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保護層厚度偏差是多少
按GB50204-2015規范的5.5.3要求,基礎是正負10mm,樑柱是正負5mm,板牆殼是正負3mm
B.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準是多少允許的偏差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准因部位而異,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是 10mm 。
1、不同部位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准:
3、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在耐久性設計中,如無特殊標明,這一保護層應為最外側鋼筋的保護層,通常情況下應為箍筋保護層。
允許偏差為±1/4保護層厚度
C.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準是多少允許的偏差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標准不是唯一的不同構件,不同環境,不同類別的保護層厚度都不一樣,一般偏差到5到10毫米左右
D. 鋼筋保護層厚度規范允許偏差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准因部位而異,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是 10mm 。
鋼筋保護層作用:
1.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混凝土是由鋼筋和混凝土兩種不同材料組成的復合材料,兩種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結性能是它們共同工作的基礎,從鋼筋粘結錨固角度對混凝土保護層提出要求,是為了保證鋼筋與其周圍混凝土能共同工作,並使鋼筋充分發揮計算所需強度。
2.鋼筋裸露在大氣或者其他介質中,容易受蝕生銹,使得鋼筋的有效截面減少,影響結構受力,因此需要根據耐久性要求規定不同使用環境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以保證構件在設計使用年限內鋼筋不發生降低結構可靠度的銹蝕。
3.對有防火要求的鋼筋混凝土梁、板及預應力構件,對混凝土保護層提出要求是,為了保證構件在火災中按建築物的耐火等級確定的耐火限的這段時間里,構件不會失去支持能力。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混凝土保護層
E. 剪力牆中鋼筋保護層允許誤差多少
保護層厚度 基礎 ±10 鋼尺檢查
柱、梁 ±5 鋼尺檢查
板、牆、殼 ±回3 鋼尺檢查
根據如下: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04—2002
(2011年版)
表5.5.2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綁扎鋼筋網 長、寬 ±10 鋼答尺檢查
網眼尺寸 ±20 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
綁扎鋼筋骨架 長 ±10 鋼尺檢查
寬、高 ±5 鋼尺檢查
受力鋼筋 間距 ±10 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護層厚度 基礎 ±10 鋼尺檢查
柱、梁 ±5 鋼尺檢查
板、牆、殼 ±3 鋼尺檢查
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20 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鋼尺檢查
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水平高差 +3,0 鋼尺和塞尺檢查
F.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準是多少允許的偏差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准因部位而異,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是10mm。
作用
1、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
2、粘結錨固(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
3、鋼筋內部是由無數三角組成,並不是一塊直板,為了承受車輛而設計的保護作用。
一般鋼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鋼筋:
(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1499.1-2017
(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18
(3)鋼筋混凝土用鋼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1499.3-2010
(4)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2013
(5)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2008
(6)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2000
(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2002
(8)預應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鋼絲YB/T038-93
G. 鋼筋保護層厚度實測偏差為多少
根據國抄家標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結襲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必須對重要部位進行結構實體檢驗,主要檢驗混凝土強度和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需要對重要構件,特別是懸挑梁和板構件,以及易發生鋼筋位移、易露筋的部位,採用非破損(用先進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測定儀)或局部破損的方法檢驗。此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7~+10mm;對板類構件為-5~+8mm。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 90%及以上時為合格。當合格點率小於 90%,但不小於 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檢驗,當兩次抽減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 90%及以上時才能判為合格。且每次抽樣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允許偏差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