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澆混凝土樓板內預埋管的位置及布置形式
現澆樓板質量合格標准1、住宅工程樓(屋)面板的建築平面宜規則,避免平面形狀突變;若平面有凹口或形狀不規則時,應採取加強措施。
2、現澆樓板設計厚度不宜小於100mm,廚房、廁浴等不宜小於90mm,單向板宜≥L/30(L為板跨度)、雙向板宜≥L/35 (L為板短向跨度);多層住宅屋面板不宜小於110mm。
3、當房屋長度大於40m時,可在樓面中部設置後澆帶,後澆帶應採用補償收縮混凝土。
4、房屋陽角處和跨度≥3.9m的樓(屋)面板,應設置雙層雙向通長鋼筋,陽角處鋼筋間距不宜大於100mm,跨度≥3.9m的樓板鋼筋間距不宜大於150mm,鋼筋直徑均不宜小於φ8;屋面板應沿板的上、下二層設置通長鋼筋,配筋率≥0.25%。
5、應重視屋面結構的保溫隔熱設計,屋面保溫隔熱層傳熱系數宜≤1.0W/(m2.k)。當採用架空隔熱板作隔熱層時,應有通風措施。
6、為提高混凝土樓(屋)面板的抗裂性能,在混凝土中可摻入適量的抗裂材料。
7、樓板內不應預埋水管。當預埋其它管線時,應布置在板上、下兩層鋼筋中的中和軸附近,並宜與鋼筋成斜交布置。嚴禁三層及三層以上管線交錯疊放,必要時宜在管線處增設鋼絲網等加強措施。電線、電纜導管直徑大於20mm時宜採用金屬導管。
8、設計應註明板塊的施工荷載、使用活荷載和二次裝修荷載的限值。當隔牆直接砌在樓板上,應按樓板等效荷載計算板的配筋。
9、在連續板的設計中,對於端部板塊與相鄰板塊標高不同的板塊,配置板跨中受力鋼筋時,板塊外邊緣支座按鉸支計算;配置板塊邊緣鋼筋時,板塊外邊緣支座按固端計算。
10、現澆樓板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大於C30。
2. 、在板鋼筋綁扎過程中,要進行水電管線預埋工作,具體的順序是()
先綁扎板底筋,然後鋪設水電管線,再綁扎板上皮筋。
3. 樓房頂上的暗線管是布置在鋼筋上面還是下面
樓房頂的鋼筋不是一層,而是兩層。底層叫受力筋也叫底板筋,上層叫反背筋,又叫蓋筋。穿線管布置在兩層鋼筋中間。
4. 現澆砼板中鋪有水電管,在管上一定要有鋼筋網片嗎規范是如何規定的呢請教中
您講的是現在大多數的做法,規范並沒有這樣的規定。但許多地方政府的建築管理部門的消除質量通病的文件有這樣的要求。因為各地的規定不同,所以詳細的規定請到當地質監站咨詢。
5. 現澆空心板中電線管怎麼布置
正常預埋啊,不過要保證結構厚度,位置要求稍微高一點,比如保證板厚
6. 線管預埋在底筋和麵筋中間嗎
是的,但管徑不大於板厚的1/3.布置時注意線管間距不能太密,不然混凝土不密實。粗的預埋管在梁裡面。
7. 現澆板只鋪一層鋼筋預埋線管是在鋼筋上面還是走鋼筋下面
電線管是在底層鋼筋的上面敷設。
8. 安裝工程中,在樑上預埋水電線管時,具體應該怎麼做。
線管可以敷設在梁內的鋼筋兩側,不要敷設在中間,防止振動棒打斷管,需要在梁板下出管的地方用木鑽頭打孔以便管道伸出去,最後用扎絲固定在鋼筋上
9. 樓板內線管預埋按照什麼規范進行
有求的,在規范和平法圖集中都有說明。具體如下:
當樓板內需要埋置管線回時,管線避免立體答交叉穿越,管線的最大外徑不超過板厚的1/3。管線應布置在樓板的上下層鋼筋之間。
2.當配管密集時(三根以上並排)管與管之間應有(>10mm)間隙,保證有混凝土漿握固。
3.衛生間及有水的房間中,板中的接線盒高度如超過板厚1/2應採取防滲漏措施。
10. 天面預埋電線管應安排在鋼筋上面還是下面
凡是現澆板中預埋的電線管都應該敷設在底筋上面、麵筋下面的混凝土斷面的中間部位;且距表面的距離不宜小於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