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建築中腳手架眼的設置有什麼要求
看好,最全面的!
5.2.5 腳手架工程
a. 構配件
(1) 構配件選用和測算依據
1) 選用
本工程腳手架採用Φ48,3.5mm壁厚鋼管和相應的扣件、密目安全網、大眼網腳手板等。其中鋼管規格從0.5m到6m不等,扣件主要有轉軸、十字、接頭扣件。碗扣腳手架也採用Φ48,3.5壁厚鋼管和相應的扣件、主要有1.0×1.0m、1.2×1.2m、1.5×1.5m等幾種規格。腳手板主要有2m和3m兩種。
2) 測算依據
腳手架投入量:用於模板支撐的部分鋼管架料按照1.5層的量考慮:外腳手架鋼管用量按照全封閉腳手架考慮;安全網按照外腳手架滿掛考慮。
(2) 檢查與驗收
1) 鋼管的有關檢查規定
鋼管、扣件、安全網等必須具有產品質量合格證。
所有構配件必須具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金屬拉伸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質量應符合《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
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痕。
鋼管外徑尺寸48mm允許偏差為0.5mm;壁厚3.5mm允許偏差.0.5mm;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1.7mm;
修整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鋼管外表面銹蝕深度允許偏差為≤0.5mm,超過此規定不得使用。
所有新、舊鋼管表面必須刷防銹漆,分規格做好標記。
2) 扣件的有關檢查規定:
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當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必須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進行抽樣檢測。
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進行更換;
新、舊扣件均進行防銹處理。
3) 木腳手板的檢查規定:
木腳手板的寬度不宜小於200mm,厚度不應小於50mm,兩端應各設直徑為4mm的鍍鋅鋼箍兩道;
木腳手板應採用杉木或松木製作,其材質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木結構設計規范》(GBJ5)中Ⅱ級材質的規定;
腐朽的腳手板不得使用。
(3) 安全管理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准《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
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准使用。
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雪後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並應掃除積雪。
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牆件。
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採取安全措施,並報主管部門批准。
搭設腳手架時,外側應有防止墜物傷人的防護措施。
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
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標准《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有關規定執行。
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並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
b. 外檐扣件式腳手架體系
(1) 基本構造要求
本工程外檐採用雙排落地式腳手架,立桿橫距為1.50m,縱距為1.50m,步距為1.50m,雙排里立桿離牆面為0.30m,小橫桿間距0.7~0.9m。
腳手架搭設在建築物周邊,基礎採用素土夯實,高於其他室外地面200~300mm,並澆築兩道厚200mm、寬500mm的混凝土地梁,強度等級C20;
立桿的接頭位置應錯開在不同的步距內,大橫桿錯開2.0m。
立桿的垂直偏差要求,角柱垂直誤差<0.5%,其它<1%,同排的水平偏差應控制在5cm以內。
剪刀撐的搭設,剪刀撐與地面夾角為45~60度,應沿腳手架高度連續布置,腳手架兩端和轉角處及中間每12m左右設剪刀撐,剪刀撐的寬度不超過4根立桿。
人行馬道寬度1.50m,坡度按1:3.5之字跑道,每一步架作一平台,平台與跑道應設高1.0m扶手欄桿。
外排腳手架在通道口處、出入口及下方臨時建築物上方設置安全防護棚,防護棚必須經常清除堆積雜物,以防物落傷人。
(2) 搭設方法
架體搭設之前先將地面進行平整夯實,在架體里外皮底部澆築混凝土地梁各一道,上鋪木板並加設立桿底托。架體立桿底部里外排縱橫向均設置掃地桿,工作面滿鋪的腳手板採用對接方式,每塊腳手板的端頭下面需加設兩根小橫桿保持其穩定性。在施工進行中先搭設里排架子作為外防護,架體高度超過建築物檐高1.5m,里排架子距建築物外牆0.3m。架子凈寬不小於1m,架體之外設排水溝(深度為200mm)。
架體立桿間距為1.5m,橫桿按照每層二步桿設置。每層加設拉接點與架體用扣件鎖牢,其水平間距為4m,根據本工程結構形式採用兩種拉接方式:一是在鋼筋混凝土外檐牆面預埋埋件M1焊接200mm長鋼管作為拉接點與外架體連接牢固;二是在樓板表面預埋Φ48短鋼管並保證其露出混凝土表面200mm與外架體連接牢固。
剪刀撐按照規范要求沿架體外排連續設置不留空當,每組剪刀撐跨越立桿根數為5—7根(並不小於6m),斜桿與地面夾角應控制在45—60度范圍內,剪刀撐桿件應用轉軸扣件與立桿和小橫桿伸出部分鎖牢,剪刀撐桿件搭接長度不小於1米,用於搭接的轉軸扣件不少於3個,並且所有剪刀撐及拉接點刷紅白油漆以示醒目。
外排架體從上至下滿封綠色密目安全網,要求操作層滿鋪腳手板,底排架子同建築物之間用腳手板封嚴並加設水平防護網一道,板的高度同水平網。操作層滿鋪腳手板且在板下拉水平防護網一道作為隔離保護層。主體施工時架子隨樓層高度搭設時,滿足其搭設高度超過工作面1.2m以上,內外排架子之間每隔4m設水平支撐一道一直到頂。腳手管使用接頭扣件按要求不得在同一截面,保證在操作層的外皮架設擋腳板一道,高度滿足在200mm以上。
通道口架體防護:採用腳手管進行搭設,其高度超過門洞口300mm,通道凈長度不小於4m,兩側封掛綠色密目安全網,頂部做硬防護(鋪50mm厚木板)板上封密目網。
樓梯間及電梯井防護:所有樓梯間及電梯井口使用腳手管搭設防護欄,並保證其高度不低於1.2m,立桿、橫桿間距為400mm用扣件鎖牢並掛網。
門洞口架體搭設方法:在門洞口兩側外架體加設兩根鋼管鎖牢,在洞口外排架體上方加設兩根立桿,並在洞口上方的橫桿上加設斜桿成珩架式與兩根立桿鎖牢,並沿門洞兩側立桿及上部橫桿加設斜桿以加強其穩定性。架體兩側設置八字斜桿將上部荷載傳往兩側。
(3) 質量要求
搭設鋼管腳手架,使用鋼管必須有合格證,符合規范、規程的質量要求後,才能使用。
外排架的立桿間距與橋域寬度嚴格按方案施工,不準隨意更改,立桿與橫桿要求橫桿平豎桿直,相鄰兩支桿接頭應相互錯開駁接,並用對接扣件聯接,並擰緊螺栓。
(4) 搭拆安全措施
外排架手架應隨結構上升而加高,保持在工作面1.20m以上,隨外排架的升高在腳手架外側掛設滿鋪安全網,並拉結牢固,安全網搭接不小於100mm。
跑道上的板必須滿鋪,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加護腳板,所有鋪板用鐵絲綁牢,上料斜坡度不得大於1:3,寬度必須大於1.5m,上人斜橋坡度不得大於1:2,防滑條間距以300mm為宜,但不得大於350mm。
參與搭拆外腳手架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並取得上崗證要戴安全帽、工具袋,懸空危險地方作業,必須配帶安全帶,嚴禁穿拖鞋、赤腳或硬底鞋上架子操作,嚴禁酒後作業。
附在外架上的安全網隨外架的拆除而逐步拆下,翻板要向外傾,以防止雜物落下打破玻璃,翻板時要有專人負責安全警戒。
c. 碗扣式腳手架體系
工程結構模板支撐體系施工平台採用碗扣式腳手架體系。
(1) 腳手架的搭設
1) 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
基礎准備→安放墊板→安放底座→豎立管、安裝橫桿組成方框→縱向裝橫桿加立管至需要長度→安裝斜撐→鋪腳手板→安裝擋腳板護攔→設聯接節點。
2) 搭設工作至少兩人配合操作。在平整、夯實的基礎上鋪設墊木,墊木寬度不宜小於200mm,厚度不得小於50mm。
3) 拉線,安放底座。同一側底座應在一條直線上,應保持底座在同一水平線上,少量高差用可調支座調整。
4) 立好橫向內外側兩根立管,裝好兩根橫向水平桿,其豎向間距至少1.2m,形成一個方框。
5) 一人扶直此方框架,另一個人將縱向水平桿一端插入已立好的立管最下面一個碗扣內,另一端插入第三根立管下碗扣內,裝上橫向水平桿,形成一個穩定的方格。
6) 繼續向縱向搭設直至需要的長度,搭設時注意保證立管成行,水平成線。第一步縱向水平桿應拉線或用水準儀找平。
7) 底部立管應選用長度規格不同的立管間隔搭設,使接頭錯開。
8) 水平桿葉片插入立管下碗扣時,應檢查葉片是否緊貼立管,而後將上碗扣套入所有的葉片,用手錘將上碗扣順時針方向打擊,使上碗扣螺栓台階在定位銷下固定。
9) 腳手架與建築物聯接,一般在立管與縱向水平桿交叉點設置頂牆桿,並在相同位置用兩股10號鍍鋅鐵絲與建築物錨固。
(2) 腳手架的拆除
1) 腳手架拆除按搭設時相反順序進行,所有桿件嚴禁拋擲,應用繩索吊下,輕卸、平放,分類堆齊。
2) 部件應每兩年刷一次防銹漆,塗刷前桿件應清理干凈。水平葉片如有變形可進行翻新。
d. 腳手架檢查與驗收:
(1) 在下列階段時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必須進行檢查與驗收
基礎完工後及腳手架搭設前;
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每搭設完10.13m高度後;
達到設計高度後;
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後及寒冷地區開凍後;
停用期超過一個月。
(2) 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
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牆件、支撐、門洞珩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
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其立桿的沉降允許偏差為.10mm,垂直度的偏差為±100mm
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超載。
② 對於建築物環形部位搭設腳手架時,規范上有沒有特殊的要求
應滿足工人的操作;材料堆置和運輸的需要;堅固穩定安全可靠,易於拆除;節約材料,寬度為1.5-2m,砌築用的腳手架步高1.2-1.4m,裝飾用的一般為1.2-1.4m。
選用
本工程腳手架採用Φ48,3.5mm壁厚鋼管和相應的扣件、密目安全網、大眼網腳手板等。其中鋼管規格從0.5m到6m不等,扣件主要有轉軸、十字、接頭扣件。碗扣腳手架也採用Φ48,3.5壁厚鋼管和相應的扣件、主要有1.0×1.0m、1.2×1.2m、1.5×1.5m等幾種規格。腳手板主要有2m和3m兩種。
測算依據
腳手架投入量:用於模板支撐的部分鋼管架料按照1.5層的量考慮:外腳手架鋼管用量按照全封閉腳手架考慮;安全網按照外腳手架滿掛考慮。
檢查與驗收
1) 鋼管的有關檢查規定
鋼管、扣件、安全網等必須具有產品質量合格證。
所有構配件必須具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金屬拉伸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質量應符合《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痕。鋼管外徑尺寸48mm允許偏差為0.5mm;壁厚3.5mm允許偏差.0.5mm;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1.7mm; 修整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鋼管外表面銹蝕深度允許偏差為≤0.5mm,超過此規定不得使用。所有新、舊鋼管表面必須刷防銹漆,分規格做好標記。
2) 扣件的有關檢查規定:
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當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必須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進行抽樣檢測。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進行更換;新、舊扣件均進行防銹處理。
3) 木腳手板的檢查規定:
木腳手板的寬度不宜小於200mm,厚度不應小於50mm,兩端應各設直徑為4mm的鍍鋅鋼箍兩道;木腳手板應採用杉木或松木製作,其材質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木結構設計規范》(GBJ5)中Ⅱ級材質的規定;腐朽的腳手板不得使用。
安全管理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准《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准使用。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雪後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並應掃除積雪。
③ 焊接鋼管和無縫鋼管的區別是什麼,各在什麼
一、材料不同
1、焊接鋼管:焊接鋼管是指用鋼帶或鋼板彎曲變形為圓形、方形等形狀後再焊接成的、表面有接縫的鋼管,焊接鋼管採用的坯料是鋼板或帶鋼。
2、無縫鋼管:由整塊金屬製成的,表面上沒有接縫的鋼管,稱為無縫鋼管。
二、用途不同
1、焊接鋼管:可用作水煤氣管等,大口徑直縫焊管用於高壓油氣輸送等;螺旋焊管用於油氣輸送、管樁、橋墩等。
2、無縫鋼管:用做石油地質鑽探管、石油化工用的裂化管、鍋 爐管、軸承管以及汽車、拖拉機、航空用高精度結構鋼管。
三、分類不同
1、焊接鋼管:按焊接方法不同可分為電弧焊管、高頻或低頻電阻焊管、氣焊管、爐焊管、邦迪管等。按用途又分為一般焊管、鍍鋅焊管、吹氧焊管、電線套管、公制焊管、托輥管、深井泵管、汽車用管、變壓器管、電焊薄壁管、電焊異型管和螺旋焊管。
2、無縫鋼管:無縫管分熱軋管、冷軋管、冷拔管、擠壓管、頂管等。按照斷面形狀,無縫鋼管分圓形和異形兩種,異形管有方形、橢圓形、三角形、六角形、瓜子形、星形、 帶翅管多種復雜形狀。最大直徑達650mm,最小直徑為 0.3mm。根據用途不同, 有厚壁管和薄壁管。
(3)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紙的什麼擴展閱讀:
無縫鋼管質量要求
1、鋼的化學成分:鋼的化學成分是影響無縫鋼管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制定軋管工藝參數和鋼管熱處理工藝參數的主要依據。
(1)合金元素:有意加入,根據用途;
(2)殘余元素:煉鋼帶入,適當控制;
(3)有害元素:嚴格控制(As、Sn、Sb、Bi、Pb),氣體(N、H、O);
爐外精煉或電渣重熔:提高鋼中化學成分的均勻性和鋼的純凈度,減少管坯中的非金屬夾雜物並改善其分布形態。
2、鋼管幾何尺寸精度和外形
(1)鋼管外徑精度:取決於定(減)徑方法、設備運轉情況、工藝制度等。
外徑允許偏差 δ=(D-Di)/Di ×100% D: 最大或最小外徑mm;
(2)名義外徑mm;
(3)鋼管壁厚精度:與管坯的加熱質量,各變形工序的工藝設計參數和調整參數,工具質量及其潤滑質量等有關;
壁厚允許偏差: ρ=(S-Si)/Si×100% S:橫截面上最大或最小壁厚;
Si:名義壁厚mm;
(4)鋼管橢圓度:表示鋼管的不圓程度;
(5) 鋼管長度:正常長度、定(倍)尺長度、長度允許偏差;
(6)鋼管彎曲度:表示鋼管的彎度:每米鋼管長度的彎曲度、鋼管全長的彎曲度;
(7)鋼管端面切斜度:表示鋼管端面與鋼管橫截面的傾斜程度;
(8)鋼管端面坡口角度和鈍邊。
④ 無縫鋼管的尺寸允許偏差是多少
無縫鋼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輸送流體的管道,如輸送石油、天然氣、煤氣、水及某些固體物料的管道等。鋼管與圓鋼等實心鋼材相比,在抗彎抗扭強度相同時,重量較輕,是一種經濟截面鋼材,廣泛用於製造結構件和機械零件,如石油鑽桿、汽車傳動軸、自行車架以及建築施工中用的鋼腳手架等用鋼管製造環形零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簡化製造工序,節約材料和加工工時,已廣泛用鋼管來製造。
(一)質量要求
①鋼的化學成分:鋼的化學成分是影響無縫鋼管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制定軋管工藝參數和鋼管熱處理工藝參數的主要依據。
a. 合金元素:有意加入,根據用途
b. 殘余元素:煉鋼帶入,適當控制
c. 有害元素:嚴格控制(As、Sn、Sb、Bi、Pb),氣體(N、H、O)
爐外精煉或電渣重熔:提高鋼中化學成分的均勻性和鋼的純凈度,減少管坯中的非金屬夾雜物並改善其分布形態。
②鋼管幾何尺寸精度和外形
a. 鋼管外徑精度:取決於定(減)徑方法、設備運轉情況、工藝制度等。
外徑允許偏差 δ=(D-Di)/Di ×100% D: 最大或最小外徑mm
Di:名義外徑mm
b. 鋼管壁厚精度:與管坯的加熱質量,各變形工序的工藝設計參數和調整參數,工具質量及其潤滑質量等有關
壁厚允許偏差: ρ=(S-Si)/Si×100% S:橫截面上最大或最小壁厚
Si:名義壁厚mm
C.鋼管橢圓度:表示鋼管的不圓程度。
d. 鋼管長度:正常長度、定(倍)尺長度、長度允許偏差
e. 鋼管彎曲度:表示鋼管的彎度:每米鋼管長度的彎曲度、鋼管全長的彎曲度
f. 鋼管端面切斜度:表示鋼管端面與鋼管橫截面的傾斜程度
g. 鋼管端面坡口角度和鈍邊
5.鋼管表面質量:表面光潔要求
a. 危險性缺陷:裂紋、內折、外折、軋破、離層、結疤、拉凹、凸包等。
b. 一般性缺陷:麻坑、青線、劃傷、碰傷、輕微的內、外直道、輥印等。
⑤ 無縫鋼管的質量要求
(一)質量要求
①鋼的化學成分:鋼的化學成分是影響無縫鋼管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制定軋管工藝參數和鋼管熱處理工藝參數的主要依據。
a. 合金元素:有意加入,根據用途
b. 殘余元素:煉鋼帶入,適當控制
c. 有害元素:嚴格控制(As、Sn、Sb、Bi、Pb),氣體(N、H、O)
爐外精煉或電渣重熔:提高鋼中化學成分的均勻性和鋼的純凈度,減少管坯中的非金屬夾雜物並改善其分布形態。
②鋼管幾何尺寸精度和外形
a. 鋼管外徑精度:取決於定(減)徑方法、設備運轉情況、工藝制度等。
外徑允許偏差 δ=(D-Di)/Di ×100% D: 最大或最小外徑mm
Di:名義外徑mm
b. 鋼管壁厚精度:與管坯的加熱質量,各變形工序的工藝設計參數和調整參數,工具質量及其潤滑質量等有關
壁厚允許偏差: ρ=(S-Si)/Si×100% S:橫截面上最大或最小壁厚
Si:名義壁厚mm
C.鋼管橢圓度:表示鋼管的不圓程度。
d. 鋼管長度:正常長度、定(倍)尺長度、長度允許偏差
e. 鋼管彎曲度:表示鋼管的彎度:每米鋼管長度的彎曲度、鋼管全長的彎曲度
f. 鋼管端面切斜度:表示鋼管端面與鋼管橫截面的傾斜程度
g. 鋼管端面坡口角度和鈍邊
5.鋼管表面質量:表面光潔要求
a. 危險性缺陷:裂紋、內折、外折、軋破、離層、結疤、拉凹、凸包等。
b. 一般性缺陷:麻坑、青線、劃傷、碰傷、輕微的內、外直道、輥印等。
產生原因:
① 由於管坯的表面缺陷或內部缺陷所帶來的。
②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如軋制工藝參數設計不正確,模具表面不光滑,潤滑條件不好,孔型設計及調整不合理。
③ 管坯(鋼管)在加熱軋制,熱處理以及矯直過程中,如果因為加熱溫度控制不當,變形不均勻,加熱冷卻速度不合理或矯直變形量太大而產生過大的殘余應力,那麼也有可能導致鋼管產生表面裂紋。
6.鋼管理化性能:常溫力學性能、高溫力學性能、低溫性能、抗腐蝕性能。鋼管的理化性能主要取決於鋼的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和鋼的純凈度以及鋼管的熱處理方式等。
7.鋼管工藝性能:壓扁、擴口、卷邊、彎曲、焊接等。
8.鋼管金相組織:低倍組織(宏觀)、高倍組織(微觀) M、B、P、F、A、S
9.鋼管特殊要求:合同附件、技術協議。
(二)無縫鋼管質量檢驗方法:
1.化學成分分析:化學分析法、儀器分析法(紅外C—S儀、直讀光譜儀、zcP等)。
①紅外C—S儀:分析鐵合金,煉鋼原材料,鋼鐵中的C、S元素。
②直讀光譜儀:塊狀試樣中的C、Si、Mn、P、S、Cr、Mo、Ni、Cn、A1、W、V、Ti、B、Nb、As、Sn、Sb、Pb、Bi
③N—0儀:氣體含量分析N、O
2.鋼管幾何尺寸及外形檢查:
①鋼管壁厚檢查:千分尺、超聲測厚儀,兩端不少於8點並記錄。
②鋼管外徑、橢圓度檢查:卡規、游標卡尺、環規,測出最大點、最小點。
③鋼管長度檢查:鋼捲尺、人工、自動測長。
④鋼管彎曲度檢查:直尺、水平尺(1m)、塞尺、細線測每米彎曲度、全長彎曲度。
⑤鋼管端面坡口角度和鈍邊檢查:角尺、卡板。
3.鋼管表面質量檢查:100%
①人工肉眼檢查:照明條件、標准、經驗、標識、鋼管轉動。
②無損探傷檢查:
a. 超聲波探傷UT:
對於各種材質均勻的材料表面及內部裂紋缺陷比較敏感。
標准:GB/T 5777-1996 級別:C5級
b. 渦流探傷ET:(電磁感應)
主要對點狀(孔洞形)缺陷敏感。 標准:GB/T 7735-2004
級別:B級
c. 磁粉MT和漏磁探傷:
磁力探傷,適用於鐵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檢測。
標准:GB/T 12606-1999 級別: C4級
d. 電磁超聲波探傷:
不需要耦合介質,可以應用於高溫高速,粗燥的鋼管表面探傷。
e. 滲透探傷:
熒光、著色、檢測鋼管表面缺陷。
4.鋼管理化性能檢驗:
①拉伸試驗:測應力和變形,判定材料的強度(YS、TS)和塑性指標(A、Z)
縱向,橫向試樣 管段、弧型、圓形試樣(¢10、¢12.5)
小口徑、薄壁 大口徑、厚壁 定標距。
備註:試樣斷後伸長率與試樣尺寸有關 GB/T 1760
②沖擊試驗:CVN、缺口C型、V型、功J 值J/cm2
標准試樣10×10×55(mm) 非標試樣5×10×55(mm)
③硬度試驗: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C、維氏硬度HV等
④液壓試驗:試驗壓力、穩壓時間、 p=2Sδ/D
5.鋼管工藝性能檢驗過程:
①壓扁試驗:圓形試樣 C形試樣(S/D>0.15) H=(1+2)S/(∝+S/D)
L=40~100mm 單位長度變形系數=0.07~0.08
②環拉試驗:L=15mm 無裂紋為合格
③擴口和卷邊試驗:頂心錐度為30°、40°、60°
④彎曲試驗:可代替壓扁試驗(對大口徑管而言)
6.鋼管金相分析:
①高倍檢驗(微觀分析):非金屬夾雜物100x GB/T 10561 晶粒度:級別、級差
組織:M、B、S、T、P、F、A-S
脫碳層:內、外。
A法評級:A類-硫化物 B類-氧化物 C類-硅酸鹽 D-球狀氧化 DS類。
②低倍試驗(宏觀分析):肉眼、放大鏡10x以下。
a. 酸蝕檢驗法。
b. 硫印檢驗法(管坯檢驗,顯示低培組織及缺陷,如疏鬆、偏析、皮下氣泡、翻皮、白點、夾雜物等。
c. 塔形發紋檢驗法:檢驗發紋數量、長度及分布。
(三)中國現行無縫鋼管標准:
1.現行無縫鋼管標准:共有47項 其中:GB 25 項 HB 3 項 特殊用途19項;基礎 2項 產品 45項
2.常用標准:
① GB/T 2102-2006 鋼管的驗收、包裝、標志和質量證明書。
② GB/T 17395-2008 無縫鋼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③ GB 5310-2008 高壓鍋爐用無縫鋼管。
④ GB 9948-2013 石油裂化用無縫鋼管。
⑤ GB 6479-2013 高壓化肥設備用無縫鋼管。
⑥GB 18248-2008 氣瓶用無縫鋼管。
⑥ 直縫鋼管和無縫鋼管有什麼區別
一、分類不同
1、直縫鋼管:分為公制電焊鋼管、電焊薄壁管、變壓器冷卻油管
2、無縫鋼管:無縫管分熱軋管、冷軋管、冷拔管、擠壓管、頂管等。按照斷面形狀,無縫鋼管分圓形和異形兩種,異形管有方形、橢圓形、三角形、六角形、瓜子形、星形、 帶翅管多種復雜形狀。
二、概念不同
1、直縫鋼管:直縫鋼管是焊縫與鋼管縱向平行的鋼管。
2、無縫鋼管:由整塊金屬製成的,表面上沒有接縫的鋼管,稱為無縫鋼管。
三、用途不同
1、直縫鋼管:直縫鋼管主要應用於自來水工程、石化工業、化學工業、電力工業、農業灌溉、城市建設。作液體輸送用:給水、排水。作氣體輸送用:煤氣、蒸氣、液化石油氣。作結構用:作打樁管、作橋梁;碼頭、道路、建築結構用管等。
2、無縫鋼管:無縫鋼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輸送流體的管道,如輸送石油、天然氣、煤氣、水及某些固體物料的管道等。鋼管與圓鋼等實心鋼材相比,在抗彎抗扭強度相同時,重量較輕,是一種經濟截面鋼材。
(6)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紙的什麼擴展閱讀:
無縫鋼管質量要求
1、鋼的化學成分:鋼的化學成分是影響無縫鋼管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制定軋管工藝參數和鋼管熱處理工藝參數的主要依據。
(1)合金元素:有意加入,根據用途;
(2)殘余元素:煉鋼帶入,適當控制;
(3)有害元素:嚴格控制(As、Sn、Sb、Bi、Pb),氣體(N、H、O);爐外精煉或電渣重熔:提高鋼中化學成分的均勻性和鋼的純凈度,減少管坯中的非金屬夾雜物並改善其分布形態。
2、鋼管幾何尺寸精度和外形
(1)鋼管外徑精度:取決於定(減)徑方法、設備運轉情況、工藝制度等。外徑允許偏差δ=(D-Di)/Di×100%D:最大或最小外徑mm;
(2)名義外徑mm;
(3)鋼管壁厚精度:與管坯的加熱質量,各變形工序的工藝設計參數和調整參數,工具質量及其潤滑質量等有關;壁厚允許偏差:ρ=(S-Si)/Si×100%S:橫截面上最大或最小壁厚;Si:名義壁厚mm;
(4)鋼管橢圓度:表示鋼管的不圓程度;
(5)鋼管長度:正常長度、定(倍)尺長度、長度允許偏差;
(6)鋼管彎曲度:表示鋼管的彎度:每米鋼管長度的彎曲度、鋼管全長的彎曲度;
(7)鋼管端面切斜度:表示鋼管端面與鋼管橫截面的傾斜程度;
(8)鋼管端面坡口角度和鈍邊。
⑦ 請問建築在三十米以上的樓房不要外架行嗎
外腳手架統指在建築物外圍所搭設的腳手架。外腳手架使用廣泛,各種落地式外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吊式腳手架等,一般均在建築物外圍搭設。外腳手架多用於外牆砌築、外立面裝修以及鋼筋混凝土工程。
中文名
外腳手架
外文名
external scaffolding
搭設地
均在建築物外圍搭設
多用於
外牆砌築、外立面裝修等
快速
導航
搭建和拆除腳手架特點發展歷程和趨勢
簡介
為建築施工而搭設在外牆外邊線外的上料、堆料與施工作業用的臨時結構架。
施工准備
1.1構配件
1.1.1鋼管
1腳手架鋼管採用Φ48mm,壁厚3.5mm;橫向水平桿最大長度2200mm,其它桿最大長度6500mm,且每根鋼管最大質量不應大於25kg。
2鋼管尺寸和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新鋼管應有質量合格證、質量檢查報告;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允許偏差見下表:
序號
項目
允許偏差
檢查工具
1
焊接鋼管尺寸(mm) 外徑48 壁厚 3.5
-0.5
游標卡尺
2
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
1.7
塞尺、拐角尺
3
鋼管外表面銹蝕深度
≤0.50
游標卡尺
展開全部
2) 鋼管上禁止打眼。
1.1.2扣件
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採用可鍛鑄鐵製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定;採用其它材料製作的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符合該標準的規定後方可使用。
2腳手架採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矩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
1.1.3腳手板
腳手板採用由毛竹或楠竹製作的竹串片板,每塊質量不宜大於30kg。
1.1.4連牆件
連牆件的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的規定。
1.2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
1.3應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並使排水暢通。
1.4當腳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須採取加固措施。
⑧ 切斜如何測量
1、直角尺測量
用於測量管端切斜值的直角尺,一般有兩個腳,一個腳長度約300mm,用來緊靠管端外壁表面;另一個腳長度比管徑稍長,作為測量腳靠於管口。測量管端切斜時,雙腳緊靠管端外壁和管口,並用塞尺測量該方向的管端切斜值a。
該測量方法採用的工具簡便,測量簡單易行。但測量時受管端外壁的平直度影響,測量誤差較大。另外,當受測鋼管的直徑較大時,需選用大規格的直角尺,重量較大,攜帶不方便。
2、垂線測量
採用兩對旋轉輥,將鋼管置於其上,鋼管不需調整水平。在待測管端外壁的上表面放置一弔著線錘的支架,支架固定在管端外壁上表面,線錘垂於管口處,並距管端一段距離,且在兩側測量中保持位置不變。
首先測量管端面上、下頂點距垂線的距離,然後旋轉鋼管180°,以同樣方法測量管端面上、下頂點距垂線的距離。對應點之差取和後,再取平均值,絕對值即為斜切值。
該方法消除了垂線與鋼管軸線不垂直的影響,在鋼管傾斜情況下,仍可以較准確地測量出鋼管管端的切斜值。但測量過程中需要用到旋轉軸和線錘等工具,操作過程麻煩。
3、專用平台測量
該測量法的原理與垂線法一樣。測量平台由平台、旋轉輥、測量直角尺組成。測量時不需要調整鋼管軸線與測量直角尺的垂直度。將測量直角尺靠在管口處,並與管口距離10-20mm。斜切值也是對應點之差取和後,再取平均值,再取絕對值。
該方法很容易測量出上下頂點與直角尺的距離,准確度要好於垂線測量。但需要輔助工具較貴重,測量成本高。
三種方法中,專用平台測量法准確度最好,建議鋼管在線生產時採用;垂線測量法准確度較好,建議離線測量小批量大直徑鋼管是採用;直角尺測量法精度最低,建議測量直徑較小的鋼管時採用。
⊕本文來自: www.2mould.com 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2mould.com/News_show/2012/7/12/36939.html
⑨ 外架施工方案
鋼管外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
一、 編制依據
1、四川音樂學院琴房大樓工程施工設計圖。
2、國家、省市有關的操作規程、驗收規范。
3、《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J84-2001)、《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JGJ59-99)。
4、四川省、成都市有關的安全規定、管理制度。
5、我公司有關安全、文明施工的規定。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四川音樂學院琴房大樓屋頂鋼架施工用腳手架。屋頂高為54.7米,鋼架安裝高度為53.1米。在47.1米標高層和50.2米標高層局部有窗,可作為腳手架底座的支撐點,在(5G)、(5F)、(5C)、(5D)軸旁,鋼架以下無窗或有窗但不能利用的地方,採取其他措施支撐腳手架。
本工程在50.2米標高層屋面採用滿堂鋼管架作為鋼架裝飾施工用腳手架,(5B)~(5G)軸之間採用懸挑吊架。
三、材料的垂直運輸
由於腳手架用鋼管最長達6米,無法從電梯或樓梯運輸至屋面,必須在屋面設置吊運設備,我公司擬採用在屋面設置一台吊籃架來運輸搭拆腳手架所需鋼管等材料。待屋面裝飾鋼架施工完畢後,將鋼管等材料運輸下樓後拆除。
四、腳手架的搭設
(一)原材料要求
1、鋼管
腳手架均管材採用Ф48×3.5鋼管搭設,立桿、大橫桿、斜撐採用單根長4~6m的鋼管,小橫桿的鋼管長度為2~5m,以便適應腳手架的寬度變化。
鋼管應採用現行國家標准《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質量要符合國家標准《碳素結構鋼》(GB/T70)的Q235-A級鋼的規定,鋼管有出廠合格證,凡有嚴重腐蝕、彎曲、壓扁或裂紋者,均不得使用,鋼管上嚴禁打孔。
2、扣件和底座
新扣件和底座的材質應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扣件和底座應有合格證,並應有架桿規格配套使用,凡有脆裂、變形或滑絲等現象者,均嚴禁使用,扣件開口處的最小距離不小於5mm;扣件的活動部位應使其轉動靈活,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要不小於1mm。
3、腳手板
腳手板採用木腳手板,其材質要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木結構設計規范》(GBJ5)中Ⅱ級材質的規定。腳手板厚度不應小於50mm,兩端各設直徑為4mm的鍍鋅鋼絲兩道。
4、工字鋼
採用16號工字鋼作為懸挑臂。質量要符合國家標准《碳素結構鋼》(GB/T70)的Q235-A級鋼的規定。
(二)滿堂鋼管腳手架搭設工藝流程
(三)懸挑吊架的搭設工藝流程
(四)滿堂鋼管腳手架的搭設
腳手架必須由專業架工進行搭拆。
1、腳手架的基座
本工程腳手架的基礎搭設在屋面板上,立桿底部必須設置底座和墊板,墊板採用不小於20×5cm的木墊板,每塊墊板長度不少於2m。
2、腳手架的搭設
(1)立桿
雙排落地鋼管腳手架搭設高度為4.8m。立桿間距雙向≤1.5m,步距≤1.6m,架底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掃地桿距地200mm。縱向掃地桿通長設置,固定在立桿上,橫向掃地桿固定在縱向掃地桿下側的立桿上。
(2)水平桿、腳手板
橫向水平桿兩端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靠牆一端水平桿外伸長度不大於0.42m。
腳手板:架體邊緣均設通長扶手鋼管和擋腳板。作業層鋪木架板或竹腳手板。腳手板設置在三根水平桿上,腳手板的鋪設採用對接平鋪,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置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為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大於300mm,竹腳手板的四角用直徑1.2mm的鍍鋅鐵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安全網:在作業層搭設一道水平安全網,架子外側滿掛密目安全網和彩條布全封閉。
(3)挑架
由於鋼屋架有伸出外牆面的鋼梁,所以在有鋼架的地方均在滿堂架的邊緣增設挑架,作為鋼梁裝飾用架子。該挑架搭設寬度為1.5米,懸挑長度從懸挑鋼梁根部至懸挑架外側立桿為3米,採用鋼管搭設。挑架操作層底掛水平兜網,操作層滿鋪腳手板。
(五)懸挑吊架的搭設
懸挑架搭設前需將十六層的DC-8、DC-7、DC-6,十七層的DC-8、DC-7、DC-9窗拆除後,方可進行施工。待裝飾鋼架施工完畢後再重新安裝窗戶。搭拆時,操作人員必須栓安全帶,可靠掛在屋頂水箱樑上。
搭設方法見附圖。搭設時,必須先將47.1米標高屋面滿堂腳手架及其挑架和50.2米標高有窗處水平桿搭設好後,再進行中間部分架體的搭設。
1、扣件連接要求
(1)扣件連接擰緊螺栓時必須將螺栓根部放正,扣件擰緊力控制在40N.m~65N.m范圍內,以防扣件和橫桿滑動或扭傷。
(2)大橫桿對接時扣件開口應水平朝向架子內側,螺栓應朝上。直角扣件安裝時其中一個必須開口朝上。
(3)對上或下無窗的架體,要求其大橫桿可靠搭接在兩端有窗部分的架體上。
2、焊接要求
鋼管上焊接鋼筋套環,必須採用雙面焊接,焊縫長度不小於100mm,工字鋼上定位角鋼與工字鋼之間滿焊。焊接採用E50焊條。
3、腳手板、防護網要求
操作層必須滿鋪木腳手板,腳手板的要求同滿堂架。在腳手板上滿鋪竹膠合板。
操作層下滿掛水平兜網,架子外側,及斜撐桿外側滿掛密目安全網。防止物件下墜。
五、腳手架的拆除
1、拆架應經過施工現場負責人簽字同意並做專門的技術、安全交底後,才能進行。
2、架子拆除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圍欄和警戒標志,並設專人指揮,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
3、拆架必須嚴格按照以下順序進行,按搭架的相反順序拆除。
安全網→腳手板→欄桿→剪刀撐→小橫桿→大橫桿→立桿
4、拆除順序應由上而下,一步一清、逐步進行,嚴禁上下同時拆除,亦不得採用踏步式拆法,嚴禁採用推倒、拉倒或連拉帶推的蠻干方法。
5、拆立桿時,應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後兩個扣,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然後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
6、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
7、拆除高處架子的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紮裹腿,穿軟底鞋。
8、拆除時,不應碰壞門窗、玻璃、水落管、房檐等物品。
9、懸挑架上拆下的材料,應用繩索拴住,吊運至屋面,再由吊籃架轉運至地面,嚴禁拋擲。對鋼管等易滑架桿嚴禁單點起吊。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或鐵絲要集中回收處理。
10、在拆架過程中,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後方可離開。
六、質量、安全保證措施
(一)質量保證措施
1、腳手架搭設前工長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和規范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之明確操作要求、注意事項,並做好文字記錄。對進場使用的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腳手架分階段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腳手架搭設完畢必須經過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後,掛牌准用。
2、腳手架鋼管底座必須鋪通長木板,底座、墊板需准確放在定位線上。
3、腳手架的搭設應做到立桿縱橫成線,橫桿在同一水平面上。立桿的垂直度偏差應不超過架高的1/200,且不超過100mm。
4、 腳手板使用木腳手板,縱向水平桿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並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
6、大橫桿應安平順,在每一面腳手架范圍內的縱向水平高低差,應控制在5cm以內。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應根據支撐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於縱距的1/2。
7、大橫桿的接頭部位一般不得在跨間搭接。如確需搭接時,接頭位置應步步錯開,水平距離不得小於50cm。同一步架內、外兩根大橫桿的接頭應相互錯開,不得設在同一跨間內。
8、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
9、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後,需按照有關的規范要求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
10、在拐角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防止滑動。
(二)安全保證措施
1、腳手架的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准《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工,上崗人員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
2、腳手架搭設前工長必須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並做好文字記錄。
3、架工應持證上崗,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或其他不適應上架操作和疾病未愈者,嚴禁上架作業。腳手架搭設完畢,經過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工長、質安員會同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並掛合格准用牌。
4、酒後、穿硬底鞋或拖鞋以及敞袖口、褲口等衣著不整者,不得上架操作。
5、在高空搭(拆)腳手架時上架操作人員必須拴安全帶、戴好安全帽,各種工具和材料應裝包或妥善放置,嚴防下落傷人。
6、在鋼管腳手架上嚴禁任意拉設電線,若確需設置,必須有可靠的絕緣措施。
7、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不得超載,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8、雷雨季節期間鋼管腳手架必須在架子四角設置防雷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大於4Ω。與屋面避雷裝置可靠連接。
9、在腳手架上操作時嚴禁人員聚集一處,嚴禁在腳手架上打鬧、跑跳。
10、未經施工負責人同意,不得隨意拆改腳手架,暫未使用而又不需拆除時,亦應保持其完好性,並應清除架上的材料、雜物。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和連牆件。
11、在六級以上大風、大霧、暴雨、雷擊天氣或夜間照明不足時嚴禁在架上操作。
12、堅持檢查制度,架子使用中必須堅持自檢、互檢、交換檢和班前檢查制度。若發現有松動、變形處,必須先加固,後使用。大風、大雨、下雪或停工後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全面檢查。
13、搭、拆架人員必須站在腳手板上操作,嚴禁站(或坐)在大、小橫桿上冒險作業。
14、在搭、拆腳手架過程中若桿件尚未綁穩扣牢或綁扣已拆開、松動時,均嚴禁中途停止作業。
15、安全網與網之間必須搭接牢固,不得留空隙,網的轉角部位必須搭牢、綁緊。
16、操作層腳手板必須滿鋪,板端應同時擱置在小橫桿上,搭接長度應大於200mm,腳手板離開牆面120~150mm,嚴禁出現探頭板。
17、在操作層外側應設置安全欄桿,高度1.0~1.2米,且不應少於兩道橫鋼管。
18、翻板時應由兩人配合從里向外按順序進行。當鋪設頭一塊或翻到最外一塊腳手板時操作者必須事先系好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