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混凝土計算公式
混凝土墊層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條形基礎砼墊層計算公式
外牆條基砼墊層體積=外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中心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砼墊層體積=內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凈長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2、整板基礎、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二十九、混凝土基礎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條形基礎工程量計算及公式
外牆條形基礎的工程量=外牆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內牆條形基礎的工程梁=內牆條形基礎凈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注意:凈長線的計算應砼條形基礎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層凈長線計算
2、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及公式
滿堂基礎工程量=滿堂基礎底面積×滿堂基礎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稜台體積
3、獨立基礎(
砼獨立基礎與柱在基礎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礎:
V=長×寬×高
(2)階梯形基礎:
V=∑各階(長×寬×高)
(3)截頭方錐形基礎:
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礎上部稜台體積,V2——基礎下部長方體體積,h1——稜台高度,A、B——稜台底邊長寬,ab——稜台頂邊長寬,h2——基礎下部長方體高度
三十、混凝土柱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⑴、構造柱工程量計算
①構造柱體積=構造柱體積+馬牙差體積=H×(A×B+0.03×b×n)
式中:H——構造柱高度
A、B——構造柱截面長寬
b——構造柱與磚牆咬差1/2寬度
n——馬牙差邊數
⑶、框架柱
①現澆混凝土柱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
框架柱體積=框架柱截面積*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
有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圖1
b
無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圖2
c
框架柱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頂高度計算。如圖3
d預制混凝土柱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依附於柱的牛腿,並入相應柱身體積計算。如圖4
三十一、鋼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規則
1、梁的一般計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積*梁的長度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並入梁體積內。
2、梁長的取法
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如圖5
3、地圈樑工程量
外牆地圈樑的工程量=外牆地圈樑中心線的長度×地圈樑的截面積
內牆地圈樑的工程梁=內牆地圈樑凈長線的長度×地圈樑的截面積
3、基礎梁的體積
計算方法:基礎梁的體積=梁的凈長×梁的凈高
三十二、鋼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計算
1、一般現澆板計算方法:現澆混凝土板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及單個面積0.3m2以內的孔洞所佔體積。計算公式——V=板長×板寬×板厚
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與板現澆成一體。其工程量按梁板體積和計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與板)按梁、板體積之和計算,
3、無梁板系指不帶梁直接用柱帽支撐的板。其體積按板與柱帽體積和計算
4、平板指無柱、梁而直接由牆支撐的板。其工程量按板實體積計算。
三十三、現澆砼牆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現澆框架結構的剪力牆計算方法: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應扣除門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佔體積。計算公式:V=牆長×牆高×牆厚-0.3m2以外的門窗洞口面積×牆厚
式中:牆長——外牆按L中,內牆按L內(有柱者均算至柱側);
牆高——自基礎上表面算至牆頂。牆厚——按圖紙規定。
B. 鋼筋混凝土梁承載力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鋼筋混凝土配箍筋梁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公式為
(2)計算鋼筋混凝土變形時會用到哪些公式擴展閱讀
當結構或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發生不適於繼續承載的變形時,即為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當出現下列狀態之一時,即認為超過了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1、整個結構或其一部分作為剛體失去平衡,如雨篷的傾覆,擋土牆的滑移等;
2、結構構件或其連接因應力超過材料強度而破壞,或因過度塑性變形而不適於繼續承載;
3、結構轉變為機動體系而喪失承載能力;
4、結構或構件因達到臨界荷載而喪失穩定,如柱被壓屈。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關繫到結構整體或局部破壞,會導致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因此,要嚴格控制出現這種狀態,所有的結構和構件都必須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進行計算,並保證具有足夠的可靠度。
C. 鋼筋混凝土換算截面面積公式
鋼筋截面面積計算公式為:As=π*r*r*n式中:π為圓周率,近似取值3.14r為鋼筋的半徑,r=d/2(d為鋼筋的直徑)n為鋼筋的根。
鋼筋混凝土換算截面面積是將截面受拉區縱向受拉鋼筋的截面面積換算成假想成能承受拉應力的混凝土截面面積,即稱為鋼筋的換算截面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