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綁扎有哪些注意事項 鋼筋綁扎的注意事項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
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接長應大於10d,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同時配合進行。次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放在主樑上部縱向鋼筋之上,為了保證次梁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將主樑上部鋼鞘降低一個次粱上部主筋直徑的距離加以解決。
❷ 梁底鋼筋綁扎不好或不綁扎,會有什麼隱患么
會導致混凝土澆築、振搗工程中,鋼筋位置因未固定而造成無序移動,有可能不版符合設計要求的位置,權特別是往上變動,嚴重損失構件的抗彎能力;鋼筋無序移動,有可能並攏,造成鋼筋間沒有足夠的混凝土包裹,達不到鋼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必須條件;並攏的鋼筋間容易沿縫開裂。
(2)梁鋼筋綁扎有哪些問題擴展閱讀: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P106頁8.4.2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其他構件中的鋼筋採用綁扎搭接時,受拉鋼筋直徑不宜大於25mm,受壓鋼筋直徑不宜大於28mm。
8.4.6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橫向構造鋼筋應符合規范第8.3.1條的要求;當受壓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的范圍內各設兩道箍筋。
❸ 梁板鋼筋的綁扎要點是什麼
1、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長的末端應做彎鉤,Ⅱ、Ⅲ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直徑等於或小於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5倍。
4、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5、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Z,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其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
(3)梁鋼筋綁扎有哪些問題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樓板採用混凝土與鋼筋共同製作。這種樓板堅固,耐久,剛度大,強度高,防火性能好,當前應用比較普遍。按施工方法可以分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和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兩大類。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一般為實心板,現澆樓板還經常與現澆梁一起澆築,形成現澆梁板。現澆梁板常見的類型有肋形樓板、井字梁樓板和無梁樓板等。
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除極少數為實心板以外,絕大部分採用圓孔板和槽形板(分為正槽形與反槽形兩種)。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一般在板端都伸有鋼筋,現場拼裝後用混凝土灌縫,以加強整體性。
❹ 鋼筋綁扎一般都會存在哪些問題
常見鋼筋復綁扎質量制問題
1,條形基礎鋼筋墊塊加設不到位
由於條形基礎施工時,標高往往標注在構造柱鋼筋上,由於忽視在構造柱鋼筋下加設墊塊或墊塊強度偏低,在混凝土澆築時,由於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墊塊下沉或破碎造成鋼筋下移,從而使標志點下降,造成基礎鋼筋局部整體下降,使基礎斷面厚度減小。有時局部厚度比設計厚度小1~3cm。這個問題需要在施工單位在施工時認真製作和加設墊塊或混凝土支撐,使墊塊厚度、墊塊間距、墊塊強度符合規范要求。
2,柱鋼筋綁扎接頭錯開位置不合適
在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相互錯開間距不合適,這樣造成在同一連接區段內,受力面積太大,在震動時易折斷或出面裂縫,發生危險。所以在施工中要求鋼筋的搭接長度、搭接間距、搭接位置要嚴格接規范執行。
3,梁鋼筋綁扎主次梁鋼筋位置不正確
在梁板鋼筋綁扎中有時出現主梁次梁受力筋上下關系不對,造成受拉受壓顛倒,由其是懸挑梁。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墊梁的鋼筋在下。
❺ 梁鋼筋綁扎規范要求
法律分析:(1)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長的末端應做彎鉤,、級鋼筋可不做彎鉤;(3)直徑等於或小於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5倍。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Z,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其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二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由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予以保證,並對由於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後果承擔責任。有關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專門用於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生產費用在成本中據實列支。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和監督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意見後制定。
第二十四條 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一百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一百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❻ 梁板鋼筋綁扎常見問題
1、混凝土墊塊數量不足。導致鋼筋保護層不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2、漏綁扎,漏鎖口箍。施工完成後發現柱筋偏位。
3、線管排距不符合要求。開裂。
4、板面、梁底、牆底、柱底不清潔未沖洗干凈。造成蜂窩麻面空洞,漏筋現象。
❼ 鋼筋綁扎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6、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
7、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布置,箍筋彎鉤採用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8、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