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腳手架的安裝方法
6 腳手架
6.1一般規定
6.1.1各種腳手架應根據建築施工的要求選擇合理的構架形式,並制定搭設、拆除作業的程序和安全措施,當搭設高度超過免計算僅構造要求的搭設高度時,必須按規定進行設計計算。
6.1.2腳手架材料及配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腳手架桿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木腳手架立桿、縱向水平桿、斜撐、剪刀撐、連牆件應選用剝皮杉、落葉松木桿,橫向水平桿應選用杉木、落葉松、柞木、水曲柳。不得使用折裂、扭裂、蟲蛀、縱向嚴重裂縫以及腐朽等木桿。立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於70mm,縱向水平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於80mm。
2) 竹桿應選用生長期三年以上毛竹或楠竹,不得使用彎曲、青嫩、枯脆、腐爛、裂紋連通兩節以上以及蟲蛀的竹桿。 立桿、頂撐、斜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於75mm,橫向水平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於90mm,擱柵、欄桿的有效部分小頭直徑不得小於60mm 。對於小頭直徑在60mm以上,不足90mm的竹桿可採用雙桿。
3)鋼管材質應符合Q235一A級標准,不得使用有明顯變形、裂紋、嚴重銹蝕材料。鋼管規格宜採用φ48×3.5,亦可採用φ51×3.0鋼管。
4)同一腳手架中,不得混用兩種材質,也不得將兩種規格鋼管用於同一腳手架中。
2 腳手架綁扎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鍍鋅鋼絲或回火鋼絲嚴禁有銹蝕和損傷,且嚴禁重復使用。
2)竹篾嚴禁發霉、蟲蛀、斷腰、有大節疤和摺痕,使用其它綁扎材料時,應符合其它規定。
3)扣件應與鋼管管徑相配合,並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
3 腳手架上腳手板應符合下列規定:
1)木腳手板厚度不得小於50mm,板寬宜為200~300mm,兩端應用鍍鋅鋼絲扎緊。材質不得低於國家Ⅱ等材標準的杉木和松木,且不得使用腐朽、劈裂的木板。
2)竹串片腳手板應使用寬度不小於50mm的竹片,拼接螺栓間距不得大於600mm,螺栓孔徑與螺栓應緊密配合。
3)各種形式金屬腳手板,單塊重量不宜超過0.3kN,性能應符合設計使用要求,表面應有防滑構造。
6.1.3 腳手架搭設高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管腳手架中扣件式單排架不宜超過24m,扣件式雙排架不宜超過50m。門式架不宜超過60m
2 木腳手架中單排架不宜超過20m,雙排架不宜超過30m。
3 竹腳手架中不得搭設單排架,雙排架不宜超過35m。
6.1.4腳手架構造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單、雙排腳手架的立桿縱距及水平桿步距不應大於2.1m,立桿橫距不
應大於1.6m。
2 應按規定的間隔採用連牆件(或連牆桿)與建築結構進行連接,在腳手架
使用期間不得拆除。
3 沿腳手架外側應設置剪刀撐,並隨腳手架同步搭設和拆除。
4 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度超過24m時,應設置橫向斜撐。
5 門式鋼管腳手架的頂層門架上部、連牆件設置層、防護棚設置處必須設置水平架。
6 竹腳手架應設置頂撐桿,並與立桿綁扎在一起頂緊橫向水平桿。
7 架高超過40m且有風渦流作用時,應設置抗風渦流上翻作用的連牆措施。
8 腳手板必須按腳手架寬度鋪滿、鋪穩,腳手板與牆面的間隙不應大於
200mm,作業層腳手板的下方必須設置防護層。
9 作業層外側,應按規定設置防護欄桿和擋腳板。
10腳手架應按規定採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封閉。
6.1.5腳手架荷載標准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恆荷載應符合以下規定:
包括構架、防護設施、腳手板等自重,應按《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選用,對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可取自重標准值為0.35kN/m²(按厚度50mm計)。
2 施工荷載應符合下列規定:
施工荷載應包括作業層人員、器具、材料的重量:
結構作業架應取3kN /m²
裝修作業架應取2kN /m²
定型工具式腳手架按標准值取用,但不得低於1kN /m²
3 風荷載應符合下列規定:
作用於腳手架的水平風荷載標准值wk應按下式計算:
W k =µs µz Wo (6.1.5)
式中 µs——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按下表選用:
表6.1.5 腳手架的風荷載體型系數 µs
背靠建築物狀況 全封閉 敞開、開洞
µs 1.0ф 1.3ф
註:ф為擋風系數,按腳手架封閉狀況確定;ф=腳手架擋風面積/腳手架迎風面積
µ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現行《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規定取用;
Wo——基本風壓,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規定,取n=5 。
6.1.6鋼管腳手架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方法和基本計算模式:
1 鋼管腳手架的結構設計應採用概率極限狀態計演算法,同時要求其計算結果應按單一安全系數法計算的安全度進行校核:強度K1≥1.5;穩定K2≥2.0。
2 鋼管腳手架結構設計應採用以下基本計算模式:
γ。S ≤ R (6.1.6)
式中 γ。—— 結構重要性系數,取γ。≥ 1.0;
S —— 荷載效應,
R —— 結構抗力,
6.2 落地式腳手架
6.2.1落地式腳手架的基礎應堅實、平整,並應定期檢查。立桿不埋設時,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墊板或底座,並應設置縱、橫向掃地桿。
6.2.2落地式腳手架連牆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雙排架高在50m以下或單排架在24m以下,按不大於40m²設置一處;雙排架高在50m以上,按不大於27m²設置一處。
門式鋼管腳手架架高在45m以下,基本風壓≤0.55kN/m²,按不大於48 m²設置一處;架高在45m以下,基本風壓>0.55kN/m² ,或架高在45m以上,按不大於24m²設置一處。
木腳手架按垂直不大於雙排3倍立桿步距、單排2倍立桿步距,水平不大於3倍立桿縱距設置。
竹腳手架按垂直不大於4m ,水平不大於4倍立桿縱距設置。
2 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
3 連牆件必須採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並與建築結構連接。
6.2.3落地式腳手架剪刀撐及橫向斜撐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沿全高設置剪刀撐。架高在24m以下時,可沿腳手
架長度間隔不大於15m設置;架高在24m以上時應沿腳手架全長連續設置剪刀撐,並應設置橫向斜撐,橫向斜撐由架底至架頂呈之字型連續布置,沿腳手架長度間隔6跨設置一道。
2 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架高在24m以下時,於外側框格總數的1/5設置斜
桿;架高在24m以上時,按框格總數的1/3設置斜桿。
3 門式鋼管腳手架的內外兩個側面除應滿設交叉支撐桿外,當架高超過
20m時,還應在腳手架外側沿長度和高度連續設置剪刀撐,剪刀撐鋼管規格應與門架鋼管規格一致。當剪刀撐鋼管直徑與門架鋼管直徑不一致時,應採用異型扣件連接。
4 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除沿腳手架外側四周和中間設置豎向剪刀撐外,當腳手架高於4m時,還應沿腳手架每兩步高度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6.2.4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主節點處必須設置橫向水平桿,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單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插入牆內長度不應小於180mm。
6.2.5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除頂層外立桿桿件接長時,相臨桿件的對接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內。相臨縱向水平桿對接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立桿接長除頂層外應採用對接。木腳手架立桿接頭搭接長度應跨兩根縱向水平桿,且不得小於1.5m 。竹腳手架立桿接頭的搭接長度應超過一個步距,並不得小於1.5m 。
6.3懸挑式腳手架
6.3.1 懸挑一層的腳手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懸挑架斜立桿的底部必須擱置在樓板、梁或牆體等建築結構部位,並有
固定措施。立桿與牆面的夾角不得大於30º,挑出牆外寬度不得大於1.2m。
2 斜立桿必須與建築結構進行連接固定。不得與模板支架進行連接。
3 斜立桿縱距不得大於1.5m,底部應設置掃地桿並按不大於1.5m的步距設
置縱向水平桿。
4 作業層除應按規定滿鋪腳手板和設置臨邊防護外,還應在腳手板下部掛一層平網,在斜立桿里側用密目網封嚴。
6.3.2 懸挑多層的腳手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懸挑支承結構必須專門設計計算,應保證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剛度,
並將腳手架的荷載傳遞給建築結構。懸挑式腳手架的高度不得超過24m。
2 懸挑支承結構可採用懸挑梁或懸挑架等不同結構形式。懸挑梁應採用型
鋼製作,懸挑架應採用型鋼或鋼管製作成三角形桁架,其節點必須是螺栓或焊接的剛性節點,不得採用扣件(或碗扣)連接。
3 支撐結構以上的腳手架應符合落地式腳手架搭設規定,並按要求設置連牆件。腳手架立桿縱距不得大於1.5m,底部與懸挑結構必須進行可靠連接。
6.4 吊籃式腳手架
6.4.1吊籃式腳手架吊籃平台製作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吊籃平台應經設計計算並應採用型鋼、鋼管製作,其節點應採用焊接或螺栓連接,不得使用鋼管和扣件(或碗扣)組裝。
2 吊籃平台寬度宜為0.8~1.0m,長度不宜超過6m。當底板採用木板時,厚度不得小於50mm;採用鋼板時應有防滑構造。
3 吊籃平台四周應設防護欄桿,除靠建築物一側的欄桿高度不應低於0.8m外,其餘側面欄桿高度均不得低於1.2m。欄桿底部應設180mm高擋腳板,上部應用鋼板網封嚴。
4 吊籃應設固定吊環,其位置距底部不應小於800mm 。吊籃平台應在明顯處標明最大使用荷載(人數)及注意事項。
6.4.2吊籃式腳手架懸掛結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懸掛結構應經設計計算,可製作成懸挑梁或懸挑架,尾端與建築結構錨固連接;當採用壓重方法平衡挑梁的傾覆力矩時,應確認壓重的質量,並應有防止壓重移位的鎖緊裝置。懸掛結構抗傾覆應專門計算。
2 懸掛結構外伸長度應保證懸掛平台的鋼絲繩與地面呈垂直。挑梁與挑梁
之間應採用縱向水平桿連成穩定的結構整體。
6.4.3吊籃式腳手架提升機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提升機構的設計計算應按容許應力法,提升鋼絲繩安全系數不應小於10,提升機的安全系數不應小於2。
2 提升機可採用手搬葫蘆或電動葫蘆,應採用鋼芯鋼絲繩。手搬葫蘆可用於單跨(兩個吊點)的升降,當吊籃平台多跨同時升降時,必須使用電動葫蘆且應有同步控制裝置。
6.4.4吊籃式腳手架安全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使用手搬葫蘆應裝設防止吊籃平台發生自動下滑的閉鎖裝置。
2 吊籃平台必須裝設安全鎖,並應在各吊籃平台懸掛處增設一根與
提升鋼絲繩相同型號的安全繩,每根安全繩上應安裝安全鎖。
3 當使用電動提升機時,應在吊籃平台上、下兩個方向裝設對其上、下運行位置、距離進行限定的行程限位器。
4 電動提升機構宜配兩套獨立的制動器,每套制動器均可使帶有額定荷載125%的吊籃平台停住。
6.4.5吊籃式腳手架吊籃安裝完畢,應以2倍的均布額定荷載進行檢驗平台和懸掛結構的強度及穩定性的試壓試驗。
提升機構應進行運行試驗,其內容應包括空載、額定荷載、偏載及超載試驗,並應同時檢驗各安全裝置並進行墜落試驗。
6.4.6吊籃式腳手架必須經設計計算、吊籃升降應採用鋼絲繩傳動、裝設安全鎖等防護裝置並經檢驗確認。嚴禁使用懸空吊椅進行高層建築外裝修清洗等高處作業。
6.5 附著升降腳手架
6.5.1附著升降腳手架的架體結構和附著支撐結構應按「概率極限狀態法」進行設計計算;升降機構應按「容許應力計演算法」進行設計計算。荷載標准值應分別按使用、升降、墜落三種狀況確定。
6.5.2附著升降腳手架架體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架體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架體高度不應大於15m;寬度不應大於1.2m; 架體構架的全高與支撐跨度的乘積不應大於110m²。
2)升降和使用情況下,架體懸臂高度均不應大於6.0m和2/5架體高度。
2 架體結構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平梁架應滿足承載和架體整體作用的要求,採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的定型桁架梁式結構,不得採用鋼管扣件、碗扣等腳手架連接方式。
2)架體必須在附著支撐部位沿全高設置定型的豎向主框架,且應採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結構,並應能與水平梁架和架體構架整體作用,且不得使用鋼管扣件或碗扣等腳手架桿件組裝。
3)架體外立面必須沿全高設置剪刀撐;懸挑端應與主框架設置對稱斜拉桿;架體遇塔吊、施工電梯、物料平台等設施而需斷開處應採取加強構造措施。
6.5.3附著升降腳手架的附著支撐結構必須滿足附著升降腳手架在各種情況下的支承、防傾和防墜落的承載力要求。在升降和使用工況下,確保每一豎向主框架的附著支撐不得少於二套,且每一套均應能獨立承受該跨全部設計荷載和傾覆作用。
6.5.4附著升降腳手架必須設置防傾裝置、防墜落裝置及整體(或多跨)同時升降作業的同步控制裝置,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防傾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防傾裝置必須與建築結構、附著支撐或豎向主框架可靠連接,應採用螺栓連接,不得採用鋼管扣件或碗扣方式連接;
2)升降和使用工況下在同一豎向平面的防傾裝置不得少於二處,二處的最小間距不得小於架體全高的1/3。
2 防墜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防墜裝置應設置在豎向主框架部位,且每一豎向主框架提升設備處必須設置一個;
2)防墜裝置與提升設備必須分別設置在兩套互不影響的附著支撐結構上,當有一套失效時另一套必須能獨立承擔全部墜落荷載;
3)防墜裝置應有專門的以確保其工作可靠、有效的檢查方法和管理措施。
3 同步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升降腳手架的吊點超過兩點時,不得使用手拉葫蘆,且必須裝設同步裝置。
2)同步裝置應能同時控制各提升設備間的升降差和荷載值。同步裝置應具備超載報警、欠載報警和自動顯示功能,在升降過程中,應顯示各機位實際荷載、平均高度、同步差,並自動調整使相臨機位同步差控制在限定值內。
6.5.5附著升降腳手架必須按要求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封閉嚴密,腳手板底部應用平網及密目網雙層網兜底,腳手板與建築物的間隙不得大於200mm。單跨或多跨提升的腳手架,其兩端斷開處必須加設欄桿並用密目網封嚴。
6.5.6 附著升降腳手架組裝完畢後應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後方可進行升降作
業。且每次升降到位架體固定後,必須進行交接驗收,確認符合要求時,方可繼續作業。
2. 兩根光滑的鋼管怎麼連接起來(除了焊接)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扣件是鋼管與鋼管之間的連接件,其形式有三種,即直角扣件回,旋轉扣件,對接扣件
答直角扣件:用於兩根垂直相交鋼管的連接,它依靠的是扣件與鋼管之間的摩擦力來傳遞荷載的。
旋轉扣件:用於兩根任意角度相交鋼管的連接
對接扣件:用於兩根鋼管對接接長的連接
薄壁不銹鋼給水管,國家標准包括三個部分,分別對薄壁不銹鋼管的連接方式,薄壁不銹鋼管各種規格的外徑和壁厚及管件中O型橡膠密封圈所用的原材料都有明確的要求,以此確保整個管路的質量,保證管路系統使用安全性和耐用性。其中連接方式為卡壓式,環壓式。
3. 腳手架是怎麼對接的呢
盤扣式腳手架的立桿對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內鏈接,一種是外銜接,立桿的常用標准有1米,1.5米,2米,2.5米和3米,每根立桿的頂部預留100mm,底部預留400mm,與盤扣式腳手架的花盤距離一樣,這就確保了一切產品標准都通用。這樣每次搭接後的對接長度都是500mm在安全范圍內,立桿可無限接高,不過跟標准要求一樣,要適時進行懸挑和專家論證等。盤扣式腳手架一切配件均按照現行國標JGJ231-2010,立桿選用Q345的低合金結構鋼焊接製成,橫桿選用Q235原料鋼管,橫桿常用橫桿標准有1.8米和1.5米,比碗扣腳手架的0.6米和0.9米都要寬很多,直接減少了用鋼量,提升了施工空間。
盤扣式腳手架立桿盤扣式腳手架的立桿上部搭配無縫鋼管製成的空心絲杠頂托底托,重量輕,工人一天節省更多的力氣,降低施工難度,減少鋼管與絲杠的框度,提高支撐系統的穩定性。插頭和插銷經過上萬次實驗精確其規格,符合國標和EN及BS標准。九為盤扣腳手架是租賃企業協會的副會長單位,由國家建築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的檢驗報告。其中焊接部分採用CO2氣保焊,所有焊接部分全部採用滿焊,一般小廠的工人的焊接會有氣泡,夾渣及飛濺,影響桿件的壽命。盤扣式腳手架是單管腳手架的一種形式,主要由立桿、橫桿、斜桿、可調底座等組成,只是主桿與橫桿、斜桿之間的連接不是用扣件,而是在主桿上焊接插座,橫桿和斜桿上焊接插頭,將插頭插入插座,立桿與立桿之間是用套筒或者連接棒連接,即可拼裝成完整的腳手架系統。
4. 鋼結構管桁架怎麼連接
鋼管桁架通常採用相貫焊的連接方式。鋼管分為主管和支管,支管連接到主管上。相貫焊避免了許多外露的連接板,外觀整潔美觀。
5. 如何搭設鋼管架
一般規定
1、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必須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准《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2)的有關規定進行。
2、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宜於自然地坪50MM。
3、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後,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放線定位。
4、鋼管外徑應為48-51MM,壁厚3-3.5MM,長度以4-6.5M和2.1-2.8M為宜,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
5、鋼管、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明,脆裂,變形、滑絲的不得使用。
6、鋼管腳手架的立桿,應按設計要求,垂直穩放在金屬底座或墊木上,立桿底座的排水要保持暢通,禁止長期浸泡在水中。
7、鋼管立桿、大橫桿的接頭應錯開,搭接長度不小於1M,承插式的管接頭不得小於5CM,水平承插或接頭應穿銷,並用扣件連接,擰緊螺栓,不得用鐵絲綁扎。
8、挑式腳手架的斜撐上端必須連接牢固,下端應固定在立柱或建築物上。
9、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位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
10、用鋼管搭設井架、相鄰兩低桿接頭錯開不得少於50CM,橫桿和剪刀撐應同時安裝,滑軌必須垂直,兩軌間距誤差不得超過10MM。
11、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方不大於20MM處的立桿上。
12、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茶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
1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採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應採用不少與2個旋轉扣件固定。
14、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150MM。
15、三級以上高處作業使用的腳手架應安裝避雷裝置。附近有配電線路時,應予切斷電源或採取其他安全措施。
16、鋼制腳手架應採用厚2-3MM的3號鋼鋼板,以長度1.5-3.6M,寬度23-25CM ,肋高5CM為宜,兩端應有連接裝置,板面應有防滑孔,凡是裂紋、扭曲的不得使用。
17、其他要求按照<<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實施。
(5)鋼管架怎麼接擴展閱讀;
安全
1、搭設高層腳手架,所採用的各種材料均必須符合質量要求。
2、高層腳手架基礎必須牢固,搭設前經計算,滿足荷載要求,並按施工規范搭設,做好排水措施。
3、腳手架搭設技術要求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
4、必須高度重視各種構造措施:剪刀撐、拉結點等均應按要求設置。
5、水平封閉:應從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滿鋪腳手板或腳手笆,腳手板沿長向鋪設,接頭應重疊擱置在小橫桿上,嚴禁出現空頭板。並在里立桿與牆面之間每隔四步鋪設統長安全底笆。
6、垂直封閉:從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均需在外排立桿里側設置1.00m高的防護樣欄桿和擋腳板或設立網,防護桿(網)與立桿扣牢;第五步以上除設防護攔桿外,應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區,則應從第二步起,外側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
7、腳手架搭設應高於建築物頂端或操作面1.5m以上,並加設圍護。
8、搭設完畢的腳手架上的鋼管、扣件、腳手板和連接點等不得隨意拆除。施工中必要時,必須經工地負責人同意,並採取有效措施,工序完成後,立即恢復。
9、腳手架使用前,應由工地負責人組織檢查驗收,驗收合格並填寫交驗單後方可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應有專業管理、檢查和保修,並定期進行沉降觀察,發現異常應及時採取加固措施。
10、腳手架拆除時,應先檢查與建築物連接情況,並將腳手架上的存留材料,雜物等清除干凈,自上而下,按先裝後拆,後裝先拆的順序進行,拆除的材料應統一向下傳遞或吊運到地面,一步一清。不準採用踏步拆法,嚴禁向下拋擲或用推(拉)倒的方法拆除。
11、搭拆腳手架,應設置警戒區,並派專人警戒。遇有六級以上大風和惡劣氣候,應停止腳手架搭拆工作。
12、對地基的要求,地基不平時,請使用可掂底座腳,達到平衡。地基必須有承受腳手架和工作時壓強的能力。
13、工作人員搭建和高空工作中必須系有安全帶,工作區域周邊請安裝安全網,防止重物掉落,砸傷他人。
14、腳手架的構件、配件在運輸、保管過程中嚴禁嚴重摔、撞;搭接、拆裝時,嚴禁從高處拋下,拆卸時應從上向下按順序操作。
15、使用過程注意安全,嚴禁在架上打鬧嬉戲,杜絕意外事故發生。
16、工作固然重要,安全、生命更加重要,請務必牢記以上內容。
6. 搭設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順序是什麼有哪些要求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順序:
擺放掃地大橫桿→逐根樹立立桿(隨即與掃地大橫回桿扣緊答)
→裝掃地小橫桿(隨即與立桿或掃地大橫桿扣緊)
→安第一步大橫稈(隨即與各立桿扣緊)
→安第一步小橫桿→安裝第二步大橫扦→安裝第二步小橫桿→加設臨時斜撐桿(上端與第二步大橫仔扣緊.在裝設兩道連牆桿後可拆除)
→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連牆桿→接立桿→加設剪刀撐→鋪腳手板(元拓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順序)。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順序搭設要求
(1)地基處理。腳手架地基應平整夯實,腳手架立桿不能直接立於地面上,應加設底座和墊板,以便均勻地分布由立桿傳來的荷載。腳手架地基應有可靠的排水措施,一般是在腳手架外例設置排水溝,以防止積水浸泡地基,造成腳手架不均勻沉陷,引起腳手架變形傾斜。
(2)擰緊扣件。除按照規定的構造方案和要求搭設外,連接桿件的扣件擰緊程度要適當,這對於腳手架的承載能力、穩定和安全影響很大。擰得不緊固然不好,但過緊會使桿件和螺栓斷裂。扭力矩控制在39—49N•m為宜,最大力矩不超過59N•m。同時各桿件相交伸出的端頭,均應大於100
mm,以防止桿件滑脫。
7.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立桿接頭怎樣錯開
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採用搭接外,其餘各層各步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位置應錯開,不應設置在同步內。
同步內隔一個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於0.5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立桿與大橫桿必須用直角扣件扣緊,不得隔步設置或遺漏。
立桿的接頭位置,相鄰桿要錯開,並布置在不同步距內,錯開距離大於等於500mm,其接頭距縱向水平桿的距離小於等於1/3步距,採用對接,不得搭接。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斜撐,直至連牆件安裝穩定後,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縱向水平桿採用對接扣件連接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於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大於縱距的1/3。同一排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大於該片腳手架總長度的1/250,且不大於50mm。
(7)鋼管架怎麼接擴展閱讀:
腳手架立桿基礎要求
(1)搭設高度在25m以下時,可素夯實找平,上面鋪5cm厚木板,長度為2m時垂直於牆面放置;長度大於3m時平行於牆面放置。
(2)搭設高度25-50m時,應根據現場地耐力情況設計基礎作法或採用回填土分層夯實達到要求時,可用枕木支墊,或在地基上加鋪20cm厚道碴,其上鋪設混凝土板,再仰鋪12-16號槽鋼。
(3)搭設高度超過50m時,應進行計算並根據地耐力設計基礎作法,或於地面下1m深處採用灰土地基,或澆注50m厚混凝土基礎,其上採用枕支墊。
8.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步驟
扣件式腳手架搭設步驟:1,腳手架基礎平整硬化處理。2,按設計內外桿間距搭設立桿,用掃地桿固定。3,搭設大橫桿。4,搭設小橫桿,固定連牆件。5,搭設安全網。6,鋪設腳手板。
9. 鍍鋅鋼管怎麼接
你可以鍍鋅管一切為二,管子的二頭鉸絲,中間裝一個活結,這樣就可以連接上了。切管鉸絲一定要計算好尺寸。這樣安裝連接還可以緩沖以後沉降再次造成這種現象。安裝的時候可以利用彎頭的旋轉來並合中間的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