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航母用鋼的標准
航母船體需要承受9級以上風浪,這對其抗壓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美國HY-100特種鋼是目前最常用於航母建造的材料,擁有出色的抗壓性能。不過,這種鋼材屬於美國政府的戰略物資,未獲授權不得擅自出口。
去年4月,印度啟動了國產航母項目,但在初期遭遇了生產難題,本國公司無法生產出符合要求的航母用鋼。軍方不得不向俄羅斯求助,最終以高價進口了456噸特種用鋼,但這一數量遠遠不足以滿足整艘航母的需求,整艘航母所需約2萬噸這種鋼材。
因此,航母用鋼的選擇和生產成為了各國航母建造中的一大挑戰。各國都在努力研發更適合航母建造的鋼材,以滿足高抗壓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HY-100特種鋼由於其優異的性能和可靠性,成為了航母建造中的首選材料。然而,由於其戰略物資的性質,其他國家在選擇航母用鋼時往往面臨較大的困難。印度的案例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這凸顯了航母用鋼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盡管如此,各國都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通過自主研發或國際合作,力求解決這一難題。例如,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嘗試使用新型材料,以降低對HY-100特種鋼的依賴。
航母用鋼的生產不僅涉及到材料本身的性能,還涉及到生產工藝的復雜性。因此,各國在選擇和生產航母用鋼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印度的例子表明,即使擁有先進的工業基礎,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完全自給自足。
在國際市場上,由於HY-100特種鋼的稀缺性,其價格通常較高,這也使得其他國家在購買時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印度購買456噸特種用鋼的案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總的來說,航母用鋼的選擇和生產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材料性能、生產工藝、成本和供應鏈等因素。各國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以確保能夠在未來的航母建造中擁有自主權。
『貳』 航空母艦的船體鋼板厚度是多少
1. 航空母艦的船體鋼板厚度因用途而異。用於船體的潛艇耐壓板,其厚度可達22至28毫米,水下部分為了抵禦魚雷和潛艇導彈的攻擊,採用的鋼板厚度更是高達150至203毫米。有些船體甚至採用雙層或三層結構,以提高生存能力。
2. 航空母艦建造需要多種規格的鋼板。鋼種主要分為船體板、裝甲板和結構板三大類。
3. 船體用鋼板通常包括潛艇耐壓板,其屈服強度為450MPa或550MPa。450MPa的鋼板通過正火處理,而550MPa的鋼板則需要調質處理,板厚在22至28毫米之間。高強度鋼板的使用能夠減輕船體重量,同時增強抗彈能力。
4. 裝甲用鋼板主要用於保護航空母艦的關鍵部位,如司令台和動力艙。這些部位的裝甲板厚度可達330毫米,其性能類似於坦克裝甲。
5. 結構用鋼板則用於飛機跑道、隔艙和船體結構等。飛機跑道用的鋼板厚度為40至50毫米,要求不平度在5毫米/米以下,以確保飛機的起降質量。結構板需要具備高強度,以減小鋼板厚度,減輕船體總重量。
6. 航空母艦,特別是其飛行甲板,對鋼材的要求極為嚴格。這包括對材料屈服度的嚴格要求,其標准甚至超過了核潛艇。相比之下,民用船隻只需使用強度為250MPa的材料,普通軍用船隻通常使用300MPa以下的材料。盡管成本控制可能導致一些軍艦使用民用標准材料,但航母的飛行甲板標准始終保持高標准,沒有降低過。
『叄』 造一艘10萬噸的航空母艦需要用多少鋼材
十萬噸航母,之前也有人回答了,至少1.5萬噸,航母為了起飛,還有飛機的跑道,這個時候就要有修路了,航母建設的其他材料,加起來也差不多10萬噸。
『肆』 建造一艘航母,需要多少噸鋼材
你好:
一般是要根據空倉時的排水量來計算的!!!空倉時的排水量有一萬噸就要一萬噸鋼材!!!而且鋼材還不是一般的鋼材,是特種鋼,目前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有,都被當作重要的戰略物資,不得出口,這種鋼至少可以抗擊9及以上風暴,不然航母就散嘍 !!
航母用的鋼材特別是飛行甲板用鋼要求極高。特別是對於材料的屈服度要求,可比核潛艇。 一般對於造船用特種剛才都用Mpa(兆怕)來表示屈服度。民用船隻一般只需要250Mpa的材料即可,普通軍用船隻也就是300以下,而且近年來,成本控制的進一步要求,一般軍艦採用民用標準的很多,材料要求進步降低,甚至出現了使用鋁才建造上層。但對於航母的飛行甲板標准卻是各國均沒下降過的。而且全世界至今僅僅4個國家製造的剛才能用於航母製造。 老毛子的AK系列合金鋼是世界上屈服度最高的材料,使用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根據鈦成分的多少分不同樣本。最高的達到1000MPA,用來製造需要深潛的核潛艇。而用來製造航母飛行甲板的一般在850左右。美國HY系列特種鋼材同樣用於製造潛艇和航母飛行甲板。HY80的屈服度在800左右,用於航母製造。同樣也是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 法國軟鋼的屈服度比較底,僅550左右,但對於出口限制較少,而上述2種材料,美俄是基本不出口的。 英國的無敵級航母使用的就是法國軟剛,但基於這樣的材料屈服度比較底,一般僅僅用於製造小型垂直起降或者直升飛機航母。法國自己的戴高樂號還是用的HY80特種剛。日本也能製造屈服度比較高的特種合金鋼,基本在450左右,日本的潛艇和兩硒攻擊艦都使用了本國出產的特種鋼材。 反觀我國,對製造屈服度高於350的特種鋼材的生產能力都比較低,這個從我國建造核潛艇的速度上就可以反映出來。材料的生產是個大問題。同樣的對於航母也是如此。
希望對你有幫助!!!
祝開心每一天!!
『伍』 航空母艦的船體鋼板厚度是多少
船體採用潛艇耐壓板,板厚達~28 mm;船體板水下部分了防魚雷與潛艇導彈的轟擊,採用鋼板厚度達150~203 mm。也有製成雙層或3 層船體的。
建造1 艘大型航空母艦需要鋼板品種規格繁多,一般鋼種分船體板、裝甲板及結構板3 大類。
2.1 船體用鋼板
船體用潛艇耐壓板,屈服強度通常為450 MPa和550 MPa。450 MPa 板經正火交貨,而550 MPa 板需調質交貨,板厚達22~28 mm。採用高強鋼板可以減輕船體重量,且增加抗彈能力。船體板水下部分為了防魚雷與潛艇導彈的轟擊,採用鋼板厚度達150~203 mm。也有製成雙層或三層船體,當外層板受到破損時,內層船體功能尚在,不致沉歿而沒有戰鬥力。
2.2 裝甲用鋼板
裝甲板多用於防霧和核心部位,如司令台是全艦的指揮部,用裝甲板保護,也是航空母艦用板最厚部分,最厚達330 mm 的裝甲板,性能類似於坦克板。再如核能或柴油機房受到了破壞後即失去航行能力,因此也需要用裝甲板附加保護,還有炮台和上述掛甲都用防彈裝甲板。
2.3 結構用鋼板
結構板主要用於飛機跑道、隔倉及船體結構等,一般飛機跑道用鋼板厚度為40~50 mm,要求不平度達5 mm/m 以下,不然會影響飛機升降的質量,而且板面越大越好,盡量減少焊縫。結構板要求高強度,減小鋼板厚度,使船體總重量減輕。航母用的鋼材特別是飛行甲板用鋼要求極高,特別是對於材料的屈服度要求,可比核潛艇。民用船隻一般只需要強度為250 MPa 的材料即可,普通軍用船隻也就是300 MPa 以下,而且近年來,成本控制的進一步要求,一般軍艦採用民用標準的很多,材料要求進一步降低,甚至出現了使用鋁材建造上層,但對於航母的飛行甲板標准卻是各國均沒下降過。
『陸』 航空母艦的鋼材與普通鋼材有什麼不同
航母艦體採用高強度特種合金鋼。鋼材的屈服強度一般在500~800兆帕,比較而言,民用船所用鋼的屈服強度有250兆帕就夠使了,普通軍用船隻在300兆帕以下就行。建造一艘7.5萬噸級的大型航空母艦,需用各種特殊品種厚鋼板4萬多噸。
中國的航母情況不太清楚,美國用來製造航母飛行甲板的鋼的屈服強度一般在850兆帕左右。他們現在已經生產了兩種型號的特種鋼。
一種是HY系列特種鋼材。
HY-80的屈服強度在800兆帕左右,用於航母製造,是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而後美國又在HY-80鋼的基礎上,發展了屈服強度不低於686兆帕的HY-100鋼,其也是當前美國海軍航母重要部位的主要材料。
另外一種是HSLA型鋼材。
HSLA-80鋼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研製成功的新型高強度、高韌性結構鋼。該型鋼已部分或全部取代HY-80鋼用於建造大型水面艦艇,如驅逐艦、巡洋艦和航空母艦等,其中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某些結構採用此鋼種。HSLA-100鋼是美國為新建的航母殼體和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非耐壓殼體)而研製的鋼,屈服強度約為690兆帕,其性能已達到HY-100鋼的水平,板厚可達100毫米。HSLA-100鋼的第一批訂貨是用於核動力航母「斯坦尼斯」號(CVN-74)。
這種型號鋼板由於採用了尖端低合金技術,其硬度超強,重量非常小,因此建造構件非常輕便,並且成本還很低。用HSLA-100這種特殊用鋼建造的福特級航母,其整體重量減輕了很多,建造成本也節省許多。如果在航母艦體外殼上使用這種特種鋼,它能夠在提供相同或者更長的使用壽命情況下,比採用傳統高強度鋼建造的艦體外殼更薄,重量更輕。
美海軍原打算採用HSLA-100鋼作為航母CVN-78的飛行甲板用鋼,為了減輕重量,經過攻關,又研製出了HSLA-115鋼。它的屈服強度達到了800兆帕,不僅可以降低航母的重心,還可顯著減小飛行甲板厚度,從而減輕航母重量。此外,美國海軍的建造冶金專家與日本的船舶專家在合作開發一項高強度合金鋼焊接新技術,這門技術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採用高強度鋼建造航母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可以想像,採用這些新技術手段打造的美國航母將會更加堅硬和強悍。
『柒』 建造一艘航空母艦需要多少錢
航母的造價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航母建造國的科技實力和工業基礎、航母的大小和性能,甚至建造時機都會直接影響造價的高低。美國於上世紀50年代建造的「小鷹」級常規動晌春力航母,造價僅2.75億美元。到1961年美國建造第一艘「企業」號核動力航母時,造價已漲至4.5億美元。「里根」號「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造價超過46億美元。即便排除幾十年裡貨幣貶值的因素,最後一艘「尼米茲」級航宴胡耐母的造價也達到了第一艘「尼米茲」級航母造價的三倍左右。當然,像美國這樣批量建造航母,並且維持10支航母戰斗群的國家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英國正在建造的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大型航母的平均造價約40億美元左右。盡管該造價僅是美國「布希」號航母的三分之二,但這筆費用幾乎相當於英國國防費用做含的8%,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大型航母的花費就將佔英國國防費用的15%,如果再算上采購艦載機和附屬艦只的費用,英國海軍的軍費肯定無法承擔。印度購買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二手航母的最初約定改裝費用為7.5億美元,後來增加到19億美元,最後漲至23億美元。至於日本稱為「直升機驅逐艦」的直升機航母,因無法起降固定翼飛機,很多標准航母上的設施不用裝備,其造價大概是8.7億美元。此外,造成航母成本上漲的還有環境因素、拖期現象等。比如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中型航母1986年開始建造,原計劃耗資120億法郎、1996年服役。然而,「戴高樂」號航母自1994年5月7日下水以來卻歷經磨難,陸續暴露出方向舵震顫、發動機故障、隔音不完全、核反應堆耐壓殼龜裂等諸多問題。為此,航母不斷進行修補改造,前後歷時15年,耗資達到800億法郎,是原計劃的6至7倍。