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梁內構造筋和抗扭鋼筋的位置,作用的區別
位置的區別:
1、梁內構造筋的位置:放置在架立鋼筋籠固定鋼筋位置,架立筋是回梁中用來架立箍筋的,答一般出現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兩邊的筋是通長的,中部筋只有附加筋,如果沒有架立筋的話,中部的那肢箍筋沒法綁了,所以出現了架立筋。
2、抗扭鋼筋的位置:
抗扭鋼筋一般是指框架梁兩側荷載不同,對框架梁產生一定扭矩時,在梁側面設置的鋼筋。
3、作用的區別:
梁內構造筋用來為架立鋼筋籠固定鋼筋,防止翼緣梁肩肋部交接處產生裂縫。抗扭鋼筋用來抵抗梁身扭轉,同時也可以做架立鋼筋用。當框架梁兩側荷載不同,對框架梁產生一定扭矩時,在梁側面設置抗扭鋼筋。
(1)什麼地方要布置抗扭鋼筋擴展閱讀
一、抗扭鋼筋的搭接方式
抗扭鋼筋的搭接為Ll或者Lle(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構造鋼筋錨固和搭接均取15d計算,在16G101-1中,規定梁的腹板hw大於等於(450)MM時,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間距的兩倍)。
二、構造筋的分類
1、分布鋼筋。
2、嵌入在牆內板的附加鋼筋。
3、周邊支撐在鋼筋混凝土樑上,牆上,板邊的構造鋼筋。
4、與梁垂直的構造鋼筋。
參考資料
抗扭鋼筋 網路
構造筋 網路
B. 什麼是抗扭、抗剪、抗彎鋼筋如何配置謝謝
1、抗扭鋼筋是說該鋼筋在構件里設計的目的是用它來抵抗荷載在構件中產生的扭矩效應,只要求它具備普通鋼筋一樣的足夠的抗拉強度和其它力學性能。
如用於隨扭矩的框架梁兩側、扭筋是抵抗扭矩,因此要錨固入節點的。錨固長度是和KL下部鋼筋一樣。
2、抗剪鋼筋是指構件內用來抵抗剪力的鋼筋。抗剪鋼筋包括箍筋和彎起鋼筋(或斜筋)它們與縱筋、架立鋼筋等構成鋼筋骨架。
3、抗彎鋼筋是構件中用來承受彎矩作用的鋼筋,梁的主筋就是抗彎鋼筋,要求按規范長度錨固入支座或節點。
註:構件鋼筋的配置要根據構件的受力分析計算結果進行,滿足結構安全適用。
(2)什麼地方要布置抗扭鋼筋擴展閱讀:
鋼筋工藝性能包括許多項目,針對不同產品的特點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普通鋼筋要求進行彎曲和反向彎曲(反彎)試驗,某些預應力鋼材則要求進行反復彎曲、扭轉、纏繞試驗。
所有這些試驗的形式不同程度地模擬了材料在實際使用時可能涉及的工藝加工方式,如普通鋼筋需要彎鉤或彎曲成型,預應力鋼絲有時需纏繞等,而其目的就是考核材料對這些特定塑性變形的極限承受能力,因而工藝性能也是對材料的塑性要求,且與上述延性(伸長率)要求是相通的,一般來說伸長率大的鋼材,其工藝性能好。
然而與拉伸時的單向受力狀態相比,工藝性能試驗的受力狀態就復雜得多,試樣變形類型與大小則各向(軸向、徑向)不同,鋼材的組織結構、晶粒大小、有害殘余元素含量特別是內部和表面任何影響連續變形的缺陷如裂紋、夾雜等都可能影響和導致試驗不通過。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對於考核鋼材的質量,可以說工藝性能試驗更為嚴格。
另外鋼筋的反向彎曲試驗本質上是一項應變時效敏感性試驗這是由於鋼水中一般都含有一定數量的游離氮(N),也稱殘余氮,含量過高時,可導致鋼材經塑性變形後在室溫下脆化。
C. 什麼是抗紐鋼筋,其用途是什麼 主梁
抗扭鋼筋,顧名思義是用於梁中抵抗扭矩的鋼筋,布置在梁的中部。
平法標注中前面有個N的就是它,在梁受扭矩過大時布置。
還有一種前面加油G的為構造鋼筋,在梁截面過高時布置。
D. 什麼時候需設置縱向抗扭鋼筋
支座的抗剪力過大時就需要設置,
為了減小支座的抗剪力,使得力均勻傳遞到跨中部分。
和界面尺寸當然有關系
E. 梁內構造筋和抗扭鋼筋的位置,作用的區別
構造筋: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和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所設置的鋼筋為構造鋼筋。
(因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如腰筋、預埋錨固筋等。)
腰筋和抗扭筋的區別是:1.腰筋是構造鋼筋,不計算,在梁腹板(粱高減去樓板厚度)高度大於等450mm的時候布置,平法中表示用G起頭。抗扭筋是要計算的,要滿足配筋率,要滿足構件的受扭承載力。平法中表示用N起頭。2.腰筋的布置一般在梁的兩側,沿梁高布置,而抗扭筋還用在螺旋樓梯,用在截面的四角,側面,頂面等位置。3.腰筋是縱向構造鋼筋,抗扭筋一般都是由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兩部分組成。
F. 扭矩的鋼筋是怎樣布置的
抗扭鋼筋應當沿受扭構件外表面布置,扭矩最大位置應當在受扭構件的扭支座內處(要充容分理解這句話)。
由於純扭構件在工程中幾乎不存在,多數情況是這種構件都是梁,而梁至少要因自重而有彎矩作用,在彎矩作用下一般鋼筋會分別布置在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時大彎矩作用下的高矩形梁為防止側面砼開裂,會在梁側配以抗裂的腰筋;為方便施工,所以將扭筋分別布置在梁頂、梁底和梁側,理論上說,抗扭筋的布置即使只在這四個面上,也應當均勻布置。但當梁頂及梁底受彎配筋太大時,可能的情況是因為配置扭筋而形成超筋梁,或難以施工;因此,設計人常常會選擇放大腰筋作為扭筋的方法。
G. 鋼筋混凝土受扭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布置應該布置在截面的什麼地方啊
你說的是抗扭縱向鋼筋,它要求梁覆高大於等於450時要求設置,布置於梁的兩側,間距200,錨固長度入支座15d。
H. 抗扭鋼筋什麼情要配,扎在那個位置
梁受扭時候配置,具體看設計院的計算;放在梁兩側沿梁長方向布置,間距不大於200mm
I. 偏拉梁一定要布置抗扭鋼筋嗎
不一定。設置在不同位置的鋼筋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所以是不一定的。交叉鋼筋只是偏心受壓時候兩個梁垂直交叉或者其他方向交叉而設置的,主要是抵抗偏心水平方向上彎矩。
J. 什麼情況下樑上加構造筋或抗扭筋
什麼情況下樑上加構造筋或抗扭筋
答:9.2.13
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於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但當梁寬較大時可以適當放鬆。此處,腹板高度hw按本規范第6.3.1條的規定取用。
6.3.1
矩形、T形和l
形截面受彎構件的受剪截面應符合下列條件:
當hw/b≤4時
V≤0.25ßcƒbhο
(6.3.1-1)
當hw/b≥6時
V≤0.2ßcƒbhο
(6.3.1-2)
當4<hw/b<6時,按線性內插法確定。
式中:V——構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設計值;
ß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超過C50時,
ßc取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
ßc取0.8;其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
b——
矩形截面的寬度;T形截面或l
形截面的腹板寬度;
hο
——截面的有效高度;
hw——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減去翼緣高度;l
形截面,取腹板凈高。
註:1
對T形或l
形截面的簡支受彎構件,當有實踐經驗時,公式(6.3.1-1)中的系數可攺用0.3;
2
對受拉邊傾斜的構件,當有實踐經驗時,其受剪截面的控別條件可適當放寬。
抗扭筋由設計根據設計規范要求計算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