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管計算公式,
若簡來單的說:22*5這個的內外源徑和壁厚是怎麼算的,這個簡單。
外徑:22mm;
壁厚;5mm;
內徑=22-2*5=12mm
但是實際中鋼管的種類很多,精度等級也不同,標注的內容也不同,其中核心的標注還是:外徑*壁厚。
由於相關的內容太多在此不能詳細敘述,若想具體了解其內容,可參考《機械設計手冊》材料篇。
供參考!
Ⅱ 鋼管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無縫鋼管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1)(碳鋼、合金鋼)無縫鋼管
計算公式為:W=0.02466(D-S)S
(外版徑-壁厚權)*壁厚*0.02466=每米重量
例如:ф159*5 20#無縫鋼管每米重量計算為: (159-5)*5*0.02466=18.992公斤/米
(2)不銹鋼無縫鋼管
<a> 而對於1Cr18Ni9(302),0Cr18Ni9(304), 0Cr18Ni11Ti(321),1Cr18Ni9Ti的
計算公式應為: W=0.024913(D-S)S
<b> 而對於0Cr25Ni20(310S),0Cr17Ni12Mo2(316),0Cr18Ni11Nb(347),
00Cr17Ni14Mo2(316L) 的
計算公式應為:W=0.02507(D-S)S
Ⅲ 鋼管計算公式
鋼管的重量=0.25×π×(外徑平方-內徑平方)×L×鋼鐵比重 其中:π = 3.14 L=鋼管長度 鋼鐵比重取7.8 所以, 鋼管的重量=0.25×3.14×(外徑平方-內徑平方)×L×7.8 * 如果尺寸單位取米(M),則計算的重量結果為公斤(Kg)
鋼的密度為: 7.85g/cm3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為:
W(重量,kg )=F(斷面積 mm2)×L(長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種鋼材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如下:
名稱(單位)
計算公式
符號意義
計算舉例
圓鋼 盤條(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徑mm
直徑100 mm 的圓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Ⅳ 鋼管理論重量表及計算公式是什麼
鋼管重量計算公式,公式:(外徑-壁厚)×壁厚mm×0.02466×長度m,例:鋼管114mm(外徑)×4mm(壁厚)×6m(長度),計算:(114-4)×4×0.02466×6=65.102kg。
圓鋼重量計算公式,公式:直徑mm×直徑mm×0.00617×長度m,例:圓鋼Φ20mm(直徑)×6m(長度)計算:20×20×0.00617×6=14.808kg。
按連接方式分類
鋼管按管端聯接方式可分為:光管(管端不帶螺紋)和車絲管。
加厚車絲管還可分為:外加厚(帶外螺紋)、內加厚(帶內螺紋)和內外加厚(帶內外螺紋)等地車絲管。
車絲管若按螺紋型式也可分為:普通圓柱或圓錐螺紋和特殊螺紋等地車絲管。
另外,根據用戶需要,車絲管一般均配有管接頭交貨。
Ⅳ 我想請教在發泡時如何計算發泡料的量例如:PU發泡密度40Kg/M3,一立方米需要多少黑料和白料,謝謝了
大部分的AB料重量比例為1:1, 基本為硬泡,適合噴塗。 比例是1:1-2時,泡沫變軟,適合澆注。聚氨酯發泡AB料由於用途不同,比例也不同。PU發泡密度40Kg/M3,一立方米需要40KG。
發泡料是指以聚合物(塑料、橡膠、彈性體或天然高分子材料)為基礎而其內部具有無數氣泡的微孔材料,也可以視為以氣體為填料的復合材料。
(5)鋼管黑白料發泡有什麼好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發泡注意事項
1、溫度因素
噴塗時,現場環境溫度和待噴基材表面溫度范圍應該在15°C ~ 35°C 。如果溫度過低,聚氨酯泡沫和基材的粘接力就會降低,且噴塗硬泡產品的密度就會明顯增大;如果溫度過高,發泡劑損耗太大,不經濟。
2、基材表面因素
聚氨酯硬質泡沫是異氰酸酯和組合聚醚雙組分混合反應生成的高分子產品,其中異氰酸酯組分很容易和水反應生成脲,如果聚氨酯中脲鍵含星升高,則泡沫塑料將變脆,泡沫與基材的粘接力降低。
因此,要求待噴基材表面清潔乾燥,要求無銹無粉塵、無污染、無潮氣。若有露水或霜,應予以去除和乾燥。
3.風力因素:
噴塗作業時, 要求風速在5m/s以下。因為風速超過5m/s,將吹失反應產生的熱量,以致影響聚氨酯泡沫快速發泡反應,使產品表面變脆。同時,由於噴塗發泡機將原料混合好後,以霧化狀態噴出,如風速過大,將會吹走霧化顆粒,增大原料損耗,污染環境。
Ⅵ 直埋保溫管接頭聚氨酯發泡數量怎麼算
每個規格用量計算公式(國標60密度):(外護管口徑-鋼管口徑)÷2=補口處保溫厚度,
(鋼管口徑-保溫厚度)X保溫厚度X3.14X75X0.5=補口組合料用量(此公式長度單位統一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