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臨時消防車道的設置要求是什麼
1.考慮抄滅火救援的安全以及供水的可靠,臨時消防車道與在建工程、臨時用房、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的距離,不宜小於5m,且不宜大於40m。
2.施工現場周邊道路滿足消防車通行及滅火救援要求時,施工現場內可不設置臨時消防車道。
3.臨時消防車道宜為環形,如設置環形車道確有困難,應在消防車道盡端設置尺寸不小於12m×12m的回車場。
4.臨時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於4m。
5.臨時消防車道的右側應設置消防車行進路線指示標識。
6.臨時消防車道下部設施應能承受消防車通行壓力及工作荷載。
參見GB50720-2011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
B. 小區消防通道怎麼布置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6
6.0.1 街區內的道路應考慮
的通行,其
間的距離不宜大於160.0m。當建築物沿街道部分的長度大於150.0m 或總長度大於220.0m 時,應設置穿過建築物的
。當確有困難時,應設置環形
。
6.0.2 有封閉內院或
的建築物,當其短邊長度大於24.0m 時,宜設置進入內院或
的
道。
6.0.3 有封閉內院或
的建築物沿街時,應設置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
),其間距不宜大於80.0m。
6.0.4 在穿過建築物或進入建築物內院的
道兩側,不應設置影響消防車通行或人員
的設施。
6.0.5 超過3000 個座位的體育館、超過2000 個座位的會堂和佔地面積大於3000m2 的展覽館等
,宜設置環形消防車道。
6.0.6 工廠、倉庫區內應設置消防車道。
佔地面積大於3000m2 的甲、乙、
或佔地面積大於1500m2 的乙、丙類倉庫,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應沿建築物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
6.0.7 可燃材料露天堆場區,
區,甲、乙、丙類液體
區和
區,應設置消防車道。消防車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儲量大於表6.0.7 規定的堆場、
區,宜設置環形消防車道。
2 佔地面積大於30000m2 的可燃材料堆場,應設置與環形消防車道相連的中間消防車道,消防車道的間距不宜大於150.0m。
區,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
儲罐區,區內的環形消防車道之間宜設置連通的消防車道。
3 消防車道與材料堆場
的最小距離不應小於5.0m。
4 中間消防車道與環形消防車道交接處應滿足消防車
的要求。
表6.0.7 堆場、儲罐區的儲量
名稱棉、麻、 稻草、
、 木材(m3) 甲、乙、丙類
毛、化纖(t)
(t) 液體儲罐(m3) 儲罐(m3) 儲罐(m3)
儲 量 1000 5000 5000 1500 500 30000
6.0.8 供消防車取水的
源和
應設置消防車道。
6.0.9 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
高度均不應小於4.0m。供消防車停留的空地,其
不宜大於3%。
消防車道與廠房(倉庫)、民用建築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作業的障礙物。
6.0.10 環形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它車道連通。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置回車道或
,
的面積不應小於12.0m×12.0m;供大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於18.0m×18.0m。
消防車道路面、撲救作業場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
等應能承受大型消防車的壓力。
消防車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應滿足消防車通行與停靠的要求。
6.0.11 消防車道不宜與鐵路
平交。如必須平交,應設置備用車道,且兩車道之間的間距不應小於一列火車的長度。
C. 多層公共建築帶內庭院消防車道如何布置
設置消防車道的目的在於,一旦發生火災時確保消防車暢通無阻,迅速到達火場,及時撲滅火災。
一、當建築物的沿街部分長度超過150m或總長度超過220m時,均應設置穿過建築物的消防車道。
沿街建築應設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超過80m。
二、超過3000個座位的體育館、超過2000個作為的會堂和佔地面積超過3000m²的展覽館等公共建築,宜設環形消防車道。
建築物的封閉內院,如其短邊長度超過24m時,宜設進入內院的消防車道。
三、工廠、倉庫應設置消防車道,一座甲、乙、丙類廠房的佔地面積超過3000m²時或一座乙、丙類庫房的佔地面積超過1500n²時,宜設置環形消防車道,如有困難,可沿其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或設置可供消防車通行的且寬度不小於6m的平坦空地。
四、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置消防車道。
五、消防車道穿過建築的門洞時,其凈高和凈寬不應小於4m;門垛之間的凈寬不應小於3.5m。
六、消防車道寬度不應小於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棧橋等障礙物時,其凈高度不應小於4m。
七、環形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回車道或面積不小於12m*12m的回車場。供大型消防車使用的回車場面積不應小於15m*15m。
消防車道下的管道和暗溝應能承受大型消防車的壓力。消防車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八、消防車道應盡量短捷,並宜避免與鐵路平交。如必須平交,應設備用車道,兩車道之間的間距不應小於一列火車的長度。
D. 消防車道的設置問題
第一種說法:
普通消防車的轉彎半徑為9m,登高車的轉彎半徑為12m,一些特種車輛的轉彎半徑為16~20m。所以,消防車道轉彎半徑=普通消防車的轉彎半徑9m-3m=6m
第二種說法:
最新的《建築設計防火規范》(2006-12-01)P263中寫的是"最大轉彎直徑24米,最小轉彎直徑10米",那麼消防車轉彎半徑就是5m~12米。
第三種說法:
消防車道本身的寬度按照規范要求不小於4米為了便於消防車輛通行,盡頭式車道應設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不小於12米*12米如果是環形車道,則應按道路設計轉彎半徑轉彎處的半徑是12米,計算一下如果道路寬度是4米,轉彎處是直角則直角頂部到彎道弧頂處大約是10.6米左右。
第四種說法:
一、關於消防車道
1、高層建築四周應設置環形的消防車道,車道的寬度不應小於4m,當設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可沿建築的兩條長邊設置消防車道高層住宅可沿一條長邊布置消防車道。
2、盡頭式的消防車道其回車場地一般小於15×15m。登高車的轉彎半徑為12m,消防車道的內則轉彎半徑可利用(14m-道寬)的方法進行校核。
3、消防車道與建築外牆的距離不宜小於5m。
4、消防車道應合理布置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的位置避免消防車供水與登高作業相沖突。
二、關於登高立面
1、高層的塔式建築可留1/4周邊作為消防登高立面,其他高層建築至少應留有一長邊消防登高立面應有樓梯間或住戶的室內陽台、主窗。
2、若登高面一側的裙房其建築高度不大於5m且進深不大於4m仍可作為消防登高面。
3、消防登高立面不宜設置大面積的玻璃幕牆。
三、關於登高車的操作場地
1、登高場地可結合消防車道布置與建築外牆的距離不宜小於5m,應在其登高面一側整邊布置8m寬的登高場地。
2、上述布置確有困難時,可在其登高面范圍內確定一塊或若干塊消防登高場地。登高場地面積不應小於15m×8m(長×寬),其最外一點至建築登高面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大於15%。
3、設有坡道的登高場地其坡道不應大於15%。
4、利用市政道路作為消防登高場地其綠化、架空線路、電車網架等設施不得影響消防車的停靠和作業。
第五種說法:
3.1消防車道
3.1.1多層住宅的居住區、小區內宜設消防車道車道寬度不應小於3.5m,轉彎半徑不應小於9m。
3.1.2高層住宅的周圍應設有環形消防車道車道寬度不應小於4.0m,轉彎半徑不應小於12m。當設環形車道確有困難時高層商住樓、一類高層住宅應沿建築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二類高層住宅可沿建築的一個長邊布置消防車道。
3.1.3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盡端式消防車道應設回車道或回車場地。註:多層住宅回車場地不宜小於12m×12m,二類高層住宅回車場地不宜小於15m×15m,一類高層住宅及高層商住樓回車場地不宜小於18m×18m。3.1.4聯體的住宅群當一個方向沿街的長度超過150m或總長度超過220m時,應設有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凈寬不得小於1.2m(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大於80m。3.1.5消防車道可結合綠化一並設計,但路基應能承受消防車的荷載路面應確保消防車的通行。
3.2高層住宅應設置消防登高面
3.2.1高層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長度不應小於住宅的1/4周邊長度。
3.2.2高層單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長度不應小於住宅的一個長邊長度。
3.2.3消防登高面應靠近住宅的陽台、窗或公用樓梯商住樓應在此范圍內設有直通樓梯間的出口。
3.2.4消防登高面一側不應設置不可開啟的窗柵不宜設計大面積的玻璃幕牆。
3.2.5消防登高面一側不宜布置裙房當布置裙房時其進深不應大於4m,高度不應影響消防車的登高施救。
3.2.6消防登高面一側可利用消防車道作為消防登高場地車道兩側應設置寬度不小於1 m與車道標高相同的夯實地面車道內邊距住宅外牆不宜小於5m,且不宜超過12m(參考圖二)當利用消防車道作為消防登高場地有困難時,消防登高面一側也可結合消防車道設置不少於一塊的夯實地面作為消防登高場地,其面積不應小於15m×8m。
3.2.7消防登高場地的縱向坡度應控制在8%以內。
3.2.8利用市政道路作為消防登高場地其綠化、架空線路、電網架等設施不得影響消防車的停靠、操作。
供消防車輛通行的消防車道寬度應=4m,最大坡度應=10%坡度=9%的車道連續長度不應超過150m。
2、消防車登高操作面所在的消防車道寬度應=6m,坡度應=2%。3、消防車道轉彎半徑(內徑)應=12m。4、消防車登高范圍與登高操作面所在的消防車道內邊距建築高層主體外牆距離的對應關系如下建築高度H(m)距離消防車回車場應不小於18mX18m.5、消防車道荷載應不小於30噸。、穿過建、構築物的消防車道的凈空高度應=5m。
E. 多層公共建築帶內庭院消防車道如何布置
1和這個應當是要參考《建築設計防火規范》6.01條建築總長度大年夜於版220米必須設置進入內院的權消防車道或設環形車道。也就是說不設進入內院的車道則必須在東邊設消防車道形成環形車道。2和根據6.0.9條車道的凈寬度不該小於4米。
查看原帖>>
F. 建築鋼筋施工規范,車道底板鋼筋b&t:16@150,b&t:12@200怎樣布置
直徑16的按照間距150mm布置,直徑12的按照間距200mm布置,位置你看斷面圖,分好上下層就行了
G. 鋼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時鋼筋擺放方式
針對你的一系列問題給出以下解析:
1、 首先鋼筋的排列問題,道路的受力鋼筋是垂直於道路,而分布鋼筋平行於道路。
2、受力鋼筋設置於下層,分布鋼筋在上層。
3、問題的第二點理解是錯誤的,35d指的是鋼筋的搭接長度。
4、問題的第三點指的是鋼筋的最小保護層厚度,對於道路來說,5公分是最小值,施工中是大於它的。
5、問題中的另外一個5公分指的是兩層鋼筋網片之間的垂直距離,施工時用馬凳筋墊起來(提示:馬凳筋在設計圖紙中是不出現的,屬於施工措施)。
6、道路混凝土的標號應該在C30~c50之間,小了不抗壓,容易損壞,太高造價高且脆性大。
鋼筋支架
鋼筋標高採用支架固定,鋼筋支架不僅要能夠保證鋼筋網的穩固,其自身也要足夠穩定,以防攤鋪混凝土時被推倒。
另外,鋼筋支架不得嵌人基層,以避免鋼筋支架阻礙cRcP面板的自由伸縮,或防止面板伸縮造成支架鋼筋破壞基層。為此,採用中16鋼筋彎拉製作成「廳』形,並且高度符合要求的支架。
鋼筋支架橫向間距約為150cm,縱向間距為120Cm,即每隔一根橫向鋼筋下設置支架。施工時將部分鋼筋支架點焊在橫向鋼筋下方,然後將已焊接好的縱向鋼筋綁扎在橫向鋼筋之上,從而形成穩固支撐的鋼筋網。
只點焊部分支架主要原因是:在攤?鋪混凝土時,其它部分的鋼筋網會受到一定的推力,點焊在橫筋上的支架較少,鋼筋網受到基層表面的阻力也較小,比較容易產生滑移,可以避免產生翹曲變形。
實踐證明,該鋼筋支架在攤鋪混凝土時,確保了鋼筋網的穩固定位,而且該支架還具有加工簡便、施工方便、牢固可靠與經濟實用等優點
H. 鋼筋怎麼布置
首先抄11G101-1圖集是必備的
二、如果你襲在施工現場,最好不過,拿著圖紙去現場,給自己充實鋼筋部位的印象。
三、注意,看節點部位。如梁筋錨入柱內,箍筋根數的計算、柱筋錨入梁內等。
四、有個師傅問,是最好不過的了。
如果你是學生還沒有畢業,那你只好問你的老師和同學了,也要注意的是,先自己看,實在實在在自己看不懂的情況下,標出問題在問。
I. 如何布置鋼筋
獨立抄基礎鋼筋如何布置:襲
(1)單獨基礎系雙向受力,其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為100~200mm。沿短邊方向的受力鋼筋一般置於長邊受力鋼筋的上面。當基礎邊長B≥3000mm時(除基礎支承在樁上外),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為0.9B交錯布置。
(2)現澆柱下單獨基礎的插筋直徑、根數和間距應與柱中鋼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彎鉤,放在基礎的鋼筋網上(圖9-30);當基礎高度較大時,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與柱中箍筋相同,基礎內設置二個。
(3)預制柱下杯形基礎,當b/h1<0.65時(b為杯口寬度,h1為杯口外壁高度),杯口需要配筋。
J. 消防車道的設置有哪些要求
(1)消防車道的凈寬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於4.0米,供消防車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於3%。內
(2)環形消防車道至容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
(3)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不應小於12mX12m,對於高層建築,不宜小於15mX15m;供大型消防車使用的回車場面積不宜小於18×18平方米。
(4)消防車道上的管道和暗溝應能承受大型消防車的壓力。
(5)消防車道穿過建築物的門洞時,其凈高和凈寬不應小於4米;門垛之間的凈寬不應小於3.5米。
(6)高層建築周圍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當設置環形消防車道有困難時可沿建築兩個長邊設消防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