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框架梁中上部支座鋼筋的錨固長度是多少,是否需要彎鉤。
上部進入支座0.4Lae再加15倍彎鉤,如果能滿足直錨則不加彎鉤
② 抗震屋面框架樑上筋錨固長度是多少
長度為普通梁筋錨固長度的1.7倍。
這要看你的實際工程做法,一般分內為梁包柱和柱包梁兩種做法,對於屋框梁來容說梁包柱做法較多錨固。
在基礎上是梁包柱,在上部結構中是柱包梁,因為在上部結構中,柱要承受梁傳遞過來的上部荷載所以是柱包梁,而在基礎中則是相反,所以是梁包柱。
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建築圖紙里符號為-GZ)。
(2)框架梁的上部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梁與柱相關知識:
圈樑是指在房屋的基礎上部的連續的鋼筋混凝土梁也叫地圈樑(DQL);而在牆體上部,緊挨樓板的鋼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樑。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結構中承受梁和板傳來的荷載,並將荷載傳給基礎,是主要的豎向受力構件。需要通過計算配筋。
架梁(KL)是指兩端與框架柱(KZ)相連的梁,或者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梁。現在結構設計中,對於框架梁還有另一種觀點,即需要參與抗震的梁。
③ 框架梁和非框架樑上部鋼筋 錨固長度是多少
框架梁和非框架樑上部鋼筋 錨固長度是多少
03G101里的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表一般是指梁的下部鋼筋吧 上部鋼筋錨固長度如何確定呢 還有03G101里說非框架梁的下部鋼筋錨固長度是12d 不與受拉鋼筋錨固長度表裡的值沖突么?
看了這道題熱鬧,回答有6條。雖然03G101己過去了,再湊一下熱鬧。文思阿姨的徒弟先生,學得好,答得好,有自己的見解。
03G101里的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表一般是指梁的下部鋼筋吧 上部鋼筋錨固長度如何確定呢
答:首先解決:03G101「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La」 和「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LaE」兩表,不分梁的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錨固長度。只有在圖集的30頁,第6節,4.6.1條 非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縱向鋼筋在中間支座和端支座的錨固長度,在本圖集的標准構造詳圖中均定為La,當計算中不需要充分利用下部縱向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其錨固長度應由設計者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50010-2002第10.4.2條的規定另行變更。
故此問不成立。
還有03G101里說非框架梁的下部鋼筋錨固長度是12d 不與受拉鋼筋錨固長度表裡的值沖突么?
答:正如:文思阿姨的徒弟先生所說,圖集的30頁,第6節,4.6.2條 非框架梁的下部縱向鋼筋在中間支座和端支座的錨固長度,在本圖集的構造圖中分別規定;對於帶肋鋼筋為12d;對於光圓鋼筋為15d。當計算中需要充分利用下部鋼筋的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或有特殊要求,其錨固長度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50010-2002第9.3.1和第9.3.3條的規定另行變更。
4.6.2條說得清楚, 它實指是圖集65、66頁中的L配筋構造。非框架梁的下部鋼筋錨固長度是12d 、15d是特定的,不受「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La」 和「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LaE」控制的,何來有沖突?沒有沖突。
框架梁和非框架樑上部鋼筋 錨固長度是多少
答:框架梁有抗震與非抗震之分,抗震又有:抗震樓層框架梁和抗震屋面框架梁之分,非抗震也有非抗震樓層框架梁和非抗震屋面框架梁之分。其中抗震屋面框架梁和非抗震屋面框架梁又有構造(一)、(二)之分。非框架樑上部鋼筋。都無法答您錨固長度是多少?只有根據不同情況按圖集要求去取了。
④ 框架樑上部二排貫通鋼筋錨固長度
1:樑上部第二排不貫通的筋:梁支座二排負筋。伸出長度是1/4凈跨。 2:上部第回一排四根裡面兩根叫負答筋,外面兩根叫什麼是貫通:通長角筋(受力縱筋) 3:次梁入主梁:次梁如果設計不是定義的框架梁,等抗震構件,那麼錨入主梁LA 能直錨直錨不能直錨彎錨。這個錨固跟你的鋼筋直徑、混凝土強度等級、抗震等級有關。具體參照11G101-1
⑤ 框架樑上部鋼筋錨固長度為≥0.4Lae+15d彎鉤,非框架樑上部鋼筋直錨彎錨錨固長度各是多少
非框架樑上部鋼筋直錨,伸入端支座直段長度滿足La時,可直錨。
非框架梁伸至支座對邊內彎折(15d)
設計按鉸接(容L)時:≥0.35Lab
充分利用鋼筋抗拉強度(Lg)時:≥0.6Lab。
⑥ 屋面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下錨多少
1.7倍lab。
11G101-1第59頁中屋面框架梁在端支座時做法有兩種:
1、採用柱筋往梁內錨固時,柱筋從梁底算起1.5la(lae),梁麵筋伸至柱對邊鋼筋內側下彎至梁底。
2 、採用梁筋往柱內錨固時,梁麵筋伸至柱對邊鋼筋內側彎下1.7倍la(lae)且相鄰兩根梁麵筋彎鉤長度錯開20d。
(6)框架梁的上部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框架類型
當房屋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框架建造時,可以有以下兩種框架類型:
現澆框架結構,指梁板柱和樓蓋均採取混凝土現澆,而且梁板柱形成統一整體。
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梁、柱均為工廠或者現場預制,然後現場吊裝,一般是在構件的適當部位預埋鋼板,安裝就位後再予以焊接;也可以在吊裝後將梁、柱中的鋼筋在節點處鋼筋焊接,並在現場澆築部分混凝土使節形成為整體。
框架結構中板可以現澆;也可以預制後一塊塊按要求吊裝擱置框架樑上,板縱向鋼筋連接,板縫適當配細鋼筋然後澆築混凝土,使其成為整體;還可以在裝配式框架結構的基礎上,現澆一層40mm以上的鋼筋混凝土層,使得樓板的整體性加強,形成裝配整體式樓蓋。
當房屋建築採用鋼框架結構框架建造時,框架梁框架柱均用鋼材(型鋼或者鋼板焊接成組合截面)製作,二者用焊接或螺栓連接(均應做成剛節點),樓板可以是鋼材,也可以用現澆鋼筋混凝土。
分類
框架梁按照位置可分為:屋面框架梁、樓層框架梁、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指設置在基礎頂面以上且低於建築標高正負零(室內地面)以下並以框架柱為支座的梁,代號為(DKL)。
框架梁和板
對現澆框架結構房屋,一般樓屋面板和梁的結構標高取相同,這樣構造較簡單。
梁的高度包含板厚,即為板面(梁頂)標高減去梁底標高;理論上板可以設置在梁高范圍內任何高度位置上,衛生間、廚房、陽台等為避免積水倒灌房間可適當減低板面標高,使其與一般房間的板面形成一定的高差。
對於裝配式或者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當框架梁採用矩形截面,則梁的標高一般比板的標高低一個板厚,當框架梁採用花藍梁和十字梁,則設計時梁高不扣除板厚度。
⑦ 框架梁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怎麼算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梁的相關計算方法
(1)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夾角=60°≤800mm夾角=45°
⑧ 框架樑上端部鋼筋錨固多長
錨固必須符合101圖集上規定的長度,端部位置不夠無法直錨 就必須彎錨 彎頭平直段長度15D;
鋼筋錨固的原則:
1、梁受拉鋼筋在端支座的彎錨,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並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2、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3、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4、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5、牆身的第一根豎向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牆身豎向鋼筋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6、當兩構件配筋「重疊」時不重復設置且取大者的原則;7、節點內鋼筋錨固不應平行接觸的原則。1、 變截面柱牆插筋錨固為1.5Lae2、 牆上柱縱筋錨固為1.6Lae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5、 上柱直徑大於下柱時應將下層柱的連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連接位置下移。
6、 頂層邊角柱外側鋼筋全部伸入梁板內,長度為梁底以上1.5Lae。也可採用12D(此時屋面樑上部彎折長度須為1.7Lae,避免節點頂部鋼筋擁擠)和1.5Lae+20D(當柱外側配筋率>1.2%);
7、 頂層中柱12D,當直錨長度大於錨固長度時可採取直錨。
8、 暗柱和牆頂層錨固為Lae (自板底)。
9、 框支柱部分縱筋延伸到上層剪力牆樓板頂,能通則通,彎錨部分伸入梁或板內Lae;
10、 牆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長度取定:當滿足直錨時為LAE,當不能滿足直錨時為伸至端柱對邊加彎折15D,平直段長度須>=0.4LAE;
11、剪力牆水平筋應伸至牆端,並向內水平面彎折。
12、轉角剪力牆外側水平筋應連續通過。
①樓層框架梁鋼筋端支座採用直錨時為>=Lae且>=0.5支座寬+5D。
②樓層框架梁鋼筋端支座採用彎錨時為伸至柱縱筋內側+15D彎折。平直段長度必須>=0.4Lae,這是對設計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此條件,須用較小規格鋼筋代替。
③框架梁中間支座伸入支座內>= Lae且>=0.5支座寬+5D。
④樓層高低跨梁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1.6Lae。
⑤屋面框架樑上部鋼筋在端支座的彎折長度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樑上部縱筋配筋>1.2%)。
⑥井字梁、次梁和純懸挑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12D,當為光面鋼筋時,直錨長度為15D.弧形次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為Lae。
⑦純懸挑梁、井字梁和次樑上部鋼筋以及連梁端部為小牆肢時的上下鋼筋取值同樓層框架梁。
⑧連梁滿足直錨時伸入牆內的長度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撐及斜向交叉構造鋼筋錨入牆內為LAE。
⑨側面構造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均為15D,當梁側面為抗扭腰筋時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鋼筋。
13、梁架立鋼筋的搭接長度為150。
14、基礎梁外伸時鋼筋彎折長度為12D,無外伸時為梁高1/2,多出部分鋼筋彎折長度為15D。15、高低基礎梁低跨鋼筋伸入高跨內Lae。
16、基礎梁底部負彎矩鋼筋自柱中心線向跨內延伸的長度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寬。
17、基礎次梁無外伸時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基礎主梁)內為>=12D且>=支座寬1/2。基礎次梁下部鋼筋>=LA,外伸時上下部鋼筋彎折12D。
18、板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內為LA,底筋伸入支座內>=5D且到支座中心線。
19、梁板式筏形基礎底板上部鋼筋和中部鋼筋>=12D且到梁中心線,下部鋼筋伸到梁箍筋內側+彎折15D。
20、筏板外伸時上下鋼筋彎折12D,U型封邊筋長度:筏板厚-2*保護層+2*12D。交錯封邊縱筋彎折長度:板厚1/2-保護層+75。
21、梁腋下部斜縱筋為伸入支座梁下部縱筋根數-1且不少於2根。錨入梁內為LAE。柱樑相互關聯結構工程所需要計算的鋼筋量柱鋼筋計算和對量。
⑨ 框架梁錨固長度是多少
錨固長度L=a×(fy/ft)×d。(fy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設計強度;回a為鋼答筋外形系數,;d為鋼筋的直徑)。
框架梁的類型:
1、現澆框架結構。梁板柱和樓蓋均採取混凝土現澆,而且梁板柱形成統一整體。
2、整體式框架結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梁、柱均為工廠或者現場預制,然後現場吊裝,在構件的適當部位預埋鋼板,安裝就位後再予以焊接。
(9)框架梁的上部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1、在結構設計中,框架梁需要參與抗震的梁。純框架結構隨著高層建築的興起而越來越少見,而剪力牆結構中的框架梁主要則是參與抗震的梁。
2、樑柱節點鋼筋安裝是建築工程中樓層框架梁的難點,在梁的端頭部位,它與柱子縱筋相互交錯,即不利於綁扎也不利於混凝土降落和振搗,採用機械錨固方式可以解決這方面的難點。
3、機械錨固改善了局部鋼筋密集擁擠不堪的不合理狀況,提高了樑柱相交節點的混凝土握裹力,從而也節省了很多的鋼筋原材,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