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植筋深度
根據鋼筋種類、直徑、植筋膠牌號、植入混凝土等級而不同。
參見:JGJ145-2004《混凝版土結構後錨權技術規程》。
植筋深度表
混凝土強度等級
C15 C20 C25 ≥C30
I級鋼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
II級鋼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
註: ①d為鋼筋直徑。
②當植入鋼筋密度較大時,宜適當增加植筋深度。
③當新增構件為其他結構構件時,其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20。
④當新增構件為懸挑結構構件時,其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25。
❷ 鋼筋植筋深度是多少
鋼筋植筋深度孔大小15d(375mm),實際鑽深400mm。鑽孔時,鑽頭始終與柱面保持垂回直。
植筋技術只能用答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而不能用於素混凝土構件。之所以這么規定,主要是因為鋼筋混凝土中配有箍筋。當箍筋間距不超過100mm,且箍筋直徑和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能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時,它能起到防止混凝土劈裂的約束作用。
(2)10的鋼筋植筋深度多少擴展閱讀:
植筋的注意事項
1、植筋後,一般不允許在所植鋼筋上焊接,如確實需要焊接時,焊點距離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於15d,且應採用冰水浸漬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
2、承台圍堰必須牢固,確保在植筋期間不能有水流入承台范圍,承台要保持乾燥。如果不能保障承台乾燥,那此方案不可行;
3、注意天氣變化,植筋施工開始前要查看天氣預備,要確保在植筋施工期間天氣狀況良好,不要在陰雨天氣施工;
4、鋼筋必須按要求除銹,鋼筋表明不能有油漬等雜物;
5、植筋所用的錨固膠必須是合格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
❸ 植筋深度是多少
50367-2006里
❹ 植筋的施工中,鑽孔 的深度 是多少
植筋的施工中,鑽孔的深度是鋼筋直徑的15倍。
植筋的施工方法如下:專
對照施工圖,在填充牆屬與柱或牆相連接的結構表面,按設計或構造要求在設置拉結筋的位置,沿高度方向進行彈線。
鑽孔時要使沖擊鑽垂直於結構表面均勻鑽入,以便控制鑽孔的垂直。孔深用沖擊鑽上頂桿控制。鋼筋工程施工時,綁扎鋼筋前,如箍筋(牆體水平筋)位置與拉接筋鑽孔位置有可能重合,則需根據砌塊模數適當調整箍筋(牆體水平筋)間距,盡可能避開;鑽孔時如碰上箍筋或混凝土牆體水平筋,根據灰縫大小適當調整鑽孔位置,廢孔仍採用前面所述方法進行處理。
鑽孔完成一個結構面後,可進行清孔操作。清孔的目的是要吹清孔內粉塵,採用電動吹風機配合進行。
配膠前要進行植筋准備工作的檢查,保證鑽孔、清孔工作已完成一個施工段,並已組織驗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同時拉結鋼筋已准備就緒,達到植筋操作準備工作要求。
植筋應在注膠完成後立即進行。為保證膠體飽滿,注膠完成後,將加工好的拉結筋植入緩緩旋轉插入植筋孔,並調整到規定位置。操作時要邊插入邊沿一定方向轉動多次,以使植筋膠與拉結筋和混凝土孔壁表面粘結密實。
❺ 植筋深度是多少
二次結構植筋的深度分兩種情況:
1、填充牆的拉結筋,φ6,植入長度90mm。
2、壓入砌體內的長度,6、7度時不應小於牆長的1/5且不小於700mm,8、9度時宜沿牆全長貫通。
3、植筋的話端部是90度勾,但是植入牆體內的一般都是10d就可以了,也有植12d或15d的。
工藝流程:
(1)混凝土梁澆築工藝:彈線定位→鑽孔→洗孔→注膠→植筋→固化養護→抗拔試驗(抽檢)→綁筋澆混凝土。
(2)磚砌體工藝:彈線定位→鑽孔→洗孔→注膠→植筋→固化養護→抗拔試驗(抽檢)→磚砌體砌築施工。
❻ 植筋深度10D是什麼意思
1、植筋深度10D:鋼筋植入下層混凝土、牆體岩石等的長度要大於或等於鋼筋直徑的10倍。
2、植筋:指在混凝土、牆體岩石等基材上鑽孔,然後注入高強植筋膠,(註:高強建築植筋膠大致分為注射式植筋膠和桶裝式植筋膠兩種)。再插入鋼筋或型材,膠固化後將鋼筋與基材粘接為一體,是加固補強行業較常用的一種建築工程技術。
3、D:鋼筋的直徑。
植筋加固為一項針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可植入普通鋼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錨筋;現已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的加固改造工程。
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築增設剪力牆的植筋等。
植筋的工藝流程
1、彈線定位
根據設計圖的配筋位置及數量,錯開原結構鋼筋位置,標注出植筋位置。請有關部門驗線,合格後就可鑽孔。
2、鑽孔
用沖擊鑽鑽孔,鑽頭直徑應比鋼筋直徑大5mm左右,鋼筋選用首鋼生產的φ25鋼筋,鑽頭選用φ30的合金鋼鑽頭。孔深大小15d(375mm),實際鑽深400mm.鑽孔時,鑽頭始終與柱面保持垂直。
3、洗孔
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孔鑽完後內部會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響植筋的質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內雜物清理干凈。
4、注膠
為了使鋼筋植入後孔內膠液飽滿,又不能使膠液外流,孔內注膠達到80%即可。孔內注滿膠後應立即植筋。
5、植筋
在注膠前梁底模板就已支好,便於植筋後鋼筋定位。植筋前要把鋼筋植入部分用鋼絲刷反復刷,清除銹污,再用酒精或丙酮清洗。鑽孔內注完膠後,把經除銹處理過的鋼筋立即放入孔口,然後慢慢單向旋入,不可中途逆向反轉,直至鋼筋伸入孔底。
6、固化養護
鋼筋植入後,在梁底模板上定位,在強力植筋膠完全固化前不能振動鋼筋。強力植筋膠在常溫下就可完成固化,50h後便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7、檢測試驗
在植筋施工前,要對所用鋼筋及植筋膠進行現場拉拔試驗,以確定鋼筋及植筋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8、綁筋、支模、澆注混凝土
鋼筋在抗拉拔試驗合格後就可按施工圖開始綁筋、支模、澆築混凝土。
❼ c30混凝土10mm 鋼筋植筋深度
一般優先預選15倍深度,如果圖紙沒要求,10倍深度就可以了,25公分深
❽ 植筋鋼筋的錨固長度是多少
一般情況下來,植筋鋼筋的錨固長源度是15D;而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規定:深固建築抗震加固。一般拉結筋二次結構填充牆8mm或者是6mm,選擇的拉接筋10d就夠了。
錨固的部位和形式,可以採用彎鉤,彎折等形式,也還可以指鋼筋錨入構件的長度,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錨固長度是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而規定的。
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錨固長度對於建築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繫到整個工程施工的成功與否。
植筋錨是指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強混凝土與鋼筋的連接,目的是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種應力(協同工作承受來自各種荷載產生壓力、拉力以及彎矩、扭矩等)。
❾ 鋼筋植筋深度怎麼計算啊 12和14的鋼筋在混凝土上面植筋深度一樣嗎
鋼筋植筋深度是需要植筋的20倍,12和和14的鋼筋在砼上植筋深度分別為240和280亳米
❿ 10厘鋼筋植筋多少深度拉力27
你要用相應的公式計算一下他那個具體的深度的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