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軋鋼加熱爐的加熱時間怎麼確定
軋鋼加熱爐是連續爐,是根據鋼坯的加熱工藝要求和爐溫決定的。
❷ 請問熱處理加熱保溫時間怎麼確定 越詳細越好,材料不同熱處理方法不同演算法是否有差別 謝謝!!
熱處理一般很少算加熱時間的,通常只計算保溫時間,保溫時間跟零件的材質、零件有效厚度、裝爐量、爐子加熱系數成正比,而加熱系數跟加熱設備有關,
公式非常復雜,這裡面牽扯到傳熱系數、擴散、相變等方面,一般情況下,通常採用以下簡便經驗公式:
保溫時間=加熱系數X裝爐系數X有效厚度。
❸ 熱熔機接水管熱多長時間
不同材質、不同口徑的加熱時間是不同的。溫度控制在260℃左右,d25以內一般是6秒左右,d32需要10秒。口徑越大,時間越長。
對接連接:
是將與管軸線垂直的兩管子對應端面與加熱板接觸使之加熱熔化,撤去加熱板後,迅速將熔化端壓緊,並保壓至接頭冷卻,從而連接管子。這種連接方式無需管件,連接時必須使用對接焊機。
其連接步驟如下:裝夾管子→銑削連接面→加熱端面→撤加熱板→對接→保壓、冷卻。
(1)將待連接的兩管子分別裝夾在對接焊機的兩側夾具上,管子端面應伸出夾具20~30mm,並調整兩管子使其在同一軸線上,管口錯邊不宜大於管壁厚度的10%。
(2)用專用銑刀同時銑削兩端面,使其與管軸線垂直、兩待連接面相吻合;銑削後用刷子、棉布等工具清除管子內外的碎屑及污物。
(3)當加熱板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後,將加熱板插入兩端面間同時加熱熔化兩端面,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按對接工具生產廠或管材生產廠的規定,加熱完畢快速撤出加熱板,接著操縱對接焊機使其中一根管子移動至兩端面完全接觸並形成均勻凸緣,保持適當壓力直到連接部位冷卻到室溫為止。
注意事項:
(1)管材和管件應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庫房或簡易棚內,不得露天存放,防止陽光直射,注意防火安全,距離熱源不得小於1米。
(2)管材應水平堆放子平整的地上,避免彎曲,堆置高度不得超過2.0m,管件應逐層堆碼,不宜疊得過高。
(3)搬運管材和管件時,應小心輕放,避免油污,嚴禁劇烈撞擊、與尖銳物品碰觸和拋、摔、滾、拖。
(4)不得用硬物敲打管材與管件,尤其在較低溫度時。必須與管材軸向垂直方向切割管材,並保持切開干凈平整。
(5)熱熔連接應嚴格按照規定的熔接深度進行連接。
(6)熱熔連接應嚴格按照規定的熔接時間進行。
(7)熱熔連接時,管材與管件最大偏離角度不得超過5度。
(8)管材彎曲時,彎曲半徑不得小於管材直徑的八倍,嚴禁用明火加熱彎曲。
(9)金屬螺紋在設計時採用錐形螺紋,連接時可使用麻或塑料袋密封,不可擰得過緊。
(10)兩根管道交叉重疊時,必須使用繞曲管。
(11)PP-R管道不得作為拉攀、吊架等使用。
(12)直埋暗管封蔽後,應在牆面或地面標明管道的位置和走向,嚴禁在管道上沖擊或釘金屬等尖銳物體 。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熱熔連接
❹ 鋼管直徑200壁厚15長度1000。15分鍾加熱到100度需要多少功率求計算公式(加熱管加熱)
鋼材的比熱容:0.119 Kcal/kg·c
外直徑200mm壁厚15mm長度1000mm鋼管重:68.0kg
計算從室溫20度加熱到100度,升內溫80度需要的熱量=容68*80*0.119=647.36 (Kcal)
約0.7527092 千瓦·時(kW·h)
如果是要求15分鍾(0.25小時)要輸出0.7527092 千瓦·時 的熱量,至少需要=0.7527092 /0.25=3.01(kw)
即至少需要3.01千瓦的加熱器(不考慮熱量損耗及加熱管能效的情況下)
供參考
❺ 請教熱處理時如何選擇升降溫速度、保溫時間
對於導熱性差的高合金鋼,一般來說升溫控制在150度/小時。原則上低溫裝爐(低於250度),採用較小的加熱速度(100~120度/小時),超過600度後,可加快升溫速度。
保溫時間的確定應考慮鋼的成分及原始組織狀態、裝爐量、裝爐方式以及所採用的加熱爐的特性!
查看原帖>>
❻ 熱處理工藝的加熱時間怎麼確定
你說的加熱時間是保溫時間嗎 加熱時間要根據工件的尺寸確定的 達到臨界溫度為基準 保溫時間要看是什麼材質 工件尺寸大小
❼ 鋼件加熱時間如何計算
碳鋼 a=1.0min/mm,中高合金鋼a=1.5,k=視情況定,裝爐量大一般取2-3。20crMnTi一般取1.2min/mm 吧,密封多用爐取1.0即可
❽ 確定高速鋼淬火加熱保溫時間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經深冷處理的淬火高速鋼不但引起了奧氏體轉變,同時也引起了馬氏體轉變。過去幾十年來強調的是殘余奧氏體轉變,馬氏體分解這一新發現可以看作近年來高速鋼深冷處理研究的新進展。
高速鋼種的馬氏體最終轉變點Mf非常低,例如W18Cr4V鋼的Mf點約-100℃,因此淬火冷卻到室溫會殘留大量的奧氏體,一般認為鋼中殘留較多的奧氏體是有害的,會降低鋼的硬度、耐磨性及使用壽命,還使許多物理性能特別是熱性能和磁性下降。
(8)如何確定鋼管加熱時間擴展閱讀
淬火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
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目的
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後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剛性、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也可以通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
應用
淬火工藝在現代機械製造工業得到廣泛的應用。機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車、飛機、火箭中應用的鋼件幾乎都經過淬火處理。為滿足各種零件千差萬別的技術要求,發展了各種淬火工藝。
如,按接受處理的部位,有整體、局部淬火和表面淬火;按加熱時相變是否完全,有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對於亞共析鋼,該法又稱亞臨界淬火);按冷卻時相變的內容,有分級淬火,等溫淬火和欠速淬火等。
❾ PE管材焊接時加熱時間怎麼控制
一般可以通過管材的壁後乘以10為焊接時間,如電熔管件,管件上都有詳細的焊接參數及時間。
❿ 鋼化爐調試時加熱時間怎麼確定
由於玻璃厚度的不同,加熱溫度的設定也不相同。其原則是玻璃越薄溫度越高,玻璃越厚溫度越低。加熱溫度確定後,加熱時間的確定就非常關鍵,這是兩個密切相關的參數,申誠鋼化爐加熱時間確定的原則是:3.2—4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為35—40秒左右。5—6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為40—45秒左右。8—10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為45—50秒左右。12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為50—55秒左右。15—19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為55—65秒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