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板是如何配筋選鋼筋的,最好能有舉例數字計算公式
板筋長度是凈長+過梁中+彎鉤
根數是軸線距離-梁距離-沒邊離梁5cm
再根據這個算出來的凈寬處以鋼筋間距+1即可
實際中加1不加1影響不大,基本鋼筋擺出來都能達到間距要求了
B. 怎樣配置鋼筋
在表裡選擇比你算出來的截面面積略大的數值 然後根據截面尺寸選擇鋼筋,再驗算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要求以及鋼筋混凝土設計規范的第10.2.1的要求(129頁),相互調節選出恰當的鋼筋組合!
C. 不懂如何選配鋼筋,你能說清楚點嗎
以接近為原則按鋼來筋截面面源積表選用
配筋面積不一定要大過鋼筋面積,但不得少於計算值的3--5%;不同的混凝土梁有不同的位置配法一般都是混合上下方的有,截面尺寸限制了配筋的數量,是鋼筋之間的距離和配筋總量,間距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第8章和第9章
D. 知道鋼筋面積怎麼選配鋼筋
在結構設計中有一張表格,可以根據As查不同直徑不同根數鋼筋的總面積。一要確保回選定根數和直徑答的鋼筋面積要略大於計算所得的As。二是鋼筋根數、直徑要符合構造要求。一相對比較簡單。二略微有點麻煩,但最基本的是要求鋼筋間距大於構造要求,還有就是如果一層鋼筋布置不下,要兩層或多層布置時,需要合理安排。
E. 給出鋼筋配筋圖,怎麼計算鋼筋用量
鋼筋用量計算方法:
設支座中對中跨距為L,支座寬為hc,支座內主筋直徑為D,保護層厚度為bhc,錨固長度為LaE,d為所在鋼筋直徑.
(1)上部貫通筋2Ф18
單支長=L+hc-2*bhc-2*D-0.06+2*15*d
總長=單支長*2
(2)下部受力縱筋2Ф16
單支長=L+hc-2*bhc-2*D-0.06+2*15*LaE
總長=單支長*2
(3)抗扭筋N2Ф12
單支長=L-hc+2*15*d+12.5*d
總長=單支長*2
(4)左部角筋(只有1根,其餘2根為貫通筋)
總長=(L-hc)/3+hc-bhc-D-0.03+15*d
(5)右部角筋(第一排只有1根,其餘2根為貫通筋,第二排有2根)
第一排長=(L-hc)/3+hc-bhc-D-0.03+15*d
第二排長=(L-hc)/4+hc-bhc-D-0.03+15*d
總長=第一排長+第二排長*2
(6)箍筋Ф8@100/200
單支長=(0.4+0.5)*2-8*bhc+8*0.008+2*11.9*0.008
支數=(L-hc-2*1)/0.2+(1-0.05)/0.1*2+1
箍筋總長=單支長*支數
鋼筋匯總:
Ф10以下鋼筋總重 M(單位為千克) =所有鋼筋總長(單位為M)*0.395
最後將千克轉化為噸,保留3位小數.
F. 請問怎樣根據配筋簡圖選取梁配筋
一般來說結來構設計人員對計自算結果會有個初步的判斷,如果正確的就會按計算結果進行選配鋼筋。
在選配鋼筋時,首先要注意梁截面尺寸,梁面鋼筋必須保證凈距不小於30與1.5d(所用梁面鋼筋直徑最大值)的大值,以住宅為例:240的梁,梁面第一排最多放4根22,如果是25的鋼筋就只能放3根。3根25是1473,4根22是1520,這樣就會有區別了,如果是0-7-14那兩個都沒錯,但是顯然用25的安全儲備少,而且裂縫方面沒有用22的好,拉通筋用大直徑也會比用小直徑的浪費。不管是同直徑還是多種直徑的鋼筋,並不是鋼筋根數越少越好。
在選配鋼筋時盡量使用同直徑的鋼筋,方便施工,同一根梁里不宜出現多於3種直徑的鋼筋。一般來說能用一排鋼筋的解決的盡量不要用2排鋼筋,如例二,如果是240的梁,我更傾向於用4根20,一來安全儲備有了,二來一排鋼筋就可以解決問題,3根18+2根16實際上是放成兩牌的,這樣在計算時取合力點位會減小內力臂,程序只有在配筋率超過1%時才考慮兩排鋼筋的合力點位置,否則全是按保護層加直徑的一半計算As。
G. 現場鋼筋根數如何確定
暈!~8549***那朋友!!~你好搞笑啊!~450cm不是450mm,難道你要50cm的保護層嗎??而且他是16圓的鋼筋,明顯應該是間距150mm。而且樓主說了是承台,你承台控制25mm保護層?你規范怎麼看的啊??不要誤人子弟!~
樓主,你的問題很不專業,應該是16@150mm,承台4500mm,因為在工程中一般只使用2個單位m和mm,很少用到厘米的。
(4500 - 2×保護層)÷ 150 + 1 = 鋼筋使用數量
有墊層保護層不宜小於40mm,無有墊層不宜小於70mm.
審查板筋數量時就是看鋼筋間距!例如你可以用盒尺隨機拉1500mm,然後看是不是11根鋼筋就可以了!
審查梁、柱筋數量時,必須是一根根數,反正也沒幾根。
祝你好運!~不明白的話給我發提問!~
H. 已知鋼筋面積怎麼配鋼筋
1.配筋抄面積不一定要大過鋼襲筋面積,但不得少於計算值的3--5%;
2.不同的混凝土梁有不同的位置配法(一種是只配在截面上方,另一種是下方,混合上下方的有,一般都是);
3,.有個數據是1470mm^2例題選了4根二級鋼直徑為22的(選其也行)(250*550mm;C30;HRB335;M=200KN/m^-1)
4.截面尺寸限制了配筋的數量,是鋼筋之間的距離和配筋總量,間距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第8章和第9章
I. 已知縱向受拉鋼筋面積As,怎麼選配鋼筋
已知縱向受拉鋼筋面積As,As=M/0.9fyh0。按照一級鋼計算fy=210,計算出來的As=329,配筋φ8@150=335,剛剛夠。按照二級鋼計算fy=300,As=230,要是配的話就得按照二級鋼配筋。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9)配筋怎麼選鋼筋數量擴展閱讀
要求: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曲後,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後尺寸大於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J. 已知鋼筋面積怎麼配鋼筋
1、配筋面積不一定要大於鋼筋的面積,這個配筋面積和鋼筋面積的差多少是有一版個百分數的,具體多少我權不記得了,貌似是8%
2、配法都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是懸挑梁,一個是框架梁,底筋和麵筋不一樣而已。不是所有梁的保護層基本都是一樣的,
3、選什麼樣的鋼筋都可以,如果只是理論計算的話,是用什麼的鋼筋都可以,但是必須保證所使用的鋼筋的面積和配筋面積最接近為佳。
4、是的,截面尺寸是會限制配筋的數量的,鋼筋和鋼筋之間的凈間距至少為25mm。是為了保證混凝土裡面的碎石能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