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框架柱鋼筋變小,截面變小,鋼筋變少,上部鋼筋如何設置
應在板邊上部設抄置垂直於板邊的構造鋼筋。
現澆樓蓋周邊與混凝土梁或混凝土牆整體澆築的單向板或雙向板,應在板邊上部設置垂直於板邊的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跨中相應方向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該鋼筋自梁邊或牆邊伸入板內的長度,在單向板中不宜小於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五分之一。
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於200mm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中單位寬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
(1)長寬變小鋼筋如何變化擴展閱讀:
上部鋼筋設置要求規定:
1、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2、計算所需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可根據板的厚度在30°-45°之間選取;彎起鋼筋的傾斜段應與沖切破壞錐面相交,其交點應在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以外(1/2-2/3)h的范圍內。
3、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貳』 鋼筋直徑大小發生變化,怎麼計算變筋
原則上鋼筋直徑大小變化不超過2級
比如10的 最多變成6的 或者14的
另外的原則就是強度與面積之乘積等量替換
如果同樣是三級鋼,就是面積總和不變,或者保守點面積稍多一點兒
『叄』 剪力牆變徑鋼筋大變小怎麼操作
1.鋼筋直徑相差兩個規格之內的,鋼筋連接可有電渣壓力焊,搭接均可,再有就是插筋,101上有具體做法,直徑相差大或者變間距,應按插筋處理。
2.大變小在上,小變大在下!按取值較大的來計算符合規范要求,可採用多用連接方式。
3.剪力牆鋼筋這要看具體情況,有的是水平鋼筋在縱內,有的水平鋼筋在縱筋外,如是人防工程,還有其他鋼筋,這時就不是按101或者901施工了,這要特別注意!就是不是人防,還要注意有沒有角部鋼筋、有沒有洞口加強筋、有沒有牆頂約束梁、有沒有牆內二排縱筋或多排縱筋、有沒有約束端柱和暗柱。
4.剪力牆鋼筋的排布,主要就是看上面我提到的問題,先從後向前看,一個一個要搞明白,當然,標高不是排布規則的事,我就不談了。有約束端柱和暗柱,就先確定約束端柱和暗柱的位置,然後再看剪力牆配筋,是一排還是多排、鋼筋規格和等級以及間距,再看有無洞口,根據洞口的大小,依據101、901確定洞口是否配置加強筋、縱筋是否截斷以及彎曲,然後看水平鋼筋的位置,根據大樣圖確定水平鋼筋是在縱筋內還是在縱筋外,然後看牆頂約束梁、牆頂是否封頂,根據大樣圖或平法標注或集中標注對比標高(一般來說,就是根據樓層,但最好是根據標高,這是最准確的做法)來確定,然後看有無角部鋼筋,對於角部鋼筋,一定要求尺寸、角度准確無誤,尺寸、角度不準,對於小鋼筋還好說,但直徑較大的鋼筋,就只能返工了,人工是沒有能改彎的力量的。最後看拉筋的規格、等級以及間距,當然,這都是標准結構,對於人防,是不一樣的。
『肆』 自建房鋼筋變小怎麼變
樁上做承台
重新插柱子鋼筋
『伍』 梁高度不變寬度變小的鋼筋處理辦法
如果梁寬變得不多的話,直接叫現場鋼筋加工師傅不箍筋變小,縱筋不變,如果要通過設計院審核那就麻煩了。一般情況下,變得不多的話就直接自己改了。
『陸』 鋼筋大變小2個等級怎麼辦
鋼筋直徑來由大變小二個直徑差源時,對於框架柱,原則上是保證下部粗鋼筋伸到樑柱頂,上部細鋼筋插入到梁板下面的柱內,保證有搭接長度(錨固長度)即可,當然,如果是焊接,可以保證小直接鋼筋的焊接長度即可。對於框架梁原則上不存在此問題,除非上部梁跨中間主筋存在不貫通,採用構造鋼筋為架立鋼筋時,只需與主鋼筋搭接長度為150mm即可。
『柒』 當鋼筋的直徑大小變化時怎麼連接
主要鋼筋連來接方式還自是靠綁扎搭接,按照規范,不同的鋼筋有不同的搭接長度,還有就是焊接,單面焊接10d,雙面焊接5d,但基本上不建議採用焊接,因為焊接會使鋼筋斷面減小並有部分產生脆裂,還有比較常見的是直螺紋連接,分為鐓粗直螺紋和剝肋直螺紋連接。一般大於16以上的都採用直螺紋,小於等於16的採用綁扎。
『捌』 砼柱截面由大變小鋼筋做法
下層的小柱鋼筋在框架梁的高度位置段經過二次彎後變成上層的大柱鋼版筋(在梁底面權位置向外彎,在梁高度段內呈斜上狀態,斜至梁頂面位置彎直;
鋼筋在梁段內的斜度為上、下柱的徑差,但要注意最大斜度不得超過1/6,若超過1/6則此方法不能用);上柱比下柱多出來的鋼筋則採用插筋的方法,插入1.2倍的錨固。
(8)長寬變小鋼筋如何變化擴展閱讀: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
『玖』 柱子鋼筋大變小怎麼表示的
柱表中的柱號:KL1,看標高、b×、全部縱筋、角筋、中部筋、箍筋類型號、箍筋各自的變化是典型的柱子鋼筋大變小表示方式。
2.2 列表注寫方式
2.2.1 列表注寫方式,系在柱平面布置圖上,(一般只需採用適當比例繪制一張柱平面布置圖和剪力牆上柱),分別在同一編號的柱中選擇一個(有時需要選擇幾個)截面標注幾何參數代號;在柱表中注寫柱編號、柱段起止標高、幾何尺寸(含柱截面對軸線的偏心情況)與配筋的具體數值,並配以各種柱截面形狀及箍筋類型圖的方式,來表達柱平法施工圖(如本圖集第11頁圖所示)。
2.2.2柱表注寫內容規定如下:
1.注寫柱編號,柱編號由類型代號和序號組成,應符合表2.2.2的規定。
注寫各段柱的起止標高,自柱根部往上以變截面位置或截面未變但配筋改變處為界分段注寫。框架柱和轉換柱的根部標高系指基礎頂面標高;芯柱的根部標高系指根據結構實際需要而定的起始位置標高;樑上柱柱的根部標高系指梁頂面標高;剪力牆上柱的根部標高為牆頂面標高。
註:對剪力牆上柱QZ本圖集提供了「柱縱筋錨固在牆頂部」、「柱與牆重疊一層」兩種構造做法(見第65頁),設計人員應註明選用哪種做法。當選用「柱縱筋錨固在牆頂部」做法時,剪力牆平面外方向應設梁。
2.3 截面注寫方式
2.3.1 截面注寫方式,系在柱平面布置圖上的柱截面上,分別在同一編號的柱中選擇一個截面,以直接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值的方式來表達平法施工圖。2.3.2對除芯柱之外的所有柱截面按本規則第2.2.2條第1款的規定進行編號,從相同編號的柱中選一個截面,按另一種比例原位放大繪制柱截面配筋圖,並在各配筋圖上繼其編號後再注寫截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縱筋(當縱筋採用一種直徑且能夠圖示清楚時)、箍筋的具體數值(箍筋的注寫方式同本規則第2.2.2條第6款),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圖上注寫截面與軸線關系b1、b2、h1、h2的具體數值。
當縱筋採用兩種直徑時,需注寫截面各邊中部筋的具體數值。(對於採用對稱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僅注寫一側中部筋,對稱邊省略不注)。
當在某些框架柱的一定高度范圍內,在其內部中心位置設置芯柱時,首先按照本規則第2.2.2條第1款的規定進行編號,繼其編號之後注寫芯柱的起止標高、全部縱筋及箍筋的具體數值(箍筋的注寫方式同本規則第2.2.2條第6款),芯柱截面尺寸按構造確定,並按標准構造詳圖施工,設計不注;當設計採用與本構造詳圖不同的做法時,應另行註明。芯柱定位隨框架柱,不需要注寫其與軸線的幾何關系。
2.3.3 在截面注寫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僅截面與軸線的關系不同時,可將其編為同一柱號。但此時應在未畫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寫該柱截面與軸線關系的具體尺寸。
2.3.4 採用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平法施工圖示例見本圖集第12頁圖。
『拾』 土建柱截面變小10CM鋼筋減少同時鋼筋也變小
你的問題是:框架柱變截面,且兩個方向各變小100mm,1、根據結施圖看清兩個回變截方向是在軸線的哪一側?答不能變錯;2、在未變兩個方向的角筋不變,直接搭接或焊接加長。在變截兩個方向的角筋要按照03G101--1修正版圖集第38頁,從板面算起插入框架柱1.5lae錨固長度,在下層柱未澆築混凝土時插筋(變截50mm時可以在樑柱節點處彎折處理)。中間B側2根25H側2根20的根據柱變截後位置進行調整,可焊接也可插筋處理,但錨固長度一定要滿足圖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