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腳手架搭設的費用怎麼算
腳手架搭設費用市場價格為25左右,不同類型的腳手架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和支撐使版用碗權扣式腳手架的居多也是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題結構施工落地式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桿距離為0.9-1.5m
一般情況下 是以人工費為取費基礎高層建築費、腳手架搭拆費、超高費都是以定額基價人工費為基數取費的,但用清單計價時超高費的計價基數還包含了高層建築費、腳手架搭拆費的人工費。此外,各地的取費費率不同,詳細的你要參見各地區定額的取費費率,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B. 腳手架怎麼計算
1、綜合腳手架工程量,按建築物的總建築面積以m2計算。
2、外腳手架及建築物垂直封閉工程量按外牆外邊線長度,乘以室外地坪至外牆頂高度以m2計算,突出牆外面寬度在24cm以內的牆垛,附牆煙囪等不展開計算腳手架工程量,超過24cm以外時按圖示尺寸展開計算,並入外腳手架工程量之內。不扣除門窗洞口,空圈等所佔的面積。
3、滿堂腳手架工程量按室內凈面積以m2計算,其高度在3.60~5.20m之間時,計算基本層,超過5.20m時,每增加1.20m按增加一層計算。
(2)搭設鋼管架怎麼算擴展閱讀: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C. 腳手架搭設施工計算公式是什麼
工程量:
外牆外邊線長度×外腳手架高度。
長度:
按外牆專外邊線長度計算,凸出牆面屬寬度大於240㎜的牆垛等,按圖示尺寸展開並入外牆長度內。
D.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怎麼計算
腳手架結構的設計規定和計算方法
1993年制訂並下發的《編制建築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的統一規定》(建標〔1993〕062號,以下簡稱《統一規定》),對涉及風荷載計算、實用設計表達式等腳手架設計計算方法的有關問題作出了規定。經4年的應用和研究,1997年通過並下發了該規定的修訂稿,基本上形成了腳手架設計計算方法的框架,成為即將陸續頒布實施的各種建築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指導性文件。
由腳手架桿(構)件和連接件搭設而成的各種形式的腳手架、支撐架和其他用途架子所形成的腳手架結構,具有其自身的特點,不同於工程結構,不能完全套用鋼結構的計算方法,應依據《統一規定》確定的方法和要求進行設計和計算。
1《統一規定》對腳手架結構設計計算方法的規定
E. 腳手架的方量怎麼計算
1、外腳手架—按外牆面垂直投形面積計算。
長度:外牆外包線。
高度:挑檐——設計室外地坪至檐口屋面板面。
女兒牆——設計室外地坪至女兒牆壓頂面。
2、里腳手架
⑴內牆砌築里腳手架、粉刷腳手架—凈長×凈高。
⑵圍牆(砌築腳手架、粉刷腳手架)。
長度:圍牆中心線。
高度:設計室外地坪至圍牆頂。
3、滿堂腳手架—按室內地面凈面積(凈長×凈寬)計算,不扣除柱、附牆垛所佔面積。
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台。按搭設的位置分為外腳手架、里腳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為木腳手架、竹腳手架、鋼管腳手架;按構造形式分為立桿式腳手架、橋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懸吊式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爬式腳手架。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F. 腳手架搭設施工計算公式
計算量值:φ48×3.5鋼管 38.4N/㎜2
施工荷載標准值 QK=N2LaGg=1.5KN/㎡ 考慮3層
腳手片 (1.60M×0.8M) 0.35KN/㎡ 考慮5層
保護網 0.05KN/㎡
三、根據腳手架的承載能力按概率極限狀態認為法的要求,採用分項系數設計表達進行計算。
(1)、縱向、橫向水平桿等管彎構件的強度和連接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計算:
GK=0.35×1.3×3+0.05×1.3×3=1.56KN/m
QK=N2LaGr=1.5KN/㎡×3=4.5KN/㎡
Mmax=[1.2×1/8×(1.56+4.5)/2×1.22+1.4×1/2×(1×1/2)×2=1.0156 KN/m
Ó=M/riW=1.0156×106/1.05×5.08×10=190 N/㎜2<f=205 N/㎜2
(2)、縱橫桿內力計算
a、求支座反力 P=1KN q=5.94KN/m
A+RB=6.94KN
以RA為矩心 A B
6.94×1.3×0.6-1.2RB-1×0.3=0 200 1300
RB=(5.413-0.33)/1.3=3.91KN (↑)
RA=3.03KN (↑)
(3)、撓度計算橫向水平桿:
f=5QL4/384EJ+PL2/3EJ=5×6.94×106×1.34×103/384×5.08×103×12.19×104+1×106×1.34×103/3×5.08×103×12.19×104=2.15㎜<10㎜
1600 1600 1600
(4)、縱向水平桿
F=3×(5×5.94×106×5.08×103/384×5.08×103×12.19×104=1.63㎜<10㎜
(4)、扣件抗滑承載力
R=3.68KN<RC=8KN 滿足使用要求
立桿計算:穩定性計算
(1)、不考慮風荷載組合(腳手架高度<25M)
N/φA≤f
N=1.2(NGrk+NG2k)+1.4ΣNQK
a 、N=(0.12498×19+0.6×10)×1.2+1.4×1.5×3/2=12.85KN+0.35=13.22
立桿計算長度 L0=RWh=1.155×1.55×1.85=3.31
查表5.33
長細比:λ=Lo/I=3.31×1000/1.58×10=209.5<f=250 滿足要求
b、 因設計底排步距不一,所以要計算穩定搭設高度
Hs=φAf-(1.2KG2K+1.4NQK)/1.2GK
=0.165×4.89×102×205-(1.2×0.6×10+1.4×2)×103/1.2×0.1248×19×103=2.30
λ=2.3×102/1.58=145.56 < [λ]=210 滿足要求
四、連牆體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計算
(1)、NL= NLW+NO=(5+0.84)×1.2=7.01KN
NLM=1.4WK.AW=1.4×0.02×30=0.84
AW=30㎡ WK =0.7UZ.US.WO=0.7×1.25×0.089×0.25=0.03
US =1.0φ φ=1.2An/Aw=0.089
(2)、焊縫計算:H2=1/(1.4.fiw)×V.S/I=1/1.4×160×875×70×70/5.08×103=3.86㎜
V=1/4×Ni×0.5=1/4×7.01×103×0.5=875
Ó=N/A=7.01×103/4.89×102=14.31N/㎜2< 105N/㎜2 滿足要求
五、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
(1)、P=N/A≤fg fg=RCfgk
RC取0.4 fgR=105KN/m2
P=13.22×103/300×300=147 N/㎜2 滿足要求
G. 鋼管架搭架數量怎麼算的
做什麼用的 一般一層1.5米高 每根立管1.2米 如果不是太吃力的地方可以放寬 太吃力的地方還要加密 現在市場價一層一平米10塊左右 高很的會價還要高一些
H. 搭腳手架之前怎麼算每平方米鋼管要用多少扣件計算步驟
1993年制訂並下發的《編制建築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的統一規定》(建標〔1993〕062號,以下簡稱《統一規定》),對涉及風荷載計算、實用設計表達式等腳手架設計計算方法的有關問題作出了規定。
經4年的應用和研究,1997年通過並下發了該規定的修訂稿,基本上形成了腳手架設計計算方法的框架,成為即將陸續頒布實施的各種建築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指導性文件。
由腳手架桿(構)件和連接件搭設而成的各種形式的腳手架、支撐架和其他用途架子所形成的腳手架結構,具有其自身的特點,不同於工程結構,不能完全套用鋼結構的計算方法,應依據《統一規定》確定的方法和要求進行設計和計算。
(8)搭設鋼管架怎麼算擴展閱讀:
根據連牆桿設置情況及荷載大小,常用敞開式雙排腳手架立桿橫距一般為1.05~1.55m,砌築腳手架步距一般為1.20~1.35m,裝飾或砌築、裝飾兩用的腳手架一般為1.80m,立桿縱距1.2~2.0m。其允許搭設高度為34~50m。
當為單排設置時,立桿橫距1.2~1.4 m,立桿縱距1.5~2.0m。允許搭設高度為24m。
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的內側,其長度不宜小於3跨,縱向水平桿可採用對接扣件,也可採用搭接。如採用對接扣件方法,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如採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 m,並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
腳手架主節點(即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三桿緊靠的扣接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
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於150mm。在雙排腳手架中,橫向水平桿靠牆一端的外伸長度不應大於立桿橫距的0.4倍,且不應大於500mm;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於縱距的1/2。
I. 建築腳手架搭設.怎麼才能計算鋼管,扣件的數目
應該沒有準確公式的。因為每個樓的造型都不同很復雜。預算時不可能算的很精確的。我們都是根據進度大約進場。
J. 腳手架的工程量怎麼計算
1、外腳手架—按外牆面垂直投形面積計算。
長度:外牆外包線。
高度:挑檐——設計室外地坪至檐口屋面板面。
女兒牆——設計室外地坪至女兒牆壓頂面。
2、里腳手架
⑴內牆砌築里腳手架、粉刷腳手架—凈長×凈高。
⑵圍牆(砌築腳手架、粉刷腳手架)。
長度:圍牆中心線。
高度:設計室外地坪至圍牆頂。
3、滿堂腳手架—按室內地面凈面積(凈長×凈寬)計算,不扣除柱、附牆垛所佔面積。
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台。按搭設的位置分為外腳手架、里腳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為木腳手架、竹腳手架、鋼管腳手架;按構造形式分為立桿式腳手架、橋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懸吊式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爬式腳手架。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