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集中標註解釋
JZL2(5)600*1000Y:基礎主梁,梁號2,5跨,梁寬600 梁高1000,有加腋。
φ10@200(4):箍回筋φ10間距200,4肢箍。
B4Φ25;T2Φ18+4Φ16:下部鋼筋答4根Φ25;上部鋼筋2Φ18+4Φ16。
N4Φ16;Lφ8@400:側邊抗扭鋼筋4根16,拉筋8的間距400。
YΦ20@250;φ8@300:加腋處底筋20的間距250,箍筋8的間距300。
(1)鋼筋集中標注BT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梁支座上部縱筋,該部位含通長筋在內所有縱筋,當梁支座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將角部縱筋寫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縱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間,在梁支座上部應注寫為2Φ25+2Φ22。
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不同時,須在支座兩邊分別標注;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去不注。
B. 建築圖紙上鋼筋的集中標注中B T是什麼意思謝謝
一般如果是成對出現,那就是底和頂的意思。T表示上部鋼筋,其為英文單內詞Top的簡稱,表示鋼筋容布局在上部,用於建築中的識別與擺放。B表示下部鋼筋,其為英文單次Bottom。
G是構造腰筋的意思,圖中G4Φ12表示構造腰筋4根,兩邊對稱布置,一邊2根。
例如,承台鋼筋有B&T:XΦ16@150;Y12@150,就是說明底板和頂板配筋都是X方向是16的間距150,Y方向是12的間距150。
拓展資料: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C. 建築中鋼筋集中標注是什麼意思
梁的集中標注是整個梁的公共屬性,梁的原位標注是梁跨的信息。
梁平法集中標注的幾種情況:
根據梁的平法標注規則,平法標注包括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中的某項數值不適用於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數值原位標注,施工和預算時,原位標注優先。如梁集中標注 2C25上部通長筋,梁中間支座原位標注7C25 4/3,說明有二根直徑25的鋼筋貫通,中間支座鋼筋共6根25(含2根貫通筋),需另外配置2根一排支座負筋和3根二排支座負筋。這種梁通長筋與支座負筋直徑相同的設計較普遍。
其他特殊情況,梁支座負筋與梁通長筋直徑不同。如梁集中標注2C20上部通長筋,梁端支座原位標注5C25 3/2,2根直徑20的通長筋不能連續通過支座,必須與支座連接後形成由不同直徑組合的通長筋,支座鋼筋伸入跨內的長度第一排為L0/3,第二排為L0/4,通長筋與第一排支座負筋搭接LlE。
這種設計極不合理,因為它雖然通長鋼筋用小了,其實反而浪費鋼筋。通長筋每跨都要與支座負筋100%搭接,一根通長筋每跨有2個接頭,且這個搭接長度不是架立筋與支座負筋的搭接長度150㎜,而是基本錨固長度乘以搭接修正系數1.6。如果把通長筋改成2C25,也不會增加鋼筋用量,因為鋼筋接頭數量減少了,不必每跨都搭接。接頭位於梁跨中1/3區域,接頭百分率50%甚至可以控制在25%,搭接修正系數也可以減少為1.4或1.2。其次,這種通長筋與支座負筋設計成不同直徑對梁受力也不利,因為在支座附近1/3區域上部出現許多密集的綁扎接頭,而這個正是梁負彎矩最大處,其實是不宜設置接頭的。
當樑上部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應用加號「+」將通長筋和架立筋,架立筋寫在加號後面的括弧內。當全部採用架立筋時,則將其全部寫入括弧內。當梁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通長筋與支座負筋直徑相同時,通長筋在梁跨中1/3區域連接,梁通長筋直徑與支座負筋直徑不同時與支座負筋搭接長度為LlE,架立筋與支座負筋搭接150㎜。當梁全部為架立筋時,架立筋與支座負筋搭接長度是多少?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第6.3.4條,框架樑上部不少於二根通長筋,所以,不能簡單化地全部把括弧內鋼筋都當作架立筋處理,具體情況應分別對待,角部架立筋可按通長筋考慮。有時括弧內鋼筋規格很大,如(2C22),它其實是與支座直徑不同的通長筋,而不是架立筋。當梁設計成四肢箍,集中標注為(4C14),正確的演算法是角部架立筋按通長筋考慮,與支座負筋搭接長度LlE,中間架立筋與支座鋼筋搭接150㎜。魯班鋼筋軟體全部按LlE計算,廣聯達鋼筋軟體全部按150㎜計算,這兩種演算法都是錯誤的,且都沒有相應的計算設置。施工時通常全部按150㎜搭接。為避免這些錯誤,設計師最好設計成2C25+(2C12)形式更妥當和合理些。
帶架立筋的集中標注,其更准確的意思是表示梁跨中區的構造,即使它是集中標注,它也不完全反映支座區的角部鋼筋構造。如四肢箍時,集中標2C25+(2C12),其支座負筋也可設計成4C28。雖然梁支座負筋數值的是包括梁集中標注通長筋的數量,但當它們直徑不同時沒法把它包括進去。
D. 鋼筋圖紙代號板筋BT什麼意思
B,代表底部鋼筋,B是 bottom(底),英語詞彙的縮寫;T,代表上部鋼筋,T是Top(頂),英語詞彙的縮寫。
E. 鋼筋的集中標注中b和t代表什麼意思
B應該是底部鋼筋,T應該是面部通長鋼筋!一般用在梁的集中標注中.
F. 圖紙上鋼筋標注的「BT」是什麼意思
1、BT的意思
B代表下部縱向貫通鋼筋,T代表上部縱向貫通鋼筋,詳04G101第22頁。
2、鋼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3、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4、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4、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G. 鋼筋集中標注分別是代表什麼意思
簡單說第一圖,意思是梁的上部配16的通長筋,下部配18也是通長筋,通常就是全梁貫通專 箍屬筋8的 為四肢箍 間距100 。構造鋼筋 6根12的分別在梁兩側,第二個圖4根20的的在上部通長筋,下部上排鋼筋2根25的 下排6根25的通長布置。構造鋼筋2根14分布在兩側,一邊一根。看完別忘記採納,你的採納是我的動力。
H. 圖紙上鋼筋標注BT代表什麼意思
1、BT的意思
B代表下部縱向貫通鋼筋,代表上部縱向貫通鋼筋,詳04G101第22頁。
2、鋼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3、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4、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4、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I. 建築中柱子的鋼筋集中標注是什麼意思
集中標注是整條梁的基本信息,有梁截面 、箍筋 、上部貫通筋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