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圈樑和構造柱的混凝土和鋼筋計算公式
圈樑和構造柱不需要計算啊,按配筋率畫就行,但是構造柱和圈樑都會參與抗震計算
⑵ 圈樑的鋼筋計算
圈樑鋼筋很簡單的,分主筋和箍筋兩部分
主筋計算:(梁長+彎鉤長+搭接長(單根鋼回筋長每答大於6米時))*設計根數*鋼筋的比重
箍筋計算:梁長/設計箍筋間距*每個箍筋的長度*鋼筋的比重
設計有外轉角的附加鋼筋時,按實際總根數*長度*比重就行啦
⑶ 圈樑怎麼算
1。混凝土的計算:圈樑的長度按中心線長度計算,圈樑與過梁連接時應分別計算回,過梁答的梁長可按圖示尺寸或按門窗洞口寬度兩端共加50cm計算。
2。區別模板的不同材質,按混凝土與模板接觸面的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3。圈樑的鋼筋量計算與其它梁的計算相同。
⑷ 怎麼算圈樑
圈樑 砌體結構房屋中,在砌體內沿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的鋼筋砼梁, 以提高房屋空間剛度內、增加建築物的整體容性、提高磚石砌體的抗剪、抗拉強度,防止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地震或其他較大振動荷載對房屋的破壞。在房屋的基礎上部的連續的鋼筋混凝土梁叫基礎圈樑;而在牆體上部,緊挨樓板的鋼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樑。
因為圈樑是連續圍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樑。
圈樑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頂、樓層、吊車梁頂或基礎頂面標高處,沿砌體牆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狀的按構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構件。
按要求圈樑應該在同一水平面上連續、封閉,但當圈樑被門窗洞口(如樓梯間窗口洞)隔斷時,應在洞口上部設置附加圈樑進行搭接補強。附加圈樑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兩梁高差的兩倍,亦不小於1000mm.
圈樑通常設置在基礎牆、檐口和樓板處,其數量和位置與建築物的高度、層數、地基狀況和地震強度有關。
⑸ 基礎圈樑鋼筋怎麼算
地圈樑一般寬度等於牆的厚度,高度不應小於12厘米,我們通常用牆厚×高度30-35厘米。上下各配2條螺紋14-16的鋼筋。箍筋直徑6@200。
⑹ 基礎圈樑鋼筋怎麼計算
在《全國造價師考試培訓教材2003修訂版》案例部分P53中,
圈樑鋼筋長度是這版樣計算的: 主筋總長=權(圈樑長+T形接頭錨固長度*T形接頭數)*主筋根數;
箍筋總長=(圈樑長/箍筋間距+內牆的道數)*每根箍筋長;
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⑺ 圈樑的鋼筋手算怎麼算
《全造價師考試培訓教材2003修訂版》案例部P53
圈樑鋼筋度計算: 主筋總=(圈樑+T形接錨固度*T形接數)專*主筋根數;屬
箍筋總=(圈樑/箍筋間距+內牆道數)*每根箍筋;
用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受壓區混筋骨架鋼筋單肢箍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直徑與梁高h關h≦800mm宜於6mm;h>800mm宜於8mm梁支座處箍筋般梁邊(或牆邊)50mm處始設置支承砌體結構鋼筋混凝土獨立梁縱向受力鋼筋錨固度Las范圍內應設置少於兩道箍筋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支座內設置箍筋
⑻ 鋼筋混泥土圈樑的鋼筋怎麼計算
鋼筋混泥土圈樑的鋼筋是按構造配置的。詳見《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第7.1.1條 為增強房屋的整體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等對房屋引起的不利影響,可按本節規定,在牆中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第7.1.2條 車間、倉庫、食堂等空曠的單層房屋應按下列規定設置圈樑:
1 磚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5~8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樑一道,檐口標高大於8m時,應增加設置數量;
2 砌塊及料石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4~5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樑一道,檐口標高大於5m時,應增加設置數量。
對有吊車或較大振動設備的單層工業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頂標高處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外,尚應增加設置數量。第7.1.3條 宿舍、辦公樓等多層砌體民用房屋,且層數為3~4層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樑一道。當層數超過4層時,應在所有縱橫牆上隔層設置。
多層砌體工業房屋,應每層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
設置牆梁的多層砌體房屋應在托梁、牆梁頂面和檐口標高處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其他樓層處應在所有縱橫牆上每層設置。第7.1.4條 建築在軟弱地基或不均勻地基上的砌體房屋,除按本節規定設置圈樑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的有關規定。第7.1.5條 圈樑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
1 圈樑宜連續地設在同一水平面上,並形成封閉狀;當圈樑被門窗洞口截斷時,應在洞口上部增設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樑。附加圈樑與圈樑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其中到中垂直間距的二倍,且不得小於1m;
2 縱橫牆交接處的圈樑應有可靠的連接。剛彈性和彈性方案房屋,圈樑應與屋架、大梁等構件可靠連接;
3 鋼筋混凝土圈樑的寬度宜與牆厚相同,當牆厚h≥240mm時,其寬度不宜小於2h/3。圈樑高度不應小於120mm。縱向鋼筋不應少於4φ10,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按受拉鋼筋考慮,箍筋間距不應大於300mm;
4 圈樑兼作過梁時,過梁部分的鋼筋應按計算用量另行增配。 第7.1.6條 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屋)蓋的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當層數超過5層時,除在檐口標高處設置一道圈樑外,可隔層設置圈樑,並與樓(層)面板一起現澆。未設置圈樑的樓面板嵌入牆內的長度不應小於120mm,並沿牆長配置不少於2φ10的縱向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