梁鋼筋交叉,按施工圖中的主次梁關系排布。
4. 怎樣配置鋼筋
在表裡選擇比你算出來的截面面積略大的數值 然後根據截面尺寸選擇鋼筋,再驗算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要求以及鋼筋混凝土設計規范的第10.2.1的要求(129頁),相互調節選出恰當的鋼筋組合!
5. 板面鋼筋如何布置
板底筋就是板下面鋪的受拉筋;板頂筋是在板上部的鋼筋,主要承受板支座負彎矩回的答產生的板面拉力負彎矩筋以及是防止板面開裂抗裂鋼筋.;板頂鋼筋也叫板面鋼筋。 一般板底鋼筋是要全部配置的。板頂鋼筋的配置分幾種情況
6. 柱截面箍筋的布置
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圓柱中縱向鋼筋宜沿周邊均勻布置根數不宜少於8根且不應少於6根。當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h為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為10mm、16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於50mm,對水平澆築的預制柱其縱向鋼筋的最小凈間距可按本規范第10.2.1條關於梁的有關規定取用。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7. 板面鋼筋如何布置
板面抗裂、抗溫度鋼筋,不要布置到梁面。
參考資料:16g101-1
(替代11g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
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梁、板)
8. 計算出鋼筋截面面積後,怎麼選配鋼筋
在結構設計中有一張表格,可以根據As查不同直徑不同根數鋼筋的總面積。一要確回保選定根數和直徑的鋼筋面積要略答大於計算所得的As。二是鋼筋根數、直徑要符合構造要求。一相對比較簡單。二略微有點麻煩,但最基本的是要求鋼筋間距大於構造要求,還有就是如果一層鋼筋布置不下,要兩層或多層布置時,需要合理安排。
9. 工字型截面柱如何配鋼筋
工字型截面柱,翼緣厚度150,as取值為35。
柱截面高度方向每側的縱向鋼筋根數一般不宜少於四根。而且兩根應布置在腹板箍筋與翼緣箍筋交 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