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打箍筋怎麼畫定位3點
先取一半位置,這個不用量,伸手指頭托住鋼筋就能找到,然後後退一個直徑,畫記號,然回後彎,檢查是不是拐答彎在中間;
這時候其實就知道後退的量了,然後分別取長和寬距離,注意這個是內徑,畫個記號,一般是用小釘子在板上釘。
檢查最後的直長,要10倍或5倍直徑,這個不能少,不對的話和下料的打招呼。沒經驗就先測試幾個再批量……
Ⅱ 彎13x35的箍筋怎麼畫尺寸
彎箍筋劃線,最簡單的就是,不管是人工用扳手彎,還是用彎曲機,都是在批量下料之前先試彎,在試彎時先按經驗劃線,彎一邊長測量一下偏差,按偏差調整劃線位置,再彎一邊。尺寸准確後,在該線基礎上畫其他尺寸線,就准確了。因為出現偏差是所以扳手,鋼筋卡具影響的,所以劃線時都需要調整?
Ⅲ 現場施工中箍筋尺寸的確定
箍筋尺寸應該是內徑尺寸,因為保護層厚度是相對於主筋來說的。
Ⅳ 200*400箍筋怎麼劃線
200mmx400mm的箍筋,以φ8的鋼筋,中分的打法為例:
先算出箍筋的下料長度,按設計為抗震的框架梁箍筋來算,下料長度為1360mm。
1.用捲尺頂著成型軸在680mm處畫線。1360÷2=680mm。把料一端放在此線處,踩直角,便將料中分。
箍筋數量是根據構件凈跨除以箍筋間距,如果有加密箍筋應先計算加密箍筋的加密的距離(加密箍筋的距離一般是梁的1.5倍,二級抗震等級為2倍),餘下的尺寸再除上箍筋間距。下料長度為:混凝土結構截面尺寸減去保護層後,加上15倍箍筋的平直長度,已減去彎曲調整值。
Ⅳ 我是鋼筋工初學者,我想知道打箍筋的計算方法
箍筋長度=2×(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
箍筋周長=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其中外包寬度=b-2c+2d;外包長度=h-2c+2d;b×h=構件橫截面寬×高;c——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d——箍筋直徑。
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
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5)鋼筋工打箍筋怎麼定畫尺寸擴展閱讀:
箍筋的製作要求:
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
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箍筋
Ⅵ 鋼筋工後台打箍筋畫線的方法
1、線鋼筋的繪制
建議用戶用 Autocad 的復合線命令繪制線鋼筋,繪制線鋼筋時,為了節約時間,可以暫時不指定線寬,將來用「線鋼筋批量加粗」命令,批量加粗。
如果用戶用直線(line)命令繪制的線鋼筋,必須得用「線鋼筋批量加粗」命令加粗,鋼筋CAD統自動把它轉化為復合線,才能用鋼筋標注工具標注,否則軟體不承認是鋼筋。如果用戶已經繪制好了一根鋼筋,可以用「鋼筋水平陣列」或「鋼筋豎直陣列」命令等距離復制多根鋼筋。
2、點鋼筋的繪制
鋼筋CAD系統提供了繪制點鋼筋的命令,程序內部是調用 donut 命令繪制的,這樣可節約文件容量,用戶不可用先畫圓,然後再用把圓填充的辦法畫點鋼筋,因為這樣文件容量很大,鋼筋CAD系統不承認這種畫法。
如果用戶已經繪制好了一點鋼筋,也可以用「鋼筋水平陣列」或「鋼筋豎直陣列」命令等距離復制多根鋼筋。
(6)鋼筋工打箍筋怎麼定畫尺寸擴展閱讀:
鋼筋畫線注意事項:
剪力牆內外鋼筋輸入不一樣時外牆鋼筋輸入在前,內牆鋼筋輸入在後,因為牆的外牆鋼筋和內牆鋼筋在牆的轉角處的構造是不一樣的,所以算出來的鋼筋量內牆和外牆是有差別的鋼筋信息輸入不一樣是要注意內外牆的鋼筋信息輸入方式,不能將順序顛倒如:
(1)C10-150+(1)C10-100表示外牆鋼筋的三級鋼,鋼筋直徑為10間距為150,內牆鋼筋為三級鋼直徑為10間距為100(2)
(2)B12-200/(2)B10-100表示內牆外鋼筋為三級鋼直徑為12的鋼筋間距為200布置,三級鋼直徑為10的鋼筋間距為100布置。這里的直徑12與直徑12之間的鋼筋間距為200,直徑10與直徑10之間的間距為100,內外牆都布置這兩種鋼筋。
Ⅶ 6個的鋼筋彎箍筋怎麼定尺寸,例如15*15以及15*25的箍筋,請詳細說明定幾個尺寸,定那幾個尺寸
定義:在一個箍筋間距內的箍筋體積(去除重疊部分)除以混凝土體積。如一個截面為400mm*400mm的構件,配箍筋4φ10@100,箍筋間距為100mm,在100mm范圍內,箍筋面積為3.14*5^2,總長度8*400=3200,則箍筋體積=3.14*25*3200;混凝土體積400*400*100,故體積配箍率=(3.14*25*3200)/(400*400*100)
具體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7.8.3條
Ⅷ 打箍筋定尺寸技巧是什麼
箍筋的材質、直徑;箍筋的外包尺寸及其誤差;彎芯的直徑及彎曲角度;末端平段長度;使用部位等。日期、製作人、驗收人。
製作要求: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
箍筋肢數:
箍筋的肢數看梁同一截面內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數小截面梁因寬度較小,相應產生的梁內剪力較小,採用單肢箍即可,類似於一個S鉤。像一般的單個封閉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兩根鋼筋,屬於雙肢箍。
再如,截面寬較大的同一截面採用兩個封閉箍並相互錯開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鋼筋,屬於四肢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