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保護層方案怎麼做
鋼筋保護層方案:
一、 工程概況
景泰-萬水瀾庭住宅小區2#樓位於太原市南內環街版南及晉祠路西權交匯處,本工程建築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主樓和裙樓,總建築面積為29315m2,其中住宅部分建築面積為28137㎡;商業部分建築面積為1178m2。主樓建築高度為87.9m,裙樓為7.5m, 建築最高點為92.9m。
1.建築概況
本工程主樓地上29層,地下二層。裙樓為地上二層。地下二層
層高為2.45m,地下一層層高為2.9m,一至二十九層層高為3m。
2.結構概況
本工程結構形式主樓為剪力牆結構,基礎形式為樁承台基礎,裙 樓為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基礎形式為獨立基礎。工程主樓採用後壓 漿鑽孔灌注樁,數量153根,樁徑700mm,有效樁長30m;室內外高差主樓為0.9m.裙樓為0.5m,鋼筋採用一級(HPB235)、二級(HRB335)。
2. 鋼筋保護層墊塊如何放置
如果是購買的鋼筋保護層墊塊,將墊塊直接套在鋼筋上。如果是自己製作的墊塊,將墊塊用扎絲綁在在鋼筋上。一般的墊塊放置間距以保證鋼筋與模板分離為准,間距300-800mm左右。
鋼筋保護層墊塊是在磚混結構里,放在梁下,用以擴大承壓面積,是解決局部承壓時常用的辦法。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關繫到結構的承載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
(2)鋼筋保護層如何製作擴展閱讀
維護結構耐久性混凝土中保護層太薄容易滲入潮濕氣體和水,過厚則易產生裂縫,這些都可能使鋼筋銹蝕並膨脹,從而使混凝土遭受破壞,影響使用和結構安全。
承受外力作用保護層對鋼筋有錨固力,利用混凝土與鋼筋間的錨固力,兩者緊密結合,共同參與工作。保護層過薄或缺失時,減低了它的錨固力從而降低了結構抵抗軸力和彎矩的作用。
參考資料:網路-鋼筋保護層墊塊
3. 鋼筋保護層應如何設置
以上為設計年限為50年的建築,當年限為100年時在此基礎上增加40%。
4. 鋼筋保護層厚度一般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厚度一般如下:(要算鋼筋根數,構件長的兩邊保護層一般是5-6公分,算鋼筋長度時候,鋼筋末端的保護層有是2-3公分。)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有最小和最大的要求,老規范對鋼筋保護層厚度是按主要受力鋼筋和箍筋、構造鋼筋分開要求的,除了主筋有保護層的要求,箍筋也有保護層的要求。但是,新規范統一規定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
其實混凝土驗收規范上對此有一條說明:混凝土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要求,其允許偏差最大值不得超過1.5倍。
(4)鋼筋保護層如何製作擴展閱讀: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第102頁、11G101-1第54頁對「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的說明:
1、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適用於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
2、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
3、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一類環境中,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中數值的1.4倍;二、三類環境中,應採取專門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於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應增加5;
5、基礎底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有混凝土墊層時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於40mm。
網路-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5. 在牆柱鋼筋綁扎時,為保護鋼筋保護層厚度,如何做
我以前施工時,採用以下二種方法:
1、用塑料保護塊,這東西方便好用,就是要拿錢去買;
2、項目部自己組織人員,製作2.5-3cm厚的,中間放置小扎絲的,5*5cm的水泥砂漿塊。
6. 為了保證梁板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在工程實際中如何做謝謝啊
一般放置是砼保護塊,塑料的也行。
關鍵是保證鋼筋與模樣有2.5~3cm的厚度就行。
7. 鋼筋保護層厚度是怎樣確定的
在不同的環境中,如果結構不同,厚度也不同。房子的頂梁或柱子不應小於15毫米,這樣後牆就不能小於10毫米。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第102頁、11G101-1第54頁對「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的說明:
1、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適用於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
2、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
3、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一類環境中,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中數值的1.4倍;二、三類環境中,應採取專門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於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應增加5;
5、基礎底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有混凝土墊層時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於40mm。
8. 鋼筋保護層墊塊如何放置
如果是購買的鋼筋保護層墊塊,將墊塊直接套在鋼筋上。如果是自己製作的墊內塊,將墊塊用扎絲容綁在在鋼筋上。一般的墊塊放置間距以保證鋼筋與模板分離為准,間距300-800mm左右。
鋼筋保護層墊塊是在磚混結構里,放在梁下,用以擴大承壓面積,是解決局部承壓時常用的辦法。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關繫到結構的承載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
(8)鋼筋保護層如何製作擴展閱讀
維護結構耐久性混凝土中保護層太薄容易滲入潮濕氣體和水,過厚則易產生裂縫,這些都可能使鋼筋銹蝕並膨脹,從而使混凝土遭受破壞,影響使用和結構安全。
承受外力作用保護層對鋼筋有錨固力,利用混凝土與鋼筋間的錨固力,兩者緊密結合,共同參與工作。保護層過薄或缺失時,減低了它的錨固力從而降低了結構抵抗軸力和彎矩的作用。
9. 鋼筋保護層大於40mm的做法
根據抄2010年新的《混凝土結構襲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9.2.4條當梁、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40mm時,應對保護層採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
保護層厚度不再是縱向鋼筋(非箍筋)外緣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離,而是「以最外層鋼筋(包括箍筋、構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緣計算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
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規定是為了使混凝土結構構件滿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對受力鋼筋有效錨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構件的受力鋼筋粘結錨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過大的保護層厚度會使構件受力後產生的裂縫寬度過大,就會影響其使用性能(如破壞構件表面的裝修層、過大的裂縫寬度會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於設計中是不考慮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過大的保護層厚度還必然會造成經濟上的浪費。因此,2010年《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1條,規定縱向受力的普通鋼筋及預應力鋼筋,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d,且應符合下表的規定。一般設計中是採用最小值的。
10. SL632-2012規范里鋼筋製作主控項目里的鋼筋間距、保護層和一般項目里保護層厚度如何填寫
規范要求的表控制誤差數表裡已經是現成的。你自己檢測的數據按實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