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樑上部筋中間原位標注2根lO的鋼筋是什麼
原位標注的兩根10鋼筋是通長筋,也是架立筋。不過,鋼筋直徑有點小。
② 梁端一排中間的兩根短鋼筋叫什麼 二排的短鋼筋叫什麼
梁負彎矩筋(工地上通常叫做扁擔筋)
一排就是一排負彎矩筋、二排就是二排負彎矩筋(配置的長度不同)
詳見03G101圖集
③ 現澆板一般為雙層鋼筋,上、下層鋼筋分別叫什麼,各有什麼作用
板面的叫支座負彎矩鋼筋,簡稱負筋,主要承受支座處負彎矩,底層鋼筋叫做板底受力鋼筋,主要承受板底中間的彎矩。
④ 鋼筋中間起保護作用的鋼筋叫什麼名字
鋼筋中間起保護作用的鋼筋叫架立筋。
⑤ 樑上面的2根鋼筋叫什麼
這樣的樑上面的鋼筋統稱為麵筋,下面的鋼筋統稱為底筋。
而麵筋在兩邊稱為通長筋,中間的就是承受負彎矩的梁負彎矩鋼筋。
⑥ 中間的那個鋼筋是什麼鋼筋呢
那是單肢箍筋。這個復合箍就是4×5的型式。
題外,制圖人不講規矩,柱子截面尺寸代號是bc×hc, 簡寫為b×h,不應該用大寫字母B、H!
⑦ 請問此圖中樑上部原位標注在中間的鋼筋是什麼意思
請問此圖中樑上部原位標注在中間的鋼筋是什麼意思?
答:此圖中,樑上部原位標注回在中間的鋼筋答(425),是上部縱筋,該部位含通長筋在內的所有縱筋。
11G101-1中4.2.1平面注寫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中各選一根梁,在其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值的方式來表達梁平法施工圖。
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中的某項數值不適用於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項數值原位標注,施工時,原位標注取值優先。
4.2.4原位標注的內容規定如下:
1梁支座上部縱筋,該部位含通長筋在內的所有縱筋;
⑧ 鋼筋梁中的各部位稱呼;
分別叫:
1、2兩種情況如果通長(如果你的通常是想寫通長的話)叫貫通筋,如果內不通長,1、支容座筋;2、架力筋(如果樑上面兩邊沒有貫通筋的話,也是貫通筋)
第三個問題位置不明,同上,加個二排即可,如二排支座筋等,二排架力筋沒有,有二排通長筋。
如果在底部的話,都叫底筋,往上分別叫一排底筋,二排底筋之類。底部兩邊沒有單獨標鋼筋,受力太小。
要想再詳細就找G101平法圖集看看,很簡單。
⑨ 墊在上排與下排之間的鋼筋被稱作什麼鋼筋
梁的為2排鐵,板的叫馬鐙
求採納
⑩ 上部鋼筋 下部鋼筋 是什麼
這也是問題?
簡單的抄說上面的就是上部鋼筋,下面的就是下部鋼筋,不管是否貫通。
上部鋼筋一般有 上部貫通筋、架立筋、支座負筋等
上部貫通筋:貫通整個梁,不一定只有一排,有可能有二排、三排,但都屬於上部鋼筋
架立筋:一般在梁最上面的第一排的中間位置,不受力,不貫通
支座負筋:主要在支座(柱)處,長度為:從支座邊算起第一排1/3梁凈跨度,第二排1/4梁凈跨度
下部鋼筋:貫通整個梁,不一定只有一排,有可能有二排、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