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管受力計算方法和公式
大體算一下:Q235抗拉強度是(38-47)Kg/mm^2 ,
而鋼管的受壓面積:S=(165-4.5)*3.14*4.5=2269mm^2.
壓力P/受壓面積S=壓強σ (塑性材料抗拉與抗壓取同樣數據)
則:P1=Sσ=2269*38=86t. P2=2269*47=108t 取中值: 97t
如果一根管要計算穩定性,再加上一定的安全系數(按受力狀況).
B. 單根48*3.0的鋼管可承受多大的豎向承載力
普通碳鋼、合金鋼鋼管理論重量計算公式為: W=0.02466(D-S)S 注釋:版每米重量kg/m=(外徑-壁厚)*壁厚*0.02466 單位取毫米:權mm 所以Ф48*3的鋼管每米重量為: (48-3)*3*0.02466=3.329公斤/米。
C. 鋼管承載力計算
鋼管的受力只能叫抗壓承載力,而不能叫抗壓強度。其基本值為:鋼材抗壓強度×鋼管截面積,在這個基礎上,要考慮受壓構件的整體穩定系數。這個系數是由受壓構件的長細比來求得的。長細比即:受壓構件的計算長度/截面回轉半徑。如果是標准尺寸的截面,可以在手冊上查到回轉半徑的值,否則就要自己計算。根據以往的經驗,長細比一般控制在40~60比較經濟。
以上只是簡單的介紹,想知道具體的計算方法,可以看一下《鋼結構設計規范》。
D. 方管的承受力怎麼算
1.計算來壓應力,就是豎向壓自力作用在方管的橫截面上所產生的壓應力。這個比較簡單,就是壓力(單位N)除以方管橫截面面積(單位m平方)。只要壓應力小於材料的許用應力即可。
2.方管受壓,要計算穩定性。穩定性的計算較為復雜。要看連接的方式是兩端固接還是一端固接另一端鉸接。估計你不只使用1跟立柱,所以可以簡單計算成兩端固接。臨界壓力簡單計算:P=(4*n*Pi^2*E*I)/[(L/2)^2]。n立柱的數量,pi^2就是拍的2次方,E彈性模量,I慣性矩,L立柱長度。
以上計算都是簡單的計算。同時還要考慮安全系數,甚至地震載荷。具體的情況不同要自己分析並且請有經驗的工程師計算或者找有專業知識的人計算。
呵呵,小弟獻丑了。
E. 如何計算鋼管的承載力
此鋼管按受彎構件考慮,應按彎曲正應力和剪應力進行驗算,即:專彎距除以(截面屬模量*截麵塑性發展系數)<=鋼材抗彎設計值;(剪力*半個截面對中和軸的面積矩)除以(截面慣性距*凈截面模量)<=鋼材的抗剪強度;滿足上面要求就能達到受力要求
F. 鋼管支架承重計算
鋼管架承重支撐荷載計算
採用Φ 48×3.5mm 鋼管,用扣件連接。
1.荷值計算:
鋼管架體上鋪腳手板等自重荷載值 0.4KN/㎡
鋼管架上部承重取值 2.0 KN/ ㎡
合計: 2.4 KN/ ㎡
鋼管架立桿軸心受力、穩定性計算
根據鋼管架設計,鋼管每區分格為 1.5× 1=1.5 ㎡,立桿間距取值 1.5 米,
驗算最不利情況下鋼管架受力情況。則每根立桿豎向受力值為: 1.5× 2.4=3.6
KN
現場鋼管架搭設採用Φ 48 鋼管, A=424 ㎜ 2
鋼管回轉半徑: I =[(d 2+d12)/4]1/2 =15.9 ㎜
鋼管架立桿受壓應力為:
=N/A=4.25/424=10.02N/ ㎜ 2
安鋼管架立桿穩定性計算受壓應力:
長細比:λ =l/I =1500/I=94.3; 查表得: ?=0.594
δ =N/ ? A=4.25/424*0.594=16.87N/ ㎜ 2< f = 205N/ ㎜ 2
鋼管架立桿穩定性滿足要求。
橫桿的強度和剛度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如下:
δ=Mmax/ w=(2400*1500)/(10*5000)=132/ ㎜ 2< f = 205N/ ㎜ 2
其中δ 橫桿最大應力
Mmax 橫桿最大彎矩
W 橫桿的截面抵抗距,取 5000 ㎜ 3
根據上述計算鋼管架橫桿抗彎強度滿足要求。
Wmax=ql 4/150EI=(2200*1500 4 /1000)/(150*2060*100*12.19*1000)
= 2.99 ㎜ < 3 ㎜
其中 Wmax 撓度最大值
q 均布荷載
..
.
l
立桿最大間距
E
鋼管的彈性模量, 2.06 × 100 KN/ ㎜ 2
I
截面慣性距, 12.19 × 100 ㎜ 4
根據上述計算鋼管架橫桿剛度滿足要求 .
扣件容許荷載值驗算。
本鋼管架立桿未採用對接扣件連接,
G. 鋼管架直徑48mm壁厚3.2mm步距1200mm單根立管承載力計算
恩,這位朋友,我來回答您這個問題吧,看看,能不能對您有幫助!
首先,假定您的鋼管為普通A3鋼,查有關手冊,其許可應力〔σ〕=140MPa=140N/mm^2
鋼管截面積:A=3.14*(48^2-41.6^2)/4=450.15mm^2
假定單根鋼立管最大許可承載力為Pmax;有Pmax/A≤〔σ〕=140N/mm^2
那麼,有Pmax≤140*450.15=63021.06(N)=6.3(t)
所以,算得單根立管承載的軸向最大許可外力約為6.3噸.
這樣行嗎?握手!致意!
H. 關於鋼管的最大承受壓力
鋼管的最大承受的內水壓力(壓強)P=2T[S]/D,
式中:P——管內水壓強版,MPa;D——管內徑,mm;[S]——管材的許用權拉應力強度MPa,T——管壁厚,mm。
這個公式是取單位長度的水管,進行受力分析得到的。因此處畫圖不便,意思是取單位長度的水管,並剖開,取出一半,研究作用於它上面的水壓力與管壁拉力的平衡,即可得到這個公式。(水壓力就是PD,管壁拉力就是2T[S],二者相等,即PD=2T[S],兩邊除以D即得本公式。)
所謂最大承受壓力是指在安全系數等於1時所能承受的壓力。上面公式沒考慮安全系數,如果考慮安全系數K(K大於1),則 P=2T[S]/(KD)
無縫管,焊管,不銹管都能用這個公式,但式中的管材的許用拉應力強度[S]各有不同,焊管的[S]還取決於焊縫的質量。
要強調的是這里承受壓力是指管道的內水壓強,而不是管道外部的壓強,管道外部的承受壓力應另加考慮。
(這是我的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I. 鋼管承重計算
網上搜索常州仁成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官方博客或者直接搜索常州精密鋼管博客,可以找到詳細的計算方法。josen是他的域名。
J. 鋼管的承載能力怎麼計算
多大的平台,多大的載荷,多粗的鋼管,什麼結構。全鋼管的就要解「二力桿」,加油站頂蓋型的那可麻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