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製汽車、DIY四輪輕型越野車(鋼管車)需要什麼材料,價格等。(採納給100分)
自製汽車,要麼造出來沒法開,要麼造出來比買現成的還貴。因為零件單買都貴,還有就是差速器、發動機、傳動之類的東西需要較高的工藝配合才做的了,絕不是燒一個鋼管車架,裝上四個輪子和發動機就能成為越野車的。
Ⅱ 各位大師,因想做個這樣的鋼管車,苦於沒有詳細設計圖紙及數據,遲遲無法動工!拜謝哪位大師給我份製作圖
我朋友參加比賽的鋼管車是在美國定製的,這玩意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你還是用槽鋼底盤加防護鋼架的方法做吧!
Ⅲ 那個牌子的鋼管車好
鋼管車並不是公路車。它是一種改裝車。
一般專業用於比賽。
說白了就是為了適應各種路面,性能改裝後的SUV。
Ⅳ 鋼管車用什麼鋼管焊接強度好
厚壁無縫鋼管
Ⅳ 汽車車架執行國家標準是什麼
就像人的身體由骨架來支持一樣,汽車也必須有一幅骨架,這就是車架。車架的作用是承受載荷,包括汽車自身零部件的重量和行駛時所受的沖擊、扭曲、慣性力等。現有的車架種類有大梁式、承載式、鋼管式及特殊材料一體成型式等。
大梁式車架
在港台汽車刊物中常稱作「陣式車架」,是最早出現的車架類型(從全世界第一部汽車開始一直沿用至
今)。大梁車架的原理很簡單:將粗壯的鋼梁焊接或鉚合起來成為一個鋼架,然後在這個鋼架上安裝引擎、懸架、車身等部件,這個鋼架就是名附其實的「車架」。
大梁式車架的優點是鋼梁提供很強的承載能力和抗扭剛度,而且結構簡單,開發容易,生產工藝的要求也較低。致命的缺點是鋼制大梁質量沉重,車架重量佔去全車總重的相當部分;此外,粗壯的大梁縱貫全車,影響整車的布局和空間利用率,大梁的厚度使安裝在其上的坐廂和貨廂的地台升高,使整車重心偏高。
綜合這些因素可見,大梁式車架適用於要求有大載重量的貨車、中大型客車,以及對車架剛度要求很高的車輛,如越野車。傳統越野車在良好道路上行駛時表現出重心過高的不良操控性,就是由大梁式車架所致。(圖A:大型客車 圖B:豐田Prado越野車的大梁車架)
承載式車架
也稱作整體式或單體式車架。針對大梁式車架質量重、體積大、重心高的問題,承載式車架的意念是用金屬製成堅固的車身,再將發動機、懸架等機械零件直接安裝在車身上。這個車身承受所有的載荷,充當車架,所以准確稱呼應為「無車架結構的承載式車身」(採用大梁車架的汽車車身則稱為「非承載式車身」)。
承載式車架由鋼(較先進的是鋁)經沖壓、焊接而成,對設計和生產工藝的要求都很高,這也是中國目前的車身設計開發難以突破的大難點。成型的車架是個帶有坐艙、發動機艙和底板的骨架,我們所能看到的光滑的汽車車身則是嵌在骨架上的覆蓋件。
承載式車車架是目前轎車的主流,因為這種結構將車架和車身二合為一,重量輕,可利用空間大,重心低,而且沖壓成型的製造方式十分適合現代化的大批量生產。但是除了開發製造難度高外,剛度(尤其是抗扭剛度)不足也是承載式車身的一大缺陷。
這問題在日常用車上還不明顯,但對於大馬力、大扭力的高性能跑車,要求有很高的車架剛度,普通承載式車身就顯得剛度不足。因此近年的高性能汽車,除了馬力不斷提升外,各車廠也不斷致力於提高車身的剛度,目前主要採取的辦法是優化車架的幾何形狀和採用局部增粗或補焊以加強抗扭能力。
由於承載式車架將全車所有部件,包括懸架、車身和乘員連成一體,具有很好的操控反應(正式學名是「操作響應性」),而且傳遞的震動、噪音都較少,這是大梁式車架不可比擬的。因此不僅是轎車,就連一些針對良好道路環境設計的越野車也有棄大梁車架而改用承載式車身的趨勢,這就是所謂的「城市化越野車」。另外針對大梁式車架地台高的弊病。
近年還出現了採用承載式車身的大型客車(稱為「無大梁車身」或「無陣車身」),由於取消了大梁,旅遊大巴可以在車底騰出巨大且左右貫通的行李空間,用於市區的公共汽車則可以將地台降至與人行道等高以便於上下車(要配合特殊的低置車橋)。低地台是客車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圖E)。
鋼管式車架
前面曾說過承載式車架的設計開發和生產工藝都復雜,只適宜大批量生產。但是對於少量生產的轎車又如何呢?雖然可以採用共用平台策略,但所謂的「共用平台」能共用的只是懸架、傳動系統等底盤部件,承載式的車架由於必須與車身形狀吻合,對於不同的車身造型是不能共用車架的。於是鋼管式(又稱「框條式」)車架便應運而生。
顧名思義,鋼管式車架就是用很多鋼管焊接成一個框架,再將零部件裝在這個框架上。它的生產工藝簡單,很適合小規模的工作坊作業,50-70年代英國有很多小規模的車廠生產各式各樣的汽車,都是用自行開發製造的鋼管車架,是鋼管車架的全盛時期。
時至今日仍採用鋼管車架的都是一些產量較少的跑車廠,如LAMBORGHINI和TVR,原因是可以省去沖壓設備的巨大投資。由於對鋼管車車架進行局部加強十分容易(只須加焊鋼管),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往往可以得到比承載式車架更強的剛度,這也是很多跑車廠仍樂於用它的原因。(圖F是LAMBORGHINI DIABLO的鋼管骨架,裝上覆蓋件後成為圖G)
鋁合金車架
奧迪A8的車架是用鋁合金做的,但那是沖壓成型的結構,只是材料不同了,仍屬於承載式車架。這里說的鋁合金車架是另一種類型,將鋁合金條梁焊接、鉚接或貼合在一起組成一個框架,可以理解為鋼管車架的變種,只是鋁合金是方梁狀而非管狀。鋁合金車架最大優點是輕(相同剛度的情況下)。但是成本高,不宜大量生產,而且鋁合金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承載能力受限制,暫時只有少數車廠運用在小型的量產跑車上,如蓮花ELISE和雷諾SPIDER(圖H)。
碳纖維車架
亦即是開頭所提到的「特殊材料一體成型式車架」。製造方法是用碳纖維澆鑄成一體化的底板、坐艙和引擎艙結構,再裝上機械零件和車身復蓋件。碳纖維車架的剛度極高,重量比其它任何車架都要輕,重心也可以造得很低。
但是製造成本是它的致命傷,因此目前都只用於不計成本的賽車和極少數量產車上。碳纖維車架在80年代首先出現一級方程式賽車上,然後延伸到C組賽車和90年代的GT賽車,至今僅有的兩部採用碳纖維車架的量產車是94年的MCLAREN F1和95年的FERRARI F50。(圖I:法拉利F50一體成型的碳纖維地台連坐艙就是它的車架)
碳纖維的剛度不僅有利於操控,對提高安全性也有很大的作用。典型例子是在95年,寶馬的總裁駕駛一部MCLAREN F1(街道版)滿載3人在德國的公路上以280公里時速失控,沖出公路後再翻滾無數圈後才停車,車上3人居然只受了輕傷。當時全車外殼盡毀,但車架和坐艙仍保持完好的形狀,如非碳纖維車架肯定是招架不住的。這也是一級方程式賽車至今沿用它的原因之一。
「副車架」
最後要補充「副車架」的概念,這是常常在車書中出現的新名詞。副車架並非完整的車架,只是支承前後車橋、懸架的支架,使車橋、懸架通過它再與「正車架」相連,習慣上稱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動和雜訊,減少其直接進入車廂,所以大多出現在豪華的轎車和越野車上,有些汽車還為引擎裝上副架。
未來發展
大梁式和承載式車架是占絕大多數的主流車架形式,但它們都分別有著顯著的缺點,即笨重和剛度不足。於是近年出現了融合這兩者優點和車架設計方案,圖中所示是三菱PAJERO IO的獨創車架,在承載式結構的車廂底部增加了獨立的鋼框架(圖J中的藍色部分),可以認為是簡化的大梁結構,從而在保證剛度的同時,重量和重心又比大梁式結構大為下降。另一個例子是本田S2000,由於對性能要求很高,而敞篷車身的剛度不足,於是在承載式車架的底部加焊了類似大型橫梁的補強結構,從而增強了剛度。今後這種「雜交」車架的形式肯定會更層出不窮。 這就是國家標 準的汽車車架
Ⅵ 如何製作鋼管車
依照圖紙,對鋼管進行焊接,設計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1、首先,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一定要了解一輛鋼管車的基本配置,了解它必須具備那些部件。有一個初步的估計。
2、畫好圖紙,初步的估算所需要的材料的數量,進行下一步的准備工作。
3、依照圖紙,對鋼管進行焊接,設計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作為外框
4、對底盤進行操作,底盤也可以用鋼管進行焊接。在上面安置座椅以及其他部件,在其後安置發動機
5、將外框與底盤焊接在一起,安裝方向盤以及制動設備,安裝輪胎。最後處理其他細節,基本的設想是這樣的,實踐以後來補充
(6)鋼管車一般是什麼鋼管擴展閱讀
1、汽車差速器能夠使左、右(或前、後)驅動輪實現以不同轉速轉動的機構。主要由左右半軸齒輪、兩個行星齒輪及齒輪架組成。
2、功用是當汽車轉彎行駛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駛時,使左右車輪以不同轉速滾動,即保證兩側驅動車輪作純滾動運動。
3、差速器是為了調整左右輪的轉速差而裝置的。在四輪驅動時,為了驅動四個車輪,必須將所有的車輪連接起來
4、如果將四個車輪機械連接在一起,汽車在曲線行駛的時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轉,為了能讓汽車曲線行駛旋轉速度基本一致性,這時需要加入中間差速器用以調整前後輪的轉速差。
Ⅶ 外徑27X3的鋼管車制M22X1.5的內絲,旋合長度25能承受多大拉力
1.首先M22X1.5的內螺紋的小徑為20.38,要求鑽孔直徑為:20.5。27X3的鋼管子,內徑為21mm。故外徑27X3
的鋼管車制M22X1.5的內螺紋,會出現螺紋牙頂不全的現象。
2.M22X1.5的內螺紋,旋合長度25時,其螺紋面承受拉力的面積A1為:
A1=[(3.14*20.38*25/1.5)^2+25^2]*(22-20.38)/2=11066.8463*0.81=864.1455mm^2
危險截面積A2為:
A2=3.14*[(27/2)^2-(22/2)^2]=192.325mm^2
設管子的屈服點強度為480MPa(等於8.8級的螺釘)
故27X3的鋼管子M22X1.5的內螺紋,旋合長度25時,其最大拉力F:
F=192.325*480=92316N
Ⅷ 鋁合金車架和鋼管車架的特點
車架的主要原料及分別:
無論是搖籃式車架或雙翼梁車架或是兩者混合的新型車架,在用料上都可分成兩大類:鋁合金及鋼管。
人人都愛的鋁合金車架
鋁材本身是比較軟,韌度及強度亦較低,不適合作工程用金屬。但鋁材比較輕身,及高度抗氧化的防銹特性。因此,為改善鋁材較差的強度,必須混入其他金屬製成合金才能夠作車架之材料,一般被稱為飛機鋁(飛機機身同樣使用鋁合金為材)。
鋁合金之優點在於輕巧,高抗氧化能力,可塑性高,能於冷工(ColdWork)下塑型及加工,輕微變形車架容易拉回原狀。但鋁合金同樣有其缺點。鋁合金會有一種大部分金屬的問題,便是金屬疲勞。除此之外,因硬度較低,抗磨性不佳,部件較易磨損,不適合用於經常活動之部份。
因為鋁合金硬度不足問題及金屬疲勞特性,在鋁合金車架某些部份上必須在表面加工(鋁合金車架不平滑如磨沙般既表面便是其加工結果),令表面有WorkHarden之情況,因此提高表面之硬度及產生表面橫向壓力以防止車架出現裂痕。
鋁合金車架多數以注模(DieCast)製造,存在模具成本。由於有工序上及模具之需要,因此,一般鋁合金車架造價較高,所以需然鋁合金車架比較輕,但一般不會應用在平價或低性能的車種中使用,以免提高售價或造成浪費。以前鋁合金車架只會跑車身上出現,但近年在高性能的街車、專業的爬山車甚至乎是高性能綿羊都有採用鋁合金車架。
Yamaha摩托車在製造第三代Delta-Box車架時,採用了一種名為ControledFillingAllyDie-castingTechnology鋁合金計算機印模鍛造技術製造。
該技術能製造更復雜的外型,並同時准確地控制車架的厚度,讓受力支點厚一點。最重要是能有效減少氣泡形成,利用計算機感應器控制模件內不同部份的吸力,讓鋁合金更准確和更快速地被注入模具內,令注模時間可以縮短了五倍之多。
所以溫度控制更佳,令製成品的密度和剛性都得到改善,令新車架的橫向剛性增強但重量卻減輕。此外車架的焊接點也可以大幅減少。
普遍被人輕視的鋼管車架
鋼材同樣是合金,主要由鐵(Iron)做成,加入炭Carbon,鉻Chromium,鎳Nickel,釩Vanadium,磷Phosphorus,鎂Manganese等等其他元素製成。
由於鋼材由小型炭原子及大型鐵原子所合成,所以鋼材有一種名為Cottrelllocking的效果,使鋼材沒有一般金屬存在的金屬疲勞現象。
但有利必有弊,Cottrelllocking會導致金屬難以冷工加工,所以鋼材塑型多數會加熱後才加工(Hotwork)。鋼材Hotwork還有其他好處,如紅熱鋼材快速冷卻(Quenching)會使鋼材有纖維性結構,令綱材更加堅韌。
鋼材的抗氧化力亦算高,但不及鋁合金,因此,此類車架一般都會有漆油保護,防止氧化。因硬度較高,抗磨性佳,除車身外,引擎及波子盤等經常轉動的地方都會用上鋼材。
鋼管車架在外觀上不及鋁合金車架粗壯,也較為普遍,所以予人一種過時老土的感覺。其實鋼管車架無論在硬度,韌度及強度都比較鋁合金優異。
義大利摩托車之皇Ducati的作品,包括登上世界競賽頒獎台的超級跑車和最新的型號,都是一直使用捆桿式圓管車架。
鋼材缺點是材料本身十分之重,材料本身價錢比鋁合金貴,不過因為剛性高,可減少用料,及車架工序簡單,車架成本因此反比鋁合金更便宜。
摩托車的鋼管車架,一般都是使用已成形的鋼管,經加熱後再拉出所需形狀,然後再利用燒焊方法製成最後的車架。相比起注模式的鋁合金車架,製造鋼管車架所需的工序比較簡單,所需要的注模規模比較小型,不像生產鋁合金車架需要有大型注模的昂貴模具。所以鋼管車架,在平價及低性能車種中被普遍採用。
Ⅸ 鋼管車的介紹
輕型越野車,專為在沙地行駛設計組裝。通常鋼管車總是會被錯認為等同於巴吉車或沙灘車,但其實它是一種不同的特種車輛。它可以適應各種不同地形,但往往特定被用於在沙丘上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